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化學(第六版)

有機化學(第六版)

《有機化學(第六版)》是李景寧主編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出版的“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劃教材

基本介紹

  • 書名:有機化學(第六版)
  • 作者:李景寧 主編 楊定喬 潘玲 汪朝陽 副主編
  • ISBN:上冊:978-7-04-050164-3 下冊:978-7-04-050901-4
  • 類別:“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劃教材
  • 頁數:396頁
  •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8-11-26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 版面字數:上冊:600千字 下冊:480千字
內容簡介,教材目錄,上冊,下冊,

內容簡介

本書為“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劃教材,是在第五版教學實踐的基礎上進行修訂的,與第五版比較,全書基本框架未做大的變動,僅做一些調整。全書分上、下兩冊,仍按官能團體系分三部分敘述:第一部分為烴類;第二部分為烴的衍生物;第三部分為專論,主要敘述天然和生物有機化合物。
第六版刪減了部分內容,個別章節進行了精簡、調整和合併。將“知識拓展”“化學家小傳”“化學史”等以二維碼形式展現;將部分反應機理和光波譜圖,以及電子課件放入配套教學資源網站,方便讀者利用網路進行自學。
本書可作為高等師範院校化學類專業教材,也可供其他各類院校相關專業選用和參考。

教材目錄

上冊

前輔文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有機化學的研究對象
一、 有機化合物和有機化學的含義
二、 有機化學的產生和發展
三、 有機化合物的特點
第二節 共價鍵的一些基本概念
一、 共價鍵理論
二、 共價鍵的鍵參數
三、 共價鍵的斷裂
第三節 研究有機化合物的一般步驟
第四節 有機化合物的分類和官能團
一、 按碳架分類
二、 官能團
習題
第二章 烷烴
第一節 烷烴的構造
一、 烷烴的同系列
二、 烷烴的同分異構現象
三、 伯、仲、叔和季碳原子
第二節 烷烴的命名法
一、 普通命名法
二、 烷基
三、 系統命名法
第三節 烷烴的構型
一、 碳原子的四面體概念及分子模型
二、 碳原子的sp3雜化
三、 烷烴分子的形成
四、 分子立體結構的表示方式
第四節 烷烴的構象
一、 乙烷的構象
二、 正丁烷的構象
第五節 烷烴的物理性質
第六節 烷烴的化學性質
一、 氧化反應
二、 熱裂解反應
三、 鹵化反應
第七節 烷烴的一鹵化反應機理
一、 甲烷的一氯化反應機理
二、 鹵素對甲烷的相對反應活性
三、 不同類型的氫原子的鹵化活性與烷基自由基的穩定性
第八節 過渡態理論
第九節 甲烷和天然氣
習題
第三章 單烯烴
第一節 烯烴的結構
第二節 烯烴的同分異構和命名
一、 烯烴的同分異構現象
二、 烯基
三、 烯烴的系統命名
第三節 烯烴的物理性質
第四節 烯烴的化學性質
一、 親電加成反應
二、 自由基加成反應
三、 催化氫化(或稱催化加氫)反應和氫化熱
四、 氧化反應
五、 聚合反應
六、 α氫的自由基鹵化反應
第五節 誘導效應
第六節 烯烴的親電加成反應機理和馬爾科夫尼科夫規則
一、 烯烴的親電加成反應機理
二、 馬爾科夫尼科夫規則的解釋和碳正離子的穩定性
第七節 乙烯和丙烯
一、 乙烯
二、 丙烯
第八節 烯烴的製備
一、 經由消除反應的合成方法
二、 炔烴的還原
第九節 石油
一、 石油的組成
二、 石油的常、減壓蒸餾
三、 石油化工
四、 環境友好的石油產品
習題
第四章 炔烴和二烯烴
第一節 炔烴
一、 炔烴的結構
二、 炔烴的命名
三、 炔烴的物理性質
四、 炔烴的化學性質
五、 乙炔
六、 炔烴的製備
第二節 二烯烴
一、 二烯烴的分類和命名
二、 二烯烴的結構與穩定性
三、 丁二烯和異戊二烯
四、 共軛二烯烴的反應
第三節 共軛效應
一、 共軛效應的產生和類型
二、 共軛效應的特徵
三、 共軛效應的傳遞
四、 靜態pπ共軛效應和靜態ππ共軛效應的相對強度
第四節 速率控制與平衡控制
習題
第五章 脂環烴
第一節 脂環烴的分類和命名
一、 脂環烴的分類
二、 脂環烴的命名
第二節 環烷烴的性質
第三節 環烷烴的結構與穩定性
第四節 環己烷的構象
一、 環己烷的構象
二、 取代環己烷的構象
第五節 多環烴
一、 十氫化萘
二、 金剛烷
第六節 脂環烴的製備
一、 狄爾斯阿爾德反應
二、 分子內偶聯方法
三、 卡賓法
四、 有機合成的基本概念簡介
習題
附:烷、烯、炔性質和相互轉化反應圖
第六章 對映異構
第一節 物質的旋光性
一、 平面偏振光和旋光性
二、 旋光儀和比旋光度
第二節
手性和分子結構的對稱因素
一、 手性和手性分子
二、 分子結構的對稱因素
第三節 含一個手性碳原子的對映異構體
一、 對映體和外消旋體
二、 費歇爾投影式
三、 相對構型和絕對構型
四、 R、S標記法
第四節 含兩個手性碳原子的對映異構體
一、 含兩個不相同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
二、 含兩個相同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
第五節 單環化合物的立體異構體
一、 環丙烷衍生物
二、 環己烷衍生物
第六節 不含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對映異構體
一、 含手性軸的化合物
二、 含手性面的化合物
三、 含有其他手性中心的化合物
第七節 外消旋體的拆分
第八節 不對稱合成法
第九節 親電加成反應的立體化學
習題
第七章 芳烴
第一節 苯的結構
一、 苯的凱庫勒式
二、 苯分子結構的價鍵觀點
三、 苯的分子軌道模型
四、 從氫化熱看苯的穩定性
五、 共振論簡介
六、 苯的構造式的表示法
第二節 芳烴的異構現象和命名
第三節 單環芳烴的性質
一、 物理性質
二、 親電取代反應
三、 加成反應
四、 氧化反應
第四節 苯環的親電取代定位效應
一、 取代基定位效應——三類定位基
二、 定位效應的解釋
三、 定位效應的套用
第五節 幾種重要的單環芳烴
一、 苯
二、 甲苯
三、 二甲苯
四、 乙苯與乙烯苯
第六節 多環芳烴
一、 聯苯
二、 萘
三、 蒽
四、 菲
五、 其他稠環烴
第七節 非苯系芳烴
一、 休克爾規則
二、 非苯芳烴
第八節 富勒烯與C60
一、 C60的結構
二、 C60的性質及反應
第九節 芳烴的來源
一、 煉焦副產回收芳烴
二、 石油的芳構化
三、 炔烴三聚合成芳烴
習題
第八章 有機化合物的結構表征
第一節 電磁波譜的一般概念
第二節 紫外可見吸收光譜
一、 紫外光譜及其產生
二、 紫外光譜圖
三、 紫外光譜與有機化合物分子結構的關係
第三節 紅外光譜
一、 紅外光譜圖
二、 紅外光譜的產生及其與有機化合物分子結構的關係
三、 紅外光譜解析舉例
第四節 核磁共振
一、 基本知識
二、 核磁共振氫譜
三、 核磁共振碳譜
第五節 質譜
一、 基本原理
二、 質譜圖
三、 離子的主要類型
第六節 X射線衍射
一、 晶體結構
二、 X射線衍射原理
三、 X射線單晶衍射實驗方法簡介
習題
第九章 鹵代烴
第一節 鹵代烴的分類、命名和同分異構現象
一、 鹵代烴的分類
二、 鹵代烴的命名
三、 一鹵代烷的同分異構現象
第二節 鹵代烴的物理性質和光譜性質
一、 物理性質
二、 光譜性質
三、 偶極矩
第三節 鹵代烴的反應
一、 飽和碳原子上的親核取代反應
二、 β消除反應
三、 與金屬的反應
四、 還原反應
第四節 飽和碳原子上親核取代反應的反應機理
一、 兩種反應機理:SN2與SN
二、 SN1與SN2的立體化學
三、 影響親核取代反應的因素
第五節 鹵代烴的製備
一、 由烴製備
二、 由醇製備
三、 鹵代物的互換
四、 多鹵代烴的製備
第六節 重要的鹵代烴
一、 三氯甲烷
二、 四氯化碳
三、 二氯甲烷
四、 氯苯
第七節 氟代烴
一、 氟代烴的特性
二、 重要的氟代烴
習題
第十章 醇、酚、醚
第一節 醇
一、 醇的分類、命名和結構
二、 醇的物理性質
三、 醇的光譜性質
四、 醇的反應
五、 醇的製備
六、 重要的醇
第二節 β消除反應的反應機理
一、 兩種反應機理(E1和E2)
二、 區域選擇性
三、 立體選擇性
四、 與親核取代反應的競爭
第三節 酚
一、 酚的結構和命名
二、 酚的物理性質
三、 酚的光譜性質
四、 酚的反應
五、 重要的酚
第四節 醚
一、 醚的分類和命名
二、 醚的物理性質和光譜性質
三、 醚的反應
四、 醚的製備
五、 環醚
六、 重要的醚
習題
第十一章 醛和酮
第一節 醛和酮的分類、同分異構現象和命名
一、 分類
二、 同分異構現象
三、 命名
第二節 醛和酮的結構、物理性質和光譜性質
一、 醛和酮的結構
二、 物理性質
三、 光譜性質
第三節 醛和酮的化學性質
一、 親核加成反應
二、 還原反應
三、 氧化反應
四、 歧化反應
五、 αH的酸性
六、 醛和酮的其他縮合反應
第四節 親核加成反應的機理與立體化學
一、 簡單的親核加成反應機理
二、 複雜的親核加成反應機理
三、 羰基加成反應的立體化學
第五節 醛和酮的製法
一、 氧化或脫氫法
二、 羧酸及其衍生物的還原法
三、 偕二鹵代物水解法
四、 傅克醯基化法
五、 芳環甲醯基化法
第六節 重要的醛、酮
一、 甲醛
二、 乙醛
三、 丙酮
四、 苯甲醛
五、 環己酮
第七節 不飽和羰基化合物
一、 乙烯酮
二、 α,β不飽和醛、酮
三、 醌
習題

下冊

前輔文
第十二章 羧酸
第一節 羧酸的分類和命名
第二節 飽和一元羧酸的物理性質和光譜性質
一、羧酸的物理性質
二、羧酸的光譜性質
第三節 羧酸的化學性質
一、酸性
二、羧基上OH的取代反應
三、脫羧反應
四、αH鹵化反應
五、還原反應
第四節 羧酸的來源和製備
一、氧化法
二、羧化法
三、水解法
第五節 重要的一元羧酸
一、甲酸
二、乙酸
三、苯甲酸
四、天然脂肪酸
第六節 二元羧酸
一、物理性質
二、化學性質
三、個別二元羧酸
第七節 取代羧酸
一、羥基酸
二、羰基酸
第八節 酸鹼理論
一、布倫斯特酸鹼理論
二、路易斯酸鹼理論
習題
第十三章 羧酸衍生物
第一節 羧酸衍生物的分類、命名和光譜性質
一、分類和命名
二、光譜性質
第二節 醯鹵和酸酐
第三節 羧酸酯
一、羧酸酯的物理性質
二、羧酸酯的化學性質
三、個別化合物
第四節 油脂和合成洗滌劑
一、油脂
二、肥皂和合成洗滌劑
三、磷脂和生物膜
第五節 乙醯乙酸乙酯和丙二酸二乙酯在有機合成上的套用
一、乙醯乙酸乙酯
二、丙二酸二乙酯
三、C烷基化和O烷基化
第六節 醯胺
一、醯胺的物理性質
二、醯胺的化學性質
第七節 羧酸衍生物的水解、氨解、醇解機理
一、酯的水解機理
二、羧酸衍生物的水解、氨解、醇解
第八節 碳酸衍生物
一、碳醯氯(光氣)
二、碳酸的醯胺
第九節 有機合成路線
一、碳骼的形成
二、官能團的引入
三、立體構型的要求
四、合成路線的選擇
習題
第十四章 含氮有機化合物
第一節 硝基化合物
一、硝基化合物的命名和結構
二、硝基化合物的性質
三、硝基化合物的用途
第二節 胺
一、胺的分類、結構和命名
二、胺的物理性質和光譜性質
三、胺的化學性質
四、胺的製法和苯炔
五、烯胺
六、個別化合物
第三節 重氮化合物和偶氮化合物
一、芳香族重氮化反應
二、芳香族重氮鹽的性質
三、重氮甲烷
四、偶氮染料
第四節 分子重排
一、親核重排
二、親電重排
三、芳香族重排
四、其他重排反應
習題
第十五章 含硫、含磷和含矽有機化合物
第一節 硫、磷、矽原子的成鍵特徵
第二節 含硫有機化合物
一、含硫有機化合物的結構類型和命名
二、硫醇和硫酚
三、硫醚、亞碸和碸
第三節 有機硫試劑在有機合成上的套用
一、瑞尼Ni脫硫反應
二、含硫碳負離子在有機合成上的套用
第四節 磺酸及其衍生物
一、磺酸
二、磺酸衍生物
第五節 含磷有機化合物
一、含磷有機化合物的分類
二、含磷有機化合物的命名
三、膦及季NB626鹽
四、有機磷農藥
第六節 含矽有機化合物
一、含矽有機化合物的類型和命名
二、含矽有機化合物的製備
三、含矽有機化合物的重要反應
四、矽油、矽橡膠和矽樹脂
習題
第十六章 有機過渡金屬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在催化反應中的套用
第一節 過渡金屬元素的價電子層構型和成鍵特徵
第二節 有機過渡金屬化合物的主要類型
一、π烯烴過渡金屬有機化合物
二、π多烯烴和π炔烴過渡金屬有機化合物
三、π芳烴過渡金屬有機化合物
四、π烯丙基和π環戊二烯基過渡金屬有機化合物
第三節 有機過渡金屬化合物的主要反應和合成方法
一、基元反應
二、合成方法
第四節 過渡金屬π配合物在有機合成中的套用
一、烯烴的均相催化氫化
二、烯烴的Wacker氧化
三、烯烴的氫氰化反應
四、羰基化反應
五、瑞普反應
六、烯烴和炔烴的複分解反應
七、芳烴的胺化反應
八、偶聯反應
習題
第十七章 周環反應
第一節 電環化反應
一、電環化反應
二、電環化反應機理
三、電環化反應的套用
第二節 環加成反應
一、環加成反應
二、環加成反應機理
三、環加成反應的套用
第三節 σ遷移反應
一、σ遷移反應
二、σ遷移反應機理
三、σ遷移反應的套用
習題
第十八章 雜環化合物
第一節 雜環化合物的分類和命名
第二節 五元雜環化合物
一、呋喃、噻吩、吡咯的結構
二、呋喃、噻吩、吡咯的性質
三、糠醛
四、呋喃、噻吩、吡咯的製法
五、噻唑和咪唑
六、吲哚
七、卟啉化合物
第三節 六元雜環化合物
一、吡啶
二、嘧啶
三、喹啉和異喹啉
四、嘌呤
第四節 生物鹼
一、生物鹼的一般性質
二、生物鹼的提取方法
習題
第十九章 糖類化合物
第一節 單糖
一、單糖的構造式
二、單糖的構型
三、單糖的反應
四、單糖的環狀結構
五、重要單糖及其衍生物
第二節 雙糖
一、概說
二、重要的雙糖
第三節 多糖
一、纖維素及其套用
二、澱粉
三、糖原
習題
第二十章 蛋白質和核酸
第一節 胺基酸
一、胺基酸的結構、命名和分類
二、胺基酸的構型
三、胺基酸的性質
四、胺基酸的製備方法
第二節 多肽
一、肽和肽鍵
二、多肽結構測定和端基分析
三、多肽的合成
第三節 蛋白質
一、蛋白質的分類
二、蛋白質的結構
三、蛋白質的性質
第四節 核酸
一、核酸的組成
二、核酸的結構
三、核酸的生物功能
四、DNA重組技術和基因工程
五、人類基因組計畫
六、基因治療
習題
第二十一章 萜類和甾族化合物
第一節 萜類
一、萜類的含義和異戊二烯規律
二、萜類的分類和命名
三、單萜
四、倍半萜
五、雙萜
六、三萜
七、四萜
第二節 甾族化合物
一、甾族化合物的基本結構和命名
二、甾族化合物的立體結構
三、甾醇類
四、膽酸
五、甾型激素
習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