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蝴蝶魚

朴蝴蝶魚

朴蝴蝶魚,Chaetodon modestus Temminck et Schlegel,蝴蝶魚科前齒蝴蝶魚屬。一種主要分布於朝鮮、日本以及中國沿海,常棲息於近海珊瑚礁或岩石間的魚類。口小,吻突出。背鰭有強大鰭棘11根,以第四鰭棘為最長。臀鰭有強棘3報。背鰭鰭條部前下方有一鑲白邊圓形大藍斑。體側有4條鑲藍邊黃色橫帶。 體高而呈卵圓形;頭部上方輪廓平直,眼間稍凹。吻尖,但不延長為管狀。前鼻孔具鼻瓣。前鰓蓋緣具細鋸齒;蓋膜與峽部相連。兩頜齒細尖密列,上下頜齒各約9-12列。體被中型鱗片;側線向上陡升至背鰭第XII棘下方而下降至背鰭基底末緣下方。

基本介紹

產地產期,形態特徵,

產地產期

分布廣,數量亦較多,為我國沿海產蝴蝶魚類中最常見種,分布於北太平洋西部,我國產於南海和東海,棲息於近海珊瑚礁或岩石間,小型魚,體長一般50~90毫米。
朴蝴蝶魚朴蝴蝶魚

形態特徵

口小,吻突出。背鰭有強大鰭棘11根,以第四鰭棘為最長,臀鰭有強棘3根,背鰭鰭條部前下方有一鑲白邊圓形大藍斑,體側有4條鑲藍邊黃色橫帶。
--中國動物物種編目資料庫--背鰭Ⅺ-21—23;臀鰭Ⅲ-17—18;胸鰭15—16:腹鰭Ⅰ-5;尾鰭17。側線鱗38—42,11一13/25—27。
體長44—99毫米。體長為體高1.2—1.5倍,為頭長2.3—2.8倍。體頗短而高,背緣凸度較大。頭背緣陡斜或在眼前上方凹下,頭長為吻長2.7—3.8倍,為眼徑2.7—3.5倍。口小,微斜。兩頜牙細長,稍彎曲,刷毛狀,排列呈帶狀。犁骨有牙,齶骨無牙。前鰓蓋骨邊緣有細鋸齒。鰓蓋膜癒合,連於峽部。鰓耙細尖而短,3—5+8—11。體被中大強櫛鱗。側線不完全。背鰭鰭棘部與鰭條部間無凹刻,鰭棘粗壯,第四最長。臀鰭起點約與背鰭鰭條部起點相對。尾鰭後緣截形。體灰黃色,有3條邊緣為暗藍色的淺藍色橫帶:一條由背鰭起點向下經眼至間鰓蓋,另二條甚寬,位於體側。尾柄後部另有一橫帶。頭部背面正中經眼間隔至吻端亦有一帶。背鰭鰭條部前上部有一具白色邊的暗色大圓斑。腹鰭近黑色。
分類系統:
Animalia:動物界 - Chordata:脊索動物門 - Osteichthyes:硬骨魚綱 - Perciformes:鱸形目 - Percoidei:鱸亞目 - Chaetodontidae:蝴蝶魚科 -Chaetodon:
學名:
Chaetodon modestusTemminck et Schlegel
中文名:
朴蝴蝶魚
中文拼音:
PǔHúDiéYú
分類等級:
概述:
原始屬名
模式標本產地
模式標本保存地
國家保護級別
不祥
CITES公約級別
未定
IUCN紅色名錄等級
未予評估(NE)
紅皮書等級
未定
中國特有
命名人
Temminck et Schlegel
原始文獻
Cheng Qingtai, Zheng Baoshan,1992. . LATIN-CHINESE-ENGLISH NAMES OF FISHES. Beijing: Science Press.;Temminck et Schlegel,1844. . Fauna Jap., Pisces:80, pl.41.;
同物異名
Chaetodon modestus Temminck et Schlegel;
俗名
荷包魚,草鯧,
英文名
Modest butterflyfish,
國內分布
香港,天津,廣東,福建,遼寧,上海,河北,澳門,廣西,山東,江蘇,台灣,浙江,海南,
資料來源
CoL China 2009
編號:
7629
拉丁目名:
PERCIFORMES
中文目名:
鱸形目
中文科名:
蝴蝶魚科
拉丁科名:
Chaetodontidae
中文亞科:
蝴蝶魚亞科
拉丁亞科:
Chaetodontinae
中文屬名:
蝴蝶魚屬
拉丁屬名:
Chaetodon
拉丁種名:
modestus
定名人:
Temminck et Schlegel
年代:
1844
中文名:
朴蝴蝶魚
原始文獻:
Fauna Jap., Pisces:80, pl.41
模式產地:
日本長崎
俗名:
草鯧, 荷包魚
生境:
沿海珊瑚礁或岩石間
國內分布:
中國沿海
國外分布:
朝鮮, 日本
資料來源:
福建魚類志[下卷]:244-246. 南海魚類志:58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