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湖樓晚景

《望湖樓晚景》是北宋詩人蘇軾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望湖樓晚景
  • 創作年代:宋代
  • 作品出處:《東坡七集》
  • 文學體裁:七言絕句
  • 作者:蘇軾
詩詞原文,注釋,創作背景,詩歌賞析,作者簡介,

詩詞原文

望湖樓晚景
橫風吹雨入樓斜,壯觀應須好句夸。
雨過潮平江海碧,電光時掣紫金蛇。

注釋

【注釋】
①時――時時. 掣(chè)――拉,拽 .紫金蛇――形容閃電的形狀和色彩.
【簡析】
這首詩開頭時氣勢很猛,好像很有一番熱鬧,轉眼間卻是雨闌雲散,海闊天青,變幻得使人目瞪口呆.其實不只自然界是這樣,人世間的事情,往往也是如此的.
本詩通過寫橫風斜雨,江潮湧動,運用比喻手法,生動形象的寫出了雨前雨後的壯觀美景,使人有雄壯之感

創作背景

熙寧五年(1072)蘇軾被派遣擔任杭州州試的監試.試院餘暇,得以到鳳凰山上的望海樓閒坐,寫下這首詩.原五首,分別詠江潮,雨電,秋風,江景,各具情韻.

詩歌賞析

《望湖樓晚景》共有五首,這是其中第二首。有人認為,蘇軾詩中的“橫風”、“壯觀”(“觀”在這裡讀第四聲,不讀第一聲)兩句,寫得不夠好。他既說“應須好句夸”,卻不著一字,一轉便轉入“雨過潮平”了。那樣就是大話說過,沒有下文。
這話雖說不無道理,但蘇軾這樣寫,自是另有原因。第一,他是要寫一組望湖樓晚景的詩,眼下還不想騰出筆墨來專寫忽來忽去的橫風橫雨。所以他只說“應須”,是留以有待的意思。第二,既然說得上“壯觀”,就須有相應的筆墨著力描寫,老把它放在“晚景”組詩中,是不太合適的,不好安排。
蘇軾寫下這組詩後的第二年,他遊覽了有美堂,適逢暴雨,就立即寫了《有美堂暴雨》七律一篇,奇句驚人,是一首名作。應了他那“壯觀應須好句夸”的話了。
其實在這首詩中,他的思想有過一段起伏變化。在開頭,他看到一陣橫風橫雨,直撲進望湖樓來,很有一股氣勢,使他陡然產生要拿出好句來夸一夸這種“壯觀”的想法,不料這場大雨,來得既急,去得也塊,一眨眼間,風已靜了,雨也停了。就好像演戲拉開帷幕之時,大鑼大鼓,敲得震天價響,大家以為下面定有一場好戲,誰知演員還沒登場,帷幕便又落下,毫無聲息了。弄得大家白喝了彩。蘇軾這開頭兩句,正是寫出人們(包括詩人在內)白喝了一通彩的神情。
雨過以後,向樓外一望,天色暗下來了,潮水穩定地慢慢向上漲,錢塘江浩闊如海,一望如碧玉似的顏色。遠處還有幾朵雨雲未散,不時閃出電光,在天空里劃著名,就像時隱時現的紫金蛇。這首詩寫的就是這樣一幅望湖樓的晚景。開頭時氣勢很猛,好像很有一番熱鬧,轉眼間卻是雨收雲散,海闊天空,變幻得使人目瞪口呆。其實不止自然界是這祥,人世間的事情,往往也是如此的。上了年紀的人,經歷的事情多了,會不止一次地遇到過類似的現象。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宋代文學家。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蘇洵長子。嘉祐二年(1057年)進士。累除中書舍人、翰林學士、端明殿學士、禮部尚書。曾通判杭州,知密州、徐州、湖州、穎州等。元豐三年(1080年)以謗新法貶謫黃州。後又貶謫惠州、儋州。宋徽宗立,赦還。卒於常州。追諡文忠。博學多才,善文,工詩詞,書畫俱佳。於詞“豪放,不喜剪裁以就聲律”,題材豐富,意境開闊,突破晚唐五代和宋初以來“詞為艷科”的傳統樊籬,以詩為詞,開創豪放清曠一派,對後世產生巨大影響。有《東坡七集》《東坡詞》《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