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溪竹板橋造紙

彭水自治縣朗溪鄉田灣村竹板橋劉氏繼承和發展了蔡倫造紙術,利用長溪河兩岸豐富的竹資源生產環保草紙,家家有作坊,人人會造紙,被世人稱之為“大山裡的蔡倫部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朗溪竹板橋造紙
  • 所屬地區重慶·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
  • 遺產編號:Ⅷ—14
  • 遺產類別:傳統手工技藝
基本信息,技藝簡介,造紙工序,技藝價值,傳承危機,

基本信息

文化遺產名稱:朗溪竹板橋造紙
所屬地區:重慶·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
遺產編號:Ⅷ—14
遺產類別:傳統手工技藝
申報日期:2006
申報人/申報單位: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
遺產級別:市

技藝簡介

彭水自治縣朗溪鄉田灣村竹板橋劉氏繼承和發展了蔡倫造紙術,利用長溪河兩岸豐富的竹資源生產環保草紙,家家有作坊,人人會造紙,被世人稱之為“大山裡的蔡倫部落”。 竹板橋劉氏造紙,大致經歷了4次變遷,2次工藝改進。造紙作坊先是在歐家洞,後搬到長溪河邊,再搬上右岸半坡,最後才定居到地址上。工藝上也做了制料和舀紙成型上的兩次改進。20世紀50年代,他們大膽引進生石灰浸竹工藝,取締了蒸煮製料的辦法,用碾壓法取替了碓搗法;20世紀70年代由劉開勝創研舀紙工藝, 改每次成型1張為2張,提高工效一倍;改變原始型張,提高了產品的經濟價值。
朗溪竹板橋造紙系流傳於彭水朗溪竹板橋等地的傳統造紙術。早在唐宋時期,彭水竹板橋人就學會了土法造紙,至今已有約300年歷史,傳承了11代。
朗溪竹板橋土紙是傳統工藝草紙,其規格為22×44厘米,具有色澤金黃,厚簿均勻,綿實有韌性,汲水性能好,易燃燒等特徵。
朗溪竹板橋造紙工序十分複雜,有“七十二道腳手,除開吹那一口”的說法。其工藝流程主要有:取料、制料、製漿、成型、乾燥、包裝及保管。工具有:砍刀及其刀莢、舀子、作坊、木榨、地甑、漿缸、料池、石碾、石碓、刮刀、涼桿、木錘、攪拌器、木桶、水漂、牛等。

造紙工序

1、備料。包括製造纖維、浸泡和膠合劑三個方面。紙纖維備料有伐竹、破碎生料;發酵用料為生石灰粉;膠合劑的備料一是採摘樺樹葉,二是種植草本植物“樺葉”。
2、制料。一是製作竹纖維,含鮓料、清洗、發汗、浸泡、碾壓等工序。20世紀70年代以前,一直採用造地甑直接蒸煮生料為熟料的辦法。二是製作膠合劑。採摘樺樹葉曬乾、碾磨,兌水調製;或者采“樺葉”搗碎取汁。
3、製漿。主要有踩揉纖維、裝缸加水、分纖攪勻、添加膠汁等。
4、成型。主要有舀紙、去水、揭紙等工序,也是關鍵工序。
5、乾燥。採用晾曬來完成。
6、包裝。按“疊、合、捆”進行綑紮包裝。

技藝價值

朗溪竹板橋造紙術繼承和發展了中國古老造紙術的傳統工藝,代代相傳,不斷改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一是保留了蔡倫造紙術的傳統工藝。二是發展了傳統造紙術。三是保留了傳統的文化藝術。在勞動過程中產生的勞動號子、山歌,現仍在傳唱;同時仍保留著多種禁忌,加重了它的神秘感,增添了更多的魅力。

傳承危機

隨著社會的進步,以及大量印刷製品占領這一市場,朗溪竹板橋土紙的生存空間日漸萎縮。青年人不願再居住在閉塞的山溝里學技藝,紛紛外出打工,後繼乏人,生存困難。朗溪竹板橋造紙術面臨失傳危機,急需搶救、保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