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見識的姑娘不會過得太壞

有見識的姑娘不會過得太壞

《有見識的姑娘不會過得太壞》是周珣最新隨筆集。

雞湯喝多了也會醉,有時候,我們需要一杯醒酒湯。醒著雖然痛苦,但讓我們活得更明白,更清晰,更懂人情、更懂世界、更懂自己。

周珣的文字是無刃之鋒,無論是疑難雜症還是常見病,她都能分而解之、解而化之,最終,解藥從你自己心中浮出——真正能治療你的,還是你自己,而她做的是,強大你,開闊你,豐富你。

這世間的殘酷並非驚濤駭浪,更可能是靜水深流。用什麼姿態與世界對視,根底上,是我們要做一個怎么樣的自己。有些姑娘選擇一輩子單純,而有些姑娘則變得有見識。

基本介紹

  • 書名:有見識的姑娘不會過得太壞
  • 作者:周珣
  • ISBN:978-7-5502-8657-3
  • 定價:36.80元
  • 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 出版時間2016年11月
  • 裝幀平裝
  • 開本:32開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代序,文摘,

內容簡介

如果這個世界有一種東西,可以一手在握、不離不棄,能佑護能助力你不慌張,不急迫,不焦慮,不混亂,真正做到“不亂於心,不困於情”,應該就是你的見識。
在這本書里,周珣不煽情,不編故事,不灌雞湯,她會特別溫和又特別坦誠地跟你講道理:為什麼有些人會捨不得走太近?為什麼不能和從未醉酒的男人交朋友?為什麼別人的愛情比海深?為什麼有些妹紙是大叔控?為什麼寧做悍婦,不做怨婦?為什麼要有分寸?怎樣做個高品質的圍觀者?怎樣做個越來越有意思的人?而對那些留不住的人,我們該怎么做?為什麼你不能一直單純下去,而要有見識?
道理真明白的時候,你也就能過好這一生了。

作者簡介

新聞專業,紙媒出身。對一切“有意思”的事情保持興趣和關注,有才情卻不局限於才情,隨性而又靠譜認真,著有《貌似弱女子》《會得美人無限意》,公眾平台“清唱”專欄作家。

圖書目錄

自序 你不要單純,你要有見識
Chapter1有些人捨不得走太近
好的分寸,是雙方各自往前走 50 步時, 發現居然在長路的中央相遇。
談得來是一種淺關係 | 003
不和沒醉過酒的男人交朋友 | 009
最傷感的愛是不同步的愛 | 013
就是愛漂亮,美只是安慰 | 017
有些人捨不得走得太近 | 021
40+ 熟男是一種什麼樣的生物 | 026
想念一個妖精 | 031
有好的分寸,才有好的感情 | 035
Chapter2做一個越來越有意思的人
活得沒意思,大部分原因是活得沒興致。 有所熱愛、有所貪戀、有所沉迷,可以避免心靈無處安放。
一個才女理想者的半途而廢 | 045
不做人生贏家又怎樣 | 049
女漢子的四重境界 | 054
寧為悍婦,不為怨婦 | 060
大女人和小女人的相對論 | 063
做一個越來越有意思的人 | 066
你那么努力,是為了過“不一定”的生活 | 073
Chapter3你是誰就配得起誰
基本上,我們過的是棋逢對手的人生。
為什麼別人的愛情似海深 | 081
你為什麼遇不到居家好男人 | 087
你是誰就配得起誰 | 095
信不信“其實嫁給誰都一樣” | 099
如何做一個大叔的女人 | 104
杜拉拉們的辦公室戀情白日夢 | 110
當選擇做全職太太時,你其實在選擇什麼? | 113
致久別重逢的你 | 120
Chapter4有見識就不會變得太壞
純真這回事,到18歲,就夠夠的了。甚至,8歲以後,體認一點不太純真的事情,也是可以的。
情書只有兩種 | 129
所謂萬般無奈,都只是還不夠愛 | 133
下廚比上床更是真愛 | 138
哪些情話可以信 | 142
轉戰女友幫之七種武器 | 148
記性好有什麼好 | 153
有見識的姑娘不會變得太壞 | 156
被辜負的人永遠被辜負 | 160
Chapter5如何做個高品質的圍觀者
概不參與, 更可能是一個人曾經滄海後的袖手旁觀。
傳言是一種挺沒力量的東西 | 167
愛這件事,說得少八卦就少 | 170
織毛衣的那些事 | 174
如何當一隻高品質的情人節燈泡 | 178
世界盃是女人的劇情片 | 181
裝修就是熱戀一場 | 184
情愛歷程之遊樂場版 | 188
時間用在哪裡,愛就在哪裡 | 191
Chapter6有些事不如停在“心裡有過”
啞口無言,是對過往最好的收尾。 不說,不絮叨,不展覽,不抱怨、不糾纏、不陷溺。
如何對待我們留不住的人 | 199
懂得等待,懂得離開 | 205
從錯愛中脫身 | 208
女人想要什麼樣的被分手 | 212
不如停在“心裡有過” | 220
高端前妻和品質前夫 | 224
什麼樣的情侶別後會複合 | 228
致久不聯繫的你 | 231

代序

你不要單純,你要有見識
我不建議你做一個單純的姑娘,就像我不希望你開成一朵溫室的花。在這個並不單純的世界上闊步前行,你需要一些比單純更有力量的傍身利器。比如,見識。
在中國式的養成教育里,父母輩會有意識地鍛鍊男孩子,讓他們經風雨,見世面;而女孩成長的歲月里,更多是被保護,被蔭庇,被盡一切努力與壞的、惡的、陰暗的、灰色的地帶隔絕,讓她們儘可能多地沐浴在陽光下。順理成章地,單純善良,既是普遍情形下對姑娘們的推崇和讚美,也隱隱然成為一個好姑娘最重要的評判標準。
但是,這個標準是有一個大bug(漏洞)的,它簡單粗暴地把單純和善良畫了等號。
如果善良真是你身上的光芒,這光芒應該可以擊穿黑暗,在暗夜裡光耀千里,而不是靠一葉障目,以自欺欺人的方式否認和迴避黑暗的存在。
僅僅基於單純的善良,其實是最靠不住的。沒有在紅塵中打過滾、沒有被五色迷過目、完全未經引誘和衝擊的單純善良,並非本色堅持,而只是沒機會變質。這樣的單純是容易被浸染變色,容易被擊垮和崩壞的。周芷若、羋姝都曾經是多么單純的姑娘!很多特別單純的姑娘,陡然面對世界複雜陰暗的一面時,都被打蒙了,吃驚震動,不知所措,繼而隨波逐流,甚至變本加厲。她們未經世事、懵懵懂懂的單純,讓她們的善良也因之成為未經驗證、不夠堅定的善良。
那些以為可以憑著單純善良得遇良人、俘獲愛情的想頭,實在是傻白甜電視劇看多了。這個世界誰不累啊?男人,尤其是優秀的男人,有什麼理由非要選一個單純的伴侶來不辭勞苦地罩著她一生一世?棋逢對手的愛情,才是可期長久的愛。除了善良,你還得有一些其他的裝備,讓你們互相倚重,彼此依存。即使有一天愛情不在了,你們至少還是同一量級的對話者,有可以切磋討論的智商、情商基礎。
大多數男人聲稱他們想要單純善良的姑娘。事實上,他們中的多半,會辜負和傷害單純善良的姑娘。少一半,在未來披荊斬棘攜手前行的道路上,會發現,單純善良在心中日漸跌價,扯住一雙單純善良的手拖曳前行,而不是同樣溫熱有力的兩手相握彼此扶掖並肩奔跑,委實吃力而辛苦。
單純真的不重要。不要為了保持你的單純,而禁止掉世界很要緊甚至更致命的另一部分;不要為了保持單純,而閉目塞聽;不要為了保持單純,而讓你的大腦秀逗。這個世界不需要單純的姑娘。到了一定年齡,你就會發現,人們說“這姑娘單純”時,這意思和說你傻差不太多。
你不要單純,你要有見識。
當我們說見識的時候,既不單指見聞,也不只是知識。但它肯定是從學習知識、增廣見聞中起步的。見識,是對客觀事物的一種綜合認識、理解和判斷能力,它包含眼光、見解、思維方式、分析能力,包含對過去的歷史經驗的總結和靈活駕馭套用。
有見識的姑娘會有自己看世界的眼光,儘可能多地認識世界的寬廣遼遠,明晰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的相對位置。
有見識,並不就是心地不純良。恰恰相反,見識會讓你明睿、自信、勇敢,在身陷險惡之境、遭遇不好的體驗時,既能夠明了惡的存在,也不失去感知善的能力,有崇尚善的信念,有堅持善的勇敢。這樣頭腦清醒狀態下選擇的善,才是不會被輕易扭曲和擊垮的善。
甚至,有見識,你就根本不會置自己於太壞的境地。見識,會讓你敏銳而富有預見性,能夠穿透複雜的表象,深入內里,直擊本質,洞悉規律和方向。你的見識會增益你的決斷力,讓你有效地規避爛人爛事,不立於危牆之下,不與白痴爭短長。
這並不是說有見識你就不會遭遇壞運氣。但有見識會讓你在最壞的時刻,找到最好的應對方式。有見識,會提升和保障你生活狀態和生活質量的下限,會讓你把命運更多地掌控在自己的手中。
有見識,你才夠豐富。姑娘,如果你期望自己愛的人是大江大海,就不能把自己困成方塘中的小魚。記住,“夫尺澤之鯢,豈能與之量江海之大”。
你的見識會吸引你愛的人,你的愛會因為你的見識而更有價值。你的高才遠識,會讓你的感情有著力處,你們相互分享彼此激發,不是飄在虛空的你儂我儂,而是腳踏實地的兩相依傍,“根,緊握在地下;葉,相觸在雲里”。
努力做一個有見識的姑娘吧。在一定意義上,見識決定你人生的層次和格局。有見識,會讓你的人生處於一種篤定的狀態,內心清醒安定,對生活自有計較和分寸。
你不會把自己逼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一心追逐大家一窩蜂追逐的東西,包包、成功、男人甚至二胎;你不會被挫折和誘惑迷亂了心志,面對職場的波詭雲譎你不會手足無措左支右絀,你會清楚什麼是正確的,什麼是你要堅持的;你不會在人際相處中不知進退逾越分寸,因而被傷害或者損傷了一段本來可以很好的交誼;你不會愛上不值得愛的人,就算萬一不小心愛上了,你也不會陷溺在絕望和不健康的感情里,有斷腕的決心、回頭的本事、再愛的能力。
如果這個世界有一種東西,可以一手在握、不離不棄,能佑護能助力你不慌張,不急迫,不焦慮,不混亂,真正做到“不亂於心,不困於情”,應該就是你的見識。
《紅樓夢》里有一句話,“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年輕的時候會覺得它世故。如果見多識廣只是讓你越來越流俗,越來越從眾,那確實是陳腐世故;但如果洞明是懂得洞察人性的細微幽深,練達就可以是慈悲,是體諒人性的複雜多元,秉持一副樂觀寬容的心腸。
一個有見識的姑娘,一定不是一個活得木訥寡淡、謹小慎微、步步驚心的姑娘,她會允許自己多體驗多嘗試。她甚至可以比別人都活得率性自由一些,因為,她的視野在,心胸在,自信在,手段和方法,都會同在。
有見識的姑娘不會過得太壞。
以下,是一些長見識的具體建議:
多讀書。但是,不要把自己讀成王語嫣,背了一肚子武學家譜,看得出每個人的武功套路,卻看不出慕容復的心腸。多讀不是傻讀,讀書是看世界的捷徑,世情百態,各色人等,比強記更重要的是理解。
多行路。不是多旅遊的意思,那種到異地住酒店看景點的不算。行路,是有機會去看天外的天、山外的山,接觸陌生世界的人,領悟別處的生活。
多歷練。不過那種一眼看得到底的生活,不早早掐死自己未來無盡的可能性。多嘗試,多經事,做開放的自己,做不害怕的人。
多交朋友。不是多加微信好友,通訊錄一列上千。是讓你長見識、有進益、能為你打開新奇世界的門的朋友,是影響和敦促你積極生活、變得更好的朋友。
因為擁有這樣一些朋友,作為一個疏懶的作者,才有了這本結集。藉此,誠意致謝我的歷任債主編輯:朱曉戎、王永午、方奕晗、林特特、艾小羊。謝謝你們的耐心和鞭子。
也謝謝肯翻開這本書的你。

文摘

做一個越來越有意思的人
我剛滿五歲的兒子,已經學會說“沒意思”。
聽見這三個字時,我嚇了一跳。好在,他在房間裡逡巡了一會兒之後,迅速找到了自己的“意思”—一本地圖冊,埋頭翻找媽媽之前旅行的國家。
在悠長的一生中,多多少少,我們都會有感覺“沒意思”的時刻。這樣的時刻,我們無聊,低落,悶哼哼,無所事事,這不是什麼了不得的事情。它是會自然揭過的一頁,在內心深處,我們其實有確信,前方,無數有意思的事情在等著呢。
比較可怕的情形是,對很多人來說,人生是個越活越沒意思的過程。隨著年齒漸增,不知不覺中變得不再對一個有意思的前方心懷期待。
上班沒意思,下班也沒意思;掙錢沒意思,掙不著錢更沒意思;單身孤獨得沒意思,兩個人相處日復一日沉悶起來越發沒意思。世俗認可的成功沒意思,連世俗認可的成功都不可得,也沒意思得很吧。
那些我們生命中特有意思的事情,是怎么漸行漸遠,終至消失不見、捕撈不著的呢?
大一冬天,我在女生宿舍里犯懶,門外忽然一陣雜亂的腳步聲,伴以穿插其間的驚呼,讓人以為出了什麼亂子。開門,發現不少同學正連蹦帶跳地往樓下沖。這場小規模的騷亂源於窗外的初雪,很多來自南國的同學這一天見到了生命中的第一場雪。
在物質條件不那么好的時候,第一次看雪、第一次看海,第一次坐飛機、第一次進劇院,都非常有意思。這種因為稀缺、新鮮感帶來的生活中的“有意思”,正在無可避免地越來越少。我兒子對樂高、變形金剛一類的生日禮物,基本無感。因為這些是他日常也能得到的玩具。成人的心理也是一樣,當禮物變為日常,得來全不費工夫,沒有了企盼、熱望、等待的過程,沒有了艱苦的付出,輕而易舉就獲得的東西,總是不那么有意思。隨著見過的、擁有的東西越來越多,能讓你興奮、興致勃勃、瞬間幸福感爆棚的東西就越來越少。基本走上了叔本華所謂“人類欲望不滿足就痛苦,滿足了就無聊”的循環。
中年因此成為尤其沒意思的階段。既不像青春年少時,見什麼都新鮮,未來綻放著無盡的可能性;也不像老邁年高,去日苦多,忽然悟出剩餘的每一天都不肯虛度。很多貌似該有的都有、生活得很正常的中年人,每天在固有的軌道上周而復始機械運行,日子過得沒什麼不好,可也沒什麼好,他們共同的特點是臉色疲憊,笑容淡漠,眼神空洞。這是一些看上去什麼也不缺的人,除了一點意趣、一點興致、一點活力、一點精神頭兒。他們用平和形容寡淡,以超然掩飾木然。這種中規中矩、了無生趣的活法,那么切近那么熟稔,我們的朋友,我們的親人,幾乎,就是我們自己。
總是會有不甘心的人。那么,怎么才能避免越活越沒意思?
這個真是蝦有蝦路蟹有蟹路。我認識一個女人,孜孜不倦地談戀愛,從十幾歲到幾十歲,不停更換戀愛對象,次次愛得死去活來。她的確活力充沛,每愛上一個人都像天山童姥新吸食了鮮血,精神煥發鬥志昂揚,她的生命就是一個有意思的傳奇。但這法子實在不好推廣,各有因緣莫羨人。
還是試著尋找一些具有普遍性的路徑。
排在首位的,我以為是強健的體魄。有意思在一些時候,根本就是個體力問題。
20 年前,我上夜班,凌晨 1 點下班去簋街宵夜,吃到 3 點,去打早場保齡球,玩到 6 點鐘回家蒙頭大睡。這種有意思的生活,我現在一天都過不下去。該熬時熬不住,過了點兒還睡不著。
微信圈有朋友招呼“戈壁徒步”,呼啦啦衝上去一隊人,個個熱情洋溢。真正成行的寥寥無幾。一天30公里,烈日沙漠行,再有意思,平日沒鍛鍊也不敢去啊。假裝著嚮往一下得了。
一位同齡男性友人,愛上一個90後姑娘,一開始也算情投意合。最後分手,原因是“陪不動”。年輕姑娘想要的有意思的生活,中年男人著實體力不支。
除了拼體力,避免活得沒意思,更多拼的是創造和發現的能力。大家的日子其實能差到哪裡去?一樣居家過日子,為什麼有人活得就比你有神采、有意思?
我結識過一位理髮師。介紹我找他剪髮的朋友說“他很特別”。果然特別。我第一次找他,本來是要燙髮,他看了看說,你的頭髮要養養了,別沒事兒老燙,毀頭髮。我擔心只剪剪沒型兒。他答:髮型師真正的手藝是剪出型兒,不是靠燙。那次剪髮,花費是準備燙髮的十分之一,耗時比一般剪髮長一倍。
我還真沒見過這種不以燙染多賺錢為目的的髮型師。他剪髮時神情專注、投入,眼睛裡有真正的興趣和熱愛。
後來我找他做過兩年的頭髮,有很多次,我坐得不耐煩,也覺得可以了,他卻不肯放,一定精工細剪,每次要剪到他滿意才算完。
有時候會找不到他,因為他會去香港學習,去新加坡進修,或者在別家髮屋觀摩、參加比賽。
熟了,也會聊聊他的經歷。
他來自內陸省份的小城,一直保留著從那裡到北京的硬座車票。他在北京第一次坐捷運的捷運票、和妻子第一次約會看電影的電影票,第一次接了媽媽來北京逛故宮的門票,他都剪貼留存。
他從女兒出生,每天堅持給她照一張照片,從無間斷。如果出差,就讓家人照了傳給他。看他手機里那個漂亮女嬰每一天的變化,不但是他的,也成為我們這些客戶的樂趣。他手機照片裡的另一個主題系列,是他在陽台給妻女親手種植的蔬菜,各種綠意盈盈。他娶的是大學畢業的北京姑娘,一開始岳父母難以接受他的北漂身份、他的職業,但很快就處得其樂融融。
我相信會的。很難有人會不喜歡、不接受他那樣的人,無論是對職業還是對生活,他都認真投入地創造出意思,讓身邊的人能夠強烈地感受和體驗到。
他是高爾基所說的那種可以“建造一種充滿感受、思索和行動的時鐘”的人,他自己創建的價值坐標,覆蓋了日常枯燥、單調、“冷冷地滴答著的時間”。
我已經 N 久找不到他剪髮了。他去日本交流學習。一個有意思地活著的人,總會有機會遭遇更有意思的生活。
活得沒意思,大部分原因是活得沒興致。有所熱愛、有所 貪戀、有所沉迷,可以避免心靈無處安放。
我從來不嘲笑廣場舞大媽。不是因為我不再年輕,是因為我覺得可以不顧別人的眼神、觀望甚至嘲弄,投入地做一件自己喜歡的事並且由衷快樂,挺值得尊重的。雕塑家羅丹所理解的生命是“無盡的享受、永遠的快樂、強烈的陶醉”,都可以在廣場舞大媽們的身上找到。有什麼不好嗎?
我知道我無法參與,但我樂于欣賞,也願意在一定程度上避道而行。那也算一種有意思的生活。它可能不適合所有人,沒有哪種有意思的生活是適合所有人的。
避免越活越沒意思,還有一項大招,是禁止掉那些掃興的人。去了一個地方聚餐,說“這有什麼好吃的”?去了一個地方旅遊,“有什麼意思啊,全是人”;去看一場電影,“沒勁,不如在家看電視”。滿滿的負能量,不但他自己的生活沒意思,也掃蕩掉身邊的人的興味。他說的也許是實情,他比別人都理性、冷靜、現實,但真心招人煩。
寧可跟那些有點大驚小怪的人交往。我認識一個朋友,被大家擠對是“最會拍大腿”的人,一點兒美好的東西都會惹他擊節讚嘆。一起出去玩,他會看著風景連連發聲“天吶天吶”,感染得你也不由自主跟著激動起來。
想活得有意思,就好好珍惜你生命中遇到的每一個興興頭頭的人。
最後一招,想要“有意思”的不傳之秘,我猶豫能不能說。大機率上,所有的逸出常軌,都有意思。犯點兒小壞、適度放縱,不要太積極向上、太追求有意義、自律太甚。
我們多數人受的教育,是相當板正的。你有機會碰到很多老實人、
正直的人、好人,端方嚴整,就是偏於木訥乏味。像一棵早早被刀砍斧削、修剪掉枝丫的樹,長得很直,也是可用之材,但不是風景,失去所有的觀賞性。
林黛玉為什麼比薛寶釵有意思?因為她沒有被規範得那么完美,保留了縱情任性的女兒心。
不必活得太過拘謹,犯一點點規矩,踩一點點線,做一點點壞事,是很有意思的體驗。比方說,喝可樂是一種很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壞處罄竹難書,可我偏偏喜歡。活著有意思的一個標誌,是保留一點喜歡的壞毛病。好吧,能給自己的壞毛病找出這么高大上的合理性來,是寫字這件事讓我覺得有意思的部分。
你那么努力,是為了過“不一定”的生活
認識洋洋媽是在兒子上過的一所幼稚園的門口。在接孩子的媽媽里,洋洋媽很出挑。一半的原因是她高個子、大長腿,打扮入時,妝容清淡,另一半的原因,是她背帶里裹著一個粉妝玉琢的小毛頭,也就半歲的樣子,手裡牽著一個走路一步三搖跌跌撞撞的女娃娃,接出來的是個四五歲的小帥哥。
不是一次兩次,而是天天如此。在一群接孩子的阿姨、好幾個帶著阿姨接孩子的媽媽里,顯得很特別。
她開一輛豐田埃爾法保姆車,三個寶寶椅色彩各異,鮮亮耀目,車裡有淡淡的奶香氣。
在有一回她安頓老二,把老大的書包掛在路邊矮樹的枝椏上時,我伸了把手,她微笑致謝,我們就此相識。
後來幼稚園組織的義賣會上,看到她帶著三個孩子賣餅乾和十字繡。餅乾的形狀千奇百怪,但攤位前一張烤箱邊兩個白鼻子娃娃滿手麵團、一個小嬰孩趴在一邊瞪著大眼睛張望的照片吸引了人流,負責收銀的小帥哥對每一個買餅乾的人鞠躬致謝。
真正驚著我的是她的十字繡。
我知道她是自己帶孩子的媽媽,家裡只用了小時工日常保潔,三個孩子的吃喝拉撒睡,都是她一手搞定。她因此在媽媽群被作為偶像崇拜。要知道,現如今一般都是三四個大人對付一個孩子。她是倒過來的。
她什麼時間搞十字繡這種費心費工費時的事情啊?
孩子睡了以後啊。她說。十字繡讓她專注安靜,平復情緒。“你以為我就沒有被仨小東西搞瘋的時候嗎?一拿起針線,就慢慢平靜了。”
這個帶三個孩子、做餅乾、繡十字繡的媽媽,其實還有一個英文名字MAY。在生老二之前,她是一家上市公司主管生產的副總裁。對的,你沒看錯,不是銷售,不是公關,她是管車間的。再早,她是工科博士;在這之前的之前,她去了一年非洲,做教師。
去非洲之前,一門心思要收她當博士生的導師問過她:你打算什麼時候回來讀博?她答:不一定啊。
在辭職回家生老二之前,她公司的老闆問她:你打算什麼時候回來上班?她答:不一定啊。
然後她噼里噗嚕生了老三。
她和先生約定,孩子都要自己帶。不假手保姆,不託付老人。在老大要入學的前一年,她攜老大重返非洲。她的先生,暫停、交接了手裡所有的項目,回家做奶爸。
她公布這個家庭計畫時,我們都嚇一跳。她說她想念做教師的生活了,也覺得值得帶老大體驗。但是,孩子爸也回家?這個?
那么多年的努力和積累,不就是為了這點兒自由?又不一定就一直如此。她睜圓了眼睛,仿佛大家的驚訝才讓她驚訝。
不一定啊。
每次,當看見“做女人一定要怎么樣怎么樣”的論調,我就會想起洋洋媽說“不一定啊”時那副俏皮、自信的神態。
波伏娃說,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被塑造的。
真是這樣。塑造女性這項工作,一直被不遺餘力地堅持著。以前教導你三從四德,現在教導你獨立堅強;要么告訴你有了事業有了錢咱想睡誰就睡誰;要么警告你女人不能沒有愛,嫁不出去就是最大的失敗。所以,做女人,一定要啊一定要,一定要這樣,或一定要那樣。
雖然方向迥異,南轅北轍,但我看不出實質有什麼不同。當你被“一定要”指教和要求著的時候,你已經被設計、被框定了,這樣或者那樣,都逃不過按男權社會的規則和潛規則去生活。
什麼叫自由?自由就是“不一定”。有的選才是自由,“非如此不可”的時候,已經被剝奪了另外的可能性和無限的空間。
你不一定要相夫教子。如果你享受一個人的生活,妻子和母親的角色並不是你必須、被迫、一定要扮演和承當的。嫁不了人就有不了愛?胡說八道。若是沒有給予愛和獲得愛的能力,沒有讓愛持續和生長的心思,嫁了人也一樣保有不了愛。
同理,你也不一定要職場拼殺。那種掙錢就是掙家庭地位的想法太low(差)了。在一切正常的親密關係中,金錢永遠不會是決定性的因素。這是基礎項和可選項之間的差別。我聽過一位男性友人跟哥們兒講起他辭職在家的太太,“媽媽是我們家的定海神針”。如果非要在一個家裡討論“地位”問題的話,這應該算有說服力的家庭地位。
波伏娃嘲笑世人:“人們把我塑造成兩種形象,或是個瘋子、怪人,或是個女慈善家、女老師,但沒人說過這兩者不能協調。我可以是一個有頭腦的蕩婦,也可以是個不正經的女慈善家。”
忽略她的賓語,注意她的句式。
當一個女人用“我可以是,也可以是”的句式表達時,她是底氣十足、真正自信的。
“我絕不讓我的生命屈從於他人的意志”,這是波伏娃19歲時的宣言,她做到了。
洋洋媽也做到了。她可以讀博士,可以不讀博士,可以工作,可以不工作,可以帶孩子,可以做義工。她在她喜歡和願意的各種狀態間自如切換。她說,“不一定啊”。於她而言,沒什麼是她“一定要”怎樣的,只有她“想”怎樣的。她做她樂意、享受做的一切。
只是,享有“不一定”的自由,不屈從,實現自己的自由意志,卻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福利。如洋洋媽所言“這么多年的努力和積累”。是的,自由不是憑空飄落的,它需要土壤,需要孕育,需要養分,有時候甚至需要足夠長的生長期,更需要的是,配得起它的心智和觀念,配得起消受它的人。沒這個素質,沒這個積累,沒這個資本,就只好“一定要”如何。
這個積累當然包括經濟的積累。不必為現實生計煩惱、掙扎,是洋洋媽可以自由出入的重要基礎。但是,洋洋媽夫婦肯定不是我認識的人里最有經濟能力實現自由生活的人,但他們確實是生活得最自由自在的一家。所以,錢在自由中的作用,重要,有限。
如果說真有做女人一定要的,應該是修出一身過硬的功夫,想怎么就怎么,怎么高興怎么來,給自己自由。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把權貴替換為“老闆”“上司”“老公”“男人”都是可以的。一旦覺得自己摧眉折腰,不開心不暢快了,就有離開的勇決,還有離開的資本,包括殷實的錢袋、傍身的手藝、可期的未來。確知自己離了這裡、離了這個人,仍然可以過得好,甚至可能更好,這一份信心,只有自己能給自己。
龍應台說,千山萬水走到最後,我們最終負責的,還是“自己”二字。
所以,讓他(她)們“一定”他(她)們的去吧。我們,奮力去掙得我們的“不一定”。那“不一定”里,才是大世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