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清華大學教授)

李燕(清華大學教授)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7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李燕 1943年生於北京。畫家。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齊白石藝術研究會副會長,李苦禪紀念館、藝術館副館長,中央文史館館員,九三學社中央書畫院副院長,中國周易學會副會長。藝術大師李苦禪之子。

基本介紹

  • 姓名:李燕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北京
  • 出生日期:1943
  • 職業:畫家 教授
  • 畢業院校:中央美術學院
  • 主要成就:作品載入《大世界基尼斯之最》
  • 代表作品:《大鵬圖》《李燕畫猴技法》《藝術大師之路?李苦禪》
人物概述,基本信息,藝術之旅,藝術活動,李燕印象,李燕訪談,藝術概況,著作出版,作品欣賞,

人物概述

基本信息

李燕1943年11月10日生於北京,山東高唐縣三十里舖鄉李奇莊村人。字壯北,畫室名禪易居。1958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附中,1960 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系統學習八年(中央美術學院附中三年、中央美術學院五年)。1972年後在北京榮寶齋編輯科工作六年。現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齊白石藝術研究會副會長,李苦禪紀念館副館長,李苦禪藝術館副館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理事,中國周易學會副會長,九三學社中央教育文化委員會委員、九三學社中央書畫院副院長,中國曲藝家協會會刊《曲藝》編委、北京市曲藝家協會藝術顧問。
李燕

藝術之旅

李燕是國畫大師李苦禪之子,幼承家學,得其父苦禪大師親授,得其母李慧文培育,繼承了父輩的墨寶不斷成長。後入中央美術學院受教8年,書畫功底深厚,且涉獵廣博,書畫以外知識頗豐,奠定了其藝術宏基。他立足於父輩教海的“中華國學體系”且又善於吸收外來藝術營養,作畫不受題材限制,也不拘風格之既成。他強調以學問、思想來作畫,不是以指端技巧為之,他更注重以時代的頭腦,人們的心理來作畫,反對“純個人表現”的塗抹。他注重知識修養的整體性,對經、史、文、哲、科技、宗教、風土、民情等類雜學無不投緣,或詩、或文、或畫、或書,無不日伴其身。李燕所畫動物、人物、花鳥、山水,各有獨到之處,千變萬化,從無定型模式而得天攘之美。其書法別具一格。

藝術活動

李燕是國際周易學會會員、中國周易研究中心特邀副研究員。他常應邀于海內外參加院校專題學術講座。他的諸多作品通過影視、報刊、博物館、畫展與國內外觀眾見面,獲許多殊榮。於1988年載人英國出版的《世界名人錄》。作品《大鵬圖》於1999年搭乘中國第一艘試驗載人飛船《神舟》號,成為人類史上首件飛游太空又安然返回的繪畫,經公證已載史冊《大世界基尼斯之最》。
李燕兼為“半個電視人”,曾被中央電視台特邀做“中國風”欄目主持人,製作了第一部涵京津各種彈唱曲藝的系列片《胡同古韻》十集、採訪紀實片《愛國藝術家苦禪大師》 十集等。亦應中央電視台與地方台多種欄目邀請,作撰稿人與嘉賓上鏡,所播出之文化藝術節目語言風格獨特,富於文化底蘊,頗得業內人士與觀眾好評。

李燕印象

他是著名的畫家,藝道高超,學問深厚,國畫作品秉承傳統文人畫風,蘊涵著厚重的底蘊和深邃的哲理;他國學豐厚,多才多藝,演講幽默風趣,引人深思,聽之,猶如在歷史中盤桓、於未來中徜徉;他是全國政協委員,以實際行動致力於文物保護,被譽為保護京城傳統文化的“四大鐵桿”之一;對於父親李苦禪大師,他崇敬有加,其教書育人之良苦、誨人不倦之師心,正得益於大師的遺德和教誨。而談及個人的聲望,他則把自己比作竹子:虛心有節。
李燕
他就是著名的書畫家,一貫熱心於探索易學、金石學、宗教、民俗等傳統文化的學者,李燕。作為畫家,李燕幼承家學,得父親授,繼承了李苦禪大師的精湛畫技。他立足於大師教誨的“中華國學體系”與“中西合璧”思想,在藝術創作上縱橫恣意,筆下珠璣,秉承傳統文人畫精髓的同時,表現形式、藝術語言又有自己獨特的創新。作品往往以其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和文化內涵使人深思。他創作題材廣泛,人物、山水、花鳥、走獸皆能,注重兼收並蓄,不囿於一家一法,畫風隨畫意而多變,卻能各得其妙。特別是他的歷史人物畫,猶如哲人細語,讓人在歷史的蒼茫中體味到人生的空寞與悠遠。他常說,國畫家要秉承一個宗旨,就是你跳動著的心靈脈搏要與中華文化的脈搏一致,美術創作要有強烈的時代感。1997年7月,在一次藝術家與科學家的特殊聯誼會上,他即興創作了一幅8尺大畫《大鵬圖》,百餘位到場的科學家和藝術家都在畫上籤名留念。1999年底,《大鵬圖》搭乘中國的第一艘試驗載人飛船“神州一號”順利升空,並安然返回地面,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件飛天凱旋的繪畫,載入了《大世界基尼斯之最》。
李燕
李燕是一位老師,他總是稱自己為“教書匠”。應當說,他是一個頗有成績的“教書匠”。他遵照蘇東坡的“博學約取,厚積薄發”,常把最新研究成果與教學實踐相結合,靈活運用獨特的語言藝術增加教學理論的深度,深受學生的歡迎。他的學生們說:“聽李教授的課是享受‘文化大餐’。”
作為知名學者、文人,李燕涉獵廣泛,在金石學、周易、曲藝等方面都有頗深的興趣。作為社會知名人士和全國政協委員,李燕毅然肩負起了保護傳統文化的重任。他常說:“沒有北京的文化環境,就沒有李苦禪,沒有老舍,沒有齊白石。傳統文化不代表陳舊,傳統文化是一個民族創新的基礎,它就在你的血液里,在你的遺傳基因里。”李燕不懈地為拯救中華傳統文明、力倡人文教育、保護和恢復北京古都風貌而奔走。在全國政協會議上,他鄭重發言,提出“人文環保”的觀點,呼籲將人文教育提到關係國家民族興衰的高度予以重視,並首先提出了《人文環境保護亟待上馬》的提案。翻看政協的提案目錄,李燕的名字出現頻率之高令人驚嘆,而且與之相伴的必有“搶救”、“緊急”這類很是醒目的字眼,多數提案都是關於保護傳統文化的:“搶救北京古城牆殘段的工作不應降溫”、“搶救文化熊貓——傳統曲藝迫在眉睫”、“保護南新倉的緊急提案”等等。提案、呼籲之外,李燕也在身體力行地做。他一方面組織發起有關活動,一方面和妻子孫燕華一起,租了專業攝像機,做起了業餘編導、攝像、主持人,拍攝關於傳統文化、文物保護的電視片,無償贈予電視台播放。李燕作為文化名人的社會責任感還表現在熱心社會公益事業和祖國和平統一事業上。他長期擔任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理事和書畫家聯誼委員會副主任,利用自己的社會影響力為祖國和平統一事業盡心竭力。2009年,在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的組織下,以李燕為團長的訪問團參訪台灣。訪問期間,訪問團參觀了台北故宮博物院及其他文化古蹟,他以其深厚的國學功底和詼諧的言語與台灣軍政界、藝術界、宗教界和普通民眾進行了深入交流,為促進兩岸民間交流交往以及增進台灣民眾對於兩岸同文同種、同根同源的認同感做出了積極而獨特的貢獻。
李燕(清華大學教授)
李燕(清華大學教授)

李燕訪談

記者:黃賓虹曾把畫面的風格分為兩種,一種是甜味的,一種是苦味的。苦禪的畫,應該是屬於苦味的。對此您如何理解?
李燕:苦禪老人常講:養尊處優,對於一般人來說是享福,但對於藝術家來說未必是好事;歷史上往往是在民族苦難環生的時代,家庭個人屢遭不幸的命運之下,產生偉大的文藝作品,產生了了不起的藝術家。西方文藝家也有“藝術乃苦悶的象徵”之觀點,不無道理。由此我在面對一些“很走運”的名畫家之作時,感覺這類作品基本上是浮華、拘謹、並且造作的,甚至還有的流於阿諛奉迎權貴與惡勢力,已失卻了人格底線,畫格與人格俱低。所以,如果想了解苦禪老人的藝術屬於何“味”,還是請讀者從他坎坷多難的人生經歷去體會吧!
記者:苦禪老人生平有哪些重要的創作理念,其中對您影響較大的是什麼?
李燕:苦禪老人的藝術創作理念是一種整體的理念,它謹遵大唐張璪所言“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傳統,“要從大自然和生活中找畫稿子,再以自己的修養去體會加工,完成自己的創造。”他一生強調,中國文化是一個很大的體系,畫畫只是小道,因為比單純畫畫高的有書法藝術,再高的有中國文學,更高的有中國音樂,再往上,還有老、莊、禪、易、儒等古聖哲理。你要想自己的畫高,就要靠畫以上的幾重文化修養來提高,否則,你的畫就沒有什麼深厚文化底蘊可言了。
吉林書畫院李燕作品吉林書畫院李燕作品
所以我特別注重觀察自然和生活,寫生、速寫功夫五十多年了,同時酷愛讀書看報,知識涉獵較廣。
記者:苦禪在藝術創作的道路上接觸過眾多大師級的人物,包括徐悲鴻、齊白石、林風眠等,這些人對他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李燕:齊白石是他的國畫恩師,1923年他拜門齊翁,成為齊門首位“入世弟子”。他極敬佩齊老師:人有人格,畫有畫格,從不巴結權貴,也絕不沾染舊社會的一切惡習。他作畫學古不泥古,題材上盡畫自己有生活體驗的景物,強調“畫吾家畫”。齊老先生富有生活情趣的創新精神持續終生,不斷變法,至老還有“衰老變法”。
悲鴻先生是先父的西畫開蒙老師,先父19歲初探北京即在北大畫法研究會偶遇徐公,全面接受了徐公“中西合璧改良中國畫”的思想。日後他念念不忘徐公那段堪鑄鼎銘之言:“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絕者繼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繪畫之可采者融之。”皆付之於自己的國畫實踐。
林風眠先生與先父是半師半友,在北平國立藝專是他的校長,先父得其伯樂之恩,終生不忘。至1930年,任杭州國立藝專校長的林風眠又特邀先父為國畫教授,他對林公中西美術融合的教學思想非常理解,身教言教並重,教學相長,成績一派清新而且各具風格,這皆是林公帶給他的難得機遇。
記者:苦禪老人生前愛好京劇,信奉禪宗,對他的藝術創作是否有影響?
李燕:苦禪老人愛京戲,並且他是第一位把京戲帶到高等美術學府的教授,1930年他在杭州國立藝專組織師生員工演出京戲,自己躬親排場,扮演武生,目的重在研究“京戲是寫意的戲,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綜合,不懂得京戲就不懂得寫意畫,也不了解‘寫意’的審美是中華傳統美學中形象審美的核心要旨。”另外,唐宋之際在中國文人中流行的禪宗思想,主張“直指人心,不立文字,明心見性”,重在自身感悟。它可以激發智慧,令人思想敏捷,“突發奇想”,從而對獨立思考開發思路大有裨益。禪對蘇東坡、白居易直到齊白石和先父等歷代文人和畫家都有很深刻的思想影響。
李燕:李苦禪數歷國難浩劫,作品損失很大,故存世量不多,早年的尤少。其中五百多件已由家屬捐獻國家,展於李苦禪紀念館與藝術館等。有約300多件老人生前義務捐獻國家賓館與駐外使館,約200多件義務捐獻於中國畫研究院(今“中國國家畫院”),估計尚有約600多件藏於親屬、好友、老學生與收藏家處。巨幅、大幅、代表作精品皆在以上處所,極個別流於市場。而今市場所見多為老年應酬之作,篇幅偏小,多非代表作。市場所見先父之作絕大多數系贗品,造得低劣、荒誕、外行。尤其是他發明的“大黑鳥”系列題材:魚鷹、鷹、鷺、寒鴉、雞以及魚、蔬蟹書法作品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系臨摹畫集的拙劣偽作。有的拙劣到造丈二、丈六大幅,破綻畢露,還有偽題“淺予”等同代名人上款者,全然不知當年之人際關係。
李燕(清華大學教授)
記者:苦禪的鷹受收藏者歡迎的原因是什麼?
李燕:“鷹”是先父一生所創造的意象中最受民眾認可的“李苦禪符號”,它是大鵬陽剛之美的化身,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中華民族精神的體現,是愛國情懷的載體。在技巧上也是“中西合璧”而終歸“融之”,成為開大寫意畫一代新風的典範。
記者:在鑑定苦禪作品時應當注意什麼?
李燕:鑑定先父苦禪的作品,一定要從全面因素入手,來理解他繪畫之所以形成的種種文化元素。從畫面風格來看,要分清他不同歷史時期的筆墨、造型與章法等特點。不要相信表面的“做舊”。
鑑定苦禪作品,觀畫者常慣以其老年時期的作品風格為範本而斷真偽。方今仿造先父老年之作的贗品充斥市場,贗品中絕大多數為技巧毫無功底又不了解作者生平者所為,往往犯些明顯的常識性錯誤,誤以為毫無根據的狂塗亂抹即是“大寫意筆墨”,散亂無序的堆積穿插即是“大寫意章法”。尤其書法用筆更是出手即漏底,或矯揉造作,或綿軟乏力,或年代風格錯訛,或文句不通,更有妄將字畫撮合者,文不對題,錯白字迭出。另外,贗品中還有少數出自有些國畫功底者之手,常將已出版的李氏畫集之作照樣全盤摹下,或將兩三幅畫拆為“零件”移花接木,另行組合,初看形貌似乎真跡,定睛細審則立顯行筆乖張霸氣,能放不能收。此類贗品以多用印章唬人,粗看尚似,細審則全然不懂各家刀法特徵,印泥亦非李家所用,所鈐之位置更是不明李氏習慣甚而有乖用印常理。

藝術概況

著作出版

《苦禪宗師藝緣錄》
《藝術大師之路·李苦禪》
《亦文亦畫書系·李燕集》
《易經畫傳》
《李燕畫集》
《百猴圖長卷》
《李燕畫猴技法》
《李燕動物速寫》
《周易中的哲理》
《科學與藝術》
《“人文環保”迫在眉睫》

作品欣賞

《黃帝造像》
周文王
老子
《孔子憂道圖》
《楚山女神圖》
《五色土回想曲》
《啟航圖》
《群猴圖》
《貓菊圖》
《乳虎圖》
大鵬圖》
李燕(清華大學教授)
李燕(清華大學教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