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民間舞蹈

朝鮮民間舞蹈

應該是朝鮮族民間舞蹈,大致可分為以下三種主要特徵:在之動,帶以外在之動,動中有線,而靜時線又未斷,動起來鬆弛自如,瀟酒流暢,靜下來婀娜多姿,儀態萬方,有如花朵含苞欲放。它的動作基本規格是:吸小腹,收臂部,稍含胸、垂肩。基本手型是:食指中指自然伸直,無名指自然微屈,大拇指接近中指.腳型是:稍繃腳背、勾腳指,這就是朝鮮民間舞蹈基本規格與體態,是高句麗文化的積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朝鮮民間舞蹈
  • 地理標誌:朝鮮
基本信息,其他信息,

基本信息

朝鮮族包括了朝鮮人民共和國、韓國和中國的朝鮮族。朝鮮族民間舞蹈,是朝鮮族勞動者從原始狩獵生活到農業生產的歷史演變過程中創造的,是高句麗文化的積澱,它反映了朝鮮族勞動生活和風俗習慣,表達了他們的感情和志趣。朝鮮民間舞蹈種類繁多,有流行於農村的農樂舞;海邊漁民的奉足舞;山區的狩獵舞;表現愛國精神的通德陣出陣舞及揭露剝削者的暴行和空虛的假面舞。還有一些帶有迷信色彩的舞蹈。如巫黨舞、寺黨舞,以及民間圓舞形式的“頓多拉里”和多種帶小道具表演的舞蹈。其中扇舞、刀舞、假面舞、法鼓舞原是為皇宮服務的舞蹈,後來流傳到民間。
農樂舞流行於朝鮮農村的自娛性舞蹈。原由男性表演,後發展為男女表演。朝鮮各地區的農樂舞特點不同,但基本形式和基本動作有許多相同之處。最初的農樂舞也叫農樂隊或農樂組,是舉行農事季節儀式祈禱豐收時在廣場進行表演的舞蹈,有時也在田間勞動間歇時即興表演。此舞表演時在多種變化的音樂節奏中繞廣場舞蹈,形成邊奏樂邊舞蹈的熱烈的民眾舞蹈場面。農樂舞還包括顯示技巧的長鼓舞、小鼓舞、長纓舞、小鑼舞、巫黨舞以及具有諷刺性的假面舞等等。其中最受人們歡迎的是長纓舞,舞者頭戴“象帽”,頂端有一轉杯,綴有長纓或紙條,纓帶最長可達15米。舞者甩動頭部,使長纓帶旋轉,呈各種圓圈。高潮時,舞者一面甩纓帶,一邊作翻身滾動動作,同時長鼓手即興表演各種複雜鼓技。擊小鼓者以“喜鵲步”跳躍前進,並吸前腿躍起,作向天空射箭姿勢擊鼓,形成空中造型,情緒奔放,富有活力,表現朝鮮勞動人民的歡快情緒和樂觀精神。

其他信息

長鼓舞單人或多人的女性舞蹈。舞者身掛長鼓,一手用竹鍵擊打鼓面,發出高音鼓點;另一手拍鼓皮,發出低音鼓點,鼓點花樣複雜,邊舞邊擊鼓。舞者還以柔和的手臂動作,靈巧的舞步與輕快的鼓點相協調,舞蹈造型柔美。高潮時,舞者邊擊鼓邊旋轉,可多達幾十圈,以此表達豐收和節日的喜悅心情。
扇舞為女性舞蹈曾是宮廷喜慶活動中由伎生(舞姬)們表演的舞蹈,以後逐漸流傳到民間。舞者手持畫有牡丹花圖案的單扇和雙扇,手臂帶手腕,在身前或上下左右繞8字形的扇花,使扇子與時開時合的褶裙組成優美的圖案。舞蹈採用的“古哥里”節奏。舞姿輕柔舒展,表現出朝鮮半島婦女柔美含蓄的性格。
巫黨舞原屬民間宗教迷信舞蹈,各地表現形式有所不同。一般均是在天災人禍時為驅逐惡鬼、祈求平安而舉行的宗教儀式上,由巫師跳的舞蹈。也可用以表示對亡靈的慰藉。此舞是朝鮮民間舞蹈中最為自由奔放的舞蹈。各地區的巫黨舞各有特色。在有些地區,舞者表演時手握摺扇和小鈴樹,展開雙臂,快速跳轉。當表現神靈附體的情景時,全身激烈抖動,跳轉急速,表情如痴如醉,動作愈加狂烈,甚至腳踏鋒利的刀刃跳舞。另一些地區,也有載歌載舞的表演形式,觀眾也可自由參加。現代的巫黨舞除去其宗教迷信色彩,經提煉加工後,已發展成為情緒健康、動作灑脫,具有現代美感的性格舞蹈。
寺黨舞是封建時期流浪藝人所表演的舞蹈。他們在村頭或節日集市上表演。通常舞者持扇即興起舞,無固定的形式,是一種具有濃郁的鄉土情調的舞蹈。
假面舞男性舞蹈。最早是從中國南部傳入朝鮮的一種啞劇形式,隸屬宮廷面劇科,原在宮廷表演(見朝鮮古典舞蹈)。因帶有對社會諷刺的內容,後來被宮廷禁演而流傳到民間。舞蹈的面具可分為兩類:白色代表正直、高尚;紅色、黑色代表邪惡、佞。最突出的舞蹈動作是一腿彎膝向前高抬,足部傾斜向外,肩和頭部快速抖動,使怪異的面具在火炬的照耀下,產生滑稽變形的效果。彈跳及臀部擺動在假面舞中十分常見。舞者在“打令”節奏中,邊旋轉邊把長袖用力向內外甩動,動作粗獷有力。
頓多拉里是朝鮮北部地區的民間舞蹈。其特點是以巧妙的轉腕動作和有節奏的軀體的伸屈同音樂節拍相映成趣。舞隊成圓型,並配以民歌《頓多拉里》,使舞蹈起伏有序,情緒明朗歡快。
原中華人民共國文化部部長劉忠德就生長在集安,帶著卞向和去他故里,講述起生活在高句麗誕生地的記憶和朝鮮韓國、中國的朝鮮族同語言、同歌舞、同文化的故事。
朝鮮族民間舞蹈已成為人類歌舞重要組成部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