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炳新(中華老字號“朱府銅藝”傳人)

朱炳新(中華老字號“朱府銅藝”傳人)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朱炳新中華老字號“朱府銅藝”傳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人、中國銅裝飾藝術大師、工藝美術大師,杭州金星銅世界裝飾材料有限公司、北京金星銅世界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奮鬥從每一天開始,嚴謹從每一件事做起”的事業觀,傾注一生心血致力於銅文化領域的挖掘和銅裝飾事業的發展,與銅結下深厚情緣,鑄就了精彩絕倫的銅世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朱炳新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日期:1957年1月16日
  • 職業:杭州金星銅世界裝飾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
  • 主要成就:中華老字號“朱府銅藝”傳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人
  • 代表作品:雷峰塔、洛陽老君山、峨嵋金頂、北京昭廟、海島金山寺、環翠樓、首都博物館等
  • 獲得榮譽:中國銅裝藝術大師、工藝美術大師
  • 最新作品:“錢塘福韻”系列銅彩畫
簡介,詳解,

簡介

談到企業家、職業經理人,很多人最先想到的是他們的“成功”和他們的業績。而在這裡,我們希望講述的不僅僅是他們的輝煌,更要講述的是他們的生活,他們的思想,他們的愛好,甚至於他們的口頭禪,因為正是這些看似與做生意毫不相關的因素影響著一個企業的走向。“倩倩有約”,希望給你一個全新的視野,看不一樣的財富人物。———蔣倩倩

詳解

第一次聽人提起金星銅世界裝飾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星銅世界)的名字的時候,我有些茫然:銅裝飾,這種古老的工藝在現代社會還有用武之地嗎?
金星銅世界的老總朱炳新給了我這樣一張“清單”:杭州雷峰塔、首都博物館新館青銅幕牆、公安部大樓、峨眉山金頂、釣魚台國賓館、人民大會堂……
在他這兒,傳統的工藝化成了一門生意,而生意又讓工藝越來越精細。
專利“都是我自己琢磨出來的”
朱炳新的話不多,語言也很質樸,但是只要講到銅,他的聲音里就有些隱約的興奮和自豪。不過,他確實有自豪的理由———金星銅世界是目前中國最大的銅裝飾企業,擁有20多項國家專利,而這些專利,都是朱炳新自己“琢磨”出來的。
金星銅世界有今天,跟朱炳新的善於“琢磨”關係密切。北京人民大會堂香港廳大門因為意義特殊,被譽為“世紀之門”。“當時,很多單位想承接,但是我們先有了技術突破。”也正是這扇“世紀之門”,讓金星銅世界一炮打響。
朱炳新還給我講了不少“故事”,可聽得出來,他最得意的還是首都博物館新館的青銅幕牆項目。“很多人想接這個項目,去競爭的時候,我們帶了一個銅雕頭。我帶的這個頭像,他們拿在手裡,也沒覺得有什麼奇怪的。可是我一拉開,他們都有點傻了,他們都沒看出來是兩塊拼的,根本就看不到拼縫。”這么高的工藝是不是有特別高的技術含量呢?對於我這個問題,朱炳新啞然失笑:“其實一點都不奇怪的,只要根據臉部輪廓拼就好了。”聽起來好像很簡單,可是那么多個競標公司,只有朱炳新拿出了這么一個“寶貝”。
盈利“差不多都投進工廠了”
從創立到現在,金星銅世界從未跟銀行貸過款,這一點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可仔細觀察,就發現這其實非常符合朱炳新本人的個性。
骨子裡,朱炳新是個非常“傳統”的商人。他非常節儉,雖然賺的錢不少,可他花在自己身上的卻很少。“我穿過的最貴的衣服,是一套杉杉西服。打完折,620元。”惟一讓他花了不少錢的,是家裡的房子,可房子本身其實也算得上一種固定資產投入。在他的觀念里,借貸是件非常有負擔的事情。因此,他寧願自己逐漸積累資金,幾乎把所有賺來的錢都用在了擴大再生產上。
也許你並不認可這種資金運作方法,可是金星銅世界良好的資金流情況卻不得不讓人佩服。不過,他自己也感嘆,這一點得益於自己起步早,比別人多了點積累。
除了錢,朱炳新把自己的精力和時間也差不多都投進了公司。他坦言自己的睡眠不好,因為經常要勞心公司的事情。按他兒子的說法,“連做夢也在想。”
經營“我們還是有超前意識的”
說朱炳新“傳統”,可在有些方面,他的意識又有些超前。且不說當年果斷地下海,在經商方面,他也經常有讓人意外的“超前”之舉。
1986年,朱炳新和兄弟幾個剛成立金星銅字裝飾有限公司的時候,為了吸引消費者,他們推出了“免費”業務:“凡是我們做的招牌,如果銅字被偷,我們一律免費賠償。”就是這項“聽聽就虧”的服務,為他們招來不少生意。“其實,銅字被偷畢竟是少數,一年下來,也就幾單。可有了這個承諾,信譽就越來越好了。賠的時候,影響還真好。”這種行銷手法在今天並不算什麼,可在當時,還真的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除了經營上下功夫,朱炳新對智慧財產權的認識在行業里也是“超前”的。傳統的銅手藝,被視為一級手工藝品,只停留在“小銅器”、“小生意”上,朱炳新不僅研究和開發了多項新技術,還為技術申請了專利。“專利是很重要的。我起步早,在幾個重點領域都已經有了專利。現在,如果別人要用,就要先經過我的授權。”
展會“搭不搭界都要去看”
採訪惟一的一次“離題”來得有些突然。前一句我還聽朱炳新在講“我最近在浙大讀EMBA”,可下一句就變成了“現在的學校只有就業培訓,可是沒有創業培訓,應該給那些沒考上大學,卻有專長,家裡條件也還不錯的學生搞創業培訓。”
也許這個問題朱炳新已經考慮了很久,打開話匣子之後,竟然有些收不住了。“讓他們五個人一組,按不同專長組合在一起。指導老師除了做專業指導以外,儘可能帶他們參觀工廠和展會。一定要參觀展會,展會上的信息太多了。”
朱炳新的這個建議完全來自於自己的經驗。他的學歷並不高,但是卻非常善於學習。他參加他能參加的任何展會,儘可能地去發現新技術,學習新技術。“搭不搭界都要去看。展會上有很多新的東西,其實都是一種機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