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順是否在成都被殺?

提出均富貴的李順,是農民起義的偉大領袖。而關於他的死訊也眾說紛紜,他到底死於何處呢?


傳統農業社會熱衷於吃“大鍋飯”。把吃“大鍋飯”升華為政治主張“均貧富”的,是北宋初期農民起義領袖王小波和李順。
王小波和李順所領導的農民起義是在北宋政權“先南後北”統一中國後,爆發在四川的一場反對封建地主階級的農民革命。
起義震撼了全國。淳化四年(993年),王小波在江原(四川崇慶東南)戰死,李順接替當領袖,規模更見宏大。翌年春天,攻占成都,分兵四路,與汴京(開封)宋王朝分庭抗禮。
宋太宗趙光義急派親信宦官王繼恩等率禁軍分兩路星夜入蜀鎮壓。同年6月,成都失陷,“破賊十萬餘,斬首三萬,擒賊帥及偽樞密使計詞、吳文賞等”(《長編》卷三十六),《宋史》亦有“復成都,獲賊李順”,“磔李順黨八人於鳳翔市”諸說。這裡說李順是城破後被俘的。但據另說,王繼恩在破成都後,向趙光義報告,“斬獲賊首李順首級”(《宋會要輯稿·兵》四十四),又岳珂《桯史》及《隆平集》亦從此說。可見無論李順被俘、被殺,或俘後殺害,均無生還,當可質之無疑的。
盡信書,不如無書。鑒於王繼恩的禁軍從來是以冒功而聞名的,時人由是對其擒俘或斬殺李順,即就地處置,而未驗明正身,送呈京都,大見疑惑,由此頓生種種猜測。
一種說法是,王繼恩軍根本沒有斬殺李順,他很可能是死於亂軍之中,“李順力屈勢窮,藏於群寇,亂兵所害,橫屍莫知,既免載於檻車,亦幸逃於梟首。”(劉錫《至道聖德頌》,見《全蜀藝文志》卷四十五)由此,即在王繼恩屠成都月余,就有人提出李順未死事,“淳化五年五月(994年),李順之平,帶御器械張舜卿奏事言:臣聞順已通去,諸將所獲,非也。太宗云:平賊才數日,汝何以知之?徒欲害人功爾。上怒叱出,將斬之”(王明清《揮塵後錄》)。張舜卿講話,正是反映時人一種看法:李順沒有被殺。南宋陸游搜羅兩川掌故,於李順事得之最多。“及王師薄城,城且破矣,順忽飯城中僧數千人以祈福,又度其童子亦數千人,皆就府治削髮,衣僧衣。晡後,分東西兩門出;出盡,順亦不知所在。蓋自髡而遁矣。明日,王師入城,捕得一髯士,狀頗類順,遂誅之,而實非也。”(《老學庵筆記》)可見當時王繼恩所稱李順下場,朝野多知乃詐。趙光義不予追問,自是他帝皇一種權術,但李順未死之說,仍在人們心中迴旋遊蕩。公元1017年(天禧元年),竟然冒出所謂李順其人。
據《長編》稱,有廣州民李延志常道及王小波故事。當地官員和兵丁,都懷疑並認定他就是李順,把他扭送到開封,“御史獄劾問得實”,“先是,樞密院以真獲李順稱賀,及台劾非是,賀者欲遂以為順,趣具獄。知雜事呂夷簡曰:是可欺朝廷乎?‘卒以實奏,由是忤大臣意’”。《五朝名臣言行錄》也有相似記載。
此事發生離李順失敗已有20餘年。地方和中央機構都有認為李順未獲的,所以竟出現有廣州地區官員冒功求賞的。據陸遊說,“順竟獲於嶺南。初欲誅之於市,且令百官賀。呂文靖(夷簡)為知雜御史,以為不可,但即獄中殺之”。這個所謂李順也是冒牌貨。他正證實,當時李順確未在成都破城後被殺。
一般人都以為李順是在宋仁宗景祐年間(公元1034-1037年)在廣東捕獲。“至景祐中,有人告李順尚在廣州,巡檢使臣陳文璉捕得之,乃真李順也,年已七十餘。推驗明白,囚赴闕,覆按皆實。朝廷以平蜀將士功賞已行,不欲暴其事,但斬順”(沈括《夢溪筆談》卷二五)陸游也稱,“蜀人又謂順逃至荊渚,入一僧寺,有僧熟視曰:汝有異相,當為百日偏霸之主。何自在此?汝宜急去;今年不死,尚有數十年壽。”《老學庵筆記》)據稱此李順為正身,沈括還稱“文璉家有李順按款,本未甚詳”,宋人筆記也有“凡遁三十餘年,年已七十餘,復斬之”(《志雅堂雜抄》)。但是,基於李順出亡,生生死死多年,有誰能肯定他確為陳文璉捕獲呢?建國以後,楊威民、任樹明專著《王小波、李順起義》(上海人民出版社1964年初版)就提出“李順當時並沒有被俘”,“逃出成都,此後藏於民間”的結論。
當農民英雄在鬥爭失敗走下政治舞台後,對於他的生死存亡,捕風捉影,道聽途說自然有多種傳說,很難能佐證,由此引起種種猜測,而成為千古難解之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