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王番

李王番,民盟中央科委委員,中國農業專家,現任中國科學院遺傳研究所究員。1915年12月出生於湖北省大悟縣汪洋店朱楊河。從1941年起歷任四川大學助教、講師、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研究員、副教授。1951年開始歷任中國科學院遺傳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員、研究室主任和學術委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王番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湖北省大悟縣汪洋店朱楊河
  • 出生日期:1915年12月
  • 職業:講師;研究員
工作經歷,個人榮譽,

工作經歷

1959年以後,曾任北京作物學會理事和市委小麥科學技術顧問,民盟市委委員,民盟中央科委委員,中科院民盟副主委。
他主要從事植物遺傳與進化的研究。1940年至1942年在成都平原上空進行病菌孢子觀察,考察了不同高度(最高高度8千米)孢子分布與運行規律。1953年至1959年進行春小麥變冬小麥試驗,論證獲得性能夠遺傳。同期進行小麥多父本雜交試驗,論證受精過程具多重性和選擇性。九十年來,他把心血澆灌在所從事的科研項目上,先後培育了抗銹、抗白粉病的“火燎十號”等雜交後代和一些有希望的早熟抗病品系;發表了十多篇學術論文,為發展遺傳學和支援農業生產作出了貢獻。
1972年,科學院組織編寫《生物史》。他負責編寫《栽培植物的起源》部分。他先後三次到河南等地考察,收集到從七千年前到兩三千年前後不同歷史時期的古代五穀果蔬的實物標本和稻、麥等多種野生植物標本,為我國是普通小麥和水稻起源中心增添了論據。
科學的春天給李 帶來新的生命。他決心“老驥伏櫪,壯心不已!”1978年6月下旬到9月上旬,他與青海高原生物研究所幾名科技人員合作,在青海省進行科學考察,行程4千多公里,在海拔高度1800至4750米之間,採集到600多號植物標本和種子,隸屬於15個科,36個屬。這對研究遺傳進化基礎理論和植物系統學,以及培養作物新品種,是難得的寶貴材料。到俗稱“鬼門關”的花石峽和瑪多考察時,由於山高缺氧,氣候惡劣,年老體弱的李 不免心慌氣短,夜不能寢。同志們勸他吸幾口備用氧氣,他堅持不吸,寧可整夜坐著,不斷地作深呼吸,來彌補氧氣的不足,自覺地磨鍊自己。
1979年4月,他要求赴西藏考察。這可讓領導為難,若批准他去,又怕他身體適應不了,老伴也替他擔心。而李 則說:“正因為我考慮到年齡,才爭取時間,拼著老命也得去。”在他再三懇求下,院、所領導批准了他的請求。院裡還給西藏地方政府發去專函,希望給予協助;所里還派了一名科技人員陪同他考察。在“四害”橫行的年月,他被誣衊為“反動學術權威”、“資產階級臭專家”,蹲過“牛棚”,挨過批鬥,抄過家,而且多年積累的科學資料也損失了。這是他最傷心的事。如今,“帽子”脫掉了,“枷鎖”打碎了,他覺得年輕了,渾身是勁。6月進藏後,在近3個月的考察期間,他考察了藏東、藏西、藏中40多個地點。察禺和墨脫,是分布熱帶和亞熱帶栽培植物野生種的兩個重要地區。在去察禺時,沿途遭遇塌方、土石流的危險;而去墨脫,則必須徒步通過高山和原始森林。他冒著艱難險阻,堅持到這兩個地方開展了調查採集工作。在艱難的行程中李 看到西藏各地的風土人情和大好河山,收集到了300多種植物標本和部分種子,分別隸屬於29個科,包括五穀類、果蔬類、油麻類的野生種以及珍貴的中草藥標本,掌握了所到地區栽培植物野生種及主要農業植物分布情況。
李王番的科學考察成果,進一步證明了我國是栽培植物起源的最大中心之一,而青藏高原則是我國栽培植物最大的原產地之一。他在完成考察任務之後,寫了一頁七律,最後兩句是:“從來華夏多奇士,不信平生已白頭。”這正是“壯士暮年”的極好寫照。
1985年和1986年,李 又先後兩次赴甘肅省民樂縣六壩鄉東灰山新石器遺址考察。在遺址的文化灰土層中發現了小麥、大麥、高梁、粟和稷等農作物的炭化籽粒。遺址的炭十四年代測定結果,樹輪校正年代為5000十一159年,也就是說,在距今5000年以前我們的先民在西北地區已廣泛種植小麥等作物。
在同一遺址,同時發現五種主要農作物的炭化種子,這在國內是首次,在世界上也是罕見的。過去,我國在新石器遺址中從未發現過小麥、高梁等的存在,如今在東灰山遺址中發現了這些作物的種子,這無疑是研究早期農作物起源問題的一個大突破,進一步論證了中國是普通小麥、栽培大麥和高梁的原產地和重要起源地之一。
李王番在東灰山遺址中還發現了山羊、黃牛和豬等的部分牙齒和碎骨。他在該處還發現一個由青礫磨製而成的男性石祖,可能是距今最早的“祖”字的原始造形文字。
以上各科學試驗和專業考察都有論文發表在相應的學報上。出版有《中國栽培植物發展史》、《生物史 栽培植物起源》等專著,並主編了《獲得性遺傳與進化》論文集。

個人榮譽

“六五”攻關期間,他代表遺傳研究所帶隊參加中科院綜合治理黃淮海平原旱澇鹽鹼,在改變山東禹城地區農業面貌上取得顯著成績,榮獲所級、院級先進個人和先進集體獎、國家級一等獎,國務院為鼓勵在先進科學技術工作中作出貢獻的學者,為李 頒發榮譽證書和特殊津貼。
1988年後,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和“八五”計畫科學攻關資金資助,直到現在仍在繼續研究中國栽培植物的起源問題。1990年在南昌舉行的首屆農業考古國際學術會上、在銅陵市舉行的亞洲文明與青銅器國際學術會上分別作了中國栽培植物起源、傳播與亞洲文明的學術報告。1994年在思茅舉行的雲南普洱茶與古茶樹國際學術會上作了雲南大葉茶與中國茶樹起源的學術報告。以上各學術報告分別載入各會學術論文集中。
李王番出生於農家,後又學農,研究農作物,在工作中念念不忘農村脫貧與建設。他的業餘愛好是學七弦古琴,彈奏古琴,並參加北京古琴研究會,常同諸琴家一起演奏古曲,以養心悅性,頤養天年。
1990年和1995年兩次赴成都參加古琴學術討論會,在會奏《高山》、《平沙》等曲,深受諸友讚揚,並在《北京琴訊》上發表《憶學琴》和《題唐中六‘中國樂舞詩’琴卷》詩。其中一首則為:
遠古有幽人,削木製為琴。
禮樂樹傳統,而琴以為君。
禮以興教化,樂以育愛心。
興於詩,立於禮,成於天;
人新,家新,國新。
這正表現了李王番先生的思想和情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