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堯民

李堯民

李堯民,生卒年不詳,字耕堯,鄆城人,祖籍濟寧,明朝大臣。萬曆二年(公元1574)進士,曾任長洲(今江蘇蘇州西南、太湖北)知縣、永年(今河北省南部太行山東麓)知縣,以廉明著稱。升為監察御史,到河東視察,痛治多年來的弊政。後來做江西巡按、視順天學政、應天府尹(南京最高長官,南京是明代的南都)等職,均有政績。病故於鄆城,被朝廷追贈工部侍朗,入鄉賢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堯民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山東鄆城
主要成就,涉園,著作,

主要成就

朱元璋定都南京,永樂帝遷京師於北京後,南京仍是留都,政治地位非常特殊。
有人稱李堯民為濟寧人。那只是祖籍。到李堯民時,李家已經遷鄆數代。李堯民生於鄆,長於鄆,是地地道道的鄆城人。他本人得籍鄆城是毫無疑問的。清光緒《鄆城縣誌》有一篇《嘉議大夫應天府府尹李堯民行狀》(以下簡稱《行狀》)專門有這樣的介紹:“世為濟寧州人,四世祖曰宏者婿於鄆之張氏,遂家鄆。宏生玘,玘生顯,皆隱德弗耀。顯生勤,即贈大理公”。李勤就是李堯民的父親,他的“大理公”應當是因李堯民而受贈的,也就是說,李堯民上查數代,皆是平民,到了他這一代才有了成就。他本無關係可用,無金錢可使,是靠著自己的努力才成為國家棟樑之材的。
《行狀》介紹說:“公(指李堯民)生而聰穎,日記數千言……補博士弟子”。“亡幾,廩諸生屢就省不利,下帳靡旦暮至於嘔血,猶手不釋卷。然家徒四壁,唯授經供嚴慈菽水,恥乾謁入。里閈爭艷慕之而罕覯其面。萬曆癸酉以易舉省闈第六人,甲戌成進士,乙亥授長洲令”。看來功夫不負有心人,天公終於眷顧了這位來自民間的志向遠大之人。
李堯民去長洲赴任,發現那地方問題確實不少:因“吳郡附郭,負重役繁難治”,再加民風奢侈,豪強逞勢,一些人無法無天,沒有人敢惹,有能力制止的官吏也不出面過問,衙門裡的屬員不敢出手。李堯民不怕鬼,不信邪,硬於碰硬,嚴格執法。先是煞住蔑視法律的風氣,後又待民以寬厚。興學校、息爭訴,興水利,修堤堰,正績突出,深得民心。李堯民離開長洲的時候,百姓紛紛到船上送行,失聲痛哭,差一點致使船不能按時出發。
在永年擔任縣令期間,李堯民針對那裡有燕趙俠風,爭悍鬥勇者眾多的特點,因情施策,採取了與在長洲不同的治理方法,化強悍為淳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後來朝廷推行一些不合實際的政策,當地有善於阿諛的人跟風,李堯民則時時為地方考慮,處處為民眾謀劃。把那些假的東西給予澄清,對賦役重的減輕他們的負擔,經過一番治理,使秩序井然,人民歡欣。有一次舉行重大祈禱儀式,李堯民安排從簡,有人寫信勸他:“這類大事,簡單了不好,還是應當安排得隆重些。”李堯民卻說:“我不能竭盡民脂民膏而博得上頭歡心”。其態度之堅決,惜民之深切,真是令人感嘆。
《永年縣誌·宦跡錄》這樣稱讚李堯民:“立身嚴正,為政精明,決斷如神,洞燭民隱,勸課農桑,興利除弊,不遺餘力”。
李堯民以廉明著稱。《鄆城縣誌》載,李堯民“正色立朝,伏蒲敢諫,功在國本”。李堯民擔任御史期間,正值皇上建寢宮,已經有了成形的意見,而個別人為了博皇上歡心,提議更改計畫,不用說,是想越改越奢華了。李堯民堅持原則,抗疏力爭,終使這一工程按原計畫進行。《鄆城縣誌》還說李堯民:“視鹺河東,痛釐積弊,逮按三吳,銳意激揚,山嶽為震。衡文畿內,秉公不受乾謁,化如時雨,人文一變,士子至今慕之。其在遷尉,執法平允”。
李堯民,平民之子,側室所生,其少時之艱難,可想而知。但他發憤讀書,志向遠大,奮發進取,終成大材,這是很值得人們敬仰的。
李堯民不只為官清正,而且為人大度,深具德行。其年少時,家有幾畝田地,與豪貴者相鄰。豪貴者仗勢欺人,與官府溝通,謊說李家二子成人,且家有積蓄,宜長服大役。於是,堯民之父不得不連服五年徭役,豪貴者乘機將李家田地吞併。堯民之弟舜民被張姓青年所欺,李堯民前去勸解,被張氏辱罵且撕破冠衣。李堯民發達之後,豪貴者及張氏深為恐懼,怕堯民報復,而李堯民則說,怨怨相報何時了,過去的事就不提了,反過來想,他們當時欺辱我,也正從反面激勵我發憤讀書,才有了後來的成就。
李堯民富貴之後,不忘鄉民。他專門置義田,以義田收入,供無力辦理婚喪大理的家庭使用。辦義學,請先生,教鄉中學子。還置田供無地的家庭死後埋葬之用。

涉園

明崇禎《鄆城縣誌》有“依竹堂”條目:“京兆(指李堯民,本文作者注)阡北為涉園,園有堂,大京兆李公堯民微時囊螢處也。其子瓚復廣大其模,堂之東曰頫青閣,折而北曰二君子亭,後曰水木芙蓉渚,松柏陰森,奇石環列,甲於齊魯”,由此可見涉園之繁華。
可以想見,李堯民居於涉園之中,寧靜淡泊,詩酒自娛,頗得高雅之趣。再有朋文友前來造訪,邊游邊思,吟詠其間,多么令人羨慕。
吟詠涉園的人當中,就有呂維祺。維祺字介孺,號豫石,河南新安人,萬曆年間進士。由兗州推官,擢吏部主事,當為李堯民的政友加詩友。
呂維祺有兩首《李京兆涉園》詩:
籬疏頻問路,枝密若排山。
苔自鋤蔬破,花從浸酒刪。
樓當雲頂上,亭在水中間。
何者是清福,只消一字閒。
浮水撐荷蓋,題牆認墨跡。
渴從中索酒,裸以屋為褌。
蘸草攤魚子,當風弄鶴孫。
主人渾好事,一石欲留髡。
歲月悠悠,四百餘年過去了,李堯民的涉園和依竹堂只留下遺址,但,關於當年涉園和依竹園的往事,卻在古人的詩文中依然鮮活地留在讀者心中。而今人,也可以在對李堯民這位先賢的緬懷中,得到一份文化上的啟迪。

著作

李堯民所作古詩三首
飲樊司馬園
為滌雙吟屐,園林未肯晴。
借風醒草夢,帶雨濕松聲。
山抹輕雲白,波添小潤清。
一邱促朋好,不礙酒縱橫。
冷水芙蓉
採蓮回暮色,沽酒對新涼。
祈以尋幽興,因之到冷莊。
煙霞杯底落,花柳座中香。
田父來爭席,相將醉夕陽。
盤溝曉月
一輪秋色暮雲輕,下印盤溝碧水清。
古渡停泓堪自照,斷橋殘月為誰明。
斗邊銀漢孤鴻影,林外蒼煙短笛聲。
步惵不防頻過此,初衣方遂故園情。
堯民另著有《快獨集》一卷,《四庫總目》傳於世。“快獨”是李堯民所居之樓名,所以,他的詩文集也取名“快獨”。《快獨集》共有詩六卷,文十二卷,雜文中奏議一類,敷陳頗為剴切,詩則秀潤有餘。李堯明還有《皇明文選》、《西台奏議》等刊行於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