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荷林

木荷號稱“燒不死的木荷鐵”,樹體含水量多,脂類液汁少,枝葉濃密,是一種理想的林區防火阻燃樹種。近年來在林區實施生物防火工程中,常首選木荷作為防火隔離林帶,並發揮有明顯效益。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木荷
  • :植物界
  • 作用:作為防火隔離林帶
  • 別稱:“燒不死的木荷鐵”
  • 特點:樹體含水量多脂類液汁少枝葉濃密
簡介,相關新聞,

簡介

木荷是一種優良的防火樹種。木荷林帶與相鄰易燃的馬尾松林和杉木林進行比較,揭示了可燃物載量在群落垂直和水平結構上的分布以及易燃性等方面的差異,闡明了防火林帶的阻火機理。在馬尾松和杉木林分中,喬木層、灌木層和草本層不平和垂直分布的連續性均較好;而木荷林分的群落結構較單一,林內基本無草灌層,水平和垂直分布的連續性差。
通過對可燃物的易燃性分析得出,馬尾松和杉木林分難燃可燃物占總最的比例明顯低於8年生以上木荷林分,而馬尾松和杉木林分較易燃和較難燃可燃物占有比例明顯高於木荷林分。通過對山脊和山腰處木荷、馬尾松和杉木林的地表枯落物方差分析和頻數統計得出:木荷林帶與馬尾松林、杉木林之間有顯著差異;木荷林地表枯落物載最比馬尾松和杉木林少很多,且水平分布不均勻。研究表明,木荷林帶可燃物在連續性上呈間斷分布,且林分難燃可燃物比例高,有利於森林阻火。

相關新聞

木荷林兩特性"變異" 數百畝"錯生"江南
“不能人工繁殖”和“北上紮根極限”一直是省級自然保護區光福官山木荷林的待解之謎。然而記隨林業部門前往觀測時卻驚訝地發現,這兩大特性正悄悄發生著“變異”——原來獨生此處的木荷林正漫延在太湖周邊的山區,而“強勢”的木荷林下植被單一,罕見其他物種,幾乎寸草不生。
數百畝木荷林“錯生”江南
木荷是一種木本植物,故鄉在廣東廣西福建等中亞熱帶地區。光福官山嶺坐落在西崦湖畔,四周有鄧尉山、馬駕山、龜山、虎山等諸峰。說起官山嶺的這片自天目山、黃山、廬山以北惟一殘存的地帶性常綠闊葉林植被,當地香雪村的老支書回憶說,大概在他還是十幾歲的時候,這一片山林里就有了這樣的植物,當時人們都不知道叫什麼,只知道這種樹抗病蟲害能力強,而且材質堅硬,是優良的用材樹種,但誰也沒注意到它到底是從哪來的。“大概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時候,省里來了一批專家,說這個樹種很少見,要保護,大家才恍然大悟,知道了這是木荷。”1981年的時候,光福木荷林被定為省自然保護區。據專家稱,木荷在南方是一常見樹種,之所以在此設定保護區,主要就是在這個緯度上,已經到了木荷“北上紮根”的極限,而這也就具備了對保護區物種保護與開發科學研究的價值。
瘋長木荷林“闖”出保護區
1981年,光福官山木荷林被列為江蘇省六大自然保護區之一時,面積298畝。然而記者昨天再次來到光福木荷林時,卻發現瘋長的木荷林早已“闖”出了保護區範圍。從光福香雪海往西走,道路兩旁隨處可見木荷的身影。甚至隔了一條馬路的另一座山上,木荷也有了成群的“兄弟”。鑽進保護區的“鐵絲網”,只見筆直的木荷樹直入雲霄,樹高平均在20米高,直徑在25厘米左右,層次分明,只是一個令人擔憂的現象則是,木荷樹下除了新冒芽的小木荷,幾乎看不到其他的植物。而來自農林部門的監測數據顯示,目前在穹窿山、西山、光福窯上等山上均發現了木荷樹。
木荷在廣西、浙江等地生長都比較正常,為何到了太湖獨獨發生了這樣的變異?如果木荷找不到本土的天敵,任由大樹底下寸草不生的現象發展,那么對本土的生物多樣性平衡的破壞性又將有多大?
與氣候變暖有關
專家認為,木荷對土壤的適應性較強,但對氣溫條件卻十分苛求,要求年均氣溫在10至20攝氏度之間。官山嶺坐落在太湖與西崦湖間,四周被鄧尉山、馬駕山、西磧山、龜山、銅井山等峰環抱,每當冬季寒潮襲來時,官山嶺依靠太湖、西崦湖釋放出來的熱量調節氣溫,從而形成了適宜木荷生長的具有中亞熱帶特點的小氣候。
而對於木荷種植範圍的擴大,吳中區林業站相關負責人認為,這應該跟氣候變暖有關。隨著氣候變暖,木荷紮根的“北限”再次發生了變化,從而使得適宜生長的地域面積進一步擴大。木荷生長較快,向外擴張有自然因素,靠風傳播種子,在適宜的環境下生長發芽,也有當地人為通過移植等方式進行的人工搬遷。而對於如何尋找到木荷的生長“天敵”,他們還將通過進一步觀測來獲得答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