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竹

木竹

竹子的一種,又名扁擔竹。竿壁厚而堅實,但稍彎曲。分布於福建、廣東、廣西、四川、江西等地,適宜農村作一般農作物的支柱和支架,嫩筍可醃作蔬食。亦可指樹木和竹子。

基本介紹

詞語·木竹,釋義1,釋義2,形態特徵,產地生境,相關竹林,套用價值,

詞語·木竹

釋義1

【拼音】:mù zhú
【注音】:ㄇㄨˋ ㄓㄨˊ 竹的一種。
【出處】:宋 贊寧筍譜·二之出》:“木竹筍,今 靈隱山 中亦出。﹝木竹﹞中堅亦通,小脈節內若通草中也。”
【示例】:元 李衎竹譜詳錄·木竹》:“木竹, 閩 浙 山中處處有之。叢生,堅實,中間亦通,小脈節內如通草。其筍堅,可食。 福建 生者,心實,筍硬不可食。土人呼為柴竹。又一種生於 韶州 山中最多,莖如萬歲藤,中實如木,可為杖。”

釋義2

【拼音】:mù zhú
【注音】:ㄇㄨˋ ㄓㄨˊ 樹木和竹子。
【出處】:宋 張耒 《人日飲酒賦》:“豈木竹之始和,生庶匯而施仁。”

形態特徵

竿高8-12米,直徑4-6厘米,尾梢略彎,下部稍呈“之”字形曲折;節間長30-35厘米,竿壁厚,竿下部各節間於幼時密被棕色貼生刺毛,基部第一、二節間偶見有數條不甚明顯的黃白色縱條紋;節處隆起,竿下部各節於籜環之上下方各環生一圈灰白色絹毛,籜環於解籜後還暫時留有一圈棕色短刺毛,竿基部數節上生有短氣根;分枝常自竿基部第三、四節開始,竿中下部各節的分枝常為3枝簇生,其主枝較粗長而向下彎,竿下部枝條上的小枝具有少數短縮為硬質或軟質的刺。
木竹木竹
籜鞘遲落,背面無毛或近內側邊緣及其基部被暗褐色刺毛,並常有不甚明顯的黃綠色縱條紋,乾時縱肋隆起,先端稍向外側一邊傾斜而成斜截形;籜耳極不相等,背面密生短硬毛,邊緣具波曲狀繸毛,大耳卵狀長圓形、長圓形或狹腎形,稍向外鼓出,並有波狀皺褶,寬約1.5厘米,小耳近卵形或橢圓形,具波狀皺褶,寬約1厘米;籜舌高4-5毫米,邊緣齒裂而被流蘇狀毛;籜片直立,宿存,近三角形或卵形,其基底寬度約為籜鞘先端寬的2/5。
葉鞘通常無毛;葉耳有時不存在,亦可有時發達,鞘口繸毛短,僅數條,或有時無毛;葉舌高約1毫米,邊緣被短纖毛;葉片線狀披針形至狹披針形,一般長10-18厘米,寬10-17毫米,上表面無毛,下表面密生短柔毛,先端漸尖具鑽狀尖頭,基部近圓形或寬楔形。
葉
假小穗以數枚簇生於花枝各節,線狀披針形,稍扁,長達3厘米;先出葉先端鈍,沿背部脊上疏生短纖毛;具芽苞片3-8片,卵形,長1-4毫米,先端鈍,具細尖頭,邊緣近頂端處被短纖毛或近無毛;小穗含小花多達9朵,其中頂端2或3朵為不孕;小穗軸節間長2-3毫米,頂端被短纖毛;穎常缺;外稃卵狀披針形,長達8毫米,背面無毛,具多脈,先端鈍或急尖而具粗糙細尖頭,邊緣近頂端處被短纖毛;內稃長於或短於其外稃,背部具2脊,脊近先端被纖毛或粗糙,脊間2或3脈,先端具畫筆狀毫毛;鱗被3,近相等,卵形或倒卵形,邊緣被纖毛;花葯先端鈍;子房倒卵形,頂端增厚而被毛,花柱極短,柱頭3,被糙硬毛。花期10-12月。

產地生境

產福建、廣東、廣西、四川。生於丘陵曠地或村落附近。模式標本采自廣東韶關

相關竹林

亞洲最大天然木竹林
漢中鎮巴縣的三元、青水、大池、永樂等鄉鎮交界處,生長著總面積四十多萬畝,儲蓄量達123.55萬噸的成片天然木竹林。林海茫茫、四季常青的漢中鎮巴天然木竹林,堪稱亞洲最大。
經過林木專家考證,漢中鎮巴的天然木竹林共有三個林型組,九個林型。三個林型組指的是:木竹林林型組、喬木木竹林林組、龍頭竹林林型組;九個林型則指的是:山中木竹純林、山中木竹林、山中喬木木竹林、山中雜灌木竹林、山上喬木木竹林、龍頭竹林、灌叢龍頭竹林。這些不同類型的木竹林相互雜錯,交相輝映,構成了巴山林中蔚為壯觀而別具特色的奇觀。
由於漢中鎮巴的天然木竹林面積寬廣,因而,它們也成了大巴山的一道天然屏障,這調節當地的生態和諧發揮了積極作用。如今,漢中鎮巴的天然木竹林已經成為一道天然的風景和旅遊資源,吸引著無數遊客爭相前來觀賞旅遊。不僅如此,漢中鎮巴的天然木竹林還是農村首選的農具和家具材料,也是工業發展的重要資源。另外,木竹的竹筍還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套用價值

竿壁厚而堅實,但稍彎曲,只適宜農村作一般農作物的支柱和支架;嫩筍可醃作蔬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