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惠仙

李惠仙

李惠仙(1913年—1973年3月27日),女,川劇旦角。原名李蜀翹,四川珙縣人,出生於重慶三升店街。 自幼家境貧寒,因不堪繼母虐待,1929年逃到成都拜名醜唐廣體為師,後隨入“三慶會”潛心研習,並得蕭楷成指教。1930年即隨師在成、渝等地演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惠仙
  • 出生日期:1913年
  • 逝世日期:1973年3月27日
  • 性別:女
個人作品,成就及榮譽,個人其他信息,梁啓超的原配夫人,

個人作品

曾先後演唱過《昭君怨》、《百寶箱》、《平西夏》、《女講理》、《三擊掌》、《彩樓記》、《御河橋》、《三跑山》、及反串《南華堂》、《訪友》中的金童、四九等。無論青衣、花旦、搖旦、老旦戲的唱法,均能恰如其分。而且,眉眼姿態無不與唱腔融洽,造詣之深為坤角中所罕見。曾於1936年應上海百代公司邀,灌有《平西夏》、《彩樓記》、《百寶箱》、《昭君怨》等唱片。尤以“人到分關”一段風靡成、渝,真乃“凡音之出,起之於心,表之於情”,大有珠落玉盤之妙。王昭君別離之哀怨,溢於聲外。

成就及榮譽

李惠仙1950年經由重慶、江津、雅安等地演出後,1954年與其夫葉秋楓來瀘獻演,即參加瀘州市“群力川劇社”,後“群力”與“群光”合併為“瀘州市川劇團”時,便成為該團主要演員。
李惠仙以唱功擅長,做功亦佳。颱風楚楚有致,做戲招招到堂。一聲一腔,一招一式,無不是戲。《柴房公堂》〔鎖南枝〕一曲,能沁人肺腑,催人淚下。《重台別》講輕重有致,緩急分明,其分離之苦、抑鬱之情確以啟人心扉。《花仙劍》花仙為尋佳偶,表演細膩得體,招式之間,大有仙凡之別。人到中年後則以演老旦、搖旦為主。《洪江渡》中飾殷滿堂、《帝王珠》中飾杜後,均演得形神兼備。《慶雲宮》“坐著坐著生殺氣”一段〔快二流〕,雖急如發弩而字正音清,郗氏醋意,在板眼之間得以充分表現。飾《三跑山》之祝妻,攜翠紅、小紅奔華城,涉水爬山,載歌載舞,以詼諧風趣之大段唱腔,激勵二女前行,台上台下,樂以忘憂。飾《辨非記》中的薑母,由惑於唇舌,到霧釋冰消,眼神之轉換,表達無遺。在《黃金印》中飾蘇母,能把那種“義為勢喪,以財度人”的靈魂,借臉嘴之變化,刻畫得入木三分。扮演《楊家將》中的佘太君和《岳母刺字》中的岳夫人,均是處處呈現赤膽忠心、慈母厚愛。又曾與祝文君合演發掘劇目《背娃趕會》,極受稱讚,並獲表演獎。在現代戲《紅岩》中扮演的華老太婆,有“活雙槍老太婆”之譽。

個人其他信息

1956年,李惠仙當選為瀘州市人民代表,並連任四屆。1958年被選為瀘州市婦聯執行委員。1959年任四川省政協委員。同年8月,即隨“中國川劇團”赴東歐四國演出,擔任《焚香記》、《櫃中緣》、《芙奴傳》等戲的老旦角色,受到東歐四國觀眾的讚賞。1963年任中國戲劇家協會四川分會理事。文化大革命中,雖然受屈含冤,但對川劇事業依舊耿耿忠心。至1972年平反昭雪,不意事感突然,興奮致病。1973年溘然長逝,享年59歲。

梁啓超的原配夫人

李蕙仙(1869—1924),祖籍貴州省貴築(今貴陽),生於北京固安縣。
順天府尹李朝儀之女、清末著名維新派大臣、禮部尚書李端棻之堂妹,變法維新領袖之一的梁啓超之髮妻。 1891年與梁啓超結婚。1896年隨梁到上海創辦鼓吹維新的《時務報》,並在上海創辦女子學堂,她擔任校長,成為中國第一位女學校長。李蕙仙與丈夫一起經歷了清末民初政壇、文壇的驚濤駭浪,她總是給梁以安慰和鼓勵,助梁施展才華,替梁抄錄文章,做梁文的第一位讀者。李於1924年9月13日病逝於北京。梁啓超寫下了一篇情文並茂的《祭梁夫人文》。李蕙仙與梁啓超生有3個子女,他們是詩詞研究專家梁思順、著名建築學家和教育家梁思成和著名圖書館學家梁思莊。
1889年,梁啓超17歲。在這一年的廣東鄉試中,他秋闈折桂,榜列八名,成了舉人。主考官李端棻,愛其年少才高,將堂妹李惠仙許配與他,一樁天意的姻緣就此締結。
新婚時,梁啓超借用了梁姓公有的書室的一個小房間權作新居,李惠仙不嫌他家貧;廣東氣候溽熱難當,但這位從北京來的大小姐,並沒有怨聲載道;梁啓超的繼母只比李惠仙大兩歲,但她日夜操勞侍奉,此舉讓她博得了“賢妻良母”的美名。
“百日維新”失敗後,慈禧命令兩廣總督捉拿梁啓超的家人,梁家避居澳門,逃過了一場滅門之災。梁啓超隻身亡命東瀛,李惠仙成了整個梁家的支柱。
在幾個月內,梁啓超給她寫了六七封家書,高度讚揚她在清兵抄家時的鎮定表現,鼓勵她堅強地活下去,並告訴她讀書之法、解悶之言,萬種濃情凝於筆端。甚至後來1915年護國戰爭時,梁啓超去參加護國軍,對一家老小放心不下。李蕙仙反而鼓勵他說:“上自高堂,下至兒女,我一身任之。君為國死,毋反顧也。”李蕙仙可以稱得上是深明大義的賢內助。
梁啓超後來在給愛妻的信中這樣寫道:“南海師來,得詳聞家中近況,並聞卿慷慨從容,詞聲不變,絕無怨言,且有壯語,聞之喜慰敬服,斯真不愧為任公閨中良友矣。”
“閨中良友”,這四個字道盡了梁啓超對李惠仙的別樣深情。
兩人在日本重聚時,李惠仙不僅在生活上關心照顧著梁啓超和他的家人,在事業上對梁啓超也有不少的幫助。
梁啓超生於廣東,官話說不好,為此曾吃過不少虧。李惠仙自幼長在京城,官話說得自是流利。自她來日本後,梁啓超便請夫人教他學習官話,夫妻二人,婦唱夫隨,不消多時,梁啓超的口語水準大有長進,在社交場合就得心應手了。
或許幸與不幸皆為命。1924年9月13日,李惠仙因乳腺癌不治而逝。梁啓超悲痛萬分,涕淚縱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