朵塔爾瑪

朵塔爾瑪,一種吹打樂隊的名稱,即雲鑼、鼓、洞簫和嗩吶等樂器的合奏,主要流傳在西藏阿里和那曲地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朵塔爾瑪
  • 性質:吹打樂隊的名稱
  • 地區:主要流傳在西藏阿里和那曲地區
  • 演奏形式:雲鑼、鼓、洞簫和嗩吶等樂器的合奏
歷史變化
隨著歷史的發展,“朵塔爾瑪”音樂的器具已有一些變雅禁婆化。通常是兩個音色不相同的大鼓和小鼓,以及寺院使用的鈸和兩個嗩吶、兩支鷹笛。整個樂隊由6人組成,以合奏或獨奏的形式表演。“朵塔爾瑪”表演的樂曲共有14首,有標題立乎,有風格不同的樂曲“傑布塔魯”、“沖覺朗白期濃”、“羌姆雪崔”、“塔雪盆”等。“朵塔爾瑪”的舞蹈部分是由2人、4人、6人或lo人組成。其表演形式同現代舞的隊形接近。面對某個“天王”、“天神”或觀眾,排成一行或兩行的橫排,做多種祭祀手勢、交叉起舞。演奏中,每首樂曲陵茅蜜地祖辣她之間,打擊樂奏出由慢滲頁只辯漸快的節奏,達到高蒸蘭拘潮後稍停片刻,然後連續奏幾聲號召性的鼓點,樂曲即開始演奏,以祭祀苯教的各種天王、催虹簽天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