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桓

李淑桓

李淑桓,(1894—1941),原名壺嫻,廣東鶴山市古勞維塾鄉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淑桓
  • 外文名:未知
  • 別名:原名壺嫻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廣東鶴山市古勞維塾鄉
  • 出生日期:1894年
  • 逝世日期:1941年農曆八月十四日
  • 職業:教師,革命烈士
  • 信仰:未知
  • 性別:女
人物簡介,人物經歷,

人物簡介

(1894—1941),原名壺嫻,廣東鶴山市古勞維塾鄉人。

人物經歷

婚後在廣州開設“時修”女塾,親自執教。因丈夫姓郭,人們習慣稱她為“郭太”。“9.18”事變發生後,李淑桓義憤填膺地在《哀國難》的文章中寫道:“今日為我國最悲痛之日也。最悲痛之日即吾人復仇雪恥之時。”其時“時修”女塾已遷到香港,她以此文教育學生,並積極參加抵制日貨活動。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即讓長子顯承奔赴陝北公學,投身抗日救國。在後來的一年半時間裡,郭太先後送三子顯緒參加東江抗日游擊隊;送次女雲翔參加“回鄉救亡工作團”;送六子顯怡參加惠寶人民抗日游擊隊。
1939年“三八”婦女節,她聽了著名女革命家何香凝的演說,備受鼓舞,熱血沸騰。
同年5月間,黨組織讓她隨慰問團回東江探望在部隊的兒女,郭太毅然把雙胞胎的四子顯和與五子顯樂帶上,送到部隊。
1940年3月,五子顯樂在掩護部隊突圍的戰鬥中光榮犧牲。翌年初,丈夫因腎炎病逝,淑桓以堅強的意志忍受著喪夫失子的沉重打擊,仍然全身心投入各項抗日救亡工作。
1941年春節過後,她帶著七子顯隆離開九龍,到了東莞大嶺山抗日根據地,並讓年僅12歲的顯隆當了交通員。
1941年農曆八月十四日早,國民黨頑軍糾集了一兩千人突然向大嶺山根據地進攻,正在村里教書的郭太不幸落入魔爪。頑軍罵她“游擊婆”,要她“改邪歸正”,並以施毒刑相威脅。她大義凜然,堅貞不屈,斬釘截鐵地回答敵人:“你們要殺就殺,我一個老太婆死了,還有我的兒子,還有許許多多的愛國抗日誌士,你們殺不絕,他們一定會替我報仇!”郭太當夜就被敵人在大塘村附近槍殺了,年僅47歲。淑桓崇高的革命氣節和母親的偉大胸懷,對抗日根據地的軍民影響極大,人們稱她為“革命母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