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彭華

李彭華(1910~1993)原名張鵬壽,又名李春堂、李芳庭。1910年12月18日生,山東省招遠市四區溝山鄉小尹格莊村人,生於貧農家庭。1939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村黨支部書記、村長、鄉黨支部書記、鄉長、縣農會主任等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彭華
  • 別名:張鵬壽又名李春堂、李芳庭
  • 國籍:中華人民共和國
  • 出生地:山東省招遠市四區溝山鄉小尹格莊村
  • 出生日期:1910
  • 逝世日期:1993
  • 職業:公職人員
  • 信仰:共產主義
人物生平,生產自救,加入組織,發展壯大,其它信息,對敵鬥爭,解放以後,

人物生平

1942年5月,中共膠東區黨委組織部調他到膠東區黨校學習;半個月後,膠東區黨委城工部負責人呂明仁派他到東北地區做黨的地下工作。他接受的主要任務是:“首先找好地點,隱蔽下來開展活動;條件成熟時,逐步發展黨員;發展黨的組織要以大連為中心,逐步往安東(今丹東)方向發展”。不久,他與左友文同志接上組織關係,倆人商定左友文先去大連,李彭華後去。11月30日,他來到大連,被安排在西崗露天市場,以賣破爛為掩護開展工作。後因遇到了危險,經支部同意,轉移到南山日本人平野果院幹活。

生產自救

1943年春,日本園主虐待中國工人,把應給中國人吃的苞米麵餵狗,李彭華帶領工人與園主平野進行鬥爭,要求提高生活待遇。由於只有3人參加鬥爭,勢單力薄,平野不但不答應,還把李彭華等人解僱。1943年6月中旬,他到金縣(今大連市金州區)七頂山鹽場開闢工作;之後,他又到大山後、東老灘的乾島子、碧流河口謝家屯、杏樹屯等5個鹽灘開展工作。
李彭華來鹽灘後,以普通鹽工的身份同廣大鹽工一起幹活,一起睡工棚,很快成為鹽工們的朋友。當時,日本資本家、灘主、封建把頭互相勾結,殘酷剝削工人,鹽工們每天干十五六個小時的繁重體力勞動,掙的工資仍然填不飽肚子,還常常遭到工頭的打罵,逼迫鹽工冒雨下灘幹活。李彭華組織鹽工用消極怠工的形式與日本資本家作鬥爭。他還從生活上關心工友,幫助鹽工解決困難,經常利用嘮嗑談家常的方式和工人們談論中國人為什麼受欺侮、日本鬼子在關里搞“三光”政策的罪行及國民黨不打鬼子欺壓百姓的罪惡行徑,策略地宣傳共產黨、八路軍抗日救國的主張。不長時間,就和鹽工們建立起兄弟般的感情,大家有話願意和他講,他說的話大家也樂意聽。

加入組織

1943年7~8月,他回大連將在鹽灘的工作情況向支部作了匯報。支部對他的工作給予肯定,並傳達了膠東區委要他繼續留在大連工作的決定,選舉他為支部組織委員。他回到鹽灘後,工作更加積極慎重。後來,他當上了工棚負責人和管賬先生,為他開展黨的工作增加了更有利的條件。他認真執行上級黨組織關於“長期埋伏,發展組織,積蓄力量,等待時機”的工作方針,採取廣交朋友、聯繫民眾、物色對象、提高覺悟的方法,經過慎重而又細緻的工作,首先發展了王寶玉、李洪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發展壯大

1944年1月14日,李彭華受大連支部派遣回膠東向區黨委匯報工作,並在區黨委領取了5000元活動經費;同年3月底,他回到了大連,在向支部匯報完後,返回謝屯鹽灘。這時,國際國內形勢發生了巨大變化,八路軍、新四軍對日寇開始了局部反攻。膠東區黨委指示黨組織要“通過合法形式,掌握工人力量,控制鐵路線,等待時機,組織武裝,裡應外合,配合主力,解放東北”。李彭華認為時機已成熟,在嚴格考查的基礎上,加快了黨員發展和組織建立工作。他於1944年夏天發展了王延壽、鞠洪科、老史頭等10餘名工人入黨,並建立了黨小組,自任黨小組長;1945年春天,在乾島子鹽灘發展王樹福、崔天錫等人入黨;後來,又在杏樹屯鹽灘發展傅玉珍、崔洪祿等人入黨。在他的努力下,黨組織得到不斷壯大。
1945年夏天,黨支部書記左友文去膠東區黨委匯報工作後返回大連,於8月14日和15日召開了支部會議,傳達了膠東區黨委的指示,並得到日本投降的訊息,會議決定立即行動,奪取敵偽武器,組建工人武裝,迎接抗戰勝利。李彭華帶著緊急使命,於8月16日返回杏樹屯,秘密召開黨員和骨幹會議,組織鹽業工人進行武裝鬥爭。8月23日,李彭華接到日本警察企圖從海上逃跑的報告,他立即趕到海邊,組織工人將日本警察繳械,抓住有利時機成立了90餘人的工人武裝大隊,他擔任大隊長。隊伍建立後,他根據當時形勢和隊伍缺乏訓練的實際情況,連夜將部隊拉到離鐵路線和敵人據點較遠的吳家一帶,依靠人民民眾的支持,解決部隊的食宿問題,並派人向大連黨組織請示匯報。後來,這支隊伍與支部宣傳委員趙恩光組織起來的工人武裝匯合,組成一支300多人的工人武裝大隊開往莊河,編入挺進東北的八路軍(時稱東北人民自治軍)先遣隊,壯大了主力部隊。

其它信息

為了適應新形勢需要,支部派李彭華去膠東匯報工作,找翻譯,要幹部。1945年10月10日,李彭華由膠東到莊河,帶回50餘名幹部交給了肖華司令員統一調配,解決了東北部隊急需幹部問題。11月7日,李彭華被中共新金縣委任命為普蘭店區區長。

對敵鬥爭

1946年2月16日(農曆正月十五日),李彭華奉命組建中共長山區委員會,並出任區委書記。當時,一個混入革命隊伍名叫姚國柱的人控制了區中隊,聯絡漁霸、漢奸,鬥爭並逮捕村幹部多人,揚言要“槍斃他們”。面對姚國柱的罪惡行徑,他火速乘船趕到縣委匯報,旋於午夜帶領縣武裝大隊70餘人飛舟跨海返回海島,捉獲姚國柱,經東北軍事委員會批准,將其正法。1946年10月,國民黨軍隊進攻遼南,海島反動勢力以為“變天”時機已到,糾集起來叛亂,他們摘村政府牌子,搶奪鬥爭款,批鬥村幹部,反動氣焰十分囂張。李彭華對此當機立斷,指揮區委、區政府迅速出擊,派幹部和武裝工作隊奔赴各島,平息叛亂,穩定了局勢。同年12月,遼南省五專署鹽務局長於堅率百餘名軍政幹部撤到廣鹿島,組成黨的臨時工作委員會,于堅任臨時工委書記,李彭華任副書記。1946年年底,因國民黨軍隊竄入長山島,李彭華提出將長山區劃歸金縣(蘇占區),後經遼寧省委與旅大地委商定將該區劃歸蘇軍海軍基地。之後,他帶領海島人民開荒造田,組織漁民大力開展沿岸捕撈生產,進行生產自救,開展與國民黨的反封鎖鬥爭。1948年7月29日,他離開旅大赴瀋陽工作,先後擔任瀋陽市監委副處長、環衛局紀委書記等職務。

解放以後

1993年11月,李彭華因病逝世,終年83歲。
李彭華去世後,骨灰於1993年11月13日撒進了大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