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萼堂

李萼堂

李萼堂(1904-1972年),又名李廷芳,河北省滄州市鹽山縣王南良村人,是清末民初威名赫赫的“神槍”李書文之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萼堂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性別:男
個人履歷,人物生平,

個人履歷

自李萼堂六歲起,李書文便根據他的習武天賦,將拳法、功法系統而循序漸進地傳授給他。
他13歲時,就能將裝有80公斤重的糧食口袋舉過頭頂。他14歲時,隨其父闖天下,擊敗東北軍任國棟混成旅所聘武術高手,被聘為教習。
1924年,李萼堂和父親隨奉軍駐天津督辦李景林返回天津,任李景林所轄部隊軍將教習。1928年,許蘭州在天津創辦河北國術館,李景林在山東創辦山東國術館。
民國二十年(1931年),李萼堂應原民國湖南省主席兼國術訓練所所長何鍵之聘,任湖南國術訓練所主任教官。
民國二十三年(1934),李萼堂應聘為國民軍六十三師武術技術大隊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李萼堂仍以傳授拳技和高超的接骨技術走鄉串寨。
1945年起,李萼堂先後在湖南省長沙、邵陽、隆回等地設場,以授徒為生。
1957年,他曾攜兒子李志成參加湖南省武術評獎觀摩交流大會,父子同獲拳械一等獎。同年,李萼堂代表湖南省,參加在北京召開的全國武術評獎觀摩交流大會,以一套極具雄風霸氣、勁發八面的八極拳和一趟龍吟虎嘯、出神入化的六合大槍,博得了在場觀眾的好評。
1959年,李萼堂從湖南省體工大隊退休。因為有高超的治療跌打損傷技術,他被安排到邵陽市中醫院任傷科醫生,並擔任邵陽地區武術協會副主席。

人物生平

“神槍”李書文與妻子李劉氏共生有一女二子,李萼堂是李書文42歲時喜得的次子。李萼堂長大成人後,其性格隨其父,其面容身材隨其母。李萼堂自幼天資聰慧,被父母視如掌上明珠。但李書文為使其成為自己的衣缽傳人,從李萼堂三歲起,便為其下腰壓腿,進行武術方面的教育。自幼在蘊含拳理槍義環境中長大,李萼堂得到了精心培養,功夫已達隨心所欲的境界。無論是遠劈近打、靠攏摔拿的拳腳功夫,還是各種長短軟硬器械,他無不精通,加之隨其父長期訓練,觀看其父與眾多高手過招切磋,更是見識非凡,精技純功日臻精熟。尤其是他的大槍絕技,其勢磅礴,疾如流星,力道之猛,槍法之準,已達極高境界。
李萼堂勤奮好學,練功刻苦,一點就透,而且每次練功後都纏著父親問上幾個為什麼,倍受其父喜愛。父極為嚴格的要求下,他面對牆壁蹲馬步樁,直到能蹲馬步樁1個小時;練習馬步沖拳、推掌,他從每回一百次到一千次,最後達到“出拳如疾箭,出掌似閃電”;他在冰上練習拍掌功,直到仆步下拍掌將冰面拍成粉末;隨父練腳程,從王南良村他家中到鹽山縣城20公里,他不到一個時辰便往返一個來回,人送綽號“草上飛”;抖大桿子,四公斤多的長白蠟大桿,從抖一組(攔、拿、扎)10次到一組500次;為練好扎槍的準確度,他千百次地對準粗樹練、對準細樹練、對準插好的高梁稈練;晝扎銅錢眼,夜扎香火頭。在他家的棗樹林中,他用大槍扎棗,必須達到一槍一棗,百槍百棗。寒冬季節,其父將麵糊抹在鏡面上,再把黑豆粒粘在麵糊上,讓其用槍扎豆粒,直至達到槍扎黑豆粒而不傷鏡面之境界。為了練習快速反應,李萼堂隨父親夜間在房上、墳地、窪地等複雜地形之處練習各種功夫。其父經常出重手襲擊他,以練習他的快速反應。
主要事跡
1928年,許蘭州在天津創辦河北國術館,李景林在山東創辦山東國術館。因二人都是李書文的學生,所以特請李書文為兩個國術館的師爺。李萼堂任兩個國術館的教習,隨父往返于山東與天津。在此期間,到兩個國術館來訪切磋的高手和名師很多,凡有找李書文過招者,李書文讓李萼堂仔細觀看。李書文打完後,都對李萼堂詳授機要,結合實際情況,指點套用要領,後又讓李萼堂與來訪者直接過招。經過多年磨鍊,李萼堂見識非凡,技藝已臻佳境。
一次,人稱“鐵槍王”的武當派名宿洪金龍來訪。洪金龍自誇海口:“一條大槍走遍江南湘川之地無敵手,今特來山東向所謂的‘神槍李’討教幾招槍法。”李書文想親自教訓此人,李萼堂攔住父親道:“‘父親有其事,兒子服其勞’,我來教訓他綽綽有餘。”此時的李萼堂已是壯年,功夫已爐火純青。
李萼堂取來兩桿大槍,任洪金龍挑選,而後雙手抱拳恭候。洪金龍一招“白蛇吐信”刺向李萼堂的胸部。李萼堂迎上去用大槍一攪一壓,再向上猛力一挑,把“鐵槍王”洪金龍挑出二丈開外。此為八極“六合大槍” 中的絕技“鐵牛耕地”。洪金龍輸得口服心服,與李萼堂結為摯友。李萼堂由此名震山東半島,後被聘為青島海軍旗艦武術教官。
過去,一個練武者經師訪友,勤學苦練,寒暑無間,為的是藝賣帝王家、王公大臣家、高賈之家而圖生存。像李萼堂先生這樣的武學大家,卻以授拳為業,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並不少見。
1945年起,李萼堂先後在湖南省長沙、邵陽、隆回等地設場,以授徒為生。當年秋天,李萼堂應湖南省邵陽地區名紳李忠保邀請,到灘頭鎮設場授藝。當時灘頭鎮有一大惡霸名叫周三友,因在當地武技超群,自稱“華南虎”。周三友兄弟三人皆是南少林派高手,三兄弟武技高超,又為人兇殘,人稱“三閻王”。三兄弟憑著巧取豪奪和一身好功夫,再加上授徒眾多,勢力龐大,橫行方圓百里,無惡不作,很少有人敢到他們的地盤上設場授徒,按著過去江湖中不成文的規矩,李萼堂到周氏三兄弟的地盤上設場授徒,應先帶重禮登門拜訪,以求得到認可。李萼堂生來性情豪爽,做人堂堂正正,處事光明磊落,加之得知周氏三兄弟的惡行,便想藉此機會教訓他們。周氏三兄弟獲知李萼堂到灘頭鎮設場投藝的目的後,震怒之下,頓起歹意,派人給李萼堂送來請柬,借“以武會友”之名,要求與李萼堂較技比武。當地名紳李忠保得知後,提出協調解決。李萼堂對李忠保說:“感謝眾位鄉紳與百姓們對我的關愛,我生來豺狼虎豹都見識過,就是沒有見識過花臉的狗熊。再說,周氏三兄弟欺壓良善,橫行鄉里,無惡不作,我早有懲戒‘三閻王’狂妄霸道之心。”執意要與“三閻王”較技比武。 三天后,李萼堂獨自一人奔赴擂台。擂台四周圍滿了看熱鬧的人。周氏兄弟凶神惡煞般地端座在虎皮椅上,一副趾高氣揚、不可一世的樣子。他們的幾十名弟子個個虎背熊腰,盛氣凌人地立在周氏兄弟身後,橫眉立目。李萼堂藝高人膽大,箭步躍上擂台,雙手抱拳施禮。周氏兄弟見李萼堂身高體健,身輕如燕,目光如炬,當即提出讓李萼堂先露兩手看看。李萼堂知其意,在原地比劃了幾個動作,以麻痹對方。周三友果然上當,衝上前去便要動手。李萼堂說:“慢!我一條腿著地,任憑你如何打都可以。若勝不了你,我便立刻離開灘頭鎮。如果你輸了,從此你們弟兄必須行善積德,不再做惡。否則,我將替民除害。”周三友聽此話,氣得哇哇大叫:“你拿命來!”話音剛落,拳腳似雨點般攻向李萼堂。李萼堂以“金雞獨立”之勢,吞吐自如。周三友連續三次進攻,都跌翻在地,當即惱羞成怒,以下閉上封之毒招進攻李萼堂。李萼堂仍原地成“金雞獨立”勢,迎面一掌將周三友碩大的身軀打出丈外,跌翻於擂台之下,周三友當即口吐鮮血。這時,周三友的兩個兄長拔出手槍,衝上擂台。李萼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奪其手槍,並將二人摔下擂台。周氏三兄弟皆拜服李萼堂手下留情之恩,答應從今後痛改前非,重新做人。此後,“閃電手”李萼堂嚴懲“三閻王”、威震湘西南的事跡家喻屍曉。
駐守在湖南邵陽地區的國民黨中將司令陳貴生,自幼酷愛武術,在軍中長期聘請人稱“南俠”的姜玉和等數位武林高手為其部下授藝。陳貴生聞知李萼堂是北派高師,功力深厚,技藝超群,便生“印證”功夫之心。1946年春,陳貴生擇日,邀李萼堂到軍中驗證功夫。陳貴生為人心狠手辣,當天從軍中調出眾多武林高手,擺出一副威風八面的場面給李萼堂看,以震懾李萼堂。見面敘談,陳貴生方知來者不是一般的北派武林高手,而是威名赫赫的“神槍李”的兒子,是習武幾十年的武林泰斗。陳貴生當時雖然反應過來,但只有將錯就錯按計畫進行了。 陳貴生要求李萼堂只能徒手,而自己可以任意選用器械。李萼堂點頭應允。陳貴生雙手持短棒,迎面向李萼堂惡狠狠地劈來,但不知怎么回事,他的身軀突然摔出丈余,短棒已在李萼堂手中。陳貴生不服,從地上爬起來拔出手槍,但李萼堂一個箭步閃到其身後,將陳貴生手中的槍擊落在地。此時,陳貴生的警衛一涌而上,舉槍對準李萼堂。陳貴生當即制止,並說“這算第一場”,要求李萼堂與軍中眾武林高手過招,李萼堂笑允。
先由“南俠”姜玉和與李萼堂試手。姜玉和乘李萼堂未防備,從李萼堂身後偷襲,出雙掌猛擊李萼堂背部,欲將李萼堂掀倒。李萼堂側身用四兩撥千斤之巧力化去來勢,順手一抓一托,將姜玉和舉起,甩出兩丈多遠。隨後,陳貴生聘養多年的八大高手蜂擁而上,向李萼堂攻來。李萼堂遠劈近打,靠攏摔拿,運掌如風,變招迅捷無倫。剎那間,陳貴生的八大高手皆被李萼堂擊敗,無不跌翻在地。陳貴生驚得目瞪口呆。李萼堂乘興,當場演示了鐵掌砍鋼條、雙手扭斷步槍槍管等軟硬功夫,陳貴生、姜玉和等人贊口不絕,皆稱“大開眼界,李先生真乃神人也,神功蓋世”。陳貴生拜服道:“中國境內,南北各派高手如雲,吾因酷愛武術,結交甚廣,但像李先生這樣出神入化之功夫,還是第一次見到,真乃天降吾陳貴生之大福也!”陳貴生當即放下中將司令的架子,邀來眾多高朋好友,設大宴進行慶賀,並選吉日,舉行拜師大典,按武林拜師大禮,當眾叩拜李萼堂為師父。“閃電霹靂手”李萼堂名震三湘。
1948年秋,白崇禧兵敗,途經湖南邵東老龍潭一帶,為了補充兵源,在范家山鎮等地大抓壯丁。客居老龍潭村岳父家中的李萼堂聞訊挺身而出,與國民黨軍隊師長正面磋商。白崇禧部隊中,部分將校久聞李萼堂及其父“神槍李”之大名,素有欽佩崇拜之意,對李萼堂相當客氣,當即報告給白崇禧。白崇禧獲知威名赫赫的“神槍”李書文的兒子、武林泰斗“閃電霹靂手”李萼堂就在當地,立即邀請相見。白崇禧見李萼堂身高體健,氣宇軒昂,談吐極具武學大家之風範,十分欽佩,設宴款待,以示敬重。席間,李萼堂向白崇禧提出放了岳父家鄉的村民。白崇禧提出,如果李萼堂能打敗自己部下中的武林高手,便可立刻放人。李萼堂應允,臨走時讓白崇禧準備好一面大鏡子和一些蜂蜜。白崇禧不知他做何用,便吩咐手下準備好。第二天一早,李萼堂手持大槍來到白崇禧的駐地,讓士兵擺好鏡子,將蜂蜜塗在鏡面上。不一會兒,便引來許多蒼蠅落在鏡面上。李萼堂衝著白崇禧一抱拳:“白將軍,在與貴軍中武林高手過招之前,我先獻獻醜,讓白將軍與各位武林同道看一看,我與你們過招夠不夠資格。”言罷,大槍一抖,一招“青龍出水”葉霧噴雲,一招“青龍探爪”鬼恐神驚,槍尖正扎中落在鏡面上的蒼蠅,而鏡面毫無傷痕。剎時間,掌聲雷動,喝彩聲經久不息。白崇禧急忙迎上前去,贊道:“李先生真乃蓋世神技,令白某今生大飽眼福,佩服!”白崇禧立即下令將抓來的壯丁全部放回,並再次設宴款待李萼堂。李萼堂之義舉和精神深得民心,至今當地百姓仍流傳著李萼堂解救眾多百姓的佳話。
兼任國家體委主任的賀龍元帥不但是湖南人,而且也是行伍出身。他介紹湖南省代表隊及部分省市的武術健兒到中南海大院,給中央首長們表演。李萼堂—趟密如暴雨、氣勢磅礴的劈掛拳,博得了中央首長們的稱讚。最後,李萼堂將雷霆萬鈞之力集中到一招“撲地掌”上,將表演場地的大青方磚拍裂,令人嘆為觀止。賀龍元帥緊緊握著李萼堂的手看了又看,稱讚說:“這哪裡是肉掌,我看是個千錘百鍊出來的‘鐵巴掌’,不愧是‘神槍李’的兒子!” 大會結束後,李萼堂在賀龍元帥的親自關照下,正式成為湖南省體工大隊武術隊教練。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後,李萼堂受到衝擊,精神和肉體上長期受到傷害。1972年,李萼堂因故病逝,享年68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