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翅部

有翅部屬於衣魚部部和有翅部類別,屬於昆蟲範圍,變態類型可分為3大類,即原變態、不全變態和全變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有翅部
  • 分類:衣魚部部和有翅部
  • 亞綱:30個目
  • 範圍:昆蟲
簡要介紹,分類介紹,蜉蝣目,蜻蜓目,襀翅目,紡足目,直翅目,竹節蟲目,蜚蠊目,螳螂目,螳[蟲脩]目,等翅目,革翅目,蛩蠊目,缺翅目,囓蟲目,虱目,纓翅目,半翅目,鞘翅目,廣翅目,蛇蛉目,脈翅目,膜翅目,毛翅目,鱗翅目,長翅目,蚤目,雙翅目,捻翅目,

簡要介紹

昆蟲綱分為衣魚部部和有翅部。
有翅部包括昆蟲綱中的絕大多數種類。其中大多數具翅,少數種類因適應生活環境而翅發生次生性退化。口器類型多樣化,有咀嚼式、刺吸式、銼吸式、虹吸式、舐吸式等類型。成蟲期腹部除外生殖器和少數種類具尾須外,無其它附器。變態類型可分為3大類,即原變態、不全變態和全變態。按翅的發育形式,原變態和不全變態屬外生翅類,全變態屬內生翅類。其中許多種類為農林或牧、醫重要害蟲,有的則為益蟲,因而與人類關係密切。該亞綱可分為30個目。

分類介紹

蜉蝣目

體柔軟纖細。口為退化的咀嚼型,已喪失功能。觸角剛毛狀。翅三角形,後翅明顯小於前翅。腹末有一對細長多節的尾須,常有一條中尾絲。原變態,即稚蟲發育至成蟲有一個很短的亞成蟲期,此期足較短,翅較不透明,較不活躍,經脫皮羽化為成蟲。稚蟲期1~3年,蛻24次皮,捕食小型水生動物,捕食範圍很廣,是淡水食物鏈中重要的一環。成蟲生命極短,“朝生暮死”,飛翔力弱,部分種類有趨光性,飛翔中交配。全世界2250餘種,我國250餘種,分屬14科。蜉蝣對監測水質有重要作用,是目前國際流行的EPT(E-蜉蝣目;P-襀翅目;T-毛翅目)水質監測三大水生昆蟲之一。

蜻蜓目

包括蜻蜓和豆娘。頭大,半球形或亞鈴形。複眼發達,單眼3個。觸角剛毛狀。翅膜質,分布有發達的網狀翅脈。腹部細長。交配狀態特異。半變態。多數以“蜻蜓點水”方式每次投下幾顆卵。稚蟲水生。成蟲陸生,捕食性。按其捕食能力,可分三類:豆娘類,體纖瘦弱,飛翔力差,捕食能力也弱;蜻類,飛翔力強,捕食功能健全;蜓類,飛行極強,在山間小溪迅速來回飛行捕捉獵物。全世界6500餘種,我國有400餘種,分屬20多個科。

襀翅目

通稱石蠅。體長而扁平,兩側幾乎平行。口器咀嚼式,較軟弱。觸角絲狀,多節。複眼發達。翅2對,膜質,後翅常大於前翅。飛翔能力不強。尾須1對,多節,絲狀。半變態。稚蟲水生,1~4年1代,捕食蜉蝣稚蟲和雙翅目的幼蟲等,或取食藻類以及其他植物碎片。稚蟲對監測水質有重要作用。成蟲常棲息於流水附近的樹幹、岩石上或堤坡縫隙間,部分植食性,主要取食藍綠藻。全世界共2500多種,我國有320多種,分屬20餘科。

紡足目

通稱足絲蟻。體長而扁,體長4~6毫米。行動活潑。咀嚼式口器。複眼發達,無單眼。觸角念珠狀。雌蟲無翅,狀如若蟲;雄蟲一般有翅,前後翅相似。前足第一跗節膨大,有紡絲腺開口於此,故名。能分泌絲,結成絲管,棲息其中。常見於石塊、樹皮裂縫間。種類甚少,分布於熱帶地區,我國見於廣東、福建,在桉樹皮下縫裡營隧道生活。已知有2亞目8科200多種,我國已知僅有5種。

直翅目

包括蝗、蟋蟀、螽蟖、螻蛄等。頭下口式,口器咀嚼式。觸角絲狀。複眼發達,多數單眼3個。前翅狹長且稍硬化,為覆翅,後翅膜質;有些種類短翅,甚至無翅;有的種類飛行力極強,能長距離飛遷,可引起蝗災。後足強大,適於跳躍。腹端有尾須一對,短或中等長,並有產卵器。漸變態,若蟲類似成蟲,但體裁較小,前、後翅位置反迭。全世界已知近3萬種,分為3亞目12總科26科,我國已知1000餘種。

竹節蟲目

包括竹葉蟲和葉[蟲脩],前者體竹節狀,體及附肢細長,雌雄異型現象普遍;葉[蟲脩]葉片狀,體肢寬扁,頭小,非常珍稀。頭小,觸角絲狀,口器咀嚼式。前胸短;中、後胸長,第1腹節與後胸合併。翅發達或消失,具高度的擬態和保護色。體長通常在10-130毫米之間,但最長的種類可達330毫米,是昆蟲中身體最長的一種。植食性,部分種類為農林害蟲。世界已知約2500種,均為植食性種類,大多數種類發現在熱帶潮濕地區,主要分布在東方澳洲地區,但在乾燥與溫帶地區也有發現。世界已知約2500種,分屬5科,大多數分布於熱帶潮濕地區,以大洋洲為多。我國已記載200多種。

蜚蠊目

(蜚讀音fēi)包括蜚蠊(俗稱“蟑螂”)和地鱉(俗稱“土鱉”)。體較扁平、長橢圓形,前胸背板大,盾形,蓋住頭部。頭後口式,即口器長在頭腹面,並指向後方。口器咀嚼式。觸角絲狀。多數複眼發達。足發達,適於疾走。前翅覆翅,後翅膜質,臀域發達,或無翅。腹部lO節,有1對多節的尾須。腹背常有臭腺,能分泌臭氣,開口於第6、7腹節的背腺最顯著。有些種類有雌雄異型現象,雄蟲有翅,雌蟲無翅或短翅。漸變態,陸生。世界已知5000多種,我國已知250餘種,分屬3科。部分種類為室內和農業害蟲,土鱉可入藥,但這些種類不及全部種類的1%。

螳螂目

頭三角形,下口式,口器咀嚼式,複眼發達,觸角絲狀,前胸長,細頸狀。前足為捕捉足,腿節和脛節有利刺,脛節鐮刀狀,常向腿節摺疊。足跗節5節,有爪1對,缺中墊。前翅覆翅,後翅膜質,臀域發達,扇狀,休息時疊於背上。腹部肥大,10節,雌、雄背板可見9節,腹面雌只見6節,雄可見9節。產卵器不突出,尾須短。 產卵於泡沫狀分泌物硬化而成的卵鞘中,古稱“桑螵蛸”並作中藥。漸變態。捕食性。缺食時常有大吞小和雌吃雄的現象。除極寒地帶外,廣布世界各地,尤以熱帶地區種類最為豐富。世界已知1585種左右,分屬3科。我國已知1科約51種。

螳[蟲脩]目

2002年命名的新目,也稱螳螂竹節蟲目。體成圓柱形。下口式,觸角絲狀。無翅。跗節5節。尾須短,1節。漸變態,卵產於卵囊中。捕食性。現已知3科12屬總計15種,其中有2個為化石種。螳[蟲脩]目和螳螂目為姊妹群,它們作為一支,與[蟲脩]目有著共同祖先。

等翅目

通稱白蟻。口器咀嚼式,觸角念珠狀。有翅成蟲2對翅狹長,膜質,前後翅質地、大小、形狀及脈序均相同,故名。翅飛行一次後即脫落。跗節4或5節,有2爪。腹部10節,第1腹板退化,尾須短,1~8節。漸變態。多型性社會性昆蟲。有些種類對建築物和堤壩有極大破壞性。世界已知5000餘種,我國250餘種,分屬3科。

革翅目

通稱蠼螋。體長而扁平。有複眼。頭前口式,口器咀嚼式,觸角絲狀。前翅短,革質,末端平截,後翅寬大,靜止時縱橫褶於前翅下,很少飛翔;或無翅。第3、4節的腺褶可分泌臭氣。尾須堅硬,鉗狀,不分節。漸變態。雜食,夜行性。雌蟲有護卵育幼習性。已知約1900種,分屬7科,中國已知220餘種。多分布於熱帶、亞熱帶地區,溫帶較少。

蛩蠊目

(蛩讀音qióng)體細長。無翅。口器咀嚼式,觸角絲狀,複眼小。尾須長。漸變態。雜食性。蛩蠊是活化石,是現存孓遺類群。分布區窄,僅限於北美落基山脈及亞洲東部和西伯利亞南部海拔1500~3000米高山地帶,居於石塊和倒木下以及土中。已知僅1科4屬29種(亞種),我國於1986年在長白山2000米山地首次發現此目昆蟲,並被命為中華蛩蠊Calloision siensis Wang,為我國一級保護動物。

缺翅目

該目1913年命名,由於最初發現的種類都是無翅型,故命名為缺翅目,但後來也發現有翅型種類。為一類原始的稀有昆蟲。體長很少超過3~4毫米。口器咀嚼式,觸角念珠狀,頭大。常無翅,有翅型的翅狹長,膜質,翅脈簡單。腹部10節,尾須短而不分節。雌蟲無產卵器。漸變態。群居,幼蟲和成蟲通常集聚在一起。多生活在常綠闊葉林內,在倒木、折木的樹皮下。已知1科1屬29種,多數分布在近赤道兩旁的熱帶、亞熱帶地區。我國2種,即中華缺翅蟲Zorotypus sinensis和墨脫缺翅蟲Zorotypus medoensis,分別於1973和1974年在西藏發現。

囓蟲目

通稱齧或書虱。體小而脆弱,頭部較發達,可自由活動。下口式。複眼發達,有翅型單眼3個,無翅型單眼缺如。觸角長絲狀,口器咀嚼式,唇基大而突出。多數胸部隆起,前胸頸狀,中、後胸常分離。翅膜質,前翅大於後翅,靜止時呈屋脊狀蓋於體背上,部分種類無翅。脛節長,跗節2或3節。腹部10節,無尾須,外生殖器一般不顯著。漸變態。多數種類生活在樹幹或枯木上,也有的生活在室內或動物巢穴中,取食書籍、穀物、庫毛及動植物標本等。少數種類捕食介殼蟲及蚜蟲等。該目全世界已記載近2000種,分屬10科,我國已知有10餘種。

虱目

俗稱虱子。體小而扁平,口器刺吸式,具不分節的喙,喙的前端開口具微齒列,口器不用時縮入頭內。複眼退化或消失,無單眼。頭略呈圓錐形,觸角短小,3~5節。無翅。胸部狹小,胸節多癒合。足粗短,攀懸式,跗節1節,末端具1強大的彎向內側的爪,與脛節端部的突起鉗合以夾持毛髮。腹部9節,無尾須。漸變態。終生外寄生於哺乳動物及人體上,吸食血液。其中人虱因寄生環境不同而分頭虱、體虱和陰虱,其專化性很強,是多種動物傳染病的媒介。已知約500種,我國已知50種左右。

纓翅目

通稱薊馬,體小長形,體長一般1~2毫米。口器銼吸式,左右上顎退化,不對稱。翅狹長,具少數翅脈或無翅脈,翅緣扁長,有或長或短有毛,為纓翅。也有無翅及僅存遺蹟的種類。缺尾須。兩性生殖為主,有些種類可進行孤雌生殖。過漸變態,即從若蟲發育成蟲要經過一個不食不動的“蛹期”,二齡以前翅芽在體內發育,三齡以後翅芽在體外發育,兼有不完全變態和全變態的特點。一般吸取植物汁液,為害禾穀類、棉花和菸草等,有的能傳播植物病毒;也有少數肉食性種類捕食蚜蟲和粉虱。已知約6000種,分為2亞目:錐尾(鋸尾)亞目和管尾亞目,3總科6科。我國已知有4科340餘種。

半翅目

包括蝽和同翅類(蟬、蚜蟲、介殼蟲等)。全世界約有133科、超過6萬種。根據M.Carver(1991)等分成3個亞目:胸喙亞目Sternorrhyncha、頸喙亞目Auchenorrhyncha和異翅亞目Heteroptera(胸喙亞目和頸喙亞目有時合併為同翅亞目Homoptera,或單獨為目)。頭後口式,口器刺吸式,著生於頭前方,下唇形成的喙多為4節,自頭的前端伸出,遠離前足基節。吸食植物汁液或動物體液。

鞘翅目

通稱甲蟲。是昆蟲綱最大一目,已知35萬種,占昆蟲總數的1/3,廣布地球陸地及淡水每一個角落。體壁堅硬,體形多樣。口器咀嚼式。複眼發達,多缺單眼。觸角形狀各異,多為11節,前翅鞘翅。全變態,即由幼蟲發育至成蟲經過一個不食不動的蛹期。食性複雜,許多種類為農林害蟲,也有捕食性種類。多陸生,部分水生。多數成蟲有趨光性。幾乎所有種類都有假死行為。習性多樣。

廣翅目

通稱魚蛉或泥蛉。中大型,成蟲體長8~65毫米,翅展25~175毫米。頭前口式,口器咀嚼式,觸角絲狀、念珠狀或櫛齒狀。複眼凸出,單眼3個或缺。翅大,膜質。全變態。幼蟲水生,對水質變化較敏感。成蟲陸生,白天停息在水邊岩石或植物上,夜間活動,具強趨光性。均為捕食性,屬天敵昆蟲。僅知300多種,我國有40多種。包括泥蛉科Sialidae和魚蛉科Corydalidae。

蛇蛉目

通稱蛇蛉。體細長,多為褐色或黑色。頭部長,後端常狹縮變細,呈三角形。複眼發達,單眼3個或缺如,觸角絲狀,口器咀嚼式。前胸延長呈頸狀,中、後胸寬短。翅狹長,膜質,翅脈網狀,前、後翅相似。腹部l0節,無尾須。雄蟲尾端具肛上板和抱握器,雌蟲縣長針狀產卵器。全變態,成蟲和幼蟲均肉食性。成蟲多發生在森林地帶中的草叢、花和樹幹等處捕食其它昆蟲。幼蟲多樹棲,常在松、柏等鬆散的樹皮下。全世界已知60餘種,為2科,蛇蛉科Raphidiidae和盲蛇蛉科Inocellidae,我國記載有2種。蛇蛉屬與廣翅目近緣。

脈翅目

通稱蛉。口器咀嚼式。觸角長,呈絲狀,多節。複眼發達。翅膜質透明,有許多縱脈和橫脈,多分支,前後翅脈序相似,網狀,翅脈在翅緣二分叉。無尾須。全變態。卵多為長卵形或有小突起,草蛉科昆蟲有的卵有絲質長柄。幼蟲蛃型,頭部具長鐮刀狀上顎,口器為捕吸式;胸足發達,但無腹足。化蛹前由肛門抽絲結繭,多從前蛹期在繭內越冬,少數成蟲在隱蔽處過冬。蛹為強顎離蛹。部分種類幼蟲水生。成蟲及幼蟲均捕食性。世界已知約4500多種,可分為3亞目6總科20科,我國記載14科640餘種。在分類上與廣翅目、蛇蛉目相近。

膜翅目

包括蜂類和蟻類。為昆蟲綱第三大目,全世界已知12萬種以上,估計有25萬種,可能躍為第二大目,我國已知2300餘種。也是昆蟲綱中最高等的類群。口器多為咀嚼式。蜜蜂總科Apoidea的口器為嚼吸式,下顎、下唇延長成喙,用以採食花蜜。觸角形狀多變化,有絲狀、棒狀、膝狀、櫛狀和扇狀等,雌性較短。翅膜質,前翅大於後翅,部分無翅;多數種類的翅脈較複雜。胸部包括前、中、後胸以及由第3胸節與第1腹節癒合成的並胸腹節,中胸背板分中胸盾片及小盾片。很多種類是多型性社會性昆蟲。全變態。產卵器極度特化形成獒針,形態多樣,有的已失去產卵作用;雄性外生殖器部分隱藏於體內,一般種間變異很大,是種類鑑別的重要特徵。許多種類寄生或捕食性,為重要天敵昆蟲。可分為2~3個亞目,49~89個科。

毛翅目

通稱石蛾。體形似蛾,成蟲小型至中型,體長1.5~40毫米。口器咀嚼式。觸角長絲狀,靜止時向前平伸。體及翅被毛,故名。少數種類無翅。全變態。幼蟲通稱石蠶,水生,居沙質的巢簡中,露出頭足爬行。成蟲多發生在幼蟲棲息的水域附近。夜行性,部分種類有趨光性。許多種類對水污染極敏感,對監測水質有重要作用,是目前國際流行的EPT(E-蜉蝣;P-襀翅目;T-毛翅目)水質監測三大水生昆蟲之一。個別種類如兼長角紋石蛾Amphipsyche proluta在一定條件下可大量發生,如1999年月發生於湖南安化水庫蟲災中,利用三組燈群共誘集成蟲0.75萬千克,每千克72400頭,計5.4億,其發生量之大可為一奇觀。全世界已知5000餘種,我國約466種。

鱗翅目

包括蝶類和蛾類,為昆蟲綱僅次於鞘翅目的第二大目,已知約20萬種,其中蝶類占10%,我國已知約8000餘種。口器虹吸式。觸發角球桿狀、雙櫛齒狀(羽毛狀)或絲狀。體及翅密被鱗片和毛。全變態。成蟲活動主要是飛翔、覓食、交配和尋找適宜的產卵場所。分布範圍極廣,以熱帶種類最為豐富。幼蟲絕大多數植食性,是農林重要害蟲;成蟲多以花蜜等作為補充營養,或口器退化不再取食。蝶類白天活動;蛾類多在夜間活動,常有趨光性。分類較混亂。

長翅目

通稱蠍蛉。頭延長成喙狀,垂直位,口器咀嚼式,觸角長須狀。前後翅相似,膜質狹長,脈相近原始型,有些種類翅退化或無。雄蟲腹部末節向背方舉起。全變態。幼蟲生活在土壤中。幼蟲和成蟲肉食性腐、食性或植食性。大多棲息在潮濕的森林、峽谷和植被茂密的地區,當森林遭到破壞時,這類昆蟲少見,是一類生態指示性昆蟲。分布全世界,但地區性很強,甚至在同一山上,也因海拔高度的不同而種類各異。約有710餘種,我國已知160餘種。

蚤目

通稱跳蚤。高度特化。體型側扁,小型,體長多為1~3毫米,棕黑色,長有許多排列規則的鬃毛,藉以在動物毛羽間向前行進和避免墜落。口器刺吸式,適於穿刺吸血,或起固定作用。觸角1對,粗短,位於角窩內,不僅是感覺器官而且常是雄蚤在交配時豎起和抱握雌體腹部的工具。頭壯,藏於觸角溝中。無翅。後足節粗大,善跳,根據體長和跳躍之比,堪稱動物之最。全變態。幼蟲蛆形,無足,自由生活,吐絲結繭並化蛹後,繭外粘著土粒塵屑。成蟲寄生於鳥類和哺乳動物吸血,是鼠疫和斑疹傷寒的傳播者。成蟲的壽命約自幾周至年余。完成整個生活史所需的時間,視蚤種和環境條件而異,從2周、幾月至1年左右。與宿主的關係可分為廣宿主、寡宿主和單宿主3型,絕大多數為寡宿主型。全世界已知約2300餘種和亞種,我國已知519種和亞種。

雙翅目

包括蚊、蠅、蠓、蚋、虻等,為昆蟲綱第四大目,全世界已知85000種,我國有4000餘種。頭部一般與體軸垂直,活動自如,下口式。複眼大,常占頭的大部,單眼2~3個或缺 。觸角形狀不一,差異很大。口器刺吸式、舐吸式或刮舐式,下唇端部膨大成1對唇瓣,某些種類口器退化。前翅膜質,後翅特化成平衡棒,少數種類無翅。全變態。幼蟲蟲體分節,頭有或無,口器不顯著,眼常缺如,無真正分節的足,根據頭部發達或退化情況,有全頭型、半頭型和無頭型。喜潮濕環境,不少種類幼蟲和蛹水生。搖蚊科有些種類耐鹽性強,在海灣內陸鹽湖常有大量幼蟲發生,是昆蟲中唯一能真正生活在海水中的種類。有些種類雌蟲吸血,傳播多種疾病。有些種類為農林害蟲。食性多樣,生態地位重要。

捻翅目

體微小。雌雄異型。雄蟲具翅,甲蟲型,體長約1.5~4.0毫米;前翅退化成棒狀稱擬平衡棒,後翅寬大,扇狀、膜質;複眼大而突出,無單眼;觸角形狀多變異;口器退化咀嚼式;胸部長,具發達的後背片;自由生活。雌蟲幼蟲型;頭小,常與胸部癒合,觸角、複眼及單眼均消失,口器退化;腹部膜質、袋狀、分節不明顯;多數無足;終生寄生於葉蟬、飛虱等昆蟲體內,造成寄主生殖腺退化或消失,並常導致寄主外部形態上畸形或色斑、毛被變異。全變態。發育至成蟲後,雌蟲仍留寄主體內;雄蟲羽化後不取食,生命短促,飛行覓偶,與寄主體內的雌蟲交配。雌蟲頭胸部扁平而硬化,從寄主腹部鑽出暴露體外與雄蟲交配受精。部分種類寄生於農林害蟲體內,是天敵昆蟲,少數寄生於蜜蜂則有害蜂業生產。全世界已知種類約370種,我國記載有13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