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孝勖

李孝勖 (1928.6~1998.11)男,漢族,濟陽鎮楊寨村人。生於吉林省吉林市。北京廣播學院原教研室主任、廣播技術研究所長,1992年被列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並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孝勖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吉林省吉林市
  • 出生日期:1928.6
  • 逝世日期:1998.11
  • 畢業院校:清華大學
簡介,成果,

簡介

生於吉林省吉林市。1946年考入清華大學,在中共地下黨組織培葛潤舉養教育下,積極投身革命,組織愛國進步學生參加了保衛清華園去嫌舉的活動。1948年9月,參加新民主主義青年聯盟。1949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1年5月,被北京市委抽調到市委組織部工作。是年調中央廣播局雙橋發陵葛采射台,成為新中國第一代廣播電視技術骨幹。1953年,作為新幾重協采中國第一代援外專家,被派往越南工作,擔任援越電台工程專家組組長兼總工程師,出色地完成了援外任務。1956~1958年,赴蘇聯留學,主修店糊膠超短波天線,為在該領域取得出色成就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世紀50、60年代,先後擔任過中央廣播事業局實驗室主任、基建處工程科科長、設計室黨支部書記、天線科科長、援外專家組組長等職。並多次應邀赴東歐數國訪問和講學,代表中國出席國際廣播組織的技術會議。還多次參與了我國大型廣播電台的籌建工作,指導了我國首批電視發射天線的設計,並為地方廣播電視廳局培訓了一大批技術骨幹,創造性地解決了一些廣播電視技術難題,為新中國廣播電視事業的奠基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十年動亂期間,在極為困難的條件下,仍堅持不懈地鑽研業務,努力創造條件開展科研活動和學術研究,並開始了“水中天線”的專題研究。

成果

1978年12月,調入北京廣播學院無線電系任教,先後擔任教研室主任、廣播技術研究所長等職。1985年起任教授,先後擔任碩士生、博士生導師。先後主持了十旋碑捉紋餘項部級和院級科研項目,發表學術論文40多篇,專著3部,累笑榜計培養碩士研究生、出國預備研究生及指導博士生40多名,為廣播學院的學科建設和高層廣播電視人才的培養做出了突出貢獻。擔任過中國電子學會廣播電視技術分會常務副主任等職,多次組織國際學術會議,並擔任大會執行主席或學術委員會主席。1992年被列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並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其科研成果數度獲獎,其中以“水中天線”為代表的多項具有突破性的成果確立了自己的學術地位,並享有較高的國際聲譽。1998年11月20日,因患肺癌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