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丁隴

李丁隴

李丁隴(1905—1999),男,原名李玉聲,生於河南新蔡,少年時家庭貧困,但他刻苦學畫,矢志不渝,先後在中原藝術學校、上海新華藝術專科學校、上海美術專科學校學習。1937年,他千辛萬苦遠赴敦煌學習畫技,成為第一個千辛萬苦到敦煌探寶,並幫助了包括張大千在內的許多同好畫家去到敦煌,集莫高窯歷代畫法於一身,擅詩、書畫、印,尤擅繪長卷畫。李丁隴生前任中國八法草堂總堂理事長兼中外各地八法草堂名譽理事長、李丁隴書畫研究院名譽院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丁隴
  • 別名:原名李玉聲
  • 國籍中華人民共和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河南省新蔡縣
  • 出生日期:1905.5.5
  • 逝世日期:1999.1.22
  • 職業:中國畫家
  • 畢業院校:中原藝術學校、上海美術專科學校
  • 代表作品:《極樂世界圖》《黃泛圖》《開國大典》《雙百圖》《和平世界圖》
人物生平,人物評價,人物年表,

人物生平

李丁隴(1905.5.5-1999.1.22),原名玉聲,河南新蔡頓崗鄉下丕崗村人,自幼家貧,十幾歲曾在縣城當徒工,後去陝西闖蕩。
1937年畢業於中原藝術學校、上海新華藝術專科學校、上海美術專科學校後,到西安,先後任《藝陣》月刊社社長兼主編、伉儷藝術專科學校校長、中華藝術專科學校校長、陝西省立商業專科學校教授等職。1937年秋去敦煌莫高窟臨摹壁畫,歷時八九個月,吃盡千辛萬苦,僅千姿百態的手勢就記下了幾百種。1941年,他吸取敦煌壁畫精華,創作了長四十餘尺,畫面達400平方尺的長卷《極樂世界圖》在美術界引起注意,並送給同好畫家自己千辛萬苦得來的敦煌探寶圖、幫助包括張大千在內的大畫家們後來都能夠順利去到敦煌作出了無私的貢獻。
抗日戰爭爆發,國土淪喪,人民受難。李丁隴滿腔義憤,不僅通過繪畫宣傳抗日,還多次舉行義賣捐獻。敦煌往返,他一路義賣,僅敦煌一地就賣畫100張,收入悉數捐獻。在西安他任校長的學校,對所有流亡學生一律免收學費、義務教學。他風塵僕僕,奔走於西北各地,多次舉辦募藥畫展、救濟難童募捐義展等等,用自己的畫筆為抗戰出力。
1938年,國民黨炸開了黃河花園口,使豫東大地黃水連天,哀鴻遍野。1940年,為了把災區慘象告白於天下,李丁隴從花園口開始,順著泛區東行,用畫筆仔細描繪土地淹沒,人畜溺斃的災情。1945年,他再去泛區,描畫泛後良田變沙漠。人民游離失所的苦景。他兩次泛區之行,艱苦備嘗。整整7個月,大都是在水中作畫。兩幅《黃泛寫真圖》,各長40米,展出後,觀者無不深受感動。後來,聯合國救濟總署的克利夫蘭,將兩幅畫的副本拿到美國展出。
《和平世界圖》局部
《和平世界圖》局部《和平世界圖》局部
美國邀請他赴美舉行畫展,一些國民黨要員紛紛找他遊說,勸他“不要相信共產黨的話”、“到美國去成名發財吧!”李丁隴毅然拒絕去美國。這件事惹惱了國民黨當局,李丁隴的畫不準再展出出售了,他處處受到刁難,連生活都難以維持,還說要捉拿他。他隻身潛往江西避難。在江西他遍訪名山大川,不僅飽覽了自然風光,還接觸到紅軍長征時的許多動人事跡。一連幾個月,他在深山老林里辛勤作畫,終於繪成長卷《贛江行跡圖》。不久,他回到上海,根據在江西的所見所聞,動手創作連環畫《二萬五千里長征》。國民黨當局偵知後又要捉拿他,他躲到紹興鄉下堅持繪畫。上海解放,這部作品馬上出版,成為李丁隴冒著生命危險獻給新中國的第一束心花。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李丁隴作為民主建國會的代表到北京參加“政協會議”。遇到了友人董希文,他與董希文商量如何慶祝新中國的成立。後來董希文先畫出了《開國大典》,李丁隴也畫了《開國大典》(又名御馬圖)。李丁隴的畫是選取西北少數民族的賽馬場景,來表現萬民騰躍,歡慶開國的熱烈感情。這幅長40米,以賽馬情景貫穿,畫了駿馬五六百匹,駱駝數10峰,人物六七百,形態各異,氣韻生動。1950年“五一”勞動節在北京展出時,黨和國家領導人及一些著名藝術家都給予很高評價。
李丁隴先生中國畫作品李丁隴先生中國畫作品
建國後,李丁隴專心從事教學,培養新一代美術人才,先後任上海學院、上海商專和上海師範學院教授,桃李遍滿 天下。
1955年,他就曾畫過《雙百圖》一卷,長40米,後來贈給來我國訪問的伏洛希羅夫作紀念,由蘇聯博物館收藏。我國有關領導在蘇聯看到此圖,甚為驚嘆,但又因國內沒有而感到遺憾。李丁隴得知後,從1984年國慶節開始,奮筆3個月,重新創作一幅《雙百圖》,比原來那一幅擴大一倍,內涵更加豐富。畫成以後,見者無不驚詫嘆絕。蘇步青教授題詩曰:“鳥辟新宇盡歡騰,花綴神州換舊顡。彩筆揮來渾未覺,清音麗色満人間”。1986年3月,他榮獲“世界之最金手獎”。
1985年,李丁隴第三次去黃泛區寫生。他仍從花園口出發,沿著上兩次走過的路線,一筆一筆地記下今日黃泛區的新貌。回上海後,他繪製出220米長卷黃泛區新貌》。
1989年9月,李丁隴應邀赴日本講學,受到各界的熱烈歡迎。在日本,有人給他準備了優越的工作、生活條件,勸他留在日本;又有人勸他在東京搞個人畫展,都被他婉言謝絕。
李丁隴晚年時雖然年登耄耋,但卻不知勞苦,每天三四點鐘起床,一直到夜深人靜仍揮毫不倦。
1989年,他開始為聯合國創繪長2000米,總面積1500平方米的長卷畫《和平世界圖》。此圖在他病故前完成,是李丁隴創繪的又一幅長卷畫“世界之最”。
李丁隴《奇岩波濤》
李丁隴
李丁隴《四時樂》
李丁隴
李丁隴《書畫合璧》
李丁隴

人物評價

李丁隴數十來為祖國、為人民做了許許多多有益的事。
原上海市副市長陳沂同志曾在李丁隴二千米長卷《世界和平圖》部分預展時評價道:“李老能一生做好事,實在難能可貴。”
著名書法家蘇局仙老人在一百十歲時曾致詩李丁隴:“江南風流今發皇,五洲四海數難量。廣施法語除君外,有幾何人是墨王。”
劉海粟大師四十年代曾對李丁隴的畫譯曰:“如無高度的藝術,無偉大的精神,無卓越的構思,無遒勁的勤奮,是根本不能完成如此巨著的。”
大文學家鄭逸梅對李丁隴的評價則更高,他在九十五歲時說道:“我虛度九十有五了,在這數十寒暑中,所交往的朋好,莫奇於李丁隴,莫畸於李丁隴,莫野於李丁隴,莫苦於李丁隴,以偉大而言,也莫偉大於李丁隴。所以,李丁隴給我的印象特別深。”
上海五角場鎮志、河南省新蔡縣誌、甘肅省民樂縣誌,對李丁隴教授一生可歌、可敬、可泣的事跡都有較詳細的記載。
甘肅省民樂縣的人民為了感謝李丁隴捐款興辦學校特在關帝廟為李丁隴樹了“李丁隴興教碑”,以示紀念。
《張仲景》李丁隴、宋大人、戈湘嵐、徐子鶴合畫
李丁隴
《孫思邈》李丁隴、宋大仁、戈湘嵐、徐子鶴合畫
李丁隴
《十大名醫》李丁隴 宋大仁 戈湘嵐、徐子鶴《十大名醫》李丁隴 宋大仁 戈湘嵐、徐子鶴

人物年表

李丁隴教授一生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同情勞苦大眾,為人民做了不可勝記的好事,故各家報刊、雜誌均稱讚李丁隴是一個非凡的人,是一個很難為一般人所理解的奇才、狂傑。在中國的《名人傳記》登載的文章上,對李丁隴的記載就有二萬多字。介紹李丁隴的一生,評價李丁隴的為人,告知世人李丁隴是“奇人、怪人、野人。”
李丁隴《 山水冊頁 》李丁隴《 山水冊頁 》
究竟為什麼有那么多人都是認為李丁隴是“奇人、怪人、野人。”呢?
1937年,李丁隴為了重視、保護和發揚敦煌藝術,奮不顧身、帶領一行十三人跋山涉水,千辛萬苦地前往天寒地凍的不毛之地--敦煌,求取藝術精華。到達目的地時,結果只有李丁隴孤身一人,其他十一人不是未能忍受路途疾苦,就是意志不堅,也有在途中不幸被捕者。李丁隴隻身一人在當地人劉方的陪同下,在一年不到的時間裡,創造性、奇蹟般地臨摹了一幅高二米,寬十五米的《極樂世界圖》。當時著名人士紛紛題詞,馮玉祥將軍題詞道:“人民心聲”,於佑任題“極樂世界”,郭沫若題“祖國讚歌”,李烈鈞題“筆底春秋”。
1938年,李丁隴創作《成吉思汗遠征圖》,該圖的創作是為了抗戰,為了救國。全畫高三米,寬三十五米。1939年該圖由英國議員,世界工會考察團團長鬍特帶往世界各地廣為宣傳,這期間,分別在歐洲、亞洲的各國、各地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對宣傳抗日起到了較大的作用。當時,各國華僑紛紛來信來函讚揚李丁隴的愛國之心和李丁隴在藝術上所取得的偉大成就。
1939年,李丁隴為了鼓舞抗戰將士,親往前線寫生。在河北縣境內繪作了《八路軍盤連長戰績圖》和《蘇聯飛機襲擊日本騎兵圖》。當時,抗戰前線缺少醫藥,當時已經到達西安的李丁隴立刻聯合當地開明紳士景梅九和李況松等人,舉辦“為河防將士募藥畫展”,其全部畫展的收入用於購買藥品,送往前方,為抗戰,李丁隴教授做出了令人矚目的貢獻。
1940年,國民黨在河南花園口炸開黃河大堤,人民遭受滅頂之災,這是自古以來最大的慘事。鑒於黃河決口,終於完成了四十米長的《黃泛寫生圖》。此圖在西安展出後,反應強烈,並深得愛國人士的同情。為此,馮玉祥題詩曰:“倭奴犯河南,日本鬼子害了咱,同胞們齊奮起,與我人民報仇寇。”郭沫若題詩曰:“日本人侵華可殺,為虎作倀更可殺。”等,這在當時各界均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後來,當《黃泛寫生圖》在重慶展出時,當時的國民黨行政院水利部部長傅作認為此圖很有價值,但是卻要求立即收回水利部保存(實為不讓展出),李丁隴得到訊息,即刻連夜攜圖返回西安,為此,國民黨政府又特派中央委員張繼找到李丁隴與其談話,希望《黃泛圖》不要再繼續展出,行政院許諾拿出十萬元來救濟黃泛區災民,就此罷休。
1944年,黃河堵口,難民還鄉,李丁隴又到黃泛區寫生,畫出《黃泛區難民還鄉圖》,在河南扶溝縣遇到正在泛區訪問視察的聯合國救濟總暑克利夫蘭和中國救濟總暑霍寶樹,他們認為李丁隴畫的此黃泛圖正是他們工作所需要的,當時,李丁隴便無條件地將此圖贈送給他們有利以為救災。
1946年,李丁隴與著名畫家劉海粟合作《松鷹圖》中堂二幅,馬公愚書法家為他們題字以示贊賀。
1948年,由於倔強的李丁隴拒絕出國,被國民黨通緝,李丁隴隻身逃往江南再畫《二萬五千里長征圖》,一路受盡磨難。一日,李丁隴到了江西省吉水縣羅家儒山區迷失方向,便在荒山野嶺的大樹上過夜,堅持正義、不屈不饒、精神可嘉。
李丁隴《回紋圖》李丁隴《回紋圖》
1950年,李丁隴終於出版了《二萬五千里長征圖》畫冊,這在全國乃是最先第一。
1950年,李丁隴創作《開國大典》,畫長四十米。郭沫若為此題詩曰:“歧連山下馬如龍,對此泱泱大國風,民族健兒顯身手,果然如弟復如兄。”胡厥文題詩:“溯風凜冽天初明,群驥奔騰萬里情丹, 垂動向舞鳴,壯心天賦予,千古此長征。”黃炎培題:“”沈均 (時任全國政協副主席)題:“寫法生動偉大精神,細展讀一過,如親臨其境,不勝讚佩。”徐悲鴻題:“少數民族各顯奇姿,洋洋大觀。”顏文粱(時任蘇聯美專校長)題:“李丁隴先生此幅仿佛似天然較之韓軒,宋之趙子昂改進多矣。”
1950年,李丁隴與徐悲鴻合作《竹梅圖》,並由李寶森、田恆、葉尚志題詞祝賀。
1954年,李丁隴為回響黨“白花齊放,百家爭鳴。”的號召,繪作《雙百圖》,全圖長40米,由胡厥文題詩,後送贈蘇聯元帥伏洛希羅夫收藏。
1977年,李丁隴終於修補與完成“上海八法草堂”全部壁畫並作成由胡厥文題字的《八法草堂大綱》。
1983年,李丁隴重繪長達八十三米的《雙百圖》,並由汪道涵(曾任上海市長)題名,蘇步青(曾任復旦大學校長)題詩以示祝賀。
1985年,李丁隴在80歲高齡之際,再次親赴昔日黃泛區繪作《黃泛區今昔寫生圖》,同年,為回響黨的實現四個現代化的號召,他又繪就《白駿圖》。
1986年,日本TBS電視台頒獎給李丁隴《世界之最金手獎NO.1》獎座,當拿到如此大世界之最大獎時,李丁隴既激動又謙虛題:“世界之最何敢當,藝海波濤萬里長,學無止境春長在,不務朝霞與夕陽。”
1987年,李丁隴繪作《百樂圖》總計一百幅。
1989年,李丁隴應邀前往日本東京大學講學,並擬訂構思迄今為止世界最長2000米畫卷《和平世界圖》,此圖是為聯合國而作。
1998年,南半箇中國遭受特大洪水,94歲的李丁隴心繫受難黎民百姓,為百萬軍民奮起抗洪救災而感動,硬是掙扎著在病榻上創作了30米長卷《戰洪圖》。
1999年,李丁隴由於年老、辛苦多磨,不幸默默離開人世,但是,他為聯合國所作的2000米長《世界和平圖》卻遺憾地沒有在他有生之年完整展出。
世界最長、最完整2000米長《世界和平圖》不僅是迄今我們中國的驕傲,也是我們世界聯合國的驕傲。
《開國大典》(御馬圖)局部《開國大典》《御馬圖》局部
《御馬圖》部分《御馬圖》部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