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主義文學

未來主義文學

未來主義文學是20世紀初期興起於義大利的一個文學流派,是未來主義藝術在文學領域的體現。未來主義文學的成就不如未來主義繪畫高,在橫向上也並沒有如法國象徵主義文學和德國表現主義文學一樣發展成國際性的文學運動。未來主義文學的發展主要局限於義大利一國,在晚期也波及鄰國法國和剛剛成立不久的蘇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未來主義文學
  • 提出者國家:義大利
  • 提出人馬里內蒂
  • 提出時間:1908年
概述,特點,理論主張,文學實踐,義大利,法國,蘇俄,

概述

義大利青年詩人馬里內蒂於1908年提出的。1909年,馬里內蒂在法國《費加羅報》發表《未來主義宣言》,號召全面反對傳統,頌揚機器、技術、速度、暴力和競爭。在以後七年中,《未來主義畫家宣言》、《未來主義音樂家宣言》等等分別問世。至1916年9月,未來主義理念在義大利文藝界全面鋪開,正式成為一個強大的流派。

特點

抨擊國家機器,要求社會變革,寄希望於未來王國,但其否定一切的思潮、虛無主義及無政府主義使其難有統一建樹。未來的誘惑力受民眾歡迎,但無確切內涵造成其內部各派分化:馬里內蒂對強力、超人的崇拜,相信可摧毀一切舊的的物質威力與可任意創造出新的的意志強力在“未來”的旗號下大有作為,寄希望于軍國主義,成為墨索里尼追隨者;帕拉迪尼認為無產階級社會中,擺脫了對教皇、資產階級依附的藝術家有可能獲得最大發展自由;義大利未來主義運動中的盧齊尼、帕拉采斯基、帕皮尼反對暴力、戰爭,也不依附左派,嚮往擺脫一切羈絆,追隨個性絕對自由。
19世紀的理性王國營造了秩序化的制度、藝術,當予以揚棄時,要憑藉非理性的直覺,以不受任何約束的直覺本能擊碎理性的堅硬外殼,獲得最充足的感應和想像的自由。將文學藝術定位於對“現代感覺”的把握,創建以“運動”為核心,充分展示速度、力量、音響、色彩的新型美學;對運動著的客體的認識及對神秘未知的探索,凝固刻板的理性無能為力,只能依靠直覺、潛意識、排斥理性的體驗與想像。
從劇烈的運動變化中尋找通向未來的昭示,不描摹靜物、不滿足於實寫一般運動,通過直覺體驗奔突狂放的動感,捕捉瞬息萬變的形態,不惜破壞語言結構的完整性、規範性,以求刺激效應。現實主義和自然主義以實證科學為基礎,直面社會、人生,對生產力發展的肯定及對物質成就的謳歌不夠;而未來主義不緬懷過去、不崇尚自然,對19世紀的物質創造高聲讚美,開闢出一種新的美學韻味。
義大利
需要注意的是,義大利的未來主義並不是一個統一的流派。從1913年起,就分化為左翼和右翼,以馬里內蒂為首的右翼是主導力量。右翼的未來主義者與法西斯政黨合作,堅持反對一切傳統,走極端的語言實驗道路。而以帕拉澤斯基、盧齊尼為代表的左翼未來主義者則批判民族沙文主義和軍國主義,反對法西斯,認為馬里內蒂盲目地拒絕過去,勢必導致盲目地否定未來。1915年,兩派徹底決裂,左翼退出未來主義陣營。
法國
未來主義在法國也有反映。詩人阿波利奈爾從1911年起就與義大利的未來主義者交往。他將其時法國盛行的立體主義藝術與義大利的未來主義結合起來,提出“立體未來主義”,並將其融入到自己的詩歌創作中。
蘇聯
除義大利外,未來主義最主要的陣地是蘇聯。未來主義文學的創作主張和剛剛成立的蘇聯的共產主義理念之間有很多相似之處,因此十月革命之後蘇聯湧現出一大批未來主義詩人。1913年,詩人馬雅可夫斯基發表《給社會趣味一個耳光》,兼收散文和詩歌。其中否定遺產,批判象徵派,要求從形式上、語言上革新文學。未來主義文學在蘇聯的發展持續至20年代中期才逐漸衰落,被超現實主義文學取代。
未來主義文學

理論主張

20世紀初,歐美社會已經呈現城市化、工業化、機械化的面貌。在這個資本主義現代化的過程中,義大利是落後者,其發展遠較英國、法國、美國為遜。義大利的知識階層不滿現存秩序,陶醉於科技的新成就。未來主義的文學思潮就是在這種社會歷史條件下出現的。它既有否定過去、開拓未來的一面,表現了革命的創新精神,又有反理性主義、虛無主義的一面,瀰漫著悲觀的情緒。
未來主義文學表現的主題通常非常相似。未來主義詩人們不厭其煩的歌頌船塢、工地、工廠、橋樑、飛機和勞動者;讚揚戰爭和軍國主義,稱“戰爭是世界唯一的潔身之道”。速度、機械、暴力、技術等主題是未來主義詩歌中最常見的題材。這一趨勢後來逐漸發展到虛無主義的層面。馬里內蒂在1912年甚至提出反理性、重直覺的非人化主張。他聲稱在文學中要消滅自我,消滅一切人的心理活動,最終以物質來代替人類。這種重物輕人的主張影響了20世紀60年代的法國新小說。
在語言上,未來主義者是最激進的語言解放者。在1912年的《未來主義文學的技術性宣言》中,主張把語言從羅曼語族句式的牢籠中拯救出來,消滅語法,將名詞任意羅列,使用動詞不定式,取消形容詞,取消副詞和連詞,取消標點符號,甚至主張可以在詩歌中引入數學符號。此外,馬里內蒂特別重視用“不連貫的想像”通過廣泛的類比和名詞重疊造成形象網路,以此來體現最真實的生命深處的直覺反應。
未來主義文學流派始終貫串著一條反傳統、反理性、重直覺本能、物質本質的理論路線,適應現代機械文明和現代時空意識的發展,在藝術上不無創新之處。但它主要是作為一種除舊布新的破壞力量而引起人們震動的。在文學實踐上,未來主義者好走極端、粗暴的否定一切,缺乏堅實的理論基礎。其文學成就也非常有限,遠不如法國象徵主義文學和德國表現主義文學。
未來主義文學

文學實踐

義大利

菲利波·托馬索·馬里內蒂(1876-1944)是歐洲和義大利未來主義文學運動的領導者和主要代表人物,政治上屬於右翼。他出生於埃及亞歷山大港一個富裕的義大利人家庭。1893年遷居巴黎,1895年回到義大利。
馬里內蒂早期的詩歌如《老海員》(1897)、 《征服星球》(1902)等都是用法語寫成,帶有濃厚的象徵主義文學色彩。1909年他創辦文學期刊《萊采巴》,正式開始倡導未來主義。
馬里內蒂的文學成就首先要推他的四篇未來主義宣言。這些宣言篇幅不長,但充滿除舊布新的激情,觀點明確而大都不嚴謹。此外,馬里內蒂的詩作如《空間與時間》、《戰鬥》等基本上是純粹的語言實踐,很難說有多少實際的意義。但在當時的義大利,這些詩作卻引起極大的反響。一時間破壞語法,廢棄形容詞、副詞、標點符號,引入數學符號等語言實驗風靡詩壇。
除詩歌外,馬里內蒂還在戲劇領域嘗試過未來主義風格的創作。他於1915年發表《未來主義戲劇宣言》,批判傳統戲劇的迂腐、冗長,主張在極端有限的時間、空間和情節里表現“從潛意識、捉摸不定的力量、純抽象和純想像中發掘出來的一切”。其代表劇作《他們來了》就是這一理念的代表作品。馬里內蒂的戲劇創作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後來的法國荒誕派戲劇。
未來主義文學
雷莫.基蒂(Remo Dhiti):義大利未來主義戲劇重要代表。1914年起,於佛羅倫斯組織“未來主義晚會”,演未來派戲劇;1916-1918參與創辦《未來主義的義大利》,1916年著《未來主義電影》;劇作《建築》、《黃與黑》(馬里內蒂視為最優秀的未來主義劇作,稱其為“純粹的藝術家”);《黃》劇摒棄傳統戲劇手法,借人的直覺、潛意識、幻覺、想像,表現一戰的奧國士兵在死亡前的感覺,難以捉摸的恐怖像毒蛇,壓抑人的心靈,有反戰意味。
阿爾多.帕拉采斯基(Aldo Palazzeschi):1885-1974,義大利當代著名詩人、作家,原名阿爾多.朱拉尼(Giurlani)。在商業學校讀書,學習戲劇表演,20歲發表第一部詩集《白馬》,詩集《燈》(1907),接近義大利“黃昏派”,以戲謔風格表現對平庸生活的厭倦,悲觀色彩較濃;1909年入未來派,成頭面人物,參與編輯未來主義刊物《萊采巴》;詩集《詩》(1909)、《縱火犯》(1910);1914年對未來派政治傾向不滿,與馬里內蒂分歧而退出;早期散文作品有長篇小說《貝拉的法典》(1911,未來主義特點)、長篇小說《十九世紀記事》(1932)、《小丑的獎品》(1936,描述不惜代價追逐物質利益的人不過是可憐的小丑)、《垮掉的三個帝國》(1945,描述法西斯統治下“黑暗的20年”)、長篇小說《羅馬》(1955)、詩集《傷感旅行》(1955)、《我的心》(1968)。代表作《我是誰?》是未來主義詩歌中最具影響力的作品
喬萬尼.帕皮尼(Giovanni Papini):1881-1956,義大利記者、評論家、詩人、小說家。生於佛羅倫斯,大學期間已為佛文壇領袖;1903年辦《李奧納多》;1912年自傳體小說《一個沒有希望的女人》;1913年與索菲奇等創《萊采巴》,為未來主義喉舌;1915年與馬里內蒂分歧而退出未來派;1920年信天主教,創作宗教作品;《二十四個知識分子》(1912)、《卡爾杜奇其人》(1919)、《但丁還活著》(1933)、《義大利文學史》(1937)。
恩里科.卡瓦基奧里(Enrico Cavacchioli):1884-1954,詩人、劇作家。未來主義詩集《朦朧的擔憂》(1907)、《藍色的青蛙》(1908);未來主義劇作充滿諷喻,《天堂之鳥》(1920)、《肚皮舞蹈》(1921)。
盧契安諾.弗爾戈雷(Luciano Folgore):1888-?,詩人。未來主義詩集《快節奏的城市生活》(1919),擅寫諷刺詩,諷刺詩集《詩人逆光像》(1922)、《從鏡子裡看詩人》(1926)。
喬萬尼.傑爾比諾(Giovanni Gerbino):義大利未來主義後期詩人、畫家。20年代末-30年代在米蘭從事未來主義活動,作品以詩歌、宣傳詩、宣傳畫為主,《未來主義宣傳詩》。代表作《爭鬥著的自然界》把晝夜交替比作光與影的鬥爭,很能體現未來主義者強調暴力和鬥爭的觀點。
保羅.布齊(Paolo Ruzzi):1874-1956,詩人、小說家、劇作家。未來主義重要代表,《飛機》(1909)、《自由詩集》(1913)、《四十年》(1922)、《每日詩集》(1933)、《原子詩》(1952)。

法國

吉約姆·阿波利奈爾(1880-1918)是未來主義在法國的代表詩人,受到立體主義畫家畢卡索和未來主義詩人馬里內蒂的影響,自創“立體未來主義”。1913年,他發表《未來主義的反傳統主義:綜合宣言》,呼喚新的美感和新的表現方法,歌頌新的科技文明。但阿波利奈爾和義大利的右翼未來主義者截然不同,他並不全面否定傳統,主張要“重視經驗和秩序”。他在詩歌的語言上也做出了一些嘗試,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阿波利奈爾的代表作品是詩集《酒精集》(1913),其中收錄的名作《蜜蠟波橋》已經成為法語詩歌中的經典。詩人用塞納河水比喻逝去的愛情。全詩取消標點符號,且具有民歌情調。
阿波利奈爾的另一部代表作是死後出版的《意識的圖像》,標誌著現代法語詩歌在詩體和格律上的一次大解放,是成熟的立體未來主義風格。
阿波利奈爾的創作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單純的語言、形式探索,在內容上新意不多。

蘇俄

尼古拉.阿謝耶夫:1889-1963,俄國詩人,生於保險代理商家庭,1909年入莫斯科大學語文系;1911年發表詩作,詩集《夜笛》(1913)、《朝霞》(1914)、《第四本詩集》(1916)成名,參加俄未來派文學團體“豎琴”、“離心機”,接受俄未來派創造新詩歌語言的美學原則,主張用無意識語言代替理性語言;1914年認識馬雅可夫斯基,創作主題轉向反對庸俗市民習氣,反戰、歌頌純真樸實的愛情;《戰爭的春天》(1916,馬雅可夫斯基長詩《戰爭與和平》的姊妹篇)、長詩《馬雅可夫斯基正在開始》(1940)、《沉思》(1955)為其對人生、文學的歷史使命的哲理性思考。
謝爾蓋.鮑勃洛夫:1889-?,俄國作家。莫斯科一職員家庭;1913年畢業於莫斯科考古學院,第一部詩集《柳樹上的園丁》(1913),同年在莫斯科入未來派團體“離心機”;社會烏托邦長篇小說《厭世者的起義》(1922)、《白痴的標準》(1923)、《找到寶藏的人》(1931);譯伏爾泰、司湯達、雨果作品。
葉琳娜.古羅:1877-1913,俄國女詩人、劇作家。1910年入俄國立體未來派,《手搖風琴》(1909)、《秋之夢》(1912)、《天上的小駱駝》(1914),詩歌表現形式上受俄象徵派影響,但反對其對現實的否定及對夢幻的嚮往、追求。參與未來派文學活動,但否定其極端化革新主張;對生活、生命的誠摯、纖細甚至羞澀的愛,形式精美,韻律、節奏精當,受高爾基、馬雅可夫斯基讚賞。
瓦西里.卡緬斯基:1884-1969,俄未來派代表人物,詩人、小說家。幼年喪父,16歲輟學在鐵路做工;1905年在烏拉爾發表第一批詩歌;1907年居彼得堡,認識未來派詩人赫列勃尼科夫、布爾柳克、古羅,投身俄未來派詩歌創作,組織活動;1910年第一部詩集——抒情小說《窯洞》(一群相愛的少男少女遠離城市,住森林窯洞,擋不住自然力量的摧殘,耗盡生命,批判資本主義都市文明);1914年與馬雅可夫斯基、布爾柳克走遍俄城市宣傳未來主義綱領、主張;詩集《赤腳的女孩》(1916)、詩體小說《斯捷班.拉辛》(1916);其三部回憶錄《偉大未來主義者的自傳》(1918)、《樂觀主義者之路》(1931)、《和馬雅可夫斯基在一起的日子》為研究俄文學發展史重要歷史資料。
弗拉基米爾.馬雅可夫斯基:1893-1930,詩人。1912.12與俄未來派代表人物克魯喬內赫、赫列勃尼科夫、布爾柳克在莫斯科簽署了俄立體未來派綱領性宣言:《給社會趣味一記耳光》,宣布將創造全新、出乎讀者意料的藝術以取代普希金、陀思妥耶夫斯基、托爾斯泰為代表的舊藝術,賦予未來派詩人“任意造詞和派生詞”的權利,進行詩歌形式的徹底更新;翌年出版與宣言同名的詩文集,收入其中的短詩《夜》(1912)、《晨》(1912)、《街頭掠影》(1913)、《拿去吧!》(1913),為其倡導的“對詩歌材料和形式進行改革”的具體實踐。詩作表現的事物的運動感,大量運用新奇的詞藻、費解的形象和比喻,充分發揮語詞聲音、韻律、節奏的模擬作用,表現其早期詩歌創作的主要藝術特徵。在早期的詩作《夜》中,馬雅可夫斯基描寫舊俄都市景色,以嘲諷的口吻描繪夜都市紙醉金迷的人群、娼妓和賭棍。然而詩人最傑出的未來主義詩作卻是發表於1915年的長詩《穿褲子的雲》,發表後幾乎成為蘇聯未來主義文學的綱領性作品。
1925年,馬雅可夫斯基公開宣布:“未來主義和蘇聯政府不能攜手並進,現在我要與未來主義作鬥爭”,而實際上他卻始終沒有放棄未來主義的某些表現手法。1930年2月,馬雅可夫斯基遭人攻擊,被排除於無產階級作家行列之外,同年自殺。
鮑里斯.帕斯捷爾納克:1890-1960,詩人、散文家。出身著名畫家家庭,母為鋼琴演奏家;1913年畢業於莫斯科大學哲學系;1914年入俄未來派,“豎琴”社出版其《雲霧中的雙子星座》(1914);“離心機”出版《街壘上》(1917);內心獨立性,第三部詩集《我的姐妹——生活》(1922,人與自然和諧交融,社會變遷、時代動盪與主人公直覺隱秘的感受交織在一起,全詩悲劇情調);20年代後期長詩《1905年》、《施密特中尉》、《重生》、《在早班的列車上》;1958年長篇小說《日瓦格醫生》在國外發表(受批判,被開除出全蘇作協,1987年撤銷);1988年在《新世界》雜誌發表其最後一部詩集《待到天晴時》(1959,表露其在生命的最後歷程中所體驗的悲傷、淒涼、苦悶的心境)。
伊戈爾.謝維里亞寧:1887-1941。生於彼得堡;1905-1912出版詩集35種,但每本印數幾十,《思想的閃光》(1908)、《直覺的色彩》(1909)、《電動詩》(1911);1911年與詩人奧里姆波夫、阿列依斯基等共同組織自我未來派文學團體,目的為“探索詩歌語言嶄新的表現形式”(僅活動數月);詩集《沸騰的高腳杯》(1913)、《香檳酒中的鳳梨》(1915)獲廣泛讚譽;1917年莫斯科詩歌評選,獲詩帝殊榮;十月革命後移居國外;《夜鶯》(1923)、《古典玫瑰》(1931)為其後期創作代表。
維利米爾.赫列勃尼科夫:1885-1922,俄未來派代表。生於自然科學家家庭;1911年畢業於喀山大學;詩歌創作初期,接近象徵派詩人,熱衷於在哲學、神話、俄歷史中尋創作靈感,後與象徵派觀點分歧,轉向未來主義;1912年與克魯喬內赫、馬雅可夫斯基組織立體未來派,創詩集《給社會趣味一記耳光》,《火車怪物》(1910)、《森林少女》(1911)、《U和э》(1922)、長詩《雁》(1909)。
未來主義文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