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朝

李文朝

李文朝,1948年生,山東梁山人。本科學歷。1968年在山東省梁山縣委從事宣傳工作。1972年入伍。歷任宣傳幹事、宣傳處長,濟南軍區政治部宣傳部副部長、濟南陸軍學院政治部主任、南京政治學院兼職新聞傳播學碩士研究生導師。解放軍電視宣傳中心政治委員、解放軍電視宣傳中心主任。少將軍銜。1975年開始發表作品。2005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現為中華詩詞學會常務副會長(法人代表),中國作家協會詩歌委員會副主任,《中華詩詞》雜誌社社長,中國書法藝術家協會常務理亊·擅長詩詞,書法·代表作品《四季畫屏》。手稿被中國現代文學館收藏。出版著作被中國國家圖書館收藏。著有古體詩詞集《古枝新蕾》、《戎雅春秋》、《李文朝將軍詩詞選集》,詩文集《新聞行知錄》等8部,200餘萬字。擔任總編導和文學統籌創作的電視文獻專題片《我們的隊伍向太陽》獲第九屆全國“五個一”工程獎,《鄧小平軍事生涯》獲全國軍事題材系列專題片一等獎。書法作品獲銀獎。名被收入《中國歷代書畫名家辭海》、《中國書法名家全集·傳世書法》等辭典中。

基本介紹

  • 本名:李文朝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山東梁山
  • 出生時間:1948年生
  • 主要作品:《四季畫屏》
  • 獎項:第九屆全國“五個一”工程獎
人生經歷,個人才能,研究員簡介,

人生經歷

1948年初春,在山東梁山黃河岸邊的一個普通農家小院裡,呱呱墜地降生一名男嬰。也許是巧合,也許是天意。就在前不久,開國上將楊勇率部強渡黃河、千里躍進大別山的征途中,就曾住在這個農家小院,並在這裡順利召開了幾天軍事會議。解放後,院中那棵果實纍纍的老棗樹上被馬啃掉的幾塊樹皮疤痕,就是當年楊勇將軍的戰馬留下的紀念。也許是這位開國上將確實給這個農家小院帶來了將星福運,幾十年後,這個黃河岸邊的農家男嬰,成為共和國文武兼備的將軍。這棵蒼勁大樹——中國人民解放軍電視宣傳中心原主任李文朝,少將軍銜、高級記者、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華詩詞學會會長助理兼副秘書長,已是集“將軍”、“專家”、“詩人”、“作家”於一身,在中國軍界、新聞界、文化界都是一道絢麗的風景。

個人才能

新聞藝術使他成為專家
2007年3月23日,在赫然蓋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鮮紅大印的《政府特殊津貼證書》上,明確填寫著如下字樣:“李文朝同志:為了表彰你為發展我國新聞事業做出的突出貢獻,特決定發給政府特殊津貼並頒發證書”。
李文朝這熠熠生輝的“新聞專家”頭銜,來自於他對新聞藝術孜孜不倦的追求。同行戰友都說他“好尖的眼睛”,有“一眼看透的功夫”。1979年,李文朝正在山東軍區當新聞幹事。當時全社會開展的真理標準討論已告一段落,但政治上的熱點問題和模糊認識仍在困擾著中國人的心。特別在一向以忠於黨、忠於領袖著稱的軍人中間,感情與理智的天平,更難保持應有的平衡。在這種情勢下,山東省軍區舉辦了一期讀書班,學習檔案,討論發言。李文朝思路一閃,亮出鮮明而新穎的主標題《正本清源的有力武器,思想解放的必修課程——真理標準討論這一課非補好不可》,三個小標題更是匠心獨運:“不是把一池清水搞渾了,而是把一潭死水搞活了”,“不是對毛澤東思想砍旗改道,而是為毛澤東思想科學體系正本清源”,“不是該關閘斷流,而是要繼續開閘放流”。如此明快地把當時許多人還混沌模糊的重大政治熱點問題聚焦於此,《解放軍報》在一版頭條顯著位置和足夠的篇幅刊登,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在任濟南軍區宣傳部宣傳處處長和宣傳部副部長期間,李文朝參與推出了許多重大典型,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其中,他作為濟南軍區學習宣傳徐洪剛小組的常務副組長和徐洪剛見義勇為先進群體事跡報告團團長,為“時代英雄”徐洪剛的宣傳做出了突出貢獻。
在調到解放軍電視宣傳中心相繼擔任副主任兼新聞部主任、政治委員(主管新聞宣傳)和中心主任(主管全面業務)期間,李文朝的新聞宣傳藝術也得到了成功展現。他在聽取業務部門初步匯報的基礎上,首創提出了《世紀初年走邊關》的活動命題,概括提煉出“披世紀朝霞,走萬裡邊關,領千般風情,頌不朽軍魂”的活動主題,得到總政首長和機關的肯定,並提高推廣為由總政治部組織發起,《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央電視台和《解放軍報》參加共同主辦的大型新聞系列採訪活動。被譽為“中國新聞史上的創舉”和“中國電視史上的萬里長征”。他還一改中國“隔代修史”的古訓,以強烈的政治責任感和嚴謹的藝術創造性,作為總編導,參與主創了向黨的十六大獻禮的文獻紀錄片《我們的隊伍向太陽》,開了中國電視“當面修史”的先河。該片在第九屆全國精神文明“五個一工程”獎評選中榜上有名,標誌著重大現實政治題材的電視紀錄片創作獲得成功。
詩詞藝術讓他成為作家
2005年11月,李文朝接到了中國作家協會的正式通知“李文朝同志,中國作家協會書記處已於2005年11月7日批准您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特向您表示祝賀”。在他的作家登記表有關欄目中,還有兩項有趣的內容:“何時開始發表文學作品:1975年”;“何時參加中國作家協會:2005年”。這30年的歷史時空,也恰恰折射出李文朝藝術人生的曲折歷程。
1975年,李文朝在山東菏澤軍分區宣傳科當幹事。根據工作需要和領導的安排,二十多歲的他,以“菏澤軍分區政治部”的名義,主編出版了第一部反映菏澤地區民兵革命鬥爭故事的報告文學集《萬丈長纓》。他豐富的想像力、敏銳的洞察力、生動的表達力和幽默風趣的語言風格,很得當地老作家們的賞識。他們鼓勵李文朝說,你這樣發展下去,一定會成為一個優秀的作家。然而,命運又給李文朝設了幾道螺旋式曲線。由於在那個年代軍營里的筆桿子很被看重,領導自然要“好鋼用在刀刃上”。李文朝的文學才華和聰明才智被拉到了部隊中心工作的主航道上,寫新聞報導、典型材料、工作總結、領導講話等等,而且他的行政職務也由連、營、團、師、軍逐級提升。只是他的文學創作卻沒有了時間和精力。
也許是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他的文學情結化整為零,詩詞創作便在茶餘飯後散步和乘車旅行途中,如滴滴泉水,漸漸匯成小溪。他的業餘詩詞創作的筆記本就自命為《滴水集》。後來,在朋友的鼓勵幫助和文學界領導的關心支持下,他的詩詞作品不斷結集出版,並被中國國家圖書館和中國現代文學館收藏。可以說,李文朝是當時中國作家協會六千多名會員中,為數不多的以傳統詩詞藝術成就躋身中國作家行列的人才之一。
《沁園春·四季畫屏》和《五言古體詩·登泰山》可稱得上他的兩篇代表作。被製作成電視詩詞藝術片在中央電視台播出後,引起了廣泛的社會反響。中國作協黨組書記金炳華、著名將軍詩人、總後勤部原政委周克玉上將等領導、專家、詩人看過光碟後連聲說:“太美了!太美了!”著名將軍詩人、副總參謀長張黎上將、著名將軍作家田永清少將說:“縱觀中國自唐宋以來的千秋詞史,以《沁園春》的藝術形式,酣暢淋漓描繪春夏秋冬四季美景的,還真是前無古人。”著名詩評家張同吾先生評價說:“他的《沁園春·四季畫屏》可視為人與自然相和諧的宇宙圖象,是人類嚮往的生命之歌。春之眾草蓬茸,夏之萬物蒸騰,秋之海碧江澄,冬之雪裹冰封,都顯現出不同的色調,而又同樣鮮活的生命形態,都涌動著生生不息的力量,真正體現了詩歌超越歷史的暫時性而走向哲學的永恆。”“《五言古體詩·登泰山》堪稱精湛的藝術長卷”。著名詩人峭岩在主編李文朝將軍詩詞選《戎雅春秋》的“主編語”里寫道:“讀李文朝將軍的詩詞,倍覺漢語之恢弘博大,又覺漢語語言之豐富。好似那些磨練幾千年的詞語專為其所設,有隨手拈來之妙。無論詠古頌今,歌事贊物,都能入詩入境,可謂美不勝收。尤以長詩壯寫泰山,且五古句式構成,洋洋灑灑156句,抑揚頓挫,擲地有聲,寫容狀貌,外查內導,把個泰山寫得淋漓盡致,入木三分,真乃痛快。當我讀到:‘華夏一巨柱/雄峙東天邊/巍峨聳入雲/拔地通九天/……登上天柱峰/腳踏極頂巔/伸手捧紅日/舉臂擎藍天/極目望四海/一覽小眾山/黃河飄金帶/雲海托玉盤’的詩句時,陣陣激情席捲心頭,詩句一氣呵成,我一口氣讀完,我真為詩人的文采和深厚的古詩功底而驕傲!”
詩意心境成就了他的詩意人生
李文朝將軍的詩意人生,得益於他的詩詞情結和詩意心境。他的人生道路和常人一樣,也是風雨兼程。但他熱愛生活,珍重人生,豁達大度,樂觀向上,走到哪裡,就把詩情畫意帶到哪裡。可謂一串腳印,一路詩情。他所經歷的重大事件,他所從事的中心工作,他所採訪的邊關哨卡,他所度過的激情歲月,他所參觀的風景名勝,他所品味的恬淡生活,都會化作詞句詩篇,增添著生活的璀璨爛漫。如《七律·高原抒懷》、《西江月·贊西藏邊防崗巴營》、《臨江仙·香港回歸詠嘆》、《念奴嬌·戊寅抗洪》、《沁園春·國慶五十周年大閱兵》、七律·世紀初年走邊關》、《排律·南國抗冰雪》、《水調歌頭·黃鶴樓》、《西江月·訪英隨感》、《七律·訪日隨感》、《七絕·荷蘭風情》、《江城子·克里姆林宮》、《清平樂·閒暇小景》等,都記錄著他的人生感悟和心路歷程。他去俄羅斯訪問了13天,竟有16篇詩詞問世。有時邊參觀,他邊用手機簡訊創作詩詞發出。即使身處逆境,工作遇到挫折,他也能以詩詞的形式勵志自勉。如《五絕·勵志》寫到:“志士朝前走/洪波入海流/強弩無復返/好馬不回頭/”,激勵自己排除萬難,勇往直前。
他淡泊明志,心境和諧,是其善於從紛繁複雜的生活元素中捕捉詩情畫意的內因條件。在中國新詩90年之際,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配音播誦、多家報紙、刊物全文(或部分)發表了他的長達近400行的長篇人文抒情詩《和諧之歌》。

研究員簡介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研究員
李文朝,男,1957年1月生,研究員,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導師 簡歷:
李文朝
1982年蘭州大學生物系植物學專業獲學士學位;1985年蘭州大學生物學生態專業獲碩士學位;1985年至今在中科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從事湖泊生態學研究和治理,1997年晉升研究員。現任江蘇省海洋湖沼學會理事,中國環境學會水環境分會理事。主持的項目有國家863計畫水專項子課題“河口水質淨化技術研究及工程示範”;雲南省玉溪市委託項目“撫仙湖流域全面保護與治理規劃”等,發表論文幾十篇,發明電動輕型塔吊,大容量深水採樣器,組裝式內陸水體水上工作平台,輕型電動打樁機,氣動底棲生物採樣器等多種專利。
研究領域及方向:湖泊生態與環境工程
李文朝李文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