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族文學

中國朝鮮族的文學,是該民族民間文學和作家文學的總稱。朝鮮族的民間文學,包括民謠、傳說、故事、"板說理"等種類。民謠中,以"勞動歌謠"起源最早,也流傳較廣,其中"漁歌"、"農歌"、"紡織歌"等都有數量很多的作品;"世態謠"和"時政謠",也對朝鮮族的歷史生活有著真切的反映。朝鮮族的民謠不僅有分節的短歌,也有不分節的長歌,多保留有本民族古代歌謠的創作形式及韻律。在朝鮮族民間傳說中最突出的是風物傳說和動植物傳說,《三胎星》、《金達萊》、《百日紅》等作品,是在民眾中廣為流傳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朝鮮族文學
  • 民間文學:民謠、傳說、故事
  • 主要作品:《三胎星》、《金達萊》
民間文學,作家文學,

民間文學

朝鮮族人口176萬人(1982),主要聚居在吉林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及東北三省
朝鮮族文學有悠久的歷史傳統,民間文學有民謠、神話、傳說、民譚(故事)、民間劇、“板說理”等多種形式。朝鮮族民謠按其內容,可分為勞動歌、讖歌、時政歌、歲時風俗歌、生活世態歌和情歌等;在形式上又有節歌、通節歌、解字歌、月令歌、十進歌和問答歌等。朝鮮族民間傳說有歷史傳說、人物傳說、地方風物傳說和動植物傳說等。風物傳說和動植物傳說的代表作品有《金達萊》、《百日紅》和《三胎星》等。民譚多是生活故事和幻想故事,主要的篇什有《年輕的大力士》、《紅松與人參》和《母子情深》等。這些故事,在人物關係上,美與醜、善與惡的對比十分鮮明。朝鮮族的民間戲劇,主題多是暴露和譴責封建統治者,讚美人民的情操美德,朝鮮族的“板說理”盛行於19世紀,由一個人手持扇子或手絹在鼓師的伴奏下演出台本中所有的角色,是一種單人表演的藝術。它夾唱夾說,具有獨特的敘事方式和展開情節的手法。流傳至今的“板說理”腳本有《春香傳》、《沈清傳》、《興甫傳》、《赤壁歌》、《水宮歌》和《裴姬咒語》等。《裴姬咒語》辛辣地諷刺和暴露了巫棍虛假與欺詐的本性,大量使用了民諺、俗語、格言、警句、歇後語和比喻等,寓教於謔,頗具特色。

作家文學

朝鮮族的作家文學,在繼承傳統民間文學和作家文學遺產的基礎上,從19世紀末葉起,著重反映了不同歷史階段的現實,並不斷開拓著新的發展道路。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小說、詩歌等開始發展,出現了金澤榮、申采浩和申檉等作家。
金澤榮(1850~1927)既是詩人又是歷史學家。他用漢文寫了不少詩歌和論文,《聞安重根報國讎事》、《感中國義兵事五首》是他的詩歌代表作。他通過這些詩篇表露了自己對人民的同情和反侵略的思想。
文學家申采浩(1880~1936)也在這時期發表了不少作品。詩《晨星》、短篇小說《夢天》是他的代表作。這些作品真實地反映了他對侵略者和反動統治的無比憎恨和對未來的美好理想。
“九·一八”事變後,隨著抗日武裝鬥爭的展開,朝鮮族文學得到蓬勃發展,流傳於抗日根據地的革命歌謠和戲劇,揭開了現代朝鮮族新文學的序幕,其中如《反日歌》、《民族解放歌》、《統一戰線歌》、話劇《血海之唱》等,為朝鮮族文學增加了抗日救亡鬥爭的新內容。金昌傑的短篇小說《暗夜》、《名落孫山》,李旭的詩歌《北斗星》和《五月的紅心》,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朝鮮族的作家文學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發展階段。李旭、金哲、任曉遠等人的詩作,李根全、黃鳳龍的小說和戲劇創作,都具有廣泛影響。民間文學的蒐集和整理工作也取得了很大成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