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津(鄭州大學歷史學院副教授)

朱津(鄭州大學歷史學院副教授)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朱津,男,1985年生,河南洛陽人。2003年至2015年,在鄭州大學歷史學院就讀於考古專業,分別獲得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現為鄭州大學歷史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漢唐考古、墓葬考古。2015年7月至9月參與高棉吳哥窟茶膠寺考古發掘工作;2018年、2019年分別於希臘、義大利做短期交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朱津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河南洛陽
  • 出生日期:1985年
  • 畢業院校:鄭州大學
  • 學位/學歷:博士
  • 職業:教師
  • 專業方向:考古學
  • 任職院校:鄭州大學
人物經歷,研究方向,學術成果,

人物經歷

2003年至2015年,在鄭州大學歷史學院就讀於考古專業,分別獲得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2015年7月留校任教。2015年7月至9月參與高棉吳哥窟茶膠寺考古發掘工作;2018年、2019年分別於希臘、義大利做短期交流。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為秦漢考古、田野考古。

學術成果

1.參編著作:
《從銅官到銅陵:銅陵與中國大歷史》,中國科技大學出版社,2017年。主要執筆者,劉慶柱先生為主編;
《中國古代物質文化史·秦漢》,開明出版社,2014年,撰寫第一章(城址和聚落)、第三章(農具、作物與農業)、第十一章(周邊文化與文化關係);
《登封南窪:2004~2006年田野考古發掘報告》,科學出版社,2014年。參與撰寫殷墟文化和東周文化遺存的內容。
2.論文:
《三國時期墓葬特徵述論》,《中原文物》2010年第5期。(第二作者)
《河南滎陽官莊遺址西區發掘簡報》,《考古》2013年第3期。(第二作者)
《論漢墓出土陶灶的類型與區域特徵》,《中原文物》2015年第2期。(獨著)
《關於中小型漢墓研究的思考》,《文博》2015年第3期。(第二作者)
《從大傳統和小傳統的理論看漢制的形成與發展》,《中原文物》2017年第5期(獨著)
《試論<方言>和漢墓的分區特徵與聯繫》,《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年第1期(獨著)
《河南新鄭後周皇陵考古調查勘探簡報》,《考古與文物》2021年第1期(第一作者)
《秦漢時期銅器功能的轉變及其原因探析》,《考古學視角下的秦漢家庭與日常生活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科學出版社,2019年。
3.主持項目:
《從兩京漢墓看“漢制”的形成與發展》,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17CKG013)。
《河南新鄭後周皇陵調查與研究》,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橫向委託研究項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