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蕙如

李蕙如

李蕙如,1967年生,河北遷西人,專業畫家。自幼喜愛繪畫,受中國著名畫家許澄宇先生,關真全先生啟蒙,對古山水畫法刻苦臨習,頗有研究,並吸收了近現代北派山水的畫風,作品蒼潤古樸、渾厚華滋、清新自然,逐步形成個人風格,其畫作逐漸被眾多海內外收藏家所關注,近年來又拜著名畫家李世麟郭德昌為師,潛心畫理、虛心學藝、心追手摹、沉潛自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蕙如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性別:女
藝術簡介,作品賞析,

藝術簡介

中國畫研究院研究員,中國文化藝術國際交流中心書畫部理事,世界書畫藝術評介協會副秘書長,炎黃書畫家協會常務理事,世界教科文衛組織專家成員,《國際藝術家》雜誌主任編委。
筆精墨妙韻燕趙
畫家李蕙如從燕趙遷西來京求學拜藝,創辦蘭香閣工作室,從事繪畫與收藏文化交流已二十餘年,接人待物有南方人的細緻熱情,而山水畫藝術頗具北地遼闊蒼茫之境,喜愛以小筆畫大山大水,究天人之精微,品萬物之廣大,日有所思,夜有所想,畫山寫水,勾樹染雲,數十年如一日,筆墨雖未臻化境,但已成自家面目,足可謂代山川立言。
李蕙如
李惠如的山水畫在技法上屬於寫意一脈,其抱石皴之散鋒用筆打底,結合黃賓虹積墨法的綜合運用呈現出蒼潤渾厚和氣勢鬱勃的特點,不論在手法上還是面貌上都與歷史上同樣以燕趙山水作為表現對象的北派皴法有著明顯的區別,雖然以李可染張仃為代表的京津派巨子高蹈絕俗的藝術精神和燕趙地區的山水之美、文化之盛一樣,都是李蕙如從事山水畫創作的源泉和乳汁,然而這種繪畫資源的作用主要是在品格的陶冶、精神的觀照和生命的體驗上,並不妨礙李蕙茹繪畫的語言和體格上作出自己的探索和選擇,天資聰穎、刻苦勤奮的李蕙茹“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把故鄉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把那些曾經留下過自己足跡的山川、河流、老屋、茅舍搬進自己的畫裡,變成在宣紙上的散鋒打底輔以積墨皴擦點染之,意象與物象交融碰撞,變成瞬間經驗和藝術趣味的相互發生,變成張力和韻致激活互動的審美追求,所有這些都來自內心的需要而自然生髮,這樣就使得物象變成心象,然後又通過筆墨把心象再度變成意象,進而變成率意而為的生命表達,《燕趙秋韻》、《秋江帆影》從某種意義上說正是這種由物象而意象的變化與遞進,李蕙茹這種既有傳統中國的寫意精神和高貴文脈,與昔日山水畫在外部面貌上拉開了距離,有著強烈的創新意識和個人體溫的繪畫形態與風格面貌。
李蕙如的山水畫一個最重要的特徵就是強調寫意性與綜合性,注重對整體寓意的把握沒有不分巨細地對所有局部具體物象進行一一羅列,描頭描腳,而是在心手眼合一時恣意縱橫、隨機生髮,突出重點,將故鄉山水的精神與魂魄通過溫蘊而豪邁的筆墨語言予以“傳神寫照”給人一種盪氣迴腸的力量感與悲壯感,所以李蕙如的筆下,有時即使在表現內容上不過是燕趙小景,在尺幅制式上不過是斗方小幀,但也依然能夠體現出一種雄渾,蒼潤的氣象,崢嶸而堅毅的風姿,給人以攝魂奪魄的美感,另外在構圖上李蕙如的山水畫基本上採取的是一種具有現代特徵的滿構圖,這和其師郭德昌的美學趣味不謀而合,這種滿構圖既不同於“三家山水時代的“上留天位,下留地位”又不同於南宋四家“一角半邊”式的局部截取,更不同於倪瓚的“一河兩岸”或董其昌的“三段式”結構,而是一種展開的側重於表現自然內部結構,展示出山川胸懷內美的構圖方式,這種構圖方式物象豐富,畫面飽滿,自然而然形成一種渾厚華滋,風神高邁的視覺張力。
近幾年來李蕙如走遍全國名山大川,實地寫生,並對各山域地質形貌進行考察,搜盡奇峰打草稿,積累了大量鮮活的山水畫素材,這種師造化的積累使她的畫風內涵豐富,鮮活澄明、自然質樸、意境深遠。在他近 期所作《山鄉秋韻》、《黃山圖》、《燕趙人家》等作品中最有特色的是那些飄逸靈動的白雲和飽滿特立的山石拙樹,蒼潤奇崛,生機盎然,具有旺盛的生機,它們雖然有些奇崛怪異,但並不突兀,而是在畫家自由組織的丘壑圖像中各得其所,這種符號化的傾向是中國當代山水畫中特別值得注意的趣味特點,也是山水畫家率真天性的形式載體,較之模擬前人山水程式和皴法,它更接近今人內心的自然。她的作品既有傳統筆墨的素養,又具有鮮明的現代氣息,這種內涵豐富,意境深遠的畫境或許就是來自畫家對於生命的持續思考,對於靈性境界的不斷體悟的結果吧。在李蕙如的系列山水畫作中,我分明覺察出一個追求純淨自由的心靈不斷地由遮蔽走向澄明。

作品賞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