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曾柏

朱曾柏

朱曾柏(1931-),男,湖北省監利縣人,湖北中醫藥大學教授,著名中醫痰病學家。從小在藥店當學徒,酷愛中醫的他,幹完了一天的活之後,每天必讀《醫學三字經》、《湯頭歌訣》、《瀕湖脈學》、《醫學心悟》等書籍。跟師侍診之際,他研墨抄方,十分勤懇。1954年,長江流域發生特大洪水,在抗洪搶險的戰鬥中,他出生入死,出色地完成了醫療救護任務,立下特等功,因而被保送到湖北省中醫進修學校(湖北中醫學院的前身)進修學習。因學習成績優異,畢業後被留校任教,後移居珠海至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朱曾柏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湖北省監利縣
  • 出生日期:1931年
  • 職稱:湖北中醫藥大學教授
  • 代表作品:《中醫痰病學》
學術思想,醫學貢獻,

學術思想

朱曾柏教授從事教學、醫療、科研工作60餘年,中醫學理精深,臨床經驗豐富,學術思想活躍,並注意吸取現代醫學的長處和現代科學技術的成果,治療疑難雜症、危急重症以及B肝和多種癌症,獨闢蹊徑,富有獨創性。公開出版的醫學著作有:《中醫痰病學》(4種版本)、《中醫內傷熱病學》(2種版本)、《慢性病毒性肝炎的辯證施治》(2種版本)、《朱曾柏疑難雜症醫療經驗集》(第1輯)、《朱曾柏治癌病案選》、《B型肝炎的辯症施治》等九部中醫學專著(14種版本)。發表有自己見解的中醫藥論文200餘篇。國內外先後有20多家出版部門以及報刊、雜誌、電台、電視台介紹過他的學術思想、醫德醫術和他研究並榮獲國際金獎的多種經驗方藥。如1993年2月新華社以《沒有圍牆的醫院》為題,報導朱教授義務函診2萬餘人次、免費贈送確有困難的疑難重症病人各類藥物3萬餘人。《人民日報·海外版》1989年2月發表題為《勤懇掘寶人――訪中醫痰病學專家朱曾柏》的專訪。1992年12月加拿大多倫多環球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的《中醫走向世界》一書中,以《精湛的醫術,卓著的療效――記海內外著名中醫疑難雜症腫瘤專家朱曾柏教授》為題,大篇幅介紹朱教授為國際友人治病療疾的事跡。2000年11月在第二屆全國中醫科研方法論學術討論會上,根據長期的臨床經驗和教訓,提出中醫治療B肝要從整體調養、調控來達到抗病毒之目的,從提高機體自穩狀態入手而立法譴藥的思路,使其愈而不發。這一學術見解和實際經驗引起國內外眾多學者的關注,對提高治療B肝的療效起了很好的作用。有的報刊並以套紅標題登載了這一學術見解和治療方藥。 20多年來他苦心研究、精心撰著的四部《中醫痰病學》,奠定了他成為中國廣義痰病學的創始人。 中醫痰病學具有鮮明的中醫特色,實踐性很強,能有效地提高治療多種疑難雜症的醫療效果,降低醫藥費用,同時也為中西醫在高層次領域中的有機結合提供了新的理論框架,故三版《中醫痰病學》作高年級試用教材。一本專著,復又是一種大學教材,足見(廣義)中醫痰病學的實用性和中國醫藥學的前瞻性是極其寶貴的,應繼續發掘,使其升華。中國中醫科學院基礎所編著、1998年中國中醫古籍出版社出版面的《中醫痰病研究與臨床》一書中稱:“在臨床實踐觀察基礎上,不少醫家提出了有關痰證的巨觀辯證標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湖北中醫學院朱曾柏教授,他多年臨床研究提出的“中醫廣義痰病診斷標準”,其中包括體徵特點和症狀特點兩方面賅括為28條”。為診斷和防治痰病痰證的巨觀辯證起到積極作用,並為國內外學者、期刊、專著引用、轉載30多次。 1993年7月在美國洛杉磯召開的首屆國際中醫學術交流會上,朱教授潛心研製、長期使用的三種經驗方藥榮獲國際金獎,並受聘為美國中華醫學會高級顧問而享譽內外。1994年在美國拉斯維加斯召開的首屆傳統醫學大會上《朱曾柏治癌症病案選》一書獲二等金杯獎。1994年在美國洛杉磯召開的東方醫學國際研討會上,朱氏B肝散(ABC型)、朱氏胃藥(AB型)、朱氏抗衰(老)9號藥均獲金獎。1999年11月,朱氏B肝散(ABC型)再一次榮獲國際金獎,暨99世界優秀傳統醫學國際博覽會金獎,除授予金獎證書、獎盃外,並同時授予純金榮譽勳章和純金榮譽獎章各一枚。2003年1月應邀參加在德國柏林召開的“國際醫學創新成果交流及遠程治療技術研討會”,其成果為朱氏6號藥《辨證論治治癌》。 2004年朱教授被中國·珠海市評為“十大書香之家”。
B肝是一種難治之症,要求正確、準確地又賦予醫家本人的實踐經驗,而採取辨證施治,就顯得尤為重要。說他重要,重要在那那個環節上,不能是“一本糊塗賬”,朱曾柏教授認為是求本。中醫治病2000年來都強調“治病求本”、“治病必求於本”。然而“治病必求之與本”的“本”,由於見仁見智不同,而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釋,朱曾柏教授認為治療B肝的“本”,就是治不同人群B肝病人不同病程進行中最顯露、最突出的症。而證又是病機的核心表現,因此按當時的病機施治也是治“本”。中醫常常將病因、病機連在一起講,但B肝的病因已經明確了,治B肝求“本”,中醫又沒有專門抗B肝病毒的所謂“特效藥”和“特效方”,那么這個求“本”就只能求其各型B肝病程演變過程中突出的病證(即當時病機外現的症狀)。B肝治病求“本”還應包括因人制宜、因時制宜、因地制宜等因素,因人、因時、因地制宜的治則也應該包括在治病必求之於“本”之中。就朱曾柏教授個人而言,這類實例不少,俯拾即得。當然B肝治病求“本”,必須客觀、正確地賦予現代因素。如因人(包括人的體質、嗜好、年齡、性別,素有的宿疾以及文化素養和對科普知識的了解程度等等)、因地(如我國南方、北方,以及居住地域人口密度等等)、因時(如季節,是否常年流動以及是否長期上夜班等等)、因工作性質、工作環境而制宜,是不可忽視的。朱曾柏教授還注意到,治療B肝除本症外(即B肝),還有幾類人群的治療又有差異:一是長期生活、工作在高樓大夏、玻璃門窗占據十之七八者;一是貧困農村,經濟、生活、衛生條件較差的人群;一是餐館端盤子的“打工仔”、小髮廊的“洗髮妹”;一是經濟、生活條件較優裕、打幹擾素無濟於事的人群。這些人除了內服朱氏B肝散、外塗朱氏B肝外擦藥比較固定,都要1~2個月或者2~3個月增損進退一次煎劑處方。凡能堅持20個月以上者,症狀都有明顯改善,B肝病毒標誌物也有明顯的好轉,這就是中醫治療B肝採取辨證論治的結果。 治療B肝當前尚缺乏理想的特效藥,這是許多西醫同道經常見諸期刊、報端的見解。因此,中醫治療B肝,正確地採取治病求“本”的治則,並在實踐中不斷豐富、發展、發現中藥治療B肝新的苗頭,創新中醫治療B肝的基本理論。

醫學貢獻

朱曾柏教授公開出版的醫學專著有9種、14種版本,公開發表的中醫藥論文210餘篇,共約260萬字。
其主要內容,大致可以歸納為四類。
一、痰病學類。痰病學是廣義的,以廣義痰病學為主線,論述臨床各科50餘種病症,並折射出許多中西醫結合的切入點。五種版本的《中醫痰病學》開創了我國中醫痰病學的先河。三版《中醫痰病學》並作為中醫學院高年級教材。1998年8月中醫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中醫痰病研究與臨床》一書第21—22頁記載:“在臨床實踐基礎上,不少醫家提出了有關痰症的巨觀辨證標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湖北中醫學院朱曾柏教授”。在長期治療各科痰病、痰症的基礎上(即所謂怪病責之於痰、百病多因痰作祟等疑難病症),提出五臟生痰的學術見解。經過20多年的實踐證明,五臟生痰說是正確的,在診治多種痰病、痰症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能為病患者減輕費用,也為眾學者所引用,是中醫學、中藥學按自身規律發展、創新的正確途徑。不能不提到的是,13億多人口的大國,農村合作醫療、城市社區醫療,事關國計民生和社會穩定(對看病貴、看病難,民眾反應極其強烈,這是人所共知的),應視為一個政治問題,而中醫痰病學的許多具體內容確能有效地解決這類問題。做人、做事不要自傲,但要自尊,更要自信,這是朱曾柏教授在醫療實踐中運用、拓展中醫痰病學中反覆證實了的結論,故敢為來者言。業務是為政治服務的,朱曾柏教授從不吆喝這種高調,所以上世紀中頁的“文化大革命”他從來不參加,長期在XXX思想醫療隊工作,這裡講到中醫痰病學,倒是要說研究、推廣中醫痰病學確能為政治服務(指上述範圍),話是講遠了一些,似乎有些離題,但確實是朱曾柏教授30多年在實踐中探索中醫痰病學的切身感受。
醫案舉例:背冷或背部作脹,主要是指患者自覺背部涼冷或作脹而言。背部涼冷如冰,卻檢查不出相應的病理變化,西醫一般是不作病態的,但患者卻很痛苦。本症臨床並不少見,古醫籍中亦早有記載,《傷寒論》稱“背惡寒”,《金匱要略》稱“背寒冷”,劉完素《河間六書》則稱“背怯冷”。
本症無外感兼症,故不屬於外感症(當然也有由外感風寒或恣食生冷而誘發或加重者)。無陽虛全身畏冷等症狀,故不屬於陽虛之症。本症主要討論痰飲內伏、陽氣被阻遏不能伸展之背冷作脹實證。
主症:背部涼冷或發脹,其冷、脹部位及其特徵,常表現為背心有手掌大小一片寒冷或作脹。少數患者冷脹感呈直線沿背正中溝向下延伸。經年累月,時輕時重,每遇寒涼之季,陰雨之天,或案牘過勞,多臥少動,飽食、恣食水漿則病顯而症重;反之氣候燠暖,明靜晴朗,體力勞動,體育運動,背部捶打,熱敷,則症情緩解,甚至可暫時消失。有的病人併兼有前額涼冷、胸膺滿悶、胃脘痞結、納谷不馨、運化遲滯、咽喉有曀塞感,但不妨礙食納,時或咳唾清稀痰涎。舌淡,苔微膩或少苔。
按:中醫將背部涼冷之症,稱之為痰飲已有近二千年的歷史了,按溫化痰飲為治,累試不爽。背部涼冷一症,臨床上有兩種情況:一是痰濕內伏,遏阻陽氣不能展布,以致背部涼冷或作脹;一是寒邪客於經脈,陽氣被郁而涼冷。然本症特點是背部涼冷僅如掌大,症近乎怪,故不屬於後者,而是痰濕內伏之候。類似本症的論述,在《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已有記載:“夫心下有留飲,其人背寒冷如掌大。”王隱君《泰定養生主論》言頑痰怪證時說:“痰證古今未祥,······或脊上一條如線之寒起者。”明代戴思恭說:“其人素有痰飲,常流注肩背作痛。”(引自《證治要訣》)。提倡“百病多有兼痰者”的治痰大家朱丹溪,他在論述“善治痰者,不治痰而先治氣”之後說:“背心一片常如冰冷,······皆痰飲所致。”(《丹溪心法·痰》)可見古代醫家對由內痰而引起的肩背疼痛、涼冷諸症是很注意觀察的,究其病理,乃因寒痰冷飲積留胃中,上凌胸膈,阻遏胸中陽氣不得流行展布使然。脾胃為倉稟之官,職司水谷納運,脾胃失和納運失常,水谷津液化失其正,積成痰飲,留著心下胃脘。故本病多有納谷不香,運化遲滯,胃脘痞結等症。病症初起,人多不以為然,漸至痰飲潛滋暗長,遏積而上漬胸膈。胸膈內居心肺,宗氣匯聚其間以為一身之氣的流行出入。《靈樞·邪客篇》說:“宗氣積於胸中,出於喉嚨,以貫心脈,而行吸吸。”《靈樞·刺節真邪篇》又云:“宗氣留于海,其下者注於氣街,其上者走於息道。”一合經文之義即知胸膈宗氣,一合肺氣走息道以司呼吸,一合心陽貫注脈中以運血行,周流展布,運化舒展,有如離照當空,曠然晴朗,而痰飲上犯,則宛如地氣陰濁升於天際,陰霾重合,失去明朗之性。宗氣流行礙滯,於是胸部鬱悶,息道喉嚨受阻則感曀塞。《脈要精微論》說:“背者,胸中之府”,背屬陽,心之脈轉行於背,痰飲阻膈,宗氣不能貫心脈,合心陽轉於背,背失溫煦,故背部涼冷、發脹。阻滯嚴重者症情則重,故可一直延伸至尾骶。
本症雖以背冷發脹為主症,但病情初起,背部寒冷發脹,時有時無,時輕時重,經捶打、熱敷、陽氣暫得流行而症狀消失。故患者於此多不經意,或僅以為氣血運行不暢,抑或背部偶受風寒而然。就診時往往忽於主訴,反以納谷不馨,運化遲滯,胸胃痞悶,喉咽曀塞求診。醫者不悉心診察,則多誤為食積、氣滯、梅核氣等症。採用木香檳榔丸、枳實導滯丸、半夏厚朴湯等理氣消導之法為治,投以上述藥物,積飲少去,也可得三五日輕鬆。但畢竟未中綮要,甚至中氣益傷,痰飲旋復凝聚,病情則又依然。患者不明病情真相,求診不愈則情懷苑結,以致氣機愈郁滯而痰飲愈聚而不化,彼此相因為患,因而本病經年不愈者屢見不鮮,尤以女性為多。
治則:溫陽和胃 行氣化痰
方藥:薤白 桂枝 杏仁 橘紅 鬱金 浙貝母 半夏 萊菔子 旋覆花 威靈仙 炙甘草
方中薤白性溫味辛苦,辛通滑利。自仲景《金匱要略》瓜蔞薤白白酒湯、瓜蔞薤白半夏湯、枳實薤白桂枝湯三方明其用以來,古今皆奉為開胸痹、祛膈間陰邪痰濁之要劑。桂枝辛溫而甘,合甘草辛甘化陽,益心陽而助宗氣。威靈仙除痰濕,通經絡,性急善走,每劑中不得少於50g,合桂枝辛通,促使胸背陽氣展布流行,鬆弛背部肌肉。上述四藥專從溫陽行氣著眼,即如喻嘉言所謂“補天浴日”,一旦離照當空,何患胸際陰霾不開。天氣之窒塞因於地氣之上升,故還當用化橘紅、半夏和胃化痰,以靖痰飲之源。旋覆花、浙貝母、鬱金化痰散結行氣,與橘、夏配伍,化痰之力益增。萊菔子化痰積而兼消導,以滅減痰飲再生之勢。
本症雖以寒痰冷飲遏阻陽氣為多見,但偶也見到因痰飲久郁,氣機郁滯漸變化熱,症成寒熱夾雜,背部作脹時,伴有口苦、尿黃赤。凡此,則可於上述藥物中稍事變通,適當加入瓜蔞甘涼清潤,連翹清熱散結,枇杷葉化痰泄熱,亦不難治癒。痰血同源,痰疾曠日持久不解,勢必兼夾瘀血,症見涼冷而脹痛甚,用肉桂、水蛭、橘紅、威靈仙等製成蜜丸與服。如病致陽氣虛餒者,又當適當選用補脾乃至補腎陽之劑,如補骨脂、蜈蚣、鹿角片等等。
1967年冬,筆者在湖北省神農架“開門辦學”,一日見一年輕司機(解放軍戰士)開車時,將背部緊靠司機台椅背,頻頻挨動,並時而以手猛捶打背部。其痛苦之情,益於顏表。約莫十日後,又見此司機在開車時復如前。我問:解放軍同志,何故如此?答曰:在一次野營“拉練”之後,部隊加餐改善生活,食肥肉油膩過多,不久即出現背部脹滿涼冷,故時時以背部緊挨椅背或使勁捶打以解其急。說話間,取出舊棉衣兩件,棉衣背部均已磨爛,棉衣中的棉絮一片無存,而衛生隊又說沒有病······。因其部隊戰士煎藥不便,即以外敷藥為治(即本症附方),制送威靈仙、蜈蚣、橘紅······等化痰丸一料。約半年後,該同志榮升某車隊隊長,一日他送我一掛包“紅寶書”(《毛澤東語錄》),這在當時的確是一件很珍貴的禮物。往事重提,意在說明許多疑難雜症,從痰論治,是一條有效的思路。
禁忌:筆者治病,除癌症、癲癇等特殊病症之外,極少講禁忌,本“天人合一”之理,以患者自感適宜之衣食住行為準。比如:講茶葉、蘿蔔、綠豆······等等解藥,我歷來是不苟同的,但痰飲留伏背部寒冷作脹之症,即要在某些方面作些適當禁忌:即治療期間、或病情初愈之後,必須少食腥葷油膩,少食冷飲冷盤,少飲酒,甚至多帶湯水的菜餚也應少吃(我在深圳遇到十多位先生、女士喝早茶稍一過量,即感背部不適,並作嘔惡!他們常開玩笑說,有了金錢,沒有口福!其實這是痰飲作祟。本院87級有幾位同學,早餐只吃饅頭或油條等乾焦食物,不能喝清稀之稀飯,稍進稀食,即感背部作脹,胃中有水氣蕩漾然),多吃些乾、焦、燒、枯、香食物,待痰飲化淨,脾胃氣復如強壯者流,肝氣疏泄而不郁滯時,方可“解禁”。這樣作,對杜絕痰飲病復發大有俾益(由於不注意飲食禁忌,或房事過度,愈而復發者不少)。《儒門事親》有言:“因隆暑津液焦涸,喜飲寒水,本欲止渴,乘快過多,逸而不動,亦為留飲。”《素問·至真要大論》講的“濕淫所盛······,民病積飲······。”等等,是泛指痰飲形成之病因病機以及地區方域、大氣運行致痰致飲之言,張子和等人是單言飲水過多而為痰飲留伏之說,至今仍有臨床價值。
改革開放的政策好,食客、請吃、白吃之輩多,恣食豪飲、冷盤冷飲者眾,痰飲病癒而復發者屢見不鮮,可不慎乎?
附:外敷經驗方一則
威靈仙 辣椒粉 肉桂 小茴香 蘇葉 麻黃 白芥子 樟腦
上藥共研極細末,裝於布袋內,拍整平,用線含縫,不使藥粉聚落在一起,乾敷於背部涼冷脹滿處。布袋另套一布袋,一則髒了可換,二則使藥力緩慢釋放,延長其藥效。布袋周圍各系一條布,以便隨掛隨取。此藥袋最好是熱敷,即:先將布袋挾在兩個暖水袋中間約十分鐘,再從速掛於背上,或以火烤熱後掛於背部。越熱越效,越熱見效越快。有不少這樣的實例,熱藥袋掛上,不到三分鐘時間,患者即感到背部及渾身輕鬆,或幾聲快意的呃逆之後,宛如平人。“離照當空,陰霾自散”,此之謂也。
二、肝病類。朱曾柏教授治肝炎,始於上世紀50年代末。除發表多篇辨證施治慢性病毒性肝炎論文外,還出版了兩種版本《中醫治療慢性病毒性肝炎的辨證施治》和《B型肝炎的辨證施治》三部肝病專著。在治療20000餘人次的基礎上(也包括失敗的病例和教訓)指出:“治療病毒性肝炎,仍然要遵循辨證施治原則(即所謂B肝個體化治療),而清熱解毒治則要貫徹始終”。清熱解毒治則貫徹始終這一思路,20年來被公開引用者達數十次之多。1991年11月,朱氏B肝散(A、B、C型)再一次獲國際金獎,暨99世界優秀傳統醫學國際博覽會金獎,除授予國際金獎證書、獎盃外,並同時授予純金榮譽勳章和純金榮譽獎章各一枚。
2000年11月在第二屆全國中醫科研方法論學術討論會上,根據長期的臨床經驗和教訓,提出中醫治療B肝要從整體調養、調控來達到抗病毒之目的,從提高機體自穩狀態入手而立法譴藥的思路,使其愈而不發。這一學術見解和實際經驗引起國內外眾多學者的關注,對提高治療B肝的療效起了很好的作用。有的報刊並以套紅標題登載了這一學術見解和治療方藥。
醫案舉例:屈XX,男,43歲,醫師。肝區不適三個月。近三月來肝區時覺不適,並日益重墜和加重。精神欠佳,食納不馨,不安於寐,經B超和CT檢查,發現肝右葉有二、三個約蠶豆大陰影,但都不認為是肝結石。轉氨酶偏高。患者操西醫有年,臨床經驗豐富,鑒於肝癌等肝臟疾病發病率高,故自感肝區不適,情志不安等症日益加重。患者面色晦暗,表情抑鬱,脈弦滑而沉,時而口苦,舌苔薄黃,舌根部覆少許膩苔不化。1983年10月4日就診。症屬痰濁鬱結於肝。治以化散痰結為主,兼以解毒活血。方藥:柴胡、夏枯草、浙貝母、威靈仙、海藻、雞內金、青皮、茵陳、板藍根、炒川楝子、丹參、甘草。五劑,水煎服。另用川山甲、雞內金、浙貝母,共研極細末,每次隨藥吞服3~6g。按:肝主疏泄而司情志,疏泄失司,可造成津液、水液、血液停聚而發生多種病症:可病血,可病水,可病痰,可病精神情志之患。本症為肝鬱不暢,津液聚而為痰,復因CT等檢查發現陰影,因而情志更加抑鬱,肝氣更為郁滯。氣鬱化熱,津液流通不暢,疑結於肝中使然。肝有藏血和調節血量的功能,唐容川說:“心主血,肝行之”。這種解釋是很科學的。因此,肝臟亦常有淤血症狀發生。然一病有一病之症,一人有一人之異。本症症狀,舌、脈均系肝鬱化熱,痰結於肝。治以化散痰結為主,兼以解毒活血。方中柴胡、炒川楝子、青皮,疏肝柔肝行氣;浙貝母、雞內金、威靈仙、海藻,化痰軟堅。海藻、甘草二藥相激,對頑痰痼結之症,療效尤佳。茵陳、板藍根、丹參,涼肝解毒活血,是肝有病,多兼有毒和血行不暢。另以山甲、浙貝母、雞內金為末與服,意在取平和之劑,勝頑痰之疾,併兼以強胃化積。服藥一月,肝區不適之症大減,情緒、食慾轉佳。上方大發不變,只稍事增減,服藥十月(有時囑其停藥,以防服藥過久戕傷胃氣),諸症悉除。後二次經B超和CT檢查,肝中陰影消失。類似的案例尚多,中醫治病,應該重視和參考西醫的檢查和診斷,但也不能為西醫的檢查和診斷印定眼目。
三、醫案、醫話類。整體恆動觀是中醫學的靈魂,辨證施治是中醫學的精髓,而醫案、醫話正是體現上述二者之最佳形式和載體。出於此種認知,故朱曾柏教授公開發表的醫案、醫話較多。醫案、醫話有借鑑、有繼承,但更多的內容是他長期臨床實踐的體會;即在借鑑、繼承基礎上的創新,“不創新義,何以辨雄”(梁·劉勰《文心雕龍》)這二句話他在醫案、醫話和有關著作中多次引用。公開發表的醫案、醫話,主要是疑難雜症和某些難治之症,一般常法、常方難以奏效,故在組方、遣藥時,不得不獨闢蹊徑;時而單騎獨戰,時而四面出擊,時而以輕制重(包括多種外治法),時而以重取輕,時而正面療疾,時而劍走偏鋒,這正是人們普遍關注和提倡治病要注意個體化的真實寫照。從中醫的歷史和近百年中醫、中藥發展或低落的情況看,具有中醫靈魂、精髓的醫案、醫話,是中醫自主發展、自主創新、不斷豐富、發展中醫理論的一個極其重要方面。醫案、醫話它首先重視診治生了病的人;並特彆強調因人、因時、因地制宜。醫療模式的轉變,之所以廣泛的為全球醫學、生物、化學等各個領域所公認,也就是整體恆動觀中的個體化,中醫的醫案、醫話就體現了這一特色;它展示了醫生辨證論治、立法組方的自身經驗,反映了醫生創新的學術水平和思維傾向。是中醫學按自身規律發展的源泉的基石。從中醫文獻學研究中不難發現2000多年這一歷史性現象。從現在和今後的狀況講,要發展、創新中醫學、中藥學,留住中醫的根,也要重視中醫醫案、醫話的積累和升華。我們叨念、乃至吶喊了幾十年的優勢、特色和創新,究竟應該落實在中醫、中藥的哪些靶點上?哪些是通過醫療實踐容易做到的?朱曾柏教授認為正確的積累好的醫案、醫話是非常重要的(當然醫案、醫話也要不斷規範化、有易於書寫之模式,擴大其重複性,便於推廣)。
提倡中醫醫案、醫話積累的重要性時,也要提到人們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從大樣本、多中心、以隨機、雙盲的方法對中醫、中藥的理論和療效進行整理和總結,以期達到共性療效,或以一種藥、二種藥治療多種病症的規律,這無疑是一種有意義的工作,對中醫、中藥的發展具有前瞻性。但我們冷靜的回顧一下,近40多年來,這些隨機雙盲總結出的假說和藥物療效,有多少在臨床上廣泛套用?朱曾柏教授認為:應該重視二股力量,一股搞個案的醫案、醫話的整理、提高和規範化,一股大樣本和動物實驗,二者互為借鑑。說到底,西醫學、中醫學都是治病的,看不好病,看不好某些難治之病(在擁有13億多人口的中國還應包括少花錢看好病這個問題),何談優勢?中醫又怎么能按中醫自身規律發展?
醫案舉例:
某男,老年。咽嗌乾澀,時時嗆咳,目脹,或咯唾稠痰。胸膺痞悶,心煩,口苦,尿黃,常便秘。上症時輕時重匝月。侍醫以二方見示:一為溫化痰飲劑,一為養陰潤肺方,謂愚孰可取孰可棄?
望形色,察色脈,徑問其所苦,是中醫立方遣藥之前提,而患者形色、舌脈未見,卻要定方於俄傾。豈可為呼?遂告知曰:中醫療疾,不獨四診八綱不可棄,而形體之強悍羸弱,性情之亢奮抑鬱,以及勞心勞力之不同等等亦不可廢。醫之使劑,猶將之用師,適則健體除病,反則罔效,甚至牋身益疾。侍醫信然,始悉患者已年逾花甲,雖形體魁梧,然公務繁多,運籌帷幄,日理萬機。吸菸多而只只相繼,飲食清淡而酷食辣,且素有便秘宿疾,殊為所苦。
蓋人身津液幾何?年半百而陰氣自半,就年齡、工作而言,津液耗損勢所必然,復為神思過度,徹夜“操刀”之累,肺胃陰傷已不待言。患者久受煙、辣之氣灼煉,津液耗傷,燥痰之疾又首當其衝。人身津液,五臟一氣系之,一損具損,一榮具榮,肺胃津液耗損,勢必下汲腎陰,遂致陰傷而燥咳之疾諸症作。操勞太過之人,久受煙、辣灼煉,其傷津耗液之勢,又較他人為害為烈。自信推斷無錯,當取滋陰潤燥之方為治,藥用:
川尖貝20g、全瓜蔞10 g、麥門冬20 g、清半夏10 g、甜杏仁10 g、五味子10 g、柏子仁10 g、蜜甘草6 g等13味藥為伍,復以甜梨100 g入藥,寓食療於藥療之中,以溉救沃。滋陰養液可潤肺燥,可柔肝直,亦可滋養胃肺之陰。津液充而金木得養,燥痰為祟之勢自可減滅,咽嗌乾澀、嗆咳、口苦、心煩之症自平也。顧松園說:“製藥貴在適中,不及則功效難求,太過則氣味反失。”(《顧松園醫鏡》)一般患者尚應如此,本案尤需慎審為之。“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肥而修者飲劑豐”云云,只言其常,未達其變,若不深究其隱微,誤投辛溫、甘溫之品,自不啻擁薪就火,焰上添油,勢必輕症致重,重症致危矣!
湯液入咽,自感咽嗌滋潤,胸中快然,口苦、嗆咳減。一劑畢,愈疾過半,越二日,藥晉五劑,疾痊。並親勉慰其勞。至此對中國醫藥學是一個偉大的寶庫的認識又深悟其一仞。歧黃術,自古迄今,一直是一門綜合性、辨證性很強的學科,為上工者,應“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素問·著至教論》)這是中醫學理論的優勢和特色。為醫者務必洞悉人情,諳練時務。細心的讀者當不難發現為本案患者選方製藥難度的!愚不忍私其密,茲將其醫理、事理條貫成文,與同道共勉。
四、腫瘤類。癌症,當前還是一種難治之症,故朱曾柏教授從不講他治療癌症的效果如何如何好。患者執意求診時(都是晚期病人),他總是對患者家屬講,一定要治,可以試試。由於他發表治癌的文字較多,1993年4月台灣佳恩出版社就出版了《朱曾柏治癌病案選》專著,所以求治的癌症病人仍日多一日。通過30多年的治療實踐,有經驗、有教訓,但也從中總結出了他自己認為中醫、中藥治癌、防轉移、防復發方面的三條體會:一、組方遣藥時,要突出補腎、解毒、化痰三種治則。根據病人當時的主要症狀、體質以及放療、化療的毒副反應,或一法獨取、或二法、三法並進。有時還要根據患者特殊的體質條件和特殊的個性和生活嗜好,劍走偏鋒,行反治、重治之法(但方、藥必須平和、無毒性),挽狂瀾於既倒。二、外治法。不論什麼情況,外治法一定要用。為什麼外治法不可缺如?朱教授認為外治法(藥)可自達病所,幾乎沒有毒副作用。外治劑有外敷劑、有外搽劑、有噴霧劑、有作墊具墊於身下以及吸聞藥氣之吸聞劑(放於患者頭部兩側或房間裡即可)等多種劑型。西醫常以介入、栓塞藥物治癌,中醫外治法之優勢為什麼不在臨床中加以運用和發揮?近幾年來國外多次報導,以吸入藥物分子治肺癌,據說效果很好,並說這是發明,是分子水平的高科技。朱教授認為這種發明至少比在中醫和民間用吸聞藥氣治病療效晚了兩千年。古代以燃燒中草藥治病療疾、驅散毒氣以及暢通氣血、增強食慾等等,就是明證,只是吸聞藥氣治病療疾,在繼承、創新工程中是一個被遺忘了的角落!而常常可以見到的則是在桑拿房、足浴房、星級酒店等場所供有錢人享受,工畢,確能使人神清氣爽,渾身舒暢,這也正是中醫外治法在救治危重病症之一大優勢。三、暢達情懷,忌食發物。這一條對緩解病情,控制轉移,非常重要,已為眾多的病例反覆證實,限於篇幅,只能意到筆不到。
醫案舉例:劉XX,男,82歲。 1990年3月18日就診。病人於1990年3月11日經醫院腫瘤科診斷為膀胱癌(細胞學檢查)。因懼怕手術而於3月18日來診。其時患者頭暈甚,精神萎靡,語音低微難續,步履艱難,小便滴瀝難解,夾膿血較多,但不甚疼痛,口淡無味,食慾極差,形體消瘦,舌質淡而微紫,黃膩苔,脈象微弱無神。 [辨證]痰瘀交阻,凝聚化毒。 [治法]補腎益氣,解毒抗癌。 [方藥]自擬方:枸杞子,天麻,炙黃芪,新開沙參,白木耳,香菌,白花蛇舌草,半枝蓮,海金沙,三七(研極細末,分次吞服),灸甘草g。濃煎,每次服10~20ml。 四天后,自稱頭暈不減,整天如坐舟車,小便中仍時有膿血,望其舌質似有由淡白轉為紅潤之勢,語聲較前清晰有力,上方枸杞子、天麻、炙黃芪、新開沙參、白木耳、香菌、白花蛇舌草、半枝蓮各加一倍量,去三七,再加敗醬草60g,薏苡仁60g。另用六號抗癌粉50g(自製藥),三七粉20g;琥珀20g,共研極細末,每日2次服藥,用藥水化服0.5~1.0g。 一周后複診,頭暈有所好轉,小便中膿血減少。上方再加炒薏苡仁20g,豬苓60g,生蒲黃30g,再服3劑。藥粉照服。一周后複診,頭暈進一步好轉,便中夾雜之膿血進一步減少。上方將白木耳、生蒲黃各減去20g,繼續服用。此後每月診治1~2次,解毒扶正大法不變,藥味略事增損,有外感不適時停藥,納差、口味不好時藥量酌減。一年後頭暈、小便中夾雜之膿血漸次減少以至消失,隨之心懷喜悅,精神好轉。 1992年4月、5月經兩次細胞學檢查,尿液中均未發現癌細胞。後以上方加紫河車300g熬膏。每天2~3次,服3個月。六號藥粉每天仍服1~2g。 1992年12月20日,小便中膿血從未復發,仍囑其每隔3~5日服上方1劑,6號抗癌粉不輟。 本病人年高體弱,又頭暈、疲憊、虛證也。故首次即徑用大隊炙黃芪、新開沙參、天麻、白木耳、香菌、枸杞等扶正藥,以期留人治病。癌因毒成,故白花蛇舌草、半枝蓮、敗醬草、甘草,一用3年不衰。敗醬草對腹腔、腸道腫瘤效果較好。故藥量尤重,再與薏苡仁、白木耳、香菌,使毒解而不傷正,相得益彰。生蒲黃、田三七、海金沙、豬苓止血清利濕熱之毒。6號抗癌粉具有解毒扶正雙相功效,故亦用3年不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