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鐸(起源於夏商的一種響器)

木鐸(起源於夏商的一種響器)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木鐸是鐸的一種。中國古代用以警眾的響器。流行於全國大部分地區。鐸大約起源於夏商,是一種以金屬為框的響器,也可以說就是一種銅質的鈴鐺,形如鐃、鉦,體腔內有舌可搖擊發聲。舌分銅製與木製兩種,銅舌者為金鐸,木舌者即為木鐸。如唐賈公彥解釋《周禮·天官·小宰》“徇以木鐸”時說:“鐸,皆以金為之,以木為舌則曰木鐸,以金為舌則曰金鐸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木鐸
  • 屬性:用以警眾的響器
  • 起源:夏商
  • 參考:《周禮·天官·小宰》
木鐸和金鐸因其形制差異,使用場合也不同,“文事奮木鐸,武事奮金鐸。”即宣布政教法令時使用木鐸,打仗時則使用金鐸,這種差異也許是因為金鐸聲音更響亮的緣故。根據《周禮》的記載,攻戰時當先由司馬司振金鐸發出號令,軍將以下聞之即擊鼓,鼓聲大震,軍心鼓盪,故有“以金鐸通鼓”的說法。不過,這種振鐸以通鼓的規則,在春秋末期似乎不再流行,如《國語·吳語》有云:“王乃秉枹,親就鳴鐘鼓、丁寧、錞于振鐸,勇怯皆應,三軍皆嘩扣以振旅,其聲動天地。”從這段文字來看,似乎是鼓聲先起,隨後丁寧(銅鉦)、錞於(金錞)、金鐸等各種銅質軍樂器才一起發動,兵士歡呼回響,士氣鼓盪,軍心振奮。
相比而言,為輔佐政令文告發布而使用的木鐸,聲音當更溫和些,鄭玄稱:“古者將有新令,必奮木鐸以警眾,使明聽也。”官府有了新的政令,先派人搖鈴四方巡走,以引起大家注意,然後召集起來宣布。木鐸儘管為木舌,也能發出特殊的悅耳音聲以起到警示作用。《周禮·秋官》還曾提及有司烜氏“中春以木鐸修火禁於國中” 即振木鐸提醒民眾謹慎火燭,宣傳消防禁令。中國古代早期信息的傳遞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口耳相傳,“以簡策傳事者少,以口舌傳事者多;以目治事者少,以口耳治事者多”,這種方式對言語修辭的選擇有一定約束:“是必寡其詞,協其音,以文其言,使人易於記憶,無能增改,且無方言俗語雜於其間,始能達意,始能行遠”因此,伴隨木鐸一起發布的,應大多是富含節奏感、音樂性的辭謠,這使得木鐸這個曾經使用頻繁、官員百姓皆熟知的器物蒙上一層特殊的藝術色彩。
由於木鐸的使用常常與官方行為相聯繫,漸漸的,在它身上就附加諸多象徵含義,比如把木鐸比喻為宣揚上天旨意、權威學說的聖人、智者,如《論語·八佾》曰:“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意思是天下昏黑一片,老天爺讓孔子出來做導師,引領方向。相傳孔子整理過六經,經文中的義理,在古人看來垂之萬世而皆準,可作為後代文人著述的準則,故劉勰《文心雕龍·原道》稱:“木鐸起而千里應,席珍流而萬世鄉。寫天地之輝光,曉生民之耳目矣。”
不過,更為人津津樂道的,是木鐸在“采詩”活動中所扮演的角色。這一盛行的說法最早出自漢代學者,他們認為古有采詩之制,有專門負責采詩的樂官,而木鐸便是其重要道具,《小雅》、《國風》中的許多詩便是靠樂官搖著這木鈴鐺到民間採集整理匯集起來的,如許慎《說文解字·丌部》:“古之遒人以木鐸記詩言。”漢代學者認為,民間歌謠特別能反映民情,所謂男女有所怨恨,相從而歌,則飢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故采詩是統治者了解民情的重要手段,君王可由此不出牖戶,盡知天下所苦;不下堂,而知四方。在《漢書·食貨志》中,班固對此進行了詩意的描繪:
孟春三月,群居者將散,行人振木鐸徇於路,以采詩,獻之大師,比其音律,以聞於天子。故曰:“王者不 窺牖戶而知天下。”
孟春即農曆春季的首月,正是“東風解凍,蟄蟲始報,魚上冰,獺祭魚,候雁北” 的季節,蟄居一冬的人們走出聚居點開始各自新的的忙碌與籌劃,一冬的鬱積之氣此時便發抒出來。於是,就有叫做“行人”的采詩官,手持木鐸在路上巡遊,採集他們隨口而唱、發自心聲的歌謠以獻給樂官,由他配好音律,再演唱給天子聽。在《藝文志》中,班固再次強調了這一制度幫助君王觀輿情、知民意,從而對自己的政治得失加以考量校正的重要意義:“古有采詩之官,王者所以觀風俗、知得失、自考正也。”
作為一種理想的政治制度,采詩說被漢代學者文人反覆描畫,相關細節也一點一點的填充進來,如註解《春秋公羊傳》的何休認為采詩之官有特殊的選拔標準:
男年六十、女年五十無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間求詩。鄉移於邑,邑移於國,國以聞於天子。”
根據上述說法,采詩活動中的“行人”出自五六十歲的老者以及無兒女的特殊人群。他們充當采詩官,由政府供給衣食,人盡其用,老有所養,故采詩制度又顯得溫情脈脈,頗有人情味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