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民(國家一級演員)

李鴻民(國家一級演員)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李鴻民,1936年出生於河北曲周縣,1962年拜山東快書大師高元鈞為師。我國山東快書表演藝術家、作家、教育家,中華山東快書研究會副會長,國家一級演員。2014年11月,李鴻民先生榮獲中國曲藝牡丹獎終身成就獎。享譽山東快書書壇的李鴻民先生,雖年近耄耋,仍在勤奮耕耘,著書立說,設教授徒,實踐著他的學藝座右銘——笨鳥不停地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鴻民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主要成就:中國曲藝牡丹獎終身成就獎
  • 性別:男
簡介,曲折拜師,大膽改革,言傳身教,

簡介

歷任中國鐵道部文工團演員,大同市歌舞團副團長,山西省曲藝團副團長,山西省民眾藝術館研究員。中國曲藝家協會會員,中華說唱藝術研究中心理事,中華山東快書研究會副會長。長期從事山東快書的表演與創作,是全國曲藝界頗有影響的山東快書表演藝術家。
李鴻民

曲折拜師

“我從1956年開始接觸山東快書,後來跟著宗師高元鈞學藝,我已經帶了一百位徒弟,今兒個又新添了8位入室弟子。”李老樂呵呵地講道,在他的一生中,快書儼然與生命融於一體。
李鴻民說,小時候去文藝班上課時,一下子被山東快書《武松打虎》唱片迷住了。他的家鄉曲周,離山東快書發源地只有一百多里路,村里常會出現拍打著節奏、唱這種腔調的人,卻沒想到這些東西灌出來的唱片竟如此吸引人。參軍後,他從部隊文工團學了一小段山東快書,也特別受大家歡迎,從此便對它更著迷了。
1961年,北京軍區戰友文工團曲藝隊在石家莊軍部演出,李鴻民一聽其中有位會說山東快書還灌過唱片的演員,當時心花怒放,匆匆趕到石家莊。誰知到了那裡,沒票進不去,但他心裡不甘。細心的他發現,演員來回總要路過招待所洗手間,於是在洗手間裡一邊打鴛鴦板,一邊盯著散場回來的演員。
結果,沒找到高元鈞,值勤的倒被引來了,原來干擾了首長們休息,一聽要被請走,李鴻民心裡就更著急了。這時,一個手拿帽子的光頭校官,問完情況後把他帶到屋裡,沒想到這個軍人就是日思夜想的高元鈞。從此,他開始了為之奮鬥一生的快書藝術生涯。
“笨鳥要先飛,且不停地飛”,李鴻民謙虛地講,這是他的學藝真經。起初,他七天背不利索一個段子,就暗下決心,練!“那時候是自己治自己,練不完不能吃飯喝水,若沒當初下的工夫,就沒有如今的成績啊!”
他說,在其學藝生涯中,還有一位重要的人,就是侯耀文的父親侯寶林先生。李鴻民在中國鐵路文工團說唱隊時,結識了侯耀文,兩人一室居住,同台演出達三年之久。他常到侯耀文家向侯寶林請教,“侯老對我說過兩句話,我永遠記著,一句是‘只有偉大的人格,才能造就大藝術家’,另一句是‘學藝要拜明白人為師,不一定非找名家當老師’!”

大膽改革

時代發展了,民族說唱藝術也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他便開始自己搞創作,1993年,他的山東快書電視小品系列《李糊塗的故事》在大同電視台開拍。至今,業內人士還在議論他把山東快書與電視聯姻的話題。在一次聊天中,女兒直言:“您自己每天一個人站那兒‘當了個當’,誰聽多了都覺得煩。”他一想也對,於是醞釀改革。
看來,他的改革無疑是成功的,但在當時,他的想法一提出來,就遭到了師母的強烈反對,認為原本優秀的東西傳到他那兒走了樣,而師父只是保持沉默。後來,他把《李糊塗的故事》劇本拿給師父看,師父說了一句:“先把東西弄好再往出拿!”李鴻民明白,師父是支持自己的,畢竟山東快書也是經過他一番大改革的。早在解放前,山東快書是“葷口”,正是高老師將其改為“淨口”,把傳統曲目中的淫詞穢語淨化掉,提高了表演藝術。
他還將快書與舞蹈融於一爐,創作出《他與她們》,構思精巧,啟迪人們“若不踏實肯乾,時間轉瞬即逝”。他無奈地告訴記者:“我已把這一‘發明’註冊了!但一直沒有足夠的資金把它搬上舞台。”

言傳身教

談起山東快書鼻祖高元鈞,他的一句話最能表現師徒間的深厚感情,“我平時做夢,夢到高老師的次數,比夢到我父親還多。”在他看來,高元鈞就像自己的父親,親切又不失敬畏。
“跟隨著師父,我學到的不僅僅是快書這門藝術,還有如何做人。”而他自己,曾於1982年組建腳踏車曲藝隊,帶領7名隊員下鄉演出,在塞外奔波近百天;1988年,他作為山西曲藝界惟一代表,參加了赴雲南老山前線慰問演出,一天為戰友說過7場書,算是曲藝界一天演出次數之冠;1995年,他應邀到北京大學講學,成為山西文藝界第一人……至今,師父留下的六字箴言“會、熟、好、巧、精、奇”,他仍銘記在心,不僅用它來要求自己,也用來要求學生。
在繼《武松傳》後,山東快書多是小段,高老師有一次和他說,光唱小段不行。後來他就鎖定有傳奇色彩的許世友,幾乎去了他生活過的每一個地方。《許世友傳說》下半部分也快寫好了,這將成為自有山東快書以來最長的一部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