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栓(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

李長栓(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李長栓作為人名,主要有北京外國語大學教師李長栓、北京市民防局局長李長栓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長栓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畢業院校:北京外國語大學
  • 性別:男
  • 學歷:碩士
  • 職稱:教授
個人經歷,目錄,

個人經歷

河南新鄉地區人,現住北京海淀區。
1993年入讀北京外國語大學聯合國譯員訓練部(班)(現北京外國語大學高級翻譯學院),現為北外高翻學院教授,從事翻譯教學、研究,幫助學生解答各種疑問,常為人膜拜;兼做口筆譯實踐,擅長法律翻譯。借用英語國家流行的簡明英語(Plain English)指導漢英翻譯,試圖以最簡單的語言解釋複雜問題。通過聯合國筆譯考試,但選擇留在北外教書。著作有《非文學翻譯理論與實踐》(中譯公司,2004)、《非文學翻譯》(外研社,2009)、《理解與表達:漢英翻譯案例講評)(外文社,2012)等。對翻譯的見解:一、譯者的理解應當接近、達到、甚至超過作者水平;二、譯者需要表達作者清楚表達、希望表達、甚至應該表達的意思;三、譯文的表達形式可能與原文相同、相似或完全不同。名言:“筆譯是口譯的基礎,口譯的最高境界是出口成章。”

目錄

前 言 ii
第1章 概述 1
1.1翻譯的歷史 1
1.2翻譯的歷史作用 1
1.3職業翻譯是一種溝通行為 2
1.4翻譯的種類 3
1.5翻譯的各種標準 5
1.6適用各種翻譯標準時遇到的問題 5
1.7翻譯的目的論 6
1.8寫作是翻譯的基礎 7
1.9翻譯是解決問題的過程 8
1.10對原文的調整 8
1.11對中譯外水平要有合理期望 8
1.12參考資料 9
第2章 非文學翻譯的特點 11
2.1文學和非文學翻譯所占比重 11
2.2文學作品和非文學作品的特點及翻譯策略的選擇 12
2.2.1文學和非文學作品的比較與翻譯策略(一) 12
2.2.2文學和非文學作品的比較與翻譯策略(二) 13
2.2.3文學語言的特點與翻譯策略 16
2.2.4文學題材的分類 19
2.2.4.1西方的分類 20
2.2.4.2中國的分類 21
2.2.5非文學題材的分類 22
2.2.6非文學文本中的文學成分--“文采”及其翻譯策略 23
2.2.7非文學翻譯的特點小結 27
2.3紐馬克談非文學翻譯和文學翻譯 28
2.3.1文學和非文學的差異 28
2.3.2文學翻譯和非文學翻譯比較 28
2.4非文學翻譯特點總結 30
2.5 賴斯談文本類型的功能特點及其與翻譯方法的聯繫 33
2.6非文學翻譯也不容易 35
2.7非文學翻譯的特點與本書各章的關係 36
2.8參考資料 36
第3章 隱喻、俗語等文化詞語的翻譯 37
3.1隱喻的概念 37
3.2隱喻的翻譯方法 39
3.3隱喻翻譯的雙重標準 40
3.4漢英隱喻翻譯舉例 42
3.4.1比喻 42
3.4.2典故 44
3.4.3習語和成語 46
3.5俗語翻譯方法 47
3.5.1保留節奏感 47
3.5.2為保留節奏,對字面稍加改動 48
3.5.3不保留節奏,只翻譯意思 48
3.5.4把各部分揉合起來翻譯 49
3.6縮略語翻譯方法 49
3.7參考資料 50
第4章 Google,電子辭書和詞語翻譯 51
4.1 傳統查詞工具 51
4.2 現代查詞工具 51
4.2.1 認識Google 51
4.2.2 利用Google查專業術語和平行文本 52
4.2.3 使用Google查人名、地名等專有名詞 54
4.2.3.1 英語到漢語 54
4.2.3.2 漢語到英語 54
4.2.4 利用Google查機構名稱、翻譯法律條文等 56
4.2.4.1 組織機構 56
4.2.4.2 條約 57
4.2.4.3 回譯 57
4.2.5 利用Google查中國特有概念 57
4.2.6 利用電子百科全書查詞和平行文本 58
4.2.7 利用電子手段檢驗詞的意思和用法 58
4.2.8 利用電子手段確定普通詞語的翻譯 60
4.2.9 用Google查圖像 61
4.3 當你找不到現成的譯法時 61
4.3.1 使用上義詞 61
4.3.2 使用下義詞 61
4.3.3 使用中性詞 61
4.3.4 文化替代 61
4.3.5 使用原文 61
4.3.6 音譯 62
4.3.7 音譯加解釋 62
4.3.8 解釋加音譯 62
4.3.9 字面翻譯 63
4.3.10 字面翻譯加解釋 63
4.3.11 解釋加字面翻譯 63
4.3.12 字面翻譯夾注原文或其縮寫 63
4.3.13 解釋 64
4.3.14 概括 64
4.3.15 詞類轉換 64
4.3.16 視角變換 64
4.3.17 繞過難譯的詞 65
4.3.18 刻漏字 66
4.3.19 省略不譯 66
4.3.20 結束語 67
第5章 電子語料庫、搭配和句子結構 68
5.1 把母語譯為外語的狀況將長期存在 68
5.2 外語表達難以自如的原因 68
5.3 成語優先原則 69
5.4 利用電子語料庫使譯文符合英語習慣 69
5.5 電子語料庫Webcorp用法介紹 77
5.6 參考資料 79
第6章 簡明英語和簡明英語運動 80
6.1翻譯是一種寫作形式 80
6.1.1 翻譯和寫作的關係 80
6.1.2 什麼是好英語 80
6.1.3 關於簡明英語的總統備忘錄 80
6.2簡明英語 82
6.2.1什麼是簡明英語 82
6.2.2為什麼使用簡明英語 83
6.2.3簡明英語的基本原則 83
6.2.4消除對簡明英語的誤解 83
6.3簡明英語運動 84
6.3.1英國 84
6.3.2澳大利亞 85
6.3.3加拿大 86
6.3.4美國 86
6.3.5南非 87
6.3.6瑞典 87
6.3.7歐盟 87
6.4簡明英語流行的原因 87
6.5掌握簡明英語不容易? 88
6.6簡明英語的啟示 89
6.7參考資料 89
第7章 簡明英語的基本原則 90
7.1 篇章布局合理 90
7.2 言簡意賅 90
7.2.1 避免重複 90
7.2.1.1 兩個詞意思相同的,只留一個 91
7.2.1.2 修飾語的意思已經被隱含的,不用修飾語 91
7.2.1.3 詞本身已經隱含其範疇的,不用範疇詞 91
7.2.1.4 避免冗長的表達方式和“慢啟動”句子 91
7.2.2 直截了當 92
7.3 信息流動通暢 93
7.3.1 指出每個施動者,按邏輯順序敘述各項動作 93
7.3.2 保證段落各句層層推進 93
7.3.3 句子的結尾要有力 93
7.4 使用短句 94
7.4.1 用簡單的句型 94
7.4.2 限制句子長度 94
7.5 多用主動語態 95
7.5.1 被動語態在某些情況下可以使用 96
7.6 使用強勢動詞,避免把動詞變為名詞 96
7.7 使用讀者熟悉的辭彙 96
7.7.1 避免使用大詞、抽象詞、行話拉丁語、流行詞、外來語、古語 96
7.7.2 一個詞可以說清楚的,不用短語 97
7.8 避免含糊不清 98
7.8.1 避免修飾語放錯位置 98
7.8.2 避免連續使用兩個以上的介詞短語 98
7.8.3 使用單數名詞,不使用複數 98
7.8.4 避免一連串的名詞修飾名詞 98
7.9 用人稱代詞拉近與讀者距離 98
7.10 避免涉嫌性別歧視的說法 99
7.11 避免否定的表達方式,尤其是雙重否定 99
7.12 外觀設計醒目 100
7.13 “人物加動作”--簡明英語的重要手段 100
7.14 結束語 103
7.15 參考資料 103
第8章 句子的長短和簡繁 104
8.1 簡明英語提倡短句和簡單句 104
8.2 漢譯英時化長為短,化繁為簡 105
8.2.1 流水句 105
8.2.1.1 斷句 105
8.2.1.2 分清層次 106
8.2.2 複雜句 108
8.3 注意句子長短搭配 109
8.3.1 並列結構 109
8.3.2 從屬 111
8.3.2.1 重複式修飾 111
8.3.2.2 總結式修飾 112
8.3.2.3 自由式修飾 112
8.4 參考資料 113
第9章 核心句分析:克服句法障礙的有效手段 115
9.1 核心句種類 115
9.2 核心句分析 115
9.3 核心句分析在漢譯英中的套用 117
9.3.1 翻譯複雜句 117
9.3.2 翻譯長句 119
9.3.3 翻譯主題句 120
第10章 主動語態、被動語態和強勢動詞 123
10.1 為什麼用主動語態 123
10.2 不僅用主動語態,還要用強勢動詞 124
10.3 什麼時候用被動語態 124
10.4 使用被動語態應注意的問題 125
10.4.1 避免兩個被動語態連用 125
10.4.2 避免用弱勢動詞做被動語態謂語 126
10.5 翻譯時多用主動語態 126
10.5.1 漢語無主句不一定譯為英語被動句 126
10.5.2 漢語被動句很少譯為英語主動句 127
10.6 必要時使用被動語態 129
10.6.1 用主動語態不符合段落主題的,可以用被動 129
10.6.2 用主動語態違背信息流動規律的,可以用被動 129
10.6.3 動作發出者顯而易見或不重要的,可以用被動 130
10.6.4 提請讀者注意動作接受者的,可以用被動 131
10.6.5 避免指出動作發出者的,可以用被動 131
10.7 結論 131
10.8 參考資料 131
第11章 譯文臃腫和減肥方法 133
11.1 活用英語曲折變化 133
11.1.1 時態表達方法 133
11.1.2 數的表達方法 134
11.1.3 例外情況 134
11.2 調整篇章銜接手段 135
11.2.1 動詞性重複 135
11.2.1 名詞性重複 136
11.2.1.1 用代詞照應 136
11.2.1.2 省略修飾語 136
11.2.1.3 用其他名詞作總結 137
11.2.1.4 用首字母縮寫 137
11.3 多用強勢動詞 137
11.3.1 如何把名詞句還原為動詞句 140
11.3.2 檢查漢語動詞是否有必要譯出 141
11.4 使用簡單的句型 141
11.5 濃縮句子 142
11.6 省略漢語範疇詞 143
11.6.1 名詞性範疇詞 143
11.6.2 動詞性範疇詞 144
11.7 消除同義重複現象 148
11.8 省略不必要修飾語 152
11.8.1 意思明顯重複 152
11.8.2 意思不言自喻 154
11.9 慎用加強詞 155
11.9.1 合併 156
11.9.2 省略 156
11.9.3 經常需要省略的加強詞 157
11.11 慎用限定詞 159
11.11 避免陳詞濫調 160
11.12 整合句子層次的重複 160
11.12.1 表現方式 160
11.12.1.1 簡單重複 160
11.12.1.2 不言自喻 161
11.12.1.3 正說一遍,反說一遍 161
11.12.2 處理方法 161
11.12.2.1 對照原文,發現新意 162
11.12.2..2 刪除重複部分 162
11.12.2..3 改變措辭 164
11.12.2..4 保持重複不變 164
11.12.3 產生重複的原因 165
11.12.3.1 先抽象後具體的思維習慣 165
11.12.3.2 審美習慣差異 166
11.12.3.3 正反對比修辭法 167
11.12.3.4 漢語本身也經不住推敲 167
11.12.3.5 對原文理解不透或詞不達意 167
11.13 精簡慢啟動句子 167
11.13.1 元話語 167
11.13.2 多餘的引導性動詞 168
11.14 如何識別多餘的詞 169
11.15 參考資料 170
第12章 新舊信息和信息流動 171
12.1 介紹 171
12.2 把不重要的信息移向句子左側 173
12.3 把重要的信息移向句子右側 174
12.4 使用倒裝句 175
12.5 刪除多餘的結尾 176
12.6 使用被動語態 176
12.7 重組句子主語和從句 177
12.8 幾種表示強調的句法手段 178
12.8.1 There 179
12.8.2 What 179
12.8.3 It 179
12.8.4 倒裝 180
12.9 參考資料 180
第13章 語篇的銜接 181
13.1 介紹 181
13.2 識別原文的銜接關係 181
13.3 轉換銜接手段 184
13.4 顯化隱含的銜接關係 186
13.5 參考資料 188
第14章 批判性閱讀與批判性思維:譯文連貫的保障 190
14.1 什麼是批判性閱讀和批判性思維 190
14.2 運用批判性思維理解文字背後的客觀事實 191
14.3 運用批判性思維分析作者的意圖 192
14.4 運用批判性思維發現和澄清歧義 194
14.5 運用批判性思維顯化原文隱含的邏輯關係 195
14.6 運用批判性思維保證譯文語氣連貫 200
14.7 運用批判性思維改善原文 202
14.8 運用批判性思維發現譯文問題 202
第15章 原文錯誤的識別與翻譯方法 205
第16章 段落與篇章的布局和重組 208
16.1 是否調整原文結構的決定因素 208
16.2 調整或增加段落主題句 208
16.3 如有可能,使段落各句主題部分保持一致 212
16.4 對邏輯不清的段落進行重組 213
16.5 簡化臃腫的段落 216
16.6 篇章內的調整 219
16.7 參考資料 223
第17章 酌情改寫原文 224
17.1 文化差異 224
17.2 意識形態差異 227
17.3 外語能力不足 229
17.4 參考資料 232
第18章 譯文的修改 233
18.1 概述 233
18.2 修改他人譯文 234
18.2.1 反覆修改 240
18.3 被他人修改 243
第19章 法律翻譯應注意的問題 246
19.1 情態動詞 246
19.2 條件的表示方法 248
19.3 隱藏的條件: “的”字結構 248
19.4 同義詞 251
19.5 You和we 252
19.6 列舉方法 253
19.7 用肯定句 254
19.8 用現在時 255
19.9 修飾語的位置 256
19.10 介詞短語連用 257
19.11 用單數名詞 257
19.12 避免名詞串 258
19.13 參考資料 258
附 錄 260
附錄一 避免使用和儘量不用的單詞和短語 260
附錄二 How to Write “Gooder” English 264
附錄三 英語標點符號套用一覽表 266
附錄四 翻譯質量控制標準樣本 268
準確表達中文原意 268
用詞準確 268
語法與結構 268
格式規範 268
附錄五 漢英翻譯練習 270
練習1 世界貿易組織 270
練習2 對中國有關立法情況的介紹 271
練習3 改革以前收入分配的特點 272
練習4 銀行不良資產管理 274
練習5 家庭暴力研究概況 275
練習6 中國電力改革 276
練習7 中國公路五十年成就及二十一世紀初發展展望(節選) 277
練習8 國務院關於實施西部大開發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278
練習9 講話:推進合作共謀發展 279
練習10 一個中國的原則與台灣問題 280
練習11 中國基礎設施利用外資的成就、前景和BOT方式 282
練習12 大明宮含元殿 283
附錄六 漢英翻譯練習參考譯文 285
練習1 285
練習2 286
練習3 288
練習4 289
練習5 290
練習6 292
練習7 293
練習8 294
練習9 296
練習10 297
練習11 300
練習12 301
主要參考文獻 304
前言 v
緒論 1
0.1 翻譯學習 1
0.1.1 翻譯標準 1
0.1.2 批判性思維 1
0.1.3 寫作能力 2
0.1.4 學習方法 2
0.1.5 作業流程 2
0.1.6 團隊精神 3
0.1.7 翻譯的樂趣 3
0.2 翻譯教學 3
0.2.1 老師的作用 3
0.2.2 教學的誤區 4
0.2.3 教學目標 4
0.2.4 教學重點 4
0.2.5 教學手段 5
0.2.6 公正和效率的關係 7
0.3 教材的使用 8
0.4 專業領域的翻譯 8
第1章 非文學翻譯的標準和實現途徑 1
1.1 非文學翻譯 2
1.2 非文學翻譯的標準 2
1.2.1 翻譯作為職業活動 2
1.2.2 翻譯作為社會活動 3
1.2.3 時代變遷和以準確為核心的翻譯標準 4
1.2.3.1 翻譯的職業化 4
1.2.3.2 翻譯的實用化 5
1.2.3.3 知識的大眾化 5
1.2.3.4 價值觀念的趨同 5
1.2.4 翻譯的準確性與譯者的能動性 5
1.2.4.1 譯者的能動性——案例研究 6
1.2.4.2 影響譯者能動性的因素——譯者的自我定位 9
1.2.4.2.1 譯者的就業形式 9
1.2.4.2.2 譯者作為倡導者 9
1.2.4.2.3 譯者作為翻譯機器 10
1.2.4.2.4 譯者作為社會活動的參與者 10
1.2.4.3 譯者的能動性——更多實例 11
1.2.5 翻譯單位 13
1.2.5.1 整體翻譯 14
1.2.5.2 以詞句為基礎的翻譯 16
1.2.6 職業翻譯與應試翻譯 16
1.2.6.1 目的不同 17
1.2.6.2 完成方法不同 17
1.2.6.3 評分標準不同 17
1.2.6.4 讀者不同 17
1.2.6.5 後果不同 18
1.3 實現途徑——翻譯複查清單 18
1.3.1 準確理解 18
1.3.1.1 巨觀 19
1.3.1.2 微觀 19
1.3.1.3 中觀 19
1.3.2 通順表達 20
1.3.2.1 無表面錯誤 20
1.3.2.2 詞語 20
1.3.2.3 句子 20
1.3.2.4 段落 21
1.3.2.5 連貫性 21
1.3.2.6 一致性 22
1.3.2.7 修辭 22
1.3.2.8 簡潔性 22
第2章 非文學翻譯的職業化發展 1
2.1 翻譯的職業化 1
2.2 職業譯員的素養 2
2.3 職業譯員行為準則 4
2.3.1 職業行為 4
2.3.2 保密義務 5
2.3.3 譯員能力 6
2.3.4 保持中立 7
2.3.5 準確性 8
2.3.6 就業機會 9
2.3.7 職業發展 10
2.3.8 相互支持 10
2.4 翻譯用戶須知 10
2.4.1 什麼是好譯文? 11
2.4.2 誰有資格判斷譯文好壞? 11
2.4.3 如何挑選譯員? 11
2.4.4 用戶聯繫譯者時應注意的問題 11
2.4.5 譯者可能詢問用戶的問題 12
第3章 以英文寫作的原則指導漢英翻譯 1
3.1 翻譯和寫作 1
3.2 歐洲委員會翻譯寫作手冊 2
3.2.1 讀者為本(Put the reader first) 2
3.2.2 用動詞,不用名詞 (Use verbs, not nouns) 4
3.2.3 要具體,不要抽象(Concrete, not abstract) 5
3.2.4 用主動,不用被動(Active, not passive) 7
3.2.5 明確動作執行者(Whodunnit? Name the agent) 10
3.2.6 重點信息後置(Making sense—managing stress) 12
3.2.7 控制長度,多用小詞(Keep it short and simple) 14
3.2.7.1 控制長度(Keep it short…) 14
3.2.7.2 多用小詞(…and Simple) 16
3.3 其他資源 17
第4章 以電子工具提高翻譯質量和速度 1
4.1 電子工具的特點 1
4.2 電子工具對翻譯的意義 2
4.2.1 改善質量 3
4.2.2 提高速度 3
4.3 網站介紹 3
4.3.1 谷歌 3
4.3.2 維基百科 6
4.3.3 Answers 8
4.3.4 The Free Dictionary 9
4.3.5 Word Reference 10
4.3.6 Dictionary.reference 11
4.3.7 聯譯網 14
4.4 桌面電子詞典介紹 14
4.4.1 巴比倫 14
4.4.1.1 一次查詢多個詞典釋義 15
4.4.1.2 可查同義詞 16
4.4.1.3 可查詞語搭配 16
4.4.1.4 可查詞源 18
4.4.1.5 容易查到生僻詞 19
4.4.1.6 漢字全文檢索 21
4.4.1.7 拼音檢索功能 21
4.4.1.8 語種多 22
4.4.1.9 有百科全書 23
4.4.2 靈格斯詞霸 24
4.4.2.1 有傳統詞典 24
4.4.2.2 有雙語例句 24
4.4.2.3 有Google網路釋義 26
4.4.3 有道桌面詞典 27
4.4.4 Collins COBUILD 30
4.5 結語 32
第5章 以平行文本彌補專業知識和語言能力的不足 1
5.1 什麼是平行文本 1
5.2 平行文本的獲得 3
5.3 平行文本的用途 3
5.3.1 獲取專業知識 3
5.3.2 學習專業術語 6
5.3.3 借鑑表達方法 11
5.3.4 模仿寫作風格 12
5.4 平行文本的相關性 16
5.4.1 高度相關 17
5.4.2 局部相關 19
5.5 小結 21
第6章 以嚴謹的態度和科學的方法解決問題 1
6.1 翻譯是解決問題的過程 1
6.1.1 嚴謹的工作態度 2
6.1.2 科學的調查研究方法 3
6.1.2.1 交叉檢驗法 3
6.1.2.2 定性和定量分析法 3
.1.2.2.1 定性分析 3
.1.2.2.2 定量分析 4
6.2 交叉檢驗法舉例 4
6.2.1 例1:“提倡” 4
6.2.2 例2:“低票價” 8
6.2.3 例3:“人口過少的民族” 9
6.2.4 例4:“科學發展觀” 10
6.2.4.1 “科學發展觀”的含義 11
6.2.4.2 流行譯法分析 11
6.2.4.3 建議譯法 14
6.2.4.4 建議譯法的好處 17
6.3 定性和定量分析法舉例 17
6.3.1 例 1:“溫室氣體排放” 17
6.3.2 例 2:“順應歷史潮流” 18
6.3.3 例 3:“文化遺產” 19
6.3.4 例 4:“各種形式的霸權主義” 21
6.3.5 例 5:“共同利益的匯合點” 21
6.3.6 例 6:“出生率”、“死亡率”、“增長率” 21
6.4 並非所有的詞都需要譯出 22
第7章 以巨觀視角解決微觀問題 1
7.1 誰在對誰說話? 1
7.2 說什麼? 5
7.3 何時?何地?為什麼? 8
7.4 總結 18
第8章 以批判性思維貫穿翻譯活動始終 1
8.1 什麼是批判性思維 2
8.2 批判地理解原文 2
8.2.1 理解每個詞的含義 3
8.2.1.1 表面含義和實際含義 3
8.2.1.2 辨析一詞多義 3
8.2.1.3 理解相對詞義 5
8.2.1.4 理解言外之意 6
8.2.1.5 避免表達歧義 7
8.2.1.6 區別近義詞 7
8.2.2 理解每句話的含義 10
8.2.2.1 看清楚再譯 10
8.2.2.2 不要想當然 11
8.2.2.3 理清句子邏輯 11
8.2.2.4 糾正原文疏忽之處 13
8.2.3 在更大的背景中理解原文 14
8.2.3.1 例1 國有企業改革 14
8.2.3.2 例2 政府承諾 16
8.2.4 從符合常理的角度解讀原文 17
8.2.5 修改原文 18
8.3 批判地分析和使用參考資料 22
8.3.1 例1:國有控股企業=國家控股企業! 22
8.3.1.1 初步翻譯 22
8.3.1.2 檢驗假設 23
8.3.1.3 產生疑問 23
8.3.1.4 分析原文 23
8.3.1.5 更多疑問 24
8.3.1.6 進一步分析原文 24
8.3.1.7 消除疑問 25
8.3.1.8 檢驗新的假設 25
8.3.1.9 結論 26
8.3.2 例2:個別醞釀≠個案醞釀! 26
8.3.2.1 產生疑問 26
8.3.2.2 分析原文 26
8.3.2.3 提出假設和檢驗假設 27
8.3.2.4 發現和分析新情況 28
8.3.2.5 初步結論 28
8.3.3 經驗教訓 29
8.4 批判地審查譯文 29
8.4.1 違背常識的,可能是翻譯錯誤 29
8.4.1.1 例1:奧運報導 30
8.4.1.2 例2:襲警事件 32
8.4.2 存在邏輯問題的,可能是理解錯誤 33
8.4.3 存在邏輯問題的,也可能是原文問題 37
8.4.4 沒有邏輯問題的,也不一定正確 39
8.4.5 通讀譯文,發現翻譯時意想不到的問題 41
8.4.6 知情省略還是遺漏 41
8.4.7 標題的概括性 45
8.4.8 簡潔性審查 46
8.4.8.1 省略隱含的信息 46
8.4.8.2 有簡潔的說法不用複雜的 47
8.4.8.3 重複信息可以簡化 48
8.4.8.4 不重要的信息可以省略 48
8.4.8.5 看似重複的信息,也可能有不同的側重點 49
8.4.8.6 綜合舉例 50
第9章 培養專業翻譯精神——譯文加注 1
9.1 譯者注的意義 1
9.2 譯者注的範疇 2
9.2.1 分析原文 2
9.2.2 選擇策略 5
9.2.3 借鑑譯法 5
9.2.4 推敲詞句 8
9.2.5 辨析詞義 10
9.2.6 簡練表達 14
9.2.7 關注細節 15
9.3 文章翻譯和注釋舉例 17
9.3.1 案例一:外交政策 17
9.3.1.1 原文 17
9.3.1.2 譯文和注釋 18
9.3.2 案例二:經濟體制 22
9.3.2.1 原文 22
9.3.2.2 譯文和注釋 23
第10章 專業譯員不能忽視的細節——標點、拼寫和格式 1
10.1 細節的意義 2
10.2 標點符號 2
10.2.1 熱身練習 2
10.2.2 英漢標點符號和用法的主要差異 4
10.2.3 英語標點用法要點 5
10.2.3.1 句號 5
10.2.3.2 逗號 5
10.2.3.3 分號 7
10.2.3.4 冒號 7
10.2.3.5 破折號 7
10.2.3.6 連字元 8
10.2.3.7 省略號 9
10.2.3.8 括弧 9
10.2.3.9 直接引語 10
10.2.3.10 斜體 12
10.2.4 漢語標點用法要點 12
10.2.4.1 逗號 12
10.2.4.2 頓號 13
10.2.4.3 分號 14
10.2.4.4 括弧 15
10.3 拼寫 15
10.3.1 熱身練習 15
10.3.2 注意事項 16
10.3.2.1 一致性 16
10.3.2.2 斷詞 16
10.3.2.3 外來詞 17
10.4 檔案格式 17
10.4.1 形式服務內容 17
10.4.2 多留空白 17
10.4.3 字型字號 18
10.4.4 強調 18
10.4.5 練習 18
10.5 其他細節 19
10.6 練習答案 19
10.6.1 標點 19
10.6.2 拼寫 21
10.6.3 格式 21
第11章 準專業譯員問題分析——從信息輸入到信息輸出 1
11.1 中國翻譯現狀 2
11.1.1 業餘翻譯 2
11.1.2 “專業”翻譯 3
11.1.3 努力方向 5
11.2 準專業譯員問題分析 6
11.2.1 信息輸入 6
11.2.1.1 缺乏背景知識 6
11.2.1.2 缺乏調查研究 7
11.2.1.3 沒有抓住重點 7
11.2.1.4 沒有抓住邏輯 8
11.2.1.5 粗心大意 9
11.2.2 信息輸出 10
11.2.2.1 基本規則問題 11
.2.2.1.1 語法問題 11
.2.2.1.2 寫作規範問題 17
11.2.2.2 對英語的認識問題 20
.2.2.2.1 大詞小詞問題 20
.2.2.2.2 名詞動詞問題 22
.2.2.2.3 句子長短問題 23
.2.2.2.4 信息結構問題 24
11.2.2.3 語言清晰性問題 28
.2.2.3.1 表達力問題 28
.2.2.3.2 用詞問題 29
.2.2.3.3 搭配問題 36
.2.2.3.4 術語問題 39
11.2.2.4 語言有效性問題 40
.2.2.4.1 簡潔問題 40
.2.2.4.2 節奏問題 43
.2.2.4.3 風格問題 46
.2.2.4.4 敏感問題 48
.2.2.4.5 一致問題 52
11.2.3 信息加工 53
11.2.3.1 翻譯目的 54
11.2.3.2 譯文用途 57
11.2.3.3 語言習慣 58
11.2.3.4 文化背景 60
11.2.3.5 讀者背景 63
11.2.3.6 語感和語法 64
第12章 以專業標準修改譯文——案例研究 1
12.1 目的和說明 1
12.2 案例一 2
12.3 案例二 4
12.4 案例三 6
12.4.1 原文 6
12.4.2 原譯 10
12.4.3 改譯和注釋 15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