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樟蘇,中國人,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技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樟蘇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34年7月16日
個人榮譽,歷程,
個人榮譽
1965年,由交通部譚真付部長直接領導的上海港張華濱碼頭破壞原因的科研攻關會戰中,開展ƴ-法測量碼頭混凝土基樁斷裂狀況,為查明碼頭損壞原因和設計碼頭修復加固方案提供了第一性現場觀測可靠資料。該項目的科研報告《ƴ-法測定泥面下空心混凝土樁撓曲傾斜的研究》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委員會列為國家級科研成果(編號1094)出版。
1974年,國內首創放射性同位素示蹤水現場觀測病險水庫壩基滲漏技術,完成了七座全國重點病險水庫壩基滲漏測量項目,為湖北省溫峽口水庫等國家重點險庫加固處理方案提供了科學依據。科研報告《觀測病險水庫壩基滲流的放射性方法》列為國家級成果,登記號:(81A)801684。
1986年7月,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在印尼雅加達舉辦的亞太地區同位水文技術研討會上,發表了《檢測病險水庫壩基滲漏的放射性技術》科研報告(英文稿)。
1980年,國內首創放射性同位素示蹤砂方法,先後完成了長江口北槽航道拋泥地等五個現場觀測泥沙運動項目。1991年8月,IAEA在印尼雅加達舉辦的亞太地區同位水文技術研討會上,作為IAEA與中國的國際合作項目“用放射性示蹤砂觀測長江口航道泥沙運動”的項目主任,發表了研究成果《用放射性示蹤砂定量測定長江口航道拋泥區泥沙運動》科研報告(英文稿)。
歷程
從1963年至1995年,共承擔21項科研任務,其中包括一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一項IAEA資助的國際合作項目。在《核科學與工程》等刊物上發表了28篇科研報告,其中3篇為英文稿。1988年在英國水力學研究所,作為高級訪問學者撰寫了兩篇英文實驗報告。1990年在澳大利亞核科學機構撰寫了一篇英文試驗報告。
1990年12月,由水利電力出版社發行專著《同位素技術在水利工程中的套用》,科技新書目:228-134.
1985年榮獲國家科技三等進步獎(85-SD-3-006-2),1992年國家海洋局科技三等獎,1992年水利部優秀科技圖書二等獎,2003年中國電力科技三等獎。
從1976年水工所新設同位素業務組至1995年擔任業務組長。1981年5月,水利部給我組頒發了“水利管理工作貢獻獎”。1982年3月,國家農委和國家科委給我組頒發了“農業技術推廣獎”。1983年3月底,交通部授予我組為“科研現將集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