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仰南(寧夏工委書記)

李仰南(寧夏工委書記)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李仰南(1911~1984),原名李吉有,後化名李仰南、楊學文、楊維寶,山西省新絳縣人。1911年10月出生在一個富裕農民家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仰南
  • 原名:李吉有
  • 籍貫:山西省新絳縣
  • 所處時期:1911~1984
  • 信仰:中國共產黨
  • 職位:瀋陽工學院黨委副書記
簡介,人物生平,

簡介

寧夏工委書記,又名李學文

人物生平

幼時在本村國小讀書,15歲高小畢業後,考入本縣國民師範。不久,因鬧學潮被開除,轉入夏縣堆雲洞平民中學上學。當時是大革命時期,在校長嘉寄臣(嘉康傑)影響下,接受革命思想,並培養了艱苦樸素、埋頭苦幹的優良作風。1927年經喬宴會、王月春介紹加入共青團,隨嘉寄臣進行革命活動。大革命失敗後,平民中學被解散,李仰南回家鄉任國小教師,但仍與嘉寄臣等人保持聯繫。1929年4月,經汪明、嘉寄臣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先任黨支部書記,後任中共運城河東中心縣委組織部部長。
1931年10月,李仰南在一次運送武器途中遭敵逮捕。在法庭上,他機智辯解,沒有暴露身份,被關押1個多月後,經地下黨組織營救獲釋。11月,中共山西省委遭敵破壞,中共河東縣委關於李仰南被捕獲釋的報告落入敵人手中,他又在新絳縣遭敵逮捕。在敵人多次審訊中,他始終假稱在家受繼母虐待,因給朋友引路運送武器被捕,被判刑12年半,關押在山西省第一監獄。在獄中,他參加了以郭洪濤為書記的地下黨支部領導的絕食鬥爭。1934年末,根據中共山西省委指示,他和第一監獄的其他政治犯一起進入閻錫山的山西省反省院。1936年初,取保出院回到家鄉。同年春,紅軍東征渡黃河到新絳一帶,李仰南參加了紅軍第八十二師,並詳細地向組織報告了自己被捕經過及在第一監獄和反省院的全部情況,黨組織恢復了他的組織關係,先做地方工作,後任組織科幹事。5月,紅軍回師陝北,中共中央組織部對李仰南進行審查,宣布1931年11月被捕後,在獄中寫“悔過書”是自首變節行為,開除黨籍,調離部隊,派到中央黨校任文化教員。不久,中央黨校告知他,根據中央組織部意見,按特別黨員對待。1937年3月,又重新入黨。
1937年10月,中共中央決定成立中共寧夏工委,抽調中央黨校少數民族工作幹部班班主任李仰南、黨支部書記何廣寬和學員薛天敏、陝甘寧特區少數民族委員會回民工作部部長楊一木以及在定邊工作的蘇文等人參加中共寧夏工委工作。主要任務是宣傳黨的抗日主張,發動寧夏廣大人民民眾,發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力量,逼馬鴻逵抗日,一旦日寇侵占寧夏,立即組織開展游擊戰爭。當時,楊一木因在定邊工作期間與寧夏方面的人員接觸較多,曾向中央提出他不適合去寧夏國統區做秘密工作的意見,要求另外派人負責寧夏工作。中共中央和陝甘寧邊區黨委遂又任命李仰南為中共寧夏工委書記,並指示立即赴寧夏開展工作。11月,李仰南通過張子華和趙統儒寫信向寧夏進步人士袁金章、雷啟霖介紹,經定邊到達寧夏省城,以小商人身份先在省城東郊掌政橋一個開小商店的山西同鄉家落腳,然後進城見袁金章,並通過袁金章、高立天的關係,以實驗國小庶務主任的名義作為職業掩護,化名楊學文,開展工作。袁金章又把李仰南介紹給黃渠橋第二完小教師王振剛(王茜)。李仰南請王茜帶領何廣寬去尾閘見雷啟霖,擬動員他出來工作,掩護地下黨活動。接著李仰南又去平羅、石嘴山一帶,通過王茜、雷啟霖結識了李沖和、葉松齡、雍民飛、賀聞韶、劉廷棟等進步人士和青年教師。之後,李仰南又去吳忠、寧朔、中寧等地了解情況,先後與梁大均、馬雲澤等人建立了聯繫。
1938年春,李仰南返回定邊、延安匯報工作,並要求上級黨組織繼續派人來寧夏工作。4月,中共陝甘寧邊區黨委和中共三邊特委先後從延安和定邊派蘇文、肖子珍等中共黨員來寧夏,充實了黨在寧夏的力量。
以李仰南為書記的中共寧夏工委,利用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的有利時機,很快打開了局面,建立和發展黨的組織,宣傳抗日,發動民眾,壯大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力量,培養革命骨幹分子,開展學運和兵運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
1937年秋,新安旅行團來寧夏進行抗日宣傳活動,對寧夏抗日宣傳影響很大。寧夏實驗國小進步教師楊文海、薛雲亭、塗春林等在校長高立天支持下,以高年級學生為主,組織成立了“西北少年戰地服務團”(後改名為寧夏少年戰地服務團,團員100多名),在寧夏省城進行抗日宣傳活動。11月,李仰南來到實驗國小,積極支持少戰團的活動,並與楊文海以山西同鄉關係同住一個宿舍。經考察幫助,先後吸收楊文海、薛雲亭、高立天等人加入中國共產黨,寧夏少戰團成為中共寧夏工委領導之下的民眾性團體,按照黨的工作方針開展各項活動。1938年春和暑假期間,寧夏少戰團曾兩次赴省城以南和以北各縣主要集鎮進行抗日宣傳,在廣大民眾特別是青少年學生中有很大影響,寧夏少戰團的巡迴宣傳活動,大大促進和帶動了各地學校學生抗日團體的建立和抗日宣傳活動的普遍開展。在這一時期,寧夏中學,省城學堂巷國小,賀蘭金貴鄉國小,立崗堡國小,平羅縣姚伏堡國小,平羅縣城國小,黃渠橋第一完小和第二完小,石嘴山國小,寶豐國小,中寧恩和堡國小等學校先後建立了學生抗日團體,並與寧夏少戰團有一定聯繫,在寧夏各地的抗日宣傳工作中起到重要作用。
爭取團結進步人士,發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李仰南及工委其他成員,利用1937年秋張子華回寧時同袁金章、高立天等人秘密建立的統戰關係,分頭到省城、銀南、銀北等地進行聯繫。爭取團結了袁金章、雷啟霖、王振剛、李沖和等一批中上層人士和教育界師生以及商人中的同情、支持者,擴大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隊伍。同時,通過這些代表人物,進一步團結了廣大知識分子和其他方面的社會人士,擴大了黨的抗日民族統戰政策的影響,掩護了黨的地下工作人員,支持了黨的工作。
發展一批共產黨員,建立黨的基層組織。李仰南及工委其他成員,通過實際工作的考察了解,先後在寧夏各地秘密發展了一批黨員,壯大了黨組織的力量。1938年中共寧夏工委下屬5個支部,32名黨員;1939年底,有4個支部,26名黨員。
動員選送30餘名進步青年奔向革命聖地延安,在抗日軍政大學、陝北公學、魯迅藝術學院等學校學習。他們畢業後,有的參加了八路軍,有的做地方工作,有的又於1939年派回寧夏參加地下工作,為革命做出了貢獻。
開展兵運工作。李仰南來寧夏前,黨組織交給了他在寧夏馬鴻逵部隊的幾個關係:一是駐石嘴山的馬英才旅部副官苗培植,一是駐寧夏新城某旅參謀×××。李仰南到寧夏後,先與苗培植取得聯繫,然後通過苗培植把1937年12月從邊區派來的中共黨員李維鈞安排在該旅五團三營八連,以當司書為掩護做兵運工作。李仰南根據上級指示,給李維鈞布置任務:不在友軍中建立黨的組織,不拉隊伍,主要進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工作,通過朋友,講形勢,開展抗日宣傳等方式,提高友軍官兵的民族意識和愛國精神,使他們轉到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方面來,自覺抵制和反對馬鴻逵對日寇的妥協活動。1938年春,當李仰南得知1936年11月紅二、四方面軍經過寧夏向陝北轉移時,四方面軍曾有一部分人員被俘,在馬鴻逵工兵營做苦工的訊息後,提交工委研究,決定設法同這部分人取得聯繫,使之成為建立武裝的骨幹。李仰南派中共黨員肖子珍開展此工作,很快與工兵營一位四川籍女同志取得了聯繫,開展了對被俘紅四方面軍人員的工作。後因馬鴻逵對部隊統治很嚴,收效不大。
1938年秋季起,國民黨不斷製造反共摩擦,國民黨寧夏當局防共、反共活動逐步升級,中共寧夏地下黨組織處境困難。馬鴻逵下令取締抗日團體,追捕共產黨人,李仰南等人被曾經混入三邊的馬鴻逵部特務馬子成發現,難以立足。李仰南覺得自己不宜繼續在寧夏工作,要求中共中央和中共陝甘寧邊區黨委另派人來接替他的工作。同時,不顧個人安危,繼續留下來,化裝成商人,改名楊維寶,秘密進行工作,機智地保護被敵追捕的黨內外同志撤離寧夏,使所有在寧夏的中共黨員沒有一個遭敵逮捕。1939年10月,中共中央討論了寧夏工作問題,並決定派崔景岳來寧夏接替李仰南,建立新的中共寧夏工委。12月下旬,李仰南與崔景岳在中寧“協記號”商店接頭。然後一起到各地接交工作。崔景岳接任工委書記。1940年春節過後,李仰南回到延安。
1940年春,李仰南在中組部招待所候職,並對中共寧夏工委工作進行了回顧和總結。同年冬,參加了中共陝甘寧邊區黨委和中央黨校組織的《抗戰中甘寧青黨的工作》一書的編寫工作。
1941年春,李仰南先後任中央民族學院班主任、中央西北局統戰部少數民族組幹事。1942年夏,任中共甘寧工委委員、寧夏工作部部長。9月,中共中央組織部對李仰南1931年被捕問題再次進行審查。當時,原和李仰南在山西第一監獄和反省院的大部分同志都已到延安,提供了確實可靠的證明材料。經審查,根據《關於履行手續處理辦法》決定,恢復了他1929年黨籍。同年冬,又被調往環縣縣委任統戰部長。1943年夏,調回中央黨校二部學習並參加整風運動。1945年8月,抗日戰爭勝利,李仰南隨中央黨校幹部大隊赴東北工作,先後任中共黑龍江省通北縣委書記、黑龍江赴光農場場長、遼寧本溪煤鐵公司人事處處長等職。1950年10月,參加抗美援朝,任志願軍後勤五分部政治部幹部科長,1953年秋,回國後又先後任長春六三六廠副廠長、瀋陽俄文學校校長、瀋陽機械製造工業學校副校長、瀋陽工學院黨委副書記等職,勤勤懇懇地為黨工作。“文化大革命”中遭受迫害,被打致殘。1973年6月,因病休養。1984年,病逝於瀋陽,享年73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