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的後半生:弘一法師

李叔同的後半生:弘一法師

《李叔同的後半生:弘一法師》是2008年京華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湜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叔同的後半生:弘一法師
  • 作者:王湜華
  • 語言:簡體中文
  • 出版時間:2008年7月1日
  • 出版社京華出版社
  • 頁數:360 頁
  • ISBN:9787807245346, 7807245344
  • 開本:16 開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李叔同的後半生:弘一法師》被豐子愷稱為“文藝的園地,差不多被他走遍了”的李叔同,由於種種原因而走上了世俗眼光中的消極人生之路,1918年,披剃於杭州虎跑定慧寺,遁入空門,做了一個名“演音”、號“弘一”的僧人。一名曾經純正而且優秀的藝術家,穿上百衲衣後,從觀念到行動皆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斷絕塵緣,超然物外,幾乎廢棄了所有的藝術專長,耳聞晨鐘暮鼓,心修律宗禪理,藝術家的李叔同變成了宗教家的弘一法師。
《李叔同的後半生:弘一法師》弘一法師,既是才氣橫溢的藝術教育家,也是一代高僧。 “二十文章驚海內”的大師,集詩、詞、書畫、篆刻、音樂、戲劇、文學於一身,在多個領域,開中華燦爛文化藝術之先河。他反中國古代的書法藝術推向了極至,“樸拙圓滿,渾若天成”,魯迅、郭沫若等現代文化名人以得到大師一幅字為無尚榮耀。他是第一個向中國傳播西方音樂的先驅者,所創作的《送別歌》,歷經幾十年傳唱經久不衰,成為經典名曲。同時,他也是中國第一個開創裸體寫生的教師。卓越的藝術造詣,先後培養出了名畫家豐子愷、音樂家劉質平等一些文化名人。他苦心向佛,過午不食,精研律學,弘揚佛法,普渡眾生出苦海,被佛門弟子奉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他為世人留下了咀嚼不盡的精神財富,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他是中國絢麗至極歸於平淡的典型人物。

圖書目錄

楔子
一、出家前的準備與安排
二、為好友母親寫墓志銘
三、剃度之前的居士生活
四、愛徒李鴻梁深情探望
五、眾說紛紜的出家之謎
六、弘一法師人生三層樓
七、以殉教應流血答友人
八、勸阻弟子潘天壽出家
九、為弟子學畫指點迷津
十、吳昌碩詩贈弘一法師
十一、與道侶一起超度黃犬
十二、葉聖陶筆下的李叔同
十三、撰寫佛說無常經序言
十四、閉門謝客而隱居修行
十五、法師佛門對待塵俗事
十六、為謝絕緣務約法三章
十七、元旦開筆書贈楊白民
十八、為侍廚陳阿林作傳記
十九、在杭州上海衢州修行
二十、交代化緣所得之用處
二十一、法師嚴守律學二三事
二十二、訪上海舊居城南草堂
二十三、1926年在廬山寫經
二十四、未能成行的歸家之旅
二十五、放棄刺血寫經的念頭
二十六、少貼郵票即為犯盜戒
二十七、首次遺囑交給劉質平
二十八、非同尋常的樸素生活
二十九、平息滅佛逐僧之風波
三十、為護生畫集費盡心機
三十一、法師與護生畫集續集
三十二、豐子愷賡續護生畫集
三十三、李芳遠眼中的李叔同
三十四、途經廈門與閩南結緣
三十五、弘一法師的佛學理論
三十六、重返杭州虎跑寺靜養
三十七、厘補並校點華嚴疏鈔
三十八、白馬湖畔建晚晴山房
三十九、舊友相聚時潸然淚下
四十、聽法會當眾泣下如雨
四十一、瘧疾後法師元氣大傷
四十二、善始善終的弘一法師
四十三、輯蒗益警訓成寒笳集
四十四、對芝峰法師寄予厚望
四十五、發明推廣聽鐘念佛法
四十六、自治傷寒病於法界寺
四十七、發表《人生之最後》演講
四十八、發表《改過實驗談》演講
四十九、立誓發願弘揚南山律
五十、為忠烈詩人韓偓立傳
五十一、表彰貧兒捐錢購宋藏
五十二、身體力行整頓僧教育
五十三、萬壽岩念佛堂演講詞
五十四、臥病泉州草庵立遺囑
五十五、大病初癒後致力弘法
五十六、郁達夫拜謁弘一法師
五十七、作運動會歌宣傳抗戰
五十八、青島湛山寺弘揚佛法
五十九、為護法故,不避炮彈
六十、高呼“念佛不忘救國”
六十一、為推崇佛法略釋十疑
六十二、佛法宗派及佛法學習
六十三、以“應酬的和尚”自責
六十四、徐悲鴻作法師半身像
六十五、國小教育為育人之基
六十六、倡言“念佛不忘救國”
六十七、悲欣交集,圓寂泉州
六十八、綿延不絕的追思紀念

作者簡介

王湜華,字正甫,號音谷,江蘇吳縣人。1935年1 0月生於上海,1958年北京大學畢業。中國藝術研究院紅樓夢研究所研究員。著《貞觀勝慨》、《唐高祖李淵唐太宗李世民》、《元太祖帖木貞元世祖忽必烈》、《俞平伯的後半生》、《弓弦殉情》、《無冕之王》、《努爾哈赤后妃傳奇》、《皇太極后妃傳奇》、《紅學才子俞平伯》、《李叔同的後半生:弘一法師》、《音谷談往錄》、《王伯祥傳》等;校點整理古籍若干部。發表各類文章百餘篇,數十萬字;紅學類文章論文十數篇,約二十萬字。喜愛書法篆刻,亦善作舊體詩聯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