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角阿婆粽

朱家角阿婆粽

朱家角古鎮位於上海市青浦區中南部,緊靠澱山湖風景區。東臨西大盈與環城分界,西瀕澱山湖與大觀園風景區隔湖相望,南與沈巷鎮為鄰(2001年與之合併),北與江蘇省崑山市澱山湖鎮接壤。朱家角鎮東距青浦鎮6公里,上海市中心48公里。318國道貫穿鎮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朱家角阿婆粽
  • 主要食材:糯米
  • 產地:上海朱家角古鎮
  • 類型:小吃
朱家角阿婆粽,阿婆粽由來和發展,相關事跡,

朱家角阿婆粽

朱家角阿婆粽繫上海朱家角古鎮的特色小吃.朱家角阿婆粽、大閘蟹、扎肉,肉餡燒賣,炙毛豆,紅燒蹄髈,麥芽糖,臭豆腐等共同構成了古鎮朱家角小吃特色,歷史悠久。精選新鮮原料加以秘制配方,所產的阿婆鮮肉粽,阿婆蛋黃粽等系列,味道獨特,具有鮮明的江南特色。朱家角阿婆粽在粽子界的名氣不亞於五芳齋、王家沙 等傳統老字號,大多數遊客都專程從市區趕來“批發”,如果你也想大量採購,必須提前預定。朱家角的 粽子大多都採用前店後作坊的形式,每家都有一位正宗的阿婆在包粽子,用祖傳的手藝祖傳的配料,演變成了朱家角 有名的阿婆粽。

阿婆粽由來和發展

朱家角的“阿婆”數量之多,行業之廣,令人咋舌。井亭港的“阿婆茶樓”因為曾做過遲浩田將軍解放上海的作戰指揮部,因為江澤民同志曾小坐喝過茶,因為李敖、連戰等社會名流曾經參觀訪問過,因為江南數一數二的匾額博物館入住在茶樓,故茶樓名聲大振,但真正尋找阿婆,恐怕從名到實都無從考證。
位於上海西郊的澱山湖之濱朱家角,最惹眼的是一面面杏黃色店招旗幡,隨風飄動,古色古香,如同走進“老城隍廟”。最有趣的是那“阿婆粽”旗幡,就有數十幅之多,店堂里阿婆一坐,阿婆配料阿婆包,阿婆們成了朱家角粽子的“形象代言人”,她們包的蛋黃粽、黃栗肉粽十分搶手,同時賣的黃松糕、筍燒黃豆也透著古鎮的氣氛。而諸如2元一個的扎肉、10元一斤的蜜汁豆腐乾、8元一斤的熏豆和10元一盒的小蝦等,味道都相當不錯。
但朱家角旅遊與朱家角的阿婆確是關係密切,這話一點也不誇張。阿婆茶、阿婆粽、阿婆糕、阿婆豆,到處都見“阿婆”品牌在張揚。“阿婆粽”的由來,可能有這幾個因素:粽子由阿婆配料,可保證粽子品質純正;粽子由阿婆包紮,可保證粽葉纏繞鬆緊適度;粽子煨得火候到家,可保證粽子軟糯適口;粽子旗號老陳耐看,可保證粽子品牌歷史悠久。徜行從美周弄到北大街,一路上以“阿婆”命名的粽子、扎肉、豆腐乾店恐怕不下十餘家。
別處的阿婆到了晚年,都在家白相閒聊,唯有朱家角的阿婆,都十分忙碌。清晨起來,淘米、切肉、燙粽葉、扎柴,忙個不停。到上午八九點鐘往店面上一坐,一邊包粽子一邊看店鋪,南來北往的遊客,只要看看專心致志在裹粽的阿婆,似乎已看到了一張“信得過”的名片,無需招徠就會毫不遲疑地買上一袋。
這幾年,媒體對朱家角的“阿婆粽”特別關注,阿婆裹粽子的畫面不時在報紙、畫報、電視、網路上亮相。阿婆食品一下子從粽子延伸到熏豆、豆腐乾、醬菜,有的連商店招牌也響亮地打出了“阿婆”的名號。這面孔、這架勢、這旗號隨著朱家角的清香,傳遍五湖四海,隨著阿婆粽子的“動姿”傳遍了萬戶千家。
聽上了歲數的老人講,朱家角的粽子一年四季都有得吃,怪不得朱家角的旅遊食品,排名第一位就是粽子。以前,朱家角的粽子除了吃,還可以做遊戲。在古書上,就看到過關於粽子遊戲的記載:古人“把粽子當作各種有趣又富有吉祥口彩的遊戲,稱作射粽、巧粽、健粽”。朱家角的粽子花樣很多,有三角形、船形、枕頭形,毫無疑問這是和水鄉人的生活分不開的。朱家角的粽子還大小不等,大的可以一隻吃飽,小的可以一口吃掉,這種迷你型的“一口粽”,如今已成為阿婆茶樓招待遊客的“點心”,創出了品牌。走遍朱家角,打阿婆旗號的粽子有鹹肉、大肉,排骨、蛋黃、栗子等多達十餘個品種,搭配上曲纖食品去除油膩,粽子好吃又不會讓人胖。2013年阿婆粽雖然已經不全是由朱家角阿婆親手手工製作,而更多的融入了商業化運營的模式,但是以朱家角為商標或者以阿婆粽為產品契機的企業卻不斷湧現,這些正是阿婆粽的魅力所在,從而也促進了阿婆粽越來越被更多的人認可和喜愛~

相關事跡

在朱家角古鎮,粽子是主要特產之一。這裡的粽子與別處不同,都是細長的個頭,周身用稻草綑紮起來。在古鎮剛開放不久,許多遊客便發現了古鎮上的一位阿婆和她包紮的特色粽子,一時間“朱家角阿婆粽子”名聲大噪。如今,這位阿婆已經去世,但“阿婆粽子”卻留了下來,古鎮上甚至還崛起了18家特色“阿婆粽子”店。其中一家店鋪,不僅銷量是別家的十倍以上,甚至還進行錯位競爭,在“阿婆粽子”基礎上創出了自家品牌,進一步延續了那位老阿婆的傳奇。
40多歲的盛玲芳,雖然年紀還不算大,但也是一位“老朱家角人”了。這位從小就生在朱家角、長在朱家角的“古鎮女兒”幾乎熟悉朱家角的每一個角落。成年後,盛玲芳也沒有離開過朱家角。可以說,從朱家角石街中學畢業,到成為北大街上“銀杏樹阿婆老太粽”的業主,盛玲芳見證了古鎮10多年來保護、開發的歷程以及隨之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背靠著古鎮,她也闖出了屬於自己的“粽子”事業。
其實,10多年來,盛玲芳也歷經了起起伏伏。她國中畢業後,先是到了朱家角微型電機廠當了四年的學徒工,後來又到朱家角淀湖招待所打工,十年後又到沈巷金湖酒店做了兩年領班。1999年,古鎮的開發激起了她的創業熱情,她於當年春天在古鎮那兩棵古銀杏樹下租了店面,開了一家點心店。兩年後,她的點心店開始專做粽子。
當時,她把她姐姐的婆婆請進了店裡。一開始,她只是想讓這位包裹了大半輩子粽子的老人為她的“阿婆粽”當代言人,充充門面。但沒想到,老人的手藝驚人。她是朱家角南巷村人,叫吳阿婆,到店裡時已經70歲出頭了,可身板還很硬朗。從粽子的包、燒,到用料、配方,吳阿婆都有自己的一套。很快,吳阿婆製作的粽子讓消費者們真切地感受到了朱家角粽子的 “純真”:那么的香、那么的糯,又那么的可口。
在吳阿婆配方的基礎上,盛玲芳還大膽創新。她根據現代人的口味,適時地進行修改,嚴格控制粽餡中瘦肉和膘的比例,燒煮時,為了讓粽子真正糯而不爛,堅持從冷水燒起,且每一鍋粽子必須燒煮滿8小時。她還堅持在品牌上注入自家特色,打出了“銀杏樹阿婆老太粽”的品牌,而且名氣越來越響。2004年,市區一位粽子商找到了盛玲芳,要批發她的粽子,先是一夾(每夾80隻)、兩夾地進,後來竟然一天一萬隻地進。因為進的量大了,這位商人萌生了肥水不外流、自己開廠裹粽的念頭,這念頭也很快被付諸行動。在自己開廠裹粽一年多的時間後,這家廠最後還是關掉了,因為廠里製作出來的粽子失卻了“銀杏樹阿婆老太粽”的那股獨特風味。他終於又一次找到了盛玲芳,要求再次進她的粽子。從開業之初每天只賣出幾隻,到如今高峰時一天能夠賣掉數千隻,小小的粽子讓古鎮女兒盛玲芳收穫到了一份成功和喜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