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傳棨(建築塗料專家)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朱傳棨,1951年畢業於燕京大學,1953-1978年在北京市油漆廠任技術員、工程師;1978-1992年北京東方化工廠任總工、教授級高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朱傳棨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27年8月24日
  • 畢業院校:燕京大學
人物簡介,行業發展,八十大壽,

人物簡介

朱傳棨,1951年畢業於燕京大學,1953-1978年在北京市油漆廠任技術員、工程師;1978-1992年北京東方化工廠任總工、教授級高工。從事和主持的氨基樹脂、醇酸調和漆、丙烯酸樹脂研發、苯丙乳膠漆推廣均得到化工部和建設部獎勵。曾任《中國塗料》主編,現任《中國塗料》名譽主編。

行業發展

我國建築塗料界泰斗、醇酸調和漆發明人朱傳棨老先生,日前現身成都,在第三屆中國建築塗料產業發展戰略與合作論壇上表示,他對我國建築塗料現狀非常痛心,痛斥了我國建築塗料的兩大頑疾,並希望以自己的“老朽”之音,引起年富力強的“英俊”們的重視。我國建築塗料的頑疾之一是企業結構極不合理,作坊太多。朱傳棨說,其他行業都在發生“核聚變”,組建企業集團;塗料行業卻在進行“核裂變”,小企業數量越來越多。一些南方民營塗料企業的管理水平和產品質量與外企差不多,大部分民營企業則停留在“一個土炕、兩個灶眼,三五個大缸,七八個人”的作坊式原始生產模式。
這些企業一部分加入了隸屬化工行業的協會,大部分則加入隸屬建設行業的各類協會。行業缺乏統一管理,造成建築塗料行業大而亂,大而弱。美國年產塗料500萬噸,只有500家企業,每家企業平均年產量1萬噸;中國年產塗料200萬噸 ,卻有1萬家企業,平均每家企業年產量200噸,兩者相差50倍。美國居前10位大塗料公司,其規模均達到30萬噸以上,產量占全行業50%。我國年產量超過10萬噸的,僅立邦1家;1萬噸以上的,僅20多家,產量占全行業的10%左右。10年後,按照美國消費水平,暫不說美國的500家,我國有1000家塗料企業已經足夠了。要在10年內淘汰9000家作坊式小企業,任務十分艱巨。
我國建築塗料的頑疾之二是產品結構極不合理,低端太盛。朱老指出,我國塗料科研院所不少,水平也不低,科研成果纍纍;塗料廠家引進和開發的產品也不少,可以說,我們擁有開發任何市場需要的建築塗料的能力。令人不解的是,在“863”和各類科技攻關課題里,仍有把立德粉(醇酸調和漆原料)做原料的,並且還得了獎,這與我國和世界建築塗料發展現狀相差太遠。
朱老說,建築塗裝全面水性化,在建築物內外牆全面推廣乳膠漆,無論從環保還是裝飾效果來看,都是可行的。但在改革開放20多年後的今天,每年幾十萬噸的所謂“乳膠漆”中,相當一部分卻是三塊錢左右的改良“大白”。個別企業年產3萬噸塗料中,仍有90%是溶劑型的醇酸調和漆。今日建築和家居,都在選用中高檔建築材料,60平方米的居室裝修,乳膠漆和木器漆總共不會超過3000元,所占比例很小,但偏偏是乳膠漆不能推廣套用。朱老感慨地說,醇酸調和漆作為非環保型塗料,在上個世紀50年代僅僅是一種過渡產品,但其生命力卻如此“頑強”,他感到很痛心。朱老希望塗料行業要從戰略層面認真對待。

八十大壽

2007年8月24日9點30分,中國塗料行業群賢同賀塗料屆老前輩朱傳棨先生八十大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