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是根據所給材料和要求來寫文章的一種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點是要求考生依據材料來立意、構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來源,不能脫離材料所揭示的中心來寫作。

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即出題者已經把作文的“基本中心(意)”提供給考生了。一般來說材料作文由材料和要求兩部分組成,材料按形式分,有記敘性材料(故事、寓言等)、引語式材料和圖畫式材料。材料作文比命題作文半命題作文更有利於考生髮揮自己的作文水平,考生可以通過自己對材料的理解和解讀,選擇適合自己的文體進行寫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材料作文
  • 屬性:作文形式
  • 解釋:根據所給材料和要求來寫文章
  • 組成:材料和要求
  • 別名:命意作文
經典考例,優秀例文,伴著痛的愛,鷹媽媽,再見!,寫作策略,訓練題目,材料的類型,故事型,論說型,事例型,情景型,圖象型,審題,定義,方法,格式,誤區,

經典考例

1、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你不能改變容貌,但你可以展現笑容。 你不能左右天氣,但你可以改變心情。
你不能預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你不能決定生命的長度,但你可以拓寬它的寬度。
這段話對你有什麼啟發?能引發你怎樣的聯想?請依據材料中的一句話或幾句話,確定中心,寫一篇文章,不少於500字。
(2002年江蘇南京市中考作文題)
2、這裡有美麗的自然風光,這裡有豐富的人文景觀;這裡有溫暖關愛,這裡有友誼信任,這裡有拼搏進取;我們的生活、我們的周圍充滿了陽光雨露,充滿了親情友情,充滿了合作競爭。
請你根據提示所提供的內容,選取其中的一個方面或將幾個方面有機的聯繫起來,自擬題目作文。
(2003年湖南長沙中考作文題)
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文章。
當幼鷹到足夠大的時候,鷹媽媽便把巢穴里鬆軟的鋪墊全部扔出去,這樣,幼鷹們就會被樹枝上的刺扎到,不得不爬到巢穴的邊緣。而此時,鷹媽媽就把它們從巢穴的邊緣趕下去。當這些幼鷹開始墜向谷底時,它們就會拚命地拍打翅膀來阻止自己繼續下落。最後,它們的性命保住了,因為它們掌握了作為一隻鷹必須具備的最基本的本領--飛翔!
(2004年河北省中考作文題)

優秀例文

風雨中,我傷害過不該傷害的人
1、2003年湖南長沙中考優秀作文
風雨中,我傷害過不該傷害的人
一考生
有人說,人一生下來就開始透支母親的生命。可我一生下來就是為了報復父親。我永遠不會忘記他和媽媽離婚的情景。判決時,我最終還選擇了父親,我要讓他難過一輩子。沒過多久,父親又結婚了,這更加深了我對他的仇恨。
雖然繼母總是竭力地想討好我,我卻從來沒有對她笑過一次。父親常被我氣得青筋暴起,每每這個時候,我的心裡總會燃起一絲可怕的喜悅。幾年後,他們有了自己的小孩,不過他只是個病秧子,三天兩頭得送醫院,我經常半夜醒來,看見父親開車送弟弟去醫院,繼母在門前鬼哭狼嚎的場面,我變成了一個麻木的觀眾,沒有一絲擔心。
那天,我接到了重點中學的通知書,這是我十幾年來除了報復父親之外最大的心愿了。回到家,我把通知書朝桌上一扔,“我考上重點中學了,明天報到,先交三千!”父親拿過通知書,眼角稍微揚一下,但馬上又恢復了沉重。我知道,這幾年來,弟弟的病幾乎花光了家裡所有的積蓄。但我是無論如何都不會放棄的,只見父親慢慢地起身,來回地踱著,最後他下決心,走到繼母面前說:“小偉的病要治,萌子的書也要讀”。“家裡就剩這三千了,醫生說小偉隨時可能要動手術,這錢可不能用啊!”繼母哭著說。“可咱也不能誤了萌子的前程啊!”說完這話,父親衝出了家門。看著這一切,我有了一點心酸。
第二天,醫院來通知說,弟弟可能不行了,要我們有心理準備,那一刻,我第一次有了一絲震撼,那一天,我懷著一顆慚愧的心看了弟弟一眼,是分別後的第一眼,也是最後一眼。
我去重點中學的前一晚,父親把我叫進了他的房間,語重心長地說:“萌萌,其實我不是你生父,當初他拋棄了你們母女倆,我為了保住你母親的名聲才跟她結婚的,我們約好等你長大一點後再離婚,沒想到你當初選擇了跟我……”
這番話猶如晴天霹靂,我怎能相信自己一直報復的父親,居然是我最大的恩人,是一個與我毫不相干卻白白養了我十幾年的人……看著眼前未老先衰的父親,我的那些仇恨變得不堪一擊了,我撲進父親的懷裡,大聲哭著說:“爸,我對不起你!”父親拍了拍我說:“父親是永遠不會責怪自己的兒女的!”
原來,這十幾年我白活了。只有今天,才真正找到了自我。
佳作探勝:“這裡有溫暖關愛;我們的生活、我們的周圍充滿了陽光雨露,充滿了親情友情,充滿了合作競爭”,本文讓讀者更深地體會到這一點。作者圍繞材料所包含的中心,敘述了一個家庭生活故事,將兩代人的情感衝突置於矛盾之中,有力地揭示了所要表達的主題。平鋪直敘地寫父愛,寫親情,難於寫出真正的父愛和親情,而本文作者通過運用對比和誤會的筆法來傳達這種情感矛盾,尤為深刻而且讓人怦然心動,白居易說“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可以說本文最大的優點就是談真感受、訴真感情。

伴著痛的愛

2004年河北省中考優秀作文
伴著“痛”的愛
一考生
我是一個農村的孩子。打記事起,我爹曾多次對我說,農村苦,農村的孩子需要堅強。十幾年來,我一直就是伴著“痛”的愛長大的。
在國小畢業時,幸運之神降臨到我的頭上,由於成績優異,我被縣城一所私立中學免費錄取。
記得開學的那一天,爸騎著那輛跟了他二十多年的腳踏車,為我馱著鋪蓋。我在後面背著大包、小包,小跑著。一路上,父女倆沒說一句話。我知道,爹還趕著去幹活呢,他說過誤半天工要扣十來塊錢呢。
來到新的學校,學校里的人多得像趕集似的:校門口停滿了小轎車、麵包車和各式各樣的機車。爹則把他那輛破腳踏車靠在一棵小樹上,也上沒鎖,扛著鋪蓋卷走進擁擠的人群。我緊跟著爹,生怕走散了。我周圍都是大人們,我人小,費了很大的力氣才擠了進去。爹幫我找到宿舍,挑了挨著窗戶的一個床鋪,爹說這兒陽光好,不潮,冬天也暖和。至於其他安慰之類的話一句也沒說,放下鋪蓋卷,轉身就走。“爹”,我大聲喊了一聲,爹轉過身來,“啥事?”我望著爹沒吱聲,爹苦笑了一下,轉身又走了。我強忍著淚水,自己收拾床鋪。看著別的家長幫著孩子鋪被褥,整理東西,我的淚刷地流了下來,但我馬上擦乾了淚水。爹說過,農村的孩子更需要堅強。
以後,學校每次放假,我都是自己回家,有時坐車,有時步行。回家以後,自己生火做飯,並拾掇房間,然後邊看書邊等著爸爸、媽媽、小弟回來,這是多年來養成的習慣,從未改變過。
光陰荏苒,一晃就是三年。今天就要中考了,早上五點鐘我就起了床。媽媽昨晚去廠里幹活還沒回來,爹也早早地幹活去了,我自己做熟飯,飯後,坐車去考場。就在我將要走進考場的大門時,一個熟悉的身影突然出現在我的視野中。萬萬沒有想到,是爹,爹騎著他那輛破腳踏車來了。頓時,我的淚水在眼裡直打轉。“爹,你怎么來了,誤工一天十幾塊錢呢!”,“農活再忙,我閨女一個人考試,我不放心,快進去吧,一會兒就考試了,爹在外邊等著你。”
寫到這裡,我的淚水禁不住流了下來。爹,你放心吧,我一定會考好的,因為有爹您在外邊等著我,還有爹您多年來囑託我的那句話……
佳作探勝:本文作者很好地把握住了材料所揭示的中心:為了孩子健康成長而貌似“殘忍”的父母之愛。真正理解好這種愛,才能寫好這篇作文,否則容易流於一般的父母關懷之上了。通觀全文,本文的亮點主要有三點:一是用一個恰當的標題恰當地表達了中心,鮮明有力,而且富有思辨性。二是作者將父親的愛轉化為培養自己的堅強這一認識上,使主題具體可感,有利於文章的寫作。三是用富有真情的敘述語言表達了讓人感動的故事,擺脫了過於華麗不實的文辭而透露出了一種自然而然的情真意切。
一考生
一群剛剛成年的蚌靜靜地躺在大海溫暖的懷抱里。大海用手掌輕輕地撫摸著它們,為它們送上一粒粒細沙。
年輕的蚌們知道大海母親考驗自己的時候到了。於是,它們用自己的小屋接收了沙粒。但是有的蚌卻將沙粒拒之門外。因為沙粒有稜角,會給蚌們帶來極大的痛苦。
接收沙粒的蚌們已經傷痕累累了。它們想把這沙粒擠出,但沙粒是那么地頑固,任憑蚌們把全身的力氣用盡,沙粒還是穩穩地呆在裡面,一動不動。蚌們的一切努力都付諸東流了,沙粒在折磨著它們,帶給它們撕心裂肺的疼痛。
無可奈何之中,蚌們只好以自己的唇、肌肉、舐它。摩擦它。蚌們夜以繼日地做著同樣的工作,希望以這種最古老的方式來將細沙消滅……慢慢,先前的疼痛有所減輕,它們更加努力了……
時間在浪濤的呼嘯聲中過去……蚌們走過年輕,走向了成熟。大海依然遼闊,但是顯得更加深不可測。一天,蚌們都來到了沙灘上,請大家來檢驗自己的生命之作。
大海讓它們站在陽光下打開自己的小屋。霎時,一縷縷光芒從蚌殼中晶瑩四射——經過痛苦的磨難,它們結出了最豐碩的果實。當然,還有少數蚌殼內依然黯淡無光。
這時,大海開口了:“這就是你們成果。或許以前你們根本沒有發現自己有驚人的才能耐,也並非願意和痛苦做伴。你們想排除痛苦,排除沙粒帶給我們的不安。然而,令你們自己也難以置信的是,一顆顆珍珠已經在與痛苦鬥爭的過程中形成了。你們戰勝了困難,戰勝了挫折,這其實就是你們邁向成功的過程。如果你們根本就不接受磨難,那么,你們也將會被成功拒之門外……”
燦爛的陽光射在亮晶晶的珍珠上,那些黯然無光的蚌們羞愧地低下了頭。
點評:磨難也是一筆財富,只有通過痛苦的磨礪,你才有可能從一顆普通的沙粒變成一顆晶瑩剔透的珍珠。大海母親的教子方式是否應該引起我們的深思?
一考生
日本教育有這樣一項措施:將最小僅5歲、最大不過11歲的少年們送至一個野外營地,讓他們從營地出發,穿越山林、河流到目的地集合,途中他們必須自食其力,獨自處理一切事務,應對一切可能發生的情況。
這種教育方法在一些人眼中簡直天方夜譚,他們會叫嚷著反對:“這是胡鬧!讓這么小的孩子做這么危險的事是傷害孩子,我要控告!”而日本教方對這些聲音僅報以淡淡一笑。我對這一教育方法舉雙手贊成,因為這種教育可以鍛鍊人的自立能力,而現在孩子最需要的就是自立。自立,是人自強的根本。
縱觀古代豪傑之士,大多身受貧窮、孤獨等百般折磨,親人又往往沒有能力幫助他們,這些從小就必須自立了。漢高祖劉邦亭長出身,家人皆惡其無能而不與其交,他靠自己獨自拼而稱王天下;成吉思汗父母被殺,隻身流落在外而建立了一番帝業;朱元璋自幼無親,浪跡天涯而後為明太祖。多位建立天下霸業之人皆以親身事跡喻人:自立方能自強。
我們需要自立,是因為“好逸惡勞,人之常性也”。人若不自立,事事待人助而為之,那么在面對困境而又無輔助之時,就唯有坐以待斃了,不習慣自己出力的人自然也就不願也不能自強求生了。在脖子上掛了一圈餅的懶漢便是寫照,他由於平時萬事皆靠妻子,懶惰成性,故當妻子出門之時,也終因懶得轉動而餓死了。
再看阿斗劉禪,我倒認為此人並非扶不起,而是孔明“扶”得太多了才不成器。觀魏國五路大軍進犯時的少年劉禪,鎮靜自若,果斷地先請出皇太后壓住眾臣,自己去訪孔明。進府後也並未心急火燎地問退兵之計,而是“靜立孔明之側許久,問曰:‘丞相安樂否?’”語中暗含責備而不失王者威風,何等少年睿智,何等英明果決。惜乎劉備叫他“皆聽相父處之”,使他不可自立,養尊處優其人如何不惰,怎能成才?蜀之亡也,孔明、亦難辭其咎!
當今,社會發展迅速,競爭尤其激烈,我們必須靠自己的拼搏,才能求得一線生機。面對優勝劣汰的時代大潮,我們苦不儘早走出“溫室”,學會自己掌舵遠行,則終將被歷史的大潮所湮沒,為社會所淘汰。
自立方能自強,這是古人用親身事例錘打出的警句。日本教育者正是認識到了這一點而採取了必要的行動。作為21世紀生力軍的我們,難道甘為人後?所有想在未來一展身手的人們,自立吧!只有自立才能讓你擁有光輝的明天!
點評:我們為什麼最需要自立?小作者能立足於現實,迅速聯想到古代豪傑自強自立的典型事例,尤其是對“扶不起的阿斗”劉禪的分析,既獨到又精闢,從而從正反兩方面有力地論證了自己的觀點。不難看出,深厚的歷史知識和獨特的見解是本文取勝的重要原因。
一考生
我聽說這樣一件事,一對從事化學研究的夫婦,從孩子出生後到6歲,一直給孩子餵蒸餾水。他們認為蒸餾水是經過高溫蒸餾的,無雜質,無細菌,最乾淨,結果孩子因缺乏免疫力而夭折了。
那對研究化學的夫婦不懂得人體中需要的是含有多種元素的水,以致使孩子夭折。這給我們留下了深深的思考。一個人生長需要多種營養和元素,一個人的成長也需經過多種經歷和磨難。而我們不少中學生的父母整天一味地叫孩子學習、學習,別的什麼也不讓乾,豈不知這樣的後果與單純給孩子餵蒸餾水相差無幾?這些處在父母嚴格“呵護”之下的中學生,有的純粹成了“寄生蟲”。四川有一位中學生,在家裡什麼都不做,只知道學習,後來雖然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北京大學,可是開學的第一天,他居然連食堂的門也摸不到,由於生活上不會自理,不久便跳樓自殺了。類似這樣的生活不能自理的例子,在我們中學生中是屢見不鮮的。這正應了“圈棚里跑不出千里馬,花盆裡長不出萬年松”這句俗語。
要使自己的子女成才,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這就需要做父母的放開手讓孩子去經風雨、見世面,到大風大浪里去鍛鍊。朱總司令在《母親的回憶》中寫道:“我感謝我的母親,她教給了我與困難作鬥爭的經驗,我在家庭中飽嘗艱苦,這使我在30多年的軍事鬥爭中沒有被困難嚇倒。”古今中外,一切有成就的人的成長,都不是關家裡就能成功的。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讓孩子從家庭中走出去,從父母的“保護”下走出去,走到社會實踐中去。
點評:本文由一對從事化學研究的夫婦給孩子餵蒸餾水使孩子因缺乏免疫力而夭折的事情展開議論,由此得出結論:一個人的成長須經過多種經歷與磨難,要成才需要到大風大浪里去鍛鍊,作者援引古今中外眾多人物的事例作為佐證,並聯繫當今的實際,具有強烈的現實性與針對性。
一考生

鷹媽媽,再見!

據某地愛鳥協會報導:當幼鷹長到足夠大的時候,鷹媽媽竟然狠心地把幼鷹趕下山崖。當幼鷹開始墜下谷底時,他們就會拚命的拍打翅膀 來阻止自己繼續下落,同時也掌握了基本的本領——飛翔。
一位記者看到這一報導後,覺得很有趣。第二天,記者慕名採訪了一位鷹媽媽。
記者:鷹媽媽你好!我看到有關你的一則報導,說你教子女學飛時,不親自指點,不做示範動作,而是把他們趕下山崖……
鷹媽媽:這你就不懂了,我怎么會不指點它們呢?幼鷹稍大後,一個個張著嘴,瞪著大眼,看我飛來飛去找食物餵它們,這不是示範動作嗎? 當他們長到足夠大的 時候,就應該自己去練了,光講理論沒用。
記者:(思有所悟)喔!這同游泳一樣,不下水,一輩子也學不會。應該讓它們去鍛鍊,實踐出真知嗎!
鷹媽媽:對呀,不過它們的實踐活動比起小麻雀啦、杜鵑啦、喜鵲啦等等小鳥的實踐活動更具挑戰性、冒險性。
記者:那你就不怕它們萬一墜入谷底,永遠飛不起來嗎?
鷹媽媽:(噙著淚水)可憐天下父母心,自己的兒女,我能不心疼嗎?可是如果不這樣做,它們哪能煉得出錚錚鐵骨,啥時能翱翔於藍天呢?所有這一切,都是為了生存,為了延續生命啊!
記者:都說逆境造就人才,看來這險境也可造就人才,並且是非凡的人才啊!
鷹媽媽:是啊,相信我的心血不會白費,我這樣“狠心”,幼鷹長大後會理解我的一番苦心的。
記者:,幼鷹摔個粉身碎骨,那你不會傷心嗎?
鷹媽媽:(笑著說)其實告訴你也無妨,我早就在谷底鋪了一層厚厚的蘆葦,即使掉下去也不會受傷的,再說,我會把它們帶上來,讓它們繼續練,直到學會為止。
記者:我對“可憐天下父母心”真正理解了,做父母的什麼心都能操到啊!鷹媽媽,我的採訪目的已經達到了,感謝你接受我的採訪,再見!
鷹媽媽,再見!
一考生
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磨練,鷹才能成為天空中的強者……
人生若是一株禾苗,挫折就是四季的風暴,摧殘著它卻又滋潤著它,讓它茁壯成長;人生若是一方天空,挫折就是突來的暴雨,昏暗了它卻又靚麗了它,讓它有了長虹橫空的美麗;人生若是一泓清泉,挫折就是巨石懸崖,阻擋著它卻又成就著它,讓它有了飛花濺玉、“直下三千尺”的動人魅力。挫折是不可避免的,我們要學會享受挫折,讓它變成我們快樂和前進的動力。
挫折是人生不可缺少的裝點,學會享受挫折,才能享受生活。沒有挫折的人生,就像沒有魚兒的湖水,只是一潭死水;沒有挫折的人生,就像沒有浪花的海洋,顯得了無生趣;沒有挫折的人生,就像沒有雲彩的天空,總顯單調與乏味。在與挫折的對抗中,學會欣賞挫折,你會發現,其實,挫折也很美麗。因為挫折,你的生活更顯豐富與多彩。
享受挫折,要對生活永遠充滿希望。劉禹錫在“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的艱難困境中,仍能抱有“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的堅定信心;李白在“將登太行雪滿山”,“拔劍四顧心茫然”的悲哀苦悶里,也仍有“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豪情壯志;杜工部即使“布衾多年冷似鐵”,也仍有“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土俱歡顏”的虔誠期待。高適面對“千里黃雲白日薰,北風吹雁雪紛紛”的茫茫大漠,也仍抱“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的沖天豪氣;陶潛雖“久在樊籠里”,但終得“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閒情逸緻。他們,正因為對生活充滿期望,正因為勇於面對挫折,才能享受到生活的無窮樂趣。
享受挫折,讓挫折變成前進的動力。從古到今,不少文人志士都在困境中奮起。周文王在獄中寫成了了《周易》;孔子受到各國排斥卻編定了《春秋》;屈原被多次流放卻著成了《離騷》;韓非子拘囚秦國卻寫成了《說難》《孤憤》;司馬遷慘遭官刑而留下了煌煌《史記》。史鐵生青年時雙腿殘疾卻以此為動力,在中國文壇開創一席之地;貝多芬雙耳失聰卻勇敢地扼住命運的咽喉,成就撼人心魄的《命運交響樂》;海倫·凱勒幼年時失明失聰,卻憑著驚人的毅力成為美國出色的女作家。我們不能說沒有這些挫折他們就不會有巨大的成就,但把這些挫折變成不竭的動力卻一定是他們遇挫後成功的秘密。
面對挫折,我始終相信,是清泉就該滋潤土地;是小草就應裝點大地;是鮮花就要盡情綻放;是雄鷹就得翱翔藍天;是水手就不能懼怕風浪;是勇士,就要坦然面對挫折!因為挫折只是暫時的,只要你努力,挫折就是通往勝利彼岸的帆船,就是通往成功之巔的階梯;就是打開榮譽之門的鑰匙。
陽光總在風雨後,鷹媽媽給予的殘酷洗禮讓小鷹成為強者。經歷挫折後的我們,也要成為生活的強者!

寫作策略

① 引:恰當地引用材料,開頭既要引述材料,在論證時還要回扣材料(不能全部照抄),對材料進行分析後,或摘要或概述,三言五語即可。
② 議:是對材料中提供的信息進行分析議論,對人物關係的分析,對結果的預測,對原因的追問等,目的是為了提出觀點做鋪墊,這部分不能太長,百字左右即可。
③ 提:提出論點(或觀點),文字簡煉,一兩句話就可以,觀點明確。
④ 聯:這是文章的關鍵,可由材料推開去,可聯繫歷史人物、歷史故事,可聯繫現實生活,今人今事;可以正面舉例
也可以反面證明;可以擺事實,也可以講道理。最少要舉兩個例子,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多角度多側面得把中心論點闡述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即可。
⑤ 深:深入分析。 怎樣深入分析??
分析原因,說明好處(或危害),找出癥結。
⑥ 結:收斂全篇,總結全文,宜對論述的問題有所深化,不要故作驚人之語,強調精煉有力,不要畫蛇添足。
話題作文出現之前,材料作文是中考試卷中經常出現的一種作文考查形式,在話題作文中,材料只是提出話題的背景,材料與文章是一種疏遠的關係;而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則是作文觀點的重要載體,是寫作內容選擇和立意的依據,考生必須從材料中提煉出一個觀點進行寫作,離開了材料就是離題,文章與材料是一種很親密的關係。由此可見,寫作材料作文,必須針對其“材料重要性”特點,採取有效的寫作的策略,才能更好地寫出高質量的考場作文,具體來說要特別注意以下三個方面。
一、讀懂材料,全面把握
讀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寫作的重要前提,沒有讀懂材料必然會模糊作文,以致出現偏題或者離題的現象,讀懂材料必須全面把握,切不可斷章取義,執其一端,而要抓住重點,明白內容,理清關係,理解中心,為立意奠定一個較好的審題基礎。
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從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隻語不放,否則容易離題。但是要抓住材料中的關鍵字語或語句,深刻理解其本質意義,這對於把握材料的中心很有幫助。
如2004年哈爾濱市中考作文題的材料為:一位雕塑家完成了一座非常美麗的雕塑,有人問他:"你是怎樣雕出這座完美的雕塑的?"雕塑家回答:"這座雕像原來就在那裡,我只是將它多餘的邊邊角角去掉而已。"其實,在人生中,你就是那座雕像,只要去掉外面的邊邊角角,就能獲得完美的自我!而那位出色的雕塑家,就是你自己。
整體上看是講“雕塑”與“個人成長”之間的一個類比關係,關鍵字是“邊邊角角”,要注意聯想到自己成長過程當中多餘的可以去除的一些東西,可以是行為、習慣、語言、穿著等等。如果把重點放在如何“獲得完美的自我”則沒有抓住材料的中心,顯然是離題了。
二、立意求準,力求新穎
材料作文也是“命意作文”,立意好壞直接影響到作文的深刻與否和創新程度,因此,寫材料作文,在讀懂材料的基礎上,要儘量在立意上求準求新。
所謂求準,就是要把握住材料的內容,牢記主題必須從材料中得來,切不可脫離材料,否則就容易寫出失敗之作。
所謂求新,就是要努力突破思維定勢,超越一般人的慣常思路,應該發人之所未發,言人之所不能言,力爭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在“新”字上下功夫,這樣寫成的文章才有希望煥發出創造的光彩。
三、使用材料,恰當巧妙
在材料作文中,材料在文章中的使用,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一般來說,引用材料有兩種形式,即直接引用和間接引用(化用)。根據文體的不同,使用材料也有不同,一般而言,寫成議論文,開頭最好引述材料,以便更好地提出自己的觀點;其他文體也不能完全脫開材料,要在恰當的地方直接和間接引用一下材料,否則容易造成於材料疏遠的感覺。

訓練題目

選擇下列一道題目,根據所給材料,自己確立中心,寫一篇文章,文體不限,詩歌除外,600字左右。
1、有一隻老虎,看見曾打敗過自己的水牛被農人吆喝著耕地,便去問牛為什麼怕農人,牛說因為人有“智慧”。老虎向農人要求看看他的“智慧”。農人說把“智慧”忘在家裡了,可以去拿,但要先把老虎捆起來,免得他走後老虎把牛吃掉。老虎聽從了。農人回村叫來村民,把老虎裝進鐵籠,對老虎說:“這就是‘智慧’”。
2、世界球王貝利喜得貴子,有記者賀道:“看他長得多壯實,今後他一定會成為像你一樣了不起的體育明星。”貝利聽了不假思索地回答道:“他有可能成為一名優秀的運動員,但是絕不會有我這樣的成就,因為他現在很富有,缺乏先天競爭意識,而我小的時候卻是非常貧窮的。”
3、美國康奈爾大學的威克教授做過一個實驗,把幾隻蜜蜂放進一個平放的瓶中,瓶底向光;蜜蜂們向著光亮不斷碰壁,最後停在光亮的一面,奄奄一息;然後在瓶子裡換上幾隻蒼蠅,不到幾分鐘,所有的蒼蠅都飛出去了。原因是它們多方嘗試——向上、向下、向光、背光,一方不通,立即改變方向,雖然免不了多次碰壁,但最終總會飛向瓶頸,脫口而出。

材料的類型

故事型

梗概、片斷、寓言……

論說型

名言警句、哲理、議論文段……

事例型

名人事例、凡人小事……

情景型

生活場景、特別的細節……

圖象型

一幅漫畫或一個圖表……

審題

定義

審題就是領悟題旨,是一種思維取向過程,也是寫好作文的第一步。如果是寫提供文字材料的作文,那么必須要正確全面地把握文字材料的意思。

方法

首先要透視文題的字面意義,即顯性要求;然後再深入把握其內在的關係,即隱性要求。對顯性要求要全面、完整地理解文字材料的內容;對隱性要求要明了文字材料的情感意向,即材料所指的人或事、現象或問題所表現出來的肯定或否定的態度。

格式

材料作文一般有三種寫法
  1. 引議聯結
  2. 並列段
  3. 引論 本論 結論

誤區

1.誤把材料作文的材料,當作話題作文的材料。
2.誤把材料作文的材料,看作命題作文的提示。
材料作文的材料是命題的有機組成部分,往往很具體,有完整意思,命題從材料中來,作文內容又離不開材料。而命題作文有時附有的提示,一般來說,或說明或闡述,並不含有具體內容。
有時附了二或三則材料,必須抓準材料之間的聯繫點或對比點,不能只看一則材料而不及其餘。有時材料蘊含了比喻義,要求類比闡述,如“‘回聲’的啟示”所附的小孩和小山的對話,如果就事論事地談文明禮貌而不去闡述人與自然或人與他人的關係,就在理解上發生了偏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