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洞豆花

木洞豆花

木洞豆花起源於清朝康熙年間,據傳,康熙皇帝微服私訪和隨從人員來木洞老街一豆花館,見鍋里一半是豆漿一半是豆花,感到很驚奇,便叫店主端來豆花,皇上見豆花色澤白嫩而綿,味香而麻辣,便拍案叫絕,起身題詞“天下豆花獨一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木洞豆花
  • 英文名:mu dong douhua
  • 主要食材:黃豆,辣子
  • 分類:小吃,川菜
  • 口味:鮮香麻辣
簡介,天下豆花獨一家,

簡介

皇上走後訊息很快傳開,於是前來求店主學藝的人越來越多,木洞豆花很快發展成一條街,全街建起了很多家豆花館,使木洞經濟活躍了一段時期。到民國時期,戰亂頻仍,木洞豆花走向衰敗,瀕臨滅絕。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大約在20世紀80年代末,木洞一何姓居民,利用祖傳秘方,開始生產經營豆花,開起了豆花館,他的豆花色澤白嫩而綿實,味香而麻辣,鍋里一半是豆漿一半是豆花,邊吃邊點邊舀,堪稱一絕。木洞豆花味好技精獨特,具有很大的發展前景,而今木洞豆花已發展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一大行業,倍受人們青睞。

天下豆花獨一家

木洞豆花已有300多年歷史
在木洞鎮,鄉村人家待客一直都保持著這樣的習俗,進門落座,片刻功夫便端上一碗荷包蛋,隨後便忙不停地推豆花。晚間吃飯,豆花、臘肉、鮮蔬、泡菜、新米飯齊上桌,吃得安逸。農家大娘或大嫂卻笑眯眯地說:“不好意思,鄉裡頭拿不出什麼好東西,只有吃點豆花便飯,不要見笑哈!”
這樣一頓豐盛的晚餐,最讓人意猶未盡的便是那純白細嫩、入口即化的木洞豆花,配以紅辣椒油綠蔥花白鹽蘸碟,或選擇剁糍粑青椒,爽爽快快辣上一把,一碗白米飯就下肚了。
木洞豆花早在清朝年間便已風靡民間餐桌。相傳,微服私訪的康熙曾與隨從來到木洞老街的一個豆花館,見鍋里一半是豆花一半是豆漿,驚奇不已。他叫來一碗,只見碗中豆花色澤白嫩而綿實,一嘗,味香而麻辣,便拍案叫絕,起身題詞:“天下豆花獨一家”。
說到木洞豆花的製作,木洞幾乎人人都會。首先要選擇非轉基因的大豆,然後經過十來小時的侵泡後再磨碎,爾後才用白布過濾,緊接著就是通過大火燒漲後用膽巴點豆花。豆花點好後,就可用小火煮著,此時火候的掌握就非常考技術了,火太大,豆花易老水易苦,火太小,豆花則凝不起易粉。
吃“早豆花飯”是木洞一大特色
為了吃到正宗的木洞豆花,記者不遠千里驅車趕往木洞鎮。這裡大街小巷都在賣豆花,但是都是各人打各人的牌子,並沒有特別冠以“木洞豆花”這塊金字招牌,如“木洞老三篇”“張記豆花飯”“李二豆花飯”等等都是以老闆姓氏或是豆花特徵命名。對於當地人來說,重要的不是牌子,而是口味。
記者在木洞鎮宣傳委員的帶領下來到了“木洞老三篇”,老闆阿靜是地道的木洞人,吃豆花長大,後來自己也開起了店子,並將家傳做法進行改進,創新地用膽巴結晶點豆花。記者一行剛坐下,便看到一家老小風塵僕僕地趕來,開口便說“老闆,來碗豆花飯,再整個肥腸乾鍋上來。”
可看看牆上的掛鐘,顯示9點一刻,不禁問道:“現在才9點一刻,吃這么鮮香麻辣,胃受得了嗎?”“在咱們木洞,豆花飯就是早餐,而且往往都是早餐中餐一起‘解決’。”中年男子樂呵呵地說,木洞周邊偏遠鄉村多,村民趕集往往要走四五個小時,所以通常都是餓著肚子披星戴月出發,趕到木洞時早已飢腸轆轆,爽口鮮嫩的豆花飯便成為最好的早餐。
所以,在木洞最熱鬧的景象便是村民趕早吃豆花飯。每天6點鐘左右,木洞大大小小地豆花店便會開始營業,不僅會吸引附近周邊的市民前來享用,很多城裡的顧客也會開著轎車聞香而來,這樣的景象要持續到下午兩三點才結束。
豆花蘸水甑子飯
木洞沒有“豆花店”只有“豆花飯”
在等待上豆花期間,記者細細打量木洞老三篇的店堂:只見案板上擺放著一溜蘸水,案板旁邊的一口鐵鍋上放著還冒著熱氣的大甑子,而大甑子旁邊則是敞著口的兩大鍋白嫩嫩的豆花,老闆阿靜熟練地用膽巴結晶在鍋里不斷地打圈。“這個環節就是在點豆花,和別處不同,我們的豆花都是邊點邊舀。”阿靜說。隨著膽巴一圈圈的划過,豆花開始慢慢凝結漂浮在鍋中間,好似純白的新疆棉花。
“豆花來了!”記者趕忙舉起筷子壓壓豆花水,順勢平夾下去,捻起一塊豆花蘸點蘸水,就往嘴裡送,細膩的豆花入口即化,餘留下豆花香和辣椒香刺激著味蕾,欲罷不能。
見記者只顧吃豆花,而不就著甑子飯,老闆阿靜說:“木洞豆花要就著甑子飯吃才夠味的。”阿靜解釋說,僅吃豆花,一碗兩碗根本不飽,再加上蘸水以青椒紅辣椒為主要原料,味道刺激容易燒胃,若配上香噴噴的白米飯,不僅中和了蘸水的鮮辣感,也能令人感到充實。所以在木洞,沒有“豆花店”,有的只是“豆花飯”。
阿靜說,製作豆花、甑子飯、蘸水工序多,工作艱辛,煮飯的人常常凌晨三點多鐘就得起床,豆漿最遲四點得上灶,同時,一邊繼續打豆漿,一邊一鍋一鍋地燒漿、濾漿、點豆花,另外還得準備好蘸水,“這樣才能保證六點開門營業。”
電磨代替石磨
石磨豆花成為木洞人的美好回憶
在探尋木洞豆花的過程中,人人都說:“豆花用石磨磨出來才香。”可實際上,在豆花製作的過程中,電磨憑藉著其方便快捷的優勢而逐漸代替石磨,只有在偏遠的農村才能找到這獨具特色的傳統工藝。
於是記者跑到鄉下,正好趕上桃花島村喻良慶家“磨豆花”。只見後院的壩子裡四五個六七十歲地老人坐著吹牛,而角落裡50來歲的俞良慶掌著直徑2尺來多的石磨轉動,妻子負責掌勺,待磨每磚兩圈,便餵進一勺帶水的豆子。
原以為喻良慶家定有什麼喜事,院子裡才這么熱鬧。可頭髮花白的張婆婆說,有啥子喜事喔,只是好久沒看到推磨兒了,大家都來湊湊熱熱。俞良慶說,以前一家老小推磨兒就跟過年差不多熱鬧。可隨著生活條件的好轉,家家戶戶都買了電磨,只有農閒時才會用石磨磨豆子。
閒聊間一大盆豆漿便已磨好等待上鍋了。但俞良慶的妻子卻笑呵呵地說:“殺牛等得,吃豆花等不得。”拿殺豬宰牛來比做豆花,可見做豆花確實比較耗時。不過也正因為耗時,大夥便可湊在一起擺擺龍門陣、拉拉家常,好不愜意。
約莫過了兩個多小時,石磨豆花端上桌,潔白鮮嫩,宛如凝脂,雅淡清香。幾位老人家不約而同地說,還是石磨豆花好吃。或許是因為對於石磨這種傳統工藝的留念和懷想,才讓石磨豆花變得更有味道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