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錫明(許世友將軍第一任妻子)

朱錫明(許世友將軍第一任妻子)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朱錫明,女,1901年出生, 許世友將軍第一任妻子,兒子許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朱錫明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日期:1901年
合婚,錯離,

合婚

許世友結束了少林寺的雜役生涯,回到了生養他的故鄉--湖北省麻城縣泗水店許家村(今屬河南新縣),投身到我黨領導的農民運動中,擔當起革命賦予他的第一職務--乘馬崗六鄉農民義勇隊大隊長兼炮隊隊長。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母親見兒子長大成人,該成個家了,就四處托親拜友張羅這事兒。不久,母親為許世友物色了一位名叫朱錫明的鄰村女子。錫明屬虎,1901年出生,比許世友年長4歲,天生麗質,勤勞,本分,是村裡的婦救會會員。許世友是個大孝子,又加上父親早逝,就更加孝敬母親。既然母親看上了這姑娘,許世友也就謹遵母命依了娘。
1924年春天,一個春光明媚的日子,在娘的操持下,許世友雇一頂花轎和幾個吹鼓手,將朱錫明熱熱鬧鬧地娶回了家。婚後,小兩口感情甚篤,日子過得和諧美滿。
可是,許世友與朱錫明僅度過三天如蜜的日子,就接到了作戰命令。告別母親和新婚的妻子,許世友率部投入了戰鬥。母親和錫明在家做軍鞋支前,有時還參加洗衣隊上前線慰問。在那硝煙滾滾的崢嶸歲月里,錫明只能深更半夜偶爾與丈夫團聚。
朱錫明與許世友共生了三個男孩,乳名都叫"黑伢",前兩個都夭折了。生下第三個男孩,許世友僅見了一面,便迎著陣陣槍炮聲,率部撤離鄂豫皖根據地,轉入遙遠的戰場。此後,音訊杳無。
孩子長到3歲了,還沒有名字,許母和朱錫明都在盼著許世友回家給取名哩。可是,一天天過去,始終等不來許世友的身影。後來,乾脆也叫了"黑伢"。

錯離

兵荒馬亂,戰火紛飛。許母也不知道兒子是否還活在世上,聽著孫子的喊叫,常常與錫明四目相對,無語凝咽。花落了又開,草枯了又榮,許世友依然杳無音信。果敢的許母終於咬了咬牙,自作主張為兒媳找了一位老實的莊稼人夏昌文。經人左勸右勸,朱錫明順從了許母,留下黑伢跟奶奶苦度時日。
朱錫明改嫁後,沒有再生孩子,有事沒事常回到許母身邊,與許母聊聊天,幫著做些家務。十幾個春夏秋冬過去,黑伢長成了十幾歲的小伙子。許母的頭髮全白了,她再也不盼兒子了,全當他死了。可就在這時,全國解放了,許世友的名字登在報紙上,他當了大官,是山東軍區司令員。
朱錫明得知許世友還活著,既高興,又惆悵。高興的是,自己深深思念的親人還活在這個世界上,惆悵的是自己已另有所屬。而許世友在此之前因誤聽傳言,以為錫明已死,已重新組成了家庭。
原來,許世友出征不久,就聽到傳說,由於國民黨軍隊和地方反動武裝瘋狂報復,對蘇區進行滅絕人性的燒殺搶掠,母親和小妹離家逃難,生死不明,妻子和兒子不幸身亡。
兵荒馬亂的年頭,許世友重任在肩,也無法去核實傳聞真假。其實,朱錫明並沒有遇難,而是帶著孩子同許母、許世友的妹妹一道,背井離鄉,四處流浪。
一段時間裡,為了照顧染病的許母,拉扯年幼的小妹和孩子,朱錫明每晚去亂墳場扒死人的衣服,回來做成鞋子和襪底賣,然後換點糧食,這才保住了一家的性命。
剛解放時,許世友接母親到濟南居住,母子二人在一起時,母親常常向兒子講起兒媳錫明如何如何好,如何孝順,許世友聽了,常常感嘆不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