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溪源頭

木蘭溪源頭

《仙遊縣誌》載:“木蘭溪為福建省八大河流之一,發源於仙遊縣西苑鄉仙西村黃坑橋頭。”經勘查,黃坑頭的泉源流經黃坑自然村→龍過隔→牛溪隔→半嶺溪→雙溪,在雙溪這裡與仙東村仁山寨流出的泉水匯合,流向後埔溪,為木蘭溪最上游的溪流。仁山寨泉源則流經上園農場→仁山自然村→麂翻跟斗→北溪→雙溪,在此與黃坑頭流出的泉水合流於雙溪,一起流向後埔溪,為木蘭溪另一個重要的源頭。木蘭溪幹流全長168公里,在莆田市境內全長105公里,流域面積1732平方公里,占莆田市土地面積的45.8%,是莆田人民的母親河。2012年5月,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全國婦聯主席陳至立親筆題寫“木蘭溪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木蘭溪源頭
  • 主要支流:大濟溪、龍華溪、延壽溪
  • 所屬水系:福建省東部獨流入海河流
  • 河    長:168公里
  • 落差:784米
  • 地理位置:莆田市西北部
  • 流經地區:仙遊縣、城廂區、荔城區、涵江區
  • 流域面積:1732平方公里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周邊人文景點:抱芋上書、仁山寨、厚德宮等
  • 周邊自然景點:烏石獅、布達拉、銀礦遺址等
源頭簡介,周邊景點,

源頭簡介

《仙遊縣誌》載:“木蘭溪為福建省八大河流之一,發源於仙遊縣西苑鄉仙西村黃坑橋頭。”經勘查,黃坑頭的泉源流經黃坑自然村→龍過隔→牛溪隔→半嶺溪→雙溪,在雙溪這裡與仙東村仁山寨流出的泉水匯合,流向後埔溪,為木蘭溪最上游的溪流。仁山寨泉源則流經上園農場→仁山自然村→麂翻跟斗→北溪→雙溪,在此與黃坑頭流出的泉水合流於雙溪,一起流向後埔溪,為木蘭溪另一個重要的源頭。木蘭溪幹流全長168公里,在莆田市境內全長105公里,流域面積1732平方公里,占莆田市土地面積的45.8%,是莆田人民的母親河。2012年5月,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全國婦聯主席陳至立親筆題寫“木蘭溪源”。
木蘭溪源頭海拔883.8米,山地森林生態系統完善,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種類眾多。據統計,維管束植物1000餘種、鳥類200來種、野生魚類50多種、獸類近60種,其中國家一、二級保護野生動植物49種,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的野生動物物種13種。2012年底,木蘭溪源頭所在地列為福建省級自然保護區,並建立木蘭溪源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基地。歷年來,仙遊縣委縣政府都高度重視木蘭溪源頭治理工作,要求圍繞建設美麗莆田目標,從源頭治理抓起,加強生態環境綜合建設,保護好源頭的青山綠水。同時廣泛發動社會各界參與保護建設,2012年7月在莆田市委駐京黨工委和北京市仙遊商會的倡議下,在京企業界人士捐資100萬元植造“清源林”。
木蘭溪源頭周邊分布西苑鄉仙東、仙西、仙山三個行政村,舊時合稱仙遊山,古風蘊藉,風景秀美,人傑地靈。據傳,明臣鄭紀出生於仙西官尾紀氏人家,明憲宗年間,鄭紀請旨為仙遊救災減賦,特引欽臣從龍過轎、黃坑頭經過,留有“抱芋上書”傳說。源頭周圍景點有抱芋上書(奇石景觀)、仁山寨、烏石獅、厚德宮、布達拉、麂翻跟斗瀑布群、鄭紀故居、天馬寨、清源林、銀山坑銀礦遺址、龍過轎瀑布、觀音山等。

周邊景點

仁山龍寨
仁山龍寨位於仙東村境內。龍寨海拔950米,是木蘭溪源頭最高點,是觀看日出的最佳位置,上面立有星雲法師 題寫“龍泉流長”的碑石。極目四望,仙遊、永春、德化三縣大大小小的山峰,似大海的波浪連綿起伏。東可看華東地區有名的仙遊抽水蓄能電站庫區的高山湖泊,西可望德化石牛山風景區,北可眺鳳山十八股頭……無限風光,一覽無遺。
仁山龍寨仁山龍寨
抱芋上書
抱芋上書景點位於仙西村境內。“興化人傑地,木蘭歌水頭”,該景觀是為紀念莆仙母親河木蘭溪的源頭而設計,由中共莆田市委駐北京流動黨員工作委員會和北京仙遊商會於2017年6月捐建。三塊奇石為附近民眾在耕作時發現,主石長6.1米,寬2.2米,正面鐫刻人民網總編餘清楚題寫的《詠源》詩——“仙遊山毓秀,千嶂臥石牛。興化人傑地,木蘭歌水頭。”另一面刻著著名畫家買鴻鈞書寫的題記,介紹莆田市和木蘭溪的歷史情況。主石形似“筆毫”,雄起昂立;兩旁的兩隻圓石形似 “小山芋”,如稚依偎。清華大學原副校長余壽文題寫“抱芋上書”,創意取自明臣鄭紀為仙遊百姓上書減賦的典故,“海濱鄒魯眾朝紳,獨有吾村鄭紀真。抱芋上書輕賦稅,何須青史識孤臣?”(紀子謙詩)。
抱芋上書抱芋上書
木蘭源碑
位於仙西村境內。因碑石形似一滴水,也稱“一滴水”。碑石正面刻有“木蘭溪源”四個大字,為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全國婦聯主席陳至立親筆題寫。
龍過轎瀑布
位於仙西村境內。景點距仙西村黃坑自然村2公里,水流湍急,多峽谷險灘,落差較大,總高度200多米,有三級瀑布,中級瀑布有100多米,常年流水,雨後更為壯觀,可與“九鯉飛瀑”相媲美。
麂翻跟斗瀑布群
麂翻跟斗瀑布群麂翻跟斗瀑布群
位於仙東村境內。“麂翻跟斗”為地名,離仁山寨源頭不遠,有大大小瀑布二十多個,形態各異,這裡水美石奇,深幽靜寂,是涉溪探險的好去處。有詩讚曰“曲徑逶迤,嶺水爭分路轉迷;蒼崖環翠,蔥蘢古樹暗山溪”。
仙獅祖殿
位於仙西村境內。烏石獅山位於仙西村半林自然村,傳說為太乙天尊坐騎九頭獅子所化。仙獅祖殿位於烏石獅山腰上,祖殿占地面積2000平方米,建築面積400平方米,主殿分上下兩座,主殿供奉張聖君、蕭公和章公神像,左右牆為張聖君生平事跡壁畫。據傳祖殿始建於清朝,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了,2003年開始多次修建,遂成現在規模。殿西有觀音山張聖君斬蛇處,不遠處有張聖君犁石圳的遺蹟等;殿東有一口千年泉眼,相傳其水可治老人咳嗽和少兒生瘡發癢等皮膚病,仙遊、永春、莆田等地民眾聞名遠道前來取水治病,附近二三十里的民眾也曾到此取水回家飲用。每逢元宵佳節和七月廿三日張聖君誕辰,仙遊、永春、德化等地的50多個宮廟都要到此殿請香取火。仙獅祖殿入編《閩台張聖君信仰文化》一書。
清源林清源林
觀音丹貌
位於仙西村境內。此山皆懸崖峭壁,石層上面似有斑斑血跡。懸崖夾縫的張公洞就是傳說的張公斬蛇處,洞口不足1米見方,洞內寬敞透亮,寬3米,高3米,深8米。傳說蛇妖入侵張公洞,被張公揮劍斬成三截,兩截滾落在路兩邊的山坡上,一截飛到百米開外的低洼田野里,都化為巨石。
銀山礦址
位於仙山村境內。在銀寶山上,開採遺址尚存。礦井入口通道高1.8米,寬1.5米,長15米;有一通氣孔直徑1.8米,高7米,圓形天窗,通氣透光。礦井最深處達100米左右。
白鷺嶺古道
木蘭溪源頭
有4460個石磴,是仙遊山未通公路前與外界聯繫的主要“運輸線”。古道是用山石一塊一塊壘起來的石板小路,與厚重堅實的大山相比,倒更有一種輕動 、靈秀,曾有外鄉人驚異於那條山道的美麗,見泛白的石塊在綠樹叢中若隱若現,遠看似有白鷺在林中飛動,便冠以一個詩意的名字——白鷺嶺。 “古人不見今時道,今道曾見故人面。”它記載見證了過去山區人民辛酸生活的歷史。
清源林
位於仙西村境內。2012年7月在莆田市委駐京黨工委和北京市仙遊商會的倡議下,在京企業界人士捐資100萬元在黃坑頭源頭四周的山坡、田野和道路旁植造“清源林”, 種有紅豆杉、桂花、香樟、樂昌含笑等多種樹木,面積達24700平方米,樹木鬱鬱蔥蔥,蔚然成林。
厚德宮
木蘭溪源頭
位於仙東村境內。別看這小小宮廟,距今已有五百年歷史。明朝嘉靖年間由仙遊山戴姓始祖來此開居,因“公好詩書,心向聖人,‘仁者樂山’”,村子取名仁山。“‘以至誠為道,以至仁為德’公之圭臬,既而起厚德宮於村西,藉神靈厚子孫仁德之基,敦後裔誠信之本”。據說,厚德宮建成後,永春、德化一帶出現了“雞不鳴犬不吠”怪象,經兩地民眾協商,為踐行“厚德”,厚德宮搬到了對面的現址,永春德化的雞狗才恢復原狀。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黃信陽為之題寫“厚德載福”。
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黃信陽題寫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黃信陽題寫

  
仁山碑
在厚德宮前方公路旁,有一塊書本形狀的石碑即仁山碑,上刻中國佛教協原會長學誠題寫的“仁山”,“書脊”是莆田市政協原主席楊鵬飛題寫的“仁山記”,碑另一面鐫刻西苑鄉中心國小原校長戴元渭撰寫的賦文,用雅致筆墨簡約介紹了仁山村的來歷和該村五百年來的文化傳承。
仁山碑仁山碑

  
見賢橋
仁山古渡口上的見賢橋為明代古橋,因位於木蘭溪源頭,有“木蘭溪第一橋”之美譽。古橋保存完好,有船形橋墩一座,橋面為四方條石兩兩鋪就,橋石斑駁滄桑,字跡莫辨。古時民間自發建造的橋,類此兩兩條石並列的規格較為少見,據傳為鄭紀倡建並命名。有流傳勸學詩一首:“逆水行舟勿分心,一篙不力退千尋。讀書如渡君如篙,一寸光陰一寸金 ”。
見賢橋(明)見賢橋(明)
天馬寨
位於仙西村境內。與官尾鄭紀故居相對而立,地勢險要,山上有一百二十間石屋遺址,值得資深探險者一去。
布達拉
位於仙東村境內。距離黃坑源頭1公里,原為上園農場,因有一座像藏族的寨子,引起媒體網路關注,被稱為“布達拉”。
“ 終於到了,就在霞光萬丈處。一汪清泉從林下石縫汩汩而出,流入一汪清湖。近在眼前的母親她眼含清泉,髮髻如雪,正向著我頻頻招手。我不禁掬水而飲,一股山泉順著喉嚨咕咚咕咚流入我的肺腑,流遍我的全身,頓時爬山的疲憊已被這清冽的甘泉滌盪乾淨。我想要的純淨,便是一汪這樣的清泉,透明、清澈,在世外的桃源里,白日甘甜,月下溫暖。水的源頭,有一山一湖一屋舍,山上有牛有羊,湖裡有魚有舟,屋舍上有裊裊炊煙……門前還有一犬,守護家門。一貓與它嬉戲。”
“夕陽下的上園農場猶如西藏的布達拉一樣,靜謐、神秘。”
“他在這裡養一群牛,在山上自由出沒不問人間事;他在這裡養一群羊,徜徉草山之上,與山上白雲相互追逐不管江湖風;他在這裡養一池魚,小舟輕劃,只收放一網屬於自己的一山一水;他在這裡養狗養貓養山養水,只為靠近母親河的乳房,吮吸那一滴從未污染的乳汁!”
仙遊山早晨仙遊山早晨
“夕陽緩緩落山,當我與木蘭溪母親告別時,忽然想到倉央寫的一首詩:“在東邊的山澗上,白亮的月兒出來了。‘未生娘’的臉兒,在心中漸漸地顯現。”不用再苦苦尋覓了,我心中的“未生娘”就在這裡(備註“未生娘”是倉央心中最聖潔的母親,也是“佛”)。木蘭溪母親,好多年了,您一直在我的生命中幽居,今天在這裡得以一見,您那聖潔的臉兒終於在我心中也漸漸顯現。”(以上文位元組選自吳翠慈《巍巍仁山寨,仙遊布達拉》)
(以上供圖:陳若平、徐國雄、雨巷獵人、清流急湍、吳翠慈、紀福星、李明育、探路者老羊)
木蘭溪源頭位於仙西村黃坑頭和仙東村仁山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