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四榮

朱四榮,女,1969年出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1987年9月—1991年6月於原武漢工業大學(現武漢理工大學)數學力學系工程力學專業學習,獲工學學士學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朱四榮
  • 出生日期:1969年
  • 畢業院校:武漢工業大學(現武漢理工大學)
  • 職稱:教授
人物簡介,學術研究,獲獎情況,

人物簡介

女,1969年出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
1987年9月—1991年6月於原武漢工業大學(現武漢理工大學)數學力學系工程力學專業學習,獲工學學士學位;
朱四榮教授朱四榮教授
1991年9月-1994年3月於武漢電梯工業公司技術科工作
1994年4月至今於武漢理工大學工程結構與力學系任教,於2009年評為博士生導師。
1997年9月—2000年6月於武漢理工大學固體力學專業攻讀碩士學位,獲工學碩士學位,碩士學位論文題目為框架結構的損傷識別及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鏽蝕識別;
2001年9月—2004年6月於武漢理工大學結構工程專業攻讀博士學位,獲工學博士學位,博士學位論文題目為機敏混凝土結構的溫差變形自調節研究
2005年9月-2006年9月於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做訪問學者,合作教授為碳纖維混凝土機敏特性的發現者DDL Chung教授,主要研究碳纖維混凝土的壓敏機理、碳纖維樹脂基複合材料的力敏機理以及測量方式、測量手段對水泥基碳纖維複合材料的電學性能的影響的理論分析。除此以外,還從事複合材料管道的設計計算等研究。目前研究方向為混凝土結構智慧型層的損傷自診斷,主要研究碳纖維智慧型混凝土層的自診斷功能、布拉格光柵的應力溫度感測功能在結構監測方面的套用以及複合材料管道的設計計算。

學術研究

近五年來承擔的學術研究課題:
機場跑道智慧型化除冰系統的若干理論研究 (參加,2001-200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混凝土結構損傷識別的神經網路方法研究 (參加,2003-2004,武漢市晨光計畫)
碳纖維水泥基複合材料的力電、電力效應研究(參加,2003-2004,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機敏混凝土及其結構(參加,2003-2006,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新型玻璃鋼管道與設計開發(參加,2003-2004,橫向契約)
黃陂河盤龍大橋工程檢測(參加,2004,橫向契約)
遼寧大夥房水庫輸水(二期)工程玻璃鋼管及配件設計及技術標書編制(主持,2006-2007,橫向契約)

獲獎情況

複合材料管道研究與技術開發(主持,2006-2009,橫向契約)
2007年1月獲得教育部自然科學獎二等獎(排名第四),獲獎項目: 水泥基智慧型複合材料及其結構系統研究
2005年12月獲得中國建築材料工業協會、中國矽酸鹽學會建築材料科學技術獎二等獎,獲獎項目: 玻璃纖維增強定長纏繞夾砂頂管關鍵技術及套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