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闖王傳說

李闖王傳說

闖王李自成殉難於湖北省通山縣九宮山,是歷史的事實。據史料記載,1645年(清順治二年),李自成率部自襄陽倉促退至武昌,屢占不利,又欲圖金陵,遭清將阿齊格、多鐸等追擊,李自成只“自率一股”,幾經周折,退至通山,謀占九宮山。在九宮山腳下李家鋪,李自成遇清兵追擊,“單騎突脫”,甩掉了清兵的追擊,但由於對山形地理不熟,以致誤走葫蘆造,獨自徒步高湖牛跡嶺。後因“乞樵者食”,被鄉勇頭目程九百等殺害。事後,有“鄉人憐之,草葬之”。

基本介紹

基本情況,歷史事實,傳說內容,評價,

基本情況

詳細介紹
李闖王傳說
申報日期:2007年
申報人/申報單位:通山縣
遺產級別: 省

歷史事實

300多年來,當地人民不僅按鄉俗年年正月為闖王墳上掛燈,歲歲清明節在闖王墓前祭掃,還代代口傳心授,塑造出一個永遠不死的李闖王。
李闖王殉難九宮山,給通山勞苦大眾留下了極為強烈的道德震撼。一代農民起義領袖被毀在一個“傻不傻,乖不乖”,僅憑有股蠻力而橫行鄉里的敗類手裡。這一令人痛苦而又不能甘心的現實,令當地勞動人民悲痛欲絕,見景生情的聯想,使得李闖王遇難後,在當地產生了大量與之有關連的傳說。

傳說內容

傳說中,李闖王的寶劍、金印、白龍馬等,常被附以某種“靈氣”,幻化出一種超人威力;與闖王有關的樹木、山峰、禽鳥、山洞也施以“人性”,被神奇誇張,旨在達到一種神化英雄、懲惡揚善的目的,這些傳說飽含了當地勞動人民對農民起義領袖的愛,謳歌死後的李闖王。在當地傳說的故事有“神馬哭墳”、“馬踏官衣”、“黑夜拜墳”、“砸金字匾”、“闖王送子”、“米脂人祭墳”、“怒踢鐵菱角”、“程九百做官”、“欽差察訪墳墓”、“華楚相楚為何沒做官”等。
在一些傳說中,一些事情雖被“誇張”,甚至“神化”,但並非隨意的無中生有,憑空捏造。例如,兇手程九百的確被清廷升官調任,而且最後當真沒來得及赴西安任職便病死家中,才能由此發出他受“李闖”懲罰而斃命的鞭苔之聲。正因為李闖王深得民心,所以當程九百在殺害李闖王后,才那樣的心神不靈,雖被封官而遭人唾罵,連史籍也不得如此實錄下他“不敢出認”的醜態。
在“正史”的記載里,明末農民起義領袖李自成被污衊稱之為“闖賊”。但在“李闖王傳說”中,廣大民眾卻對“李闖”加以熱情歌頌和讚揚,把他傳頌為見義勇為、為民謀生的英雄。傳說中,他雖死猶生,同當地山民休戚與共,替民除害,為民造福,甚至百姓的病痛缺嗣、難產這些無所求告的疾苦,也在他關懷範圍之內。
李闖王傳說,真實生動描述了李闖王飲恨通山九宮山的始末,湧現“闖王遇難”的悲壯歷史畫面,對考證明末農民起義領袖李自成的殉難地起到了佐證作用。後來,有些傳說還被驗證,如當地流傳“李闖睡的石棺”。1975年,通山縣李自成陵墓破土修建時,那埋藏於地底下三百餘年的石棺材,無意中被掘出土,從而使一個曾被人們誤為無稽之談的“幻想故事”得到實物驗證,使之恢復了歷史本來年面目。在不違背歷史真實前提下,通山勞動人民還將真實情景和奇情異事融匯到了一起,使李闖王傳說具有離奇曲折的傳奇色彩。這是藝術的升華,旨在抒發對李闖王的深情,以便引起聯想,得到共鳴。

評價

李闖王傳說,作為一個藝術整體,達到了歷史性與傳奇性的高度統一,具有較高的歷史研究、思想文化及藝術和開發價值。
李闖王傳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