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劼人小說/中國現代名家小說書系

李劼人小說(鑑賞版)/中國現代名家小說書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劼人小說/中國現代名家小說書系
  • 出版社:太白文藝 
  • 頁數:312頁
  • 語種:簡體中文
  • 作者:李劼人
  • 出版日期:2013年9月1日
  • ISBN:7551305629
  • 開本:32
基本內容,編輯推薦,文摘,目錄,作者簡介,序言,

基本內容

李劼人小說(鑑賞版)/中國現代名家小說書系

編輯推薦

《李劼人小說(鑑賞版)》由李劼人著,李劼人是現代文學史上不朽的豐碑,被著名作家郭沫若讚譽為“中國的左拉”。他的文學創造是我們發展當代文學的光輝典範。李勸人善於把西方近代小說意識不蓿痕跡地融解在東方文學的趣味和手法之中,從而形成一種開放的、且具備民族特色的創作個性。

文摘

第一部分 序幕

至今快四十年了,這幅畫景,猶然清清楚楚的擺在腦際:
天色甫明,隔牆靈官廟剛打了曉鐘,這不是正好早眠的時節?偏偏非趕快起來不可,不然的話,一家人便要向你做戲了;等不及洗臉,又非開著小跑趕到學堂——當年叫作學堂,現在叫作私塾。——去搶頭學不可,不然的話,心裡不舒服,也得不到老師的誇獎。睡眠如此不夠的一個小學生,既噪山雀兒般放開喉嚨喊了一早晨生書,還包得定十早晨,必有八早晨,為了生書上得太多,背不得,腦殼上挨幾界方,眼皮著糾得生疼,到放早學回家,吃了早飯再上學時,胃上已待休息,更被春天的暖氣一烘,對著疊了尺把厚的熟書,安得不眉沉眼重,萬分支持不住,硬想伏在書案上,睡一個飽?可是那頂討厭,頂討厭,專門打人的老師,他卻點不感疲倦,撐起一副極難看的黃銅邊近視眼鏡,半蹲半坐在一張絕大絕笨重的舊書案前,拿著一條尺把長的木界方,不住的在案頭上敲;敲出一片比野貓叫還駭人的響聲,駭得你們硬不敢睡。
還每天如此,這時必有一般載油、載米、載豬到殺房去的二把手獨輪小車,——我們至今稱之為雞公車,或者應該寫作機工車,又不免太文雅了點——從四鄉推進城來,沉重的車輪碾在紅砂石板上,車的軸承被壓得放出一派很和諧,很悅耳的“咿咿呀呀!咿呀!咿呀!”
咿呀?只管是單調的嘶喊,但在這時候簡直變成了富有強烈性的催眠曲!老師的可憎面孔,似乎離開了眼睛,漸遠漸遠,遠到仿佛黃昏時候的人影;界尺聲也似乎離開了耳朵,漸細漸細,細到仿佛初夏的蚊子聲音,還一直要推演到看不見聽不見的境界。假使不是被同桌坐的年紀較大的同學悄悄推醒,那必得要等老師御駕親征,拿界方來敲醒的了。
雖只是一頃時的打盹,畢竟算過了癮。夫然後眼睛才能大大睜開,喊熟書的聲音才能又高又快,雖是口裡高喊著“天地元黃”,“粗陳四字”,說老實話,眼裡所看的,並不是千字文、龍文鞭影,而清清楚楚的是一片黃金色的油菜花,碧油油的麥苗,以及一灣流水,環繞著喬木森森,院牆之內,有好些瓦屋的墳園。
至今還難以解釋,那片距城約莫二十來里的墳園,對於我這個生長都市的小孩子,何以會有那么大的誘惑!回憶當年,真箇無時無刻不在想它,好象戀人的相思,尤其當春天來時。
在私塾讀書,照規矩,從清早一直到打二更,是不許休息的,除了早午兩餐,不得不放兩次學,以及沒法禁止的大小便外;一年到頭,也無所謂假期,除了端陽、中秋,各放學三天,過年放半個月,家裡有什麼婚喪祝壽大事,不得不耽擱相當時日外。倘要休息,只好害病。害病豈非苦事?不,至少在書不溜熟而非背通本不可之時。但是病也是不容易的,你只管禱告它來惠顧你,而它卻不見得肯來。這隻好裝病了,裝頭痛,裝肚子痛,暫時誠可以免讀書之苦,不過卻要裝著苦相,躺在床上,有時還須吃點不好吃的苦水,還是不好!算來,惟有清明節最好了,每年此際,不但有三天不讀書,而且還要跑到鄉下墳園去過兩夜。這日子真好!真比過年過節,光是穿新衣服,吃好東西,放潑的玩,放潑的鬧,還快活!快活到何種程度!仍舊說不出。
只記得同媽媽坐在一乘二人抬的,專為下鄉,從轎鋪里雇來的鴨篷轎里,剛一走出那道又厚又高的城門洞,雖然還要走幾條和城裡差不多同樣的街,才能逐漸看見兩畔的鋪面越來越低、越小、越陋,也才能看見鋪面漸稀,露出一塊一塊的田土,露出塵埃甚厚的大路,露出田野中間一叢叢農莊上的林木,然而鼻端接觸到那種迥然不同的氣息,已令我這個一年只有幾度出城,而又富有鄉野趣味的孩子,恍惚起來。
啊!天那么大!地那么寬,平!油菜花那么黃,香!小麥那么青!清澈見底的溝水,那么流!流得□□的響,並且那么多的竹樹!遼遠的天邊,橫抹著一片山影,真有趣!

這一年,墳園裡發現了奇事。
自從記得清楚那年起,每同爹爹、媽媽、大姐、二姐到墳園來時,在門口迎接我們的,老是住在旁邊院子裡的一對老夫婦。看起來,他兩個似乎比外公、外婆還老些,卻是很和藹,對人總是笑嘻嘻的一點不討厭,並且不象別的鄉下人髒。老頭子頂愛抱著我去看牛看羊,一路逗著我玩,教我認樹木認野花的名字,我覺得他除了葉子煙的臭氣外,並沒有不乾淨的地方。老太婆也乾淨利爽,凡她拿來的東西,大姐從沒有嫌厭過,還肯到她院子裡去坐談,比起對待大舅母還好些。
這一年偏怪!我們的轎子到大門口時,迎著我們走到門口的,不是往年的那對老人,而是一個野娃娃——當時,凡不是常同著我們一塊玩耍的孩子,照例給他個特殊名稱:野娃娃。——同著一個高高的瘦瘦的打扮得整齊的年輕女人。那女人,兩頰上的脂粉搽得很濃,笑眯了眼睛,露出一口細白牙齒,高朗的笑道:“太太少爺先到了!我老遠就看清楚了是你們。媽還說不是哩。”
媽媽好象乍來時還不甚認得她,到此,才大聲說道:“啊呀,才是你啦,鄧麼姐,我爭點兒認不得你了。”
媽媽一下轎子,也如回外婆家一樣,顧不得打發轎夫,顧不得轎里東西,回身就向那女人走去。她原本跟著轎子走進了院壩,腳小,
3搶不贏轎夫。
媽媽拉袖子在胸前拂著回了她的安道:“聽說你還好嘍,鄧麼姐!……果然變了樣兒,比以前越好了!……”
“太太,不要挖苦我了,好啥子,不過飯還夠吃。太太倒是更發福了。少爺長高了這一頭。還認得我不?”
我倒仿佛看見過她,記不起了,我也不必去追憶;此刻使我頂感趣味的,就是那個野娃娃。
這是一個比我似乎還大一點的男孩子。眼眶子很小,上下眼皮又象浮腫,又象肥胖。眼珠哩,只看得見一點兒,又不象別些孩子們的眼珠。別些人的都很活動,就不說話,也常常在轉。大家常說錢家表姐生成一對呆眼睛,其實這野娃娃的眼睛才真呆哩!他每看一件甚么東西,老是死呆呆的,半天半天,不見他眼珠轉一轉。他的眉毛也很粗。臉上是黃焦焦的,乍看去好象沒有洗乾淨的樣兒。一張大嘴,倒掛起兩片嘴角,隨時都象在哭。
那天,有點太陽影子,曬得熱烘烘的。我在轎子裡,連一頂青緞潮金邊的瓜皮小帽,尚且戴不住,而那個野娃娃卻戴了頂青料子做的和尚帽,腦後拖一根髮辮,有大指粗細。身上沒有我穿得好,可是一件黃綠色的厚洋布棉襖,並未打過補釘,只是倒長不短的齊到膝頭,露出半截青布夾褲,再下面,光腳穿了雙缸青布朝元鞋。
P1-3

目錄

死水微瀾
[鑑賞]
同情
[鑑賞]
棒的故事
好人家
編輯室的風波
湖中舊畫
對門
[鑑賞]

作者簡介

李劼人(1891-1962),小說家、翻譯家。原名李家祥,筆名老懶等,四川成都人。他於1912年開始寫作,自1915年先後擔任《四川群報》主筆和《川報》社長兼總編輯,寫了人量時評、雜文和近百篇文言、白話小說。1935年至1937年完成三部各自成篇又互為連續的長篇歷史小說《死水微瀾》、《暴風雨前》和《大波》。其代表作《死水微瀾》,以袍哥頭目羅歪嘴和教民顧天成及蔡大嫂二人之間的情感矛盾糾葛為描寫中心,塑造了蔡大嫂這一在封建桎桔下極具叛
逆性格的婦女形象。

序言

李劼人(1891—1962),四川成都人。現代著名小說家、文學翻譯家。原名李家祥,中學畢業後更名為李劫人,曾用筆名老懶、云云等。
其父李傳芳以教私塾和繼承祖業中醫為生。李勘人5歲時,李傳芳因捐官耗盡了家中的積蓄;隨後,母親又因病致殘;家境異常窮困,連隨身穿的衣服都曾幾次進過當鋪。
李勘人讀中學時,喜歡讀《民報》《神州日報》等宣傳品,又接近一些同盟會成員,思想上受啟發很大。辛亥革命中,便以學生代表的身份參加了四川保路同志會的鬥爭。
中學畢業後,因無錢繼續升學,李劼人跟隨舅父先後到瀘州和雅安作一名小公務員,學到了不少的社會知識,目睹了當時上上下下反動政府的許多醜惡現象。從此,決心不再跨入官場,並拿起筆來,鞭笞社會上的種種醜惡和黑暗。相繼擔任《四川群報》《川報》的主筆、社長和總編輯。除了積極撰寫聲討袁世凱之流的時評以外,還創作了不少的小說。
1919年,李劫人在北京參加了少年中國學會,並組織成都分會,創辦了新型周刊《星期日》,積極傳播“五四”精神。隨之,接受老同學周太玄、李璜的約請,到法國勤工儉學。其間全憑從事“勞工”、給報刊寫文章、翻譯文學作品和創作小說來維持生活。
1924年回國後,多次用李劼人這一真名寫諷刺小說和雜文。被軍閥楊森發覺後,把他抓到憲兵司令部關了八天。由於許多正派朋友的營救,才放了出來,但被明令不準再辦報,於是,在家裡專搞翻譯和創作。這期間,在成都的大學和中學教過書,當過機器修理廠廠長和造紙廠廠長、董事長,也開過夫妻菜館,並親自做菜。
抗戰爆發後,李劫人與葉聖陶、何其芳、陳白塵等文藝界名流組織中華文藝界抗敵協會成都分會,多次被選為理事長,並擔任該會會刊《筆陣》的主編。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人大代表、省政協副主席、成都市人民政府副市長;中華全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委員、西南文學工作者協會副主席、四川省文聯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四川分會副主席。
李動人一生勤勞,愛憎分明,為人正直,剛正不阿;人們都尊稱他為“李劫老”或“劫老”。他的故居,成都外東沙河堡菱角堰的茅草房“菱窠”,經人民政府的多次修繕後,一直是四川省和成都市旅遊觀光的一大景點。
李劫人對社會的貢獻是多方面的,他既是著名的作家和翻譯家,又是一位思想進步的社會活動家,還是一位發展民族工業的實業家和報刊編輯。但他的主要貢獻,還在於文學。他一生留下的著譯,有五六百萬字之多。他是當之無愧的文學巨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