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東黑山羊

會東黑山羊

會東黑山羊,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會東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會東縣緯度偏南,位於北緯26°之中,屬於亞熱帶氣候,由於海拔懸殊,相對高差大,形成立體氣候。年平均氣溫16.2℃,≥0℃積溫5117℃,日照2300小時,年平均降雨量1058毫米,全年有霜日46天,相對濕度65%,適宜會東黑山羊的生長發育。會東黑山羊,被毛黑色,富有光澤,允許嘴唇上沿、耳根、尾根三處有白色斑點。短毛居多,皮膚白色。體格中等,體質結實。會東黑山羊羊肉膻味輕,保水能力強,肉質細嫩,味道鮮美。

2012年08月03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會東黑山羊”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2016年,會東黑山羊申請註冊了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會東黑山羊
  • 產地名稱: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會東縣
  • 品質特點:被毛黑色,體質結實
  • 地理標誌:國家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
  • 批准文號:國家農業部公告第1813號
  • 批准時間:2012年08月03日
產品特點,品質特性,營養價值,產地環境,地貌情況,水文情況,氣候情況,歷史淵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標誌使用規定,

產品特點

品質特性

會東黑山羊,被毛黑色,富有光澤,允許嘴唇上沿、耳根、尾根三處有白色斑點。短毛居多,皮膚白色。體格中等,體質結實。公羊體態雄壯,母羊體態清秀。頭呈三角形、額寬微突,鼻樑平直,公羊角較粗大,母羊角較小,微向後、上、外方向扭轉。公母羊下頜有髯,少數羊頸下有肉垂。背腰平直,耆甲部高於十字部。四肢粗壯,蹄質堅實呈黑色。公羊睪丸大小勻稱,母羊乳房發育良好。成年公羊體重41.51±4.87公斤,周歲公羊體重30.82±3.24公斤,成年母羊體重39.37±3.74公斤、周歲羊體重27.44±3.95公斤,羯羊體重55.52±5.37公斤。成年羊屠宰率51.15%、淨肉率37.91%。
公羊7-8月齡、母羊4-5月齡性成熟。初配年齡母羊6-8月齡、公羊10-12月齡。發情周期20天,發情持續期48.75小時,妊娠期149天,產羔率156.04%,羔羊成活率95%。公羔初生重2.27±0.71千克,母羔初生重2.12±0.65千克。

營養價值

會東黑山羊羊肉膻味輕,保水能力強,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經檢測,胺基酸總量高於17%,其中人體必須胺基酸高於7%,占總量的42%以上。谷氨酸、異亮氨酸的含量高於其他品種羊肉。會東黑山羊肌肉呈紅色,有光澤,脂肪白色或淡黃色,肌纖維緻密,有韌性,富有彈性,外表微乾或有風乾膜,切面濕潤、不粘手,具有羊肉固有的香味,無異味。煮沸後肉湯湯清透明,脂肪團聚於表面,無異味。
會東黑山羊會東黑山羊

產地環境

地貌情況

會東縣黑山羊產區地屬於川西南高中山深切割剝蝕地,地處川滇地軸中段,境內地質結構複雜,以山地地貌為主,呈現山間有谷,谷中有地;山中有壩,壩內有丘;山中有原,原上有山。最低海拔640米,最高海拔3331米,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體氣候環境。土壤為地帶性土壤和非地帶性土壤分布的復區。1000米以下多為亞沙土與沙質壤土,1000-1500米地帶多為燥紅土,1500-2300米地帶為紅黃土,2300-3000米以上為黃棕壤。非地帶性土壤為紫色土和石灰土。

水文情況

會東縣境內有大橋河、參魚河與魯南山、大黑山、魯崑山山脈平行相間,金沙江由西向東至新田轉北流至大崇莫家壩進入寧南縣境內;地下水豐富,約有2.847億立方,占境內水資源的15%。水質清澈、純淨,是理想的工農業生產生活用水。會東黑山羊產區內無“三廢”污染源。

氣候情況

會東縣緯度偏南,於北緯26°之中,屬於亞熱帶氣候,由於海拔懸殊,相對高差大,形成立體氣候。年平均氣溫16.2℃,≥0℃積溫5117℃,日照2300小時,年平均降雨量1058毫米,全年有霜日46天,相對濕度65%。適宜會東黑山羊的生長發育。
會東黑山羊會東黑山羊

歷史淵源

會東黑山羊養殖具有悠久的歷史,在《會東縣誌》就有“惟黑山羊,純黑味美,不膻”的記載。
1994年,會東縣開始對該地建昌黑山進行選育,並導入了部分金堂黑山羊血緣。
2001年,會東縣開始推廣黑山羊圈養。
2002年,會東縣畜牧局抽調了30名技術幹部,基層畜牧獸醫站抽出了100名獸醫人員,每人按《會東縣黑山羊圈養標準》指導5戶養羊戶改造圈舍,並每戶種植0.13公頃以上的牧草。
2003年,會東縣在全縣建立了7個黑山羊圖養重點村。
會東黑山羊會東黑山羊

生產情況

2009年,會東縣黑山羊年存欄84.49萬隻,年出欄黑山羊60萬隻以上。
2017年,會東黑山羊存欄68.38萬隻;出欄羊46.5萬隻;商品羊外銷達到了31.62萬隻。
會東黑山羊會東黑山羊

產品榮譽

2012年08月03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會東黑山羊”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2016年,會東黑山羊申請註冊了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會東黑山羊會東黑山羊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會東黑山羊的地理標誌保護的區域範圍為會東縣53個鄉鎮,318個行政村。地理坐標為東經102°21′32″-103°03′15″,北緯26°12′14″-26°55′42″。

質量技術要求

  • 特定生產方式
1、品種選擇:會東縣是建昌黑山羊的主要產區之一,其獨特的地里條件,豐富的天然草場,長期的自然選育,形成了以被毛純黑,肉質細嫩、膻味輕、板皮面積大、耐粗飼,抗病力強,遺傳性能穩定的會東黑山羊優良類群。
2、羊舍修建:(1)選址:選擇在農戶周圍,離其它畜舍、廁所、烤菸房20-30米的距離,背風、向陽、地勢乾燥、排水良好的地方。規模化養羊場周圍1公里以內無化工廠、採礦場、肉品加工廠、屠宰場等污染源,羊場距離交通主幹線、公路、集鎮、居民區、學校等公共場所500米以上。同時要求符合GB/T18407.3、NY/T 388、GB 3095的規定。水源充足,潔淨,符合NY 5027的規定。
(2)氣候條件:氣溫5℃-38℃,海拔3000米以下的高二半山區、平壩河谷地區,會東黑山羊均能正常生長。
(3)修建方法:採用空心磚牆體,主軸呈東西走向,牆體高2.8-3米,在離地面1.5米處開窗,窗戶面積和圈舍面積比按1:12設計。每戶羊圈隔成三間,每間8-10平方米,每間由獨立的階梯上羊床。在離地2米處要搭一層樓,樓用木條鋪釘作保溫、隔熱用。羊床的修建方法:在離地面50-70厘米處搭設牢固的支架,在支架上用3-4厘米寬、2-3厘米厚的木條鋪釘成漏縫羊床,木條間距:小羊舍1-1.5厘米,大羊舍1.5-2厘米。地面打成水泥地平,順牆邊設兩條排污溝,可將糞尿排出圈外,過道地面保持粗糙,防止羊滑倒。
(4)運動場:羊圈外設一個露天運動場,面積按每隻羊3平方米設計。用水泥、防滑磚或石塊鋪成,面積為圈舍面積的2倍。運動場內設定草架,可供羊只自由採食牧草。
(5)沼氣池建設:按每隻羊0.2-0.5立方米的標準舍配建沼氣池,用於糞便的無害化處理和再利用,實現畜牧業生態型發展與可持續發展。
3、選種選配:選擇被毛純黑,富有光澤,允許嘴唇上沿、耳根、尾根處有少許雜色斑點的會東黑山羊母羊作基礎母羊,母羊要求四肢粗壯、身軀豐滿、乳房發育良好。選擇被毛純黑,體型結實,結構勻稱,優質無病的會東黑山羊為種公羊,為避免近親交配,種公羊一年更換一次。新引入的羊只必須隔離觀察21天以上,健康無病才能轉入大群。
4、牧草種植:按每隻羊0.1-0.3畝的面積種植牧草。種植方法:
(1)光葉紫花苕種植:選擇坡地、冬閒地進行糧草輪作、套種或單種,播種前每畝施農家肥500-1000公斤作底肥,深耕壓土,每畝用種5公斤加草木灰5公斤、磷肥4公斤拌勻後撒播,播種時間7-9月,出苗後可用尿素或碳氨每畝1-3公斤追肥兩次。
(2)紫花苜蓿種植:選擇潮濕、平整、便於澆水的土地,施足底肥後,作2米開箱,用草木灰5公斤拌種1.5-2公斤調播,每年5-10月均可播種,苗高20厘米後可進行第一次刈割清除雜草。
(3)皇竹草種植:選擇向陽、水源方便潮濕的土地,施足底肥,每年3-6月按每畝1800-2200種節播種,注意經常澆水施肥,株高100-120厘米時可刈割使用。
5、日常飼養管理:按羊只不同年齡、性別分群飼養,種公羊和羯羊作一群,基礎母羊為一群,育成羊為一群;
壩區實行全舍飼,每天早晚各在運動場自由活動2-3小時,接受光照和自由採食一部分草料。其餘時間全部在圈舍內飼養,白天每隻羊按1-2公斤優質乾草、3-5公斤青綠飼料搭配投放,保證充足衛生的飲水,供給礦物質舔磚任其舔食,晚上按每隻羊0.1-0.3公斤精料、草粉及農作物秸稈糠0.25公斤,加少量水及食鹽拌勻補飼。
高二半山區實行半舍飼,每天放牧4-6小時,放牧地選擇在當陽、平坦的天然草場,要求附近無工廠、加工房和採礦區,放牧時間冬春季節安排在早上9點到下午4點之間,夏秋季節安排在早上8點到下午6點,中午可休息2小時,在舍內給予適量青乾草,夏秋季節精料按壩區標準減半供給,冬春季節按壩區標準進行補飼。
每周定期用3%的來蘇爾液或10%的生石灰乳劑對過道、圈舍、羊床、食槽進行消毒。平時定期清理糞便,羊糞應在離圈舍較遠的地方堆集腐熟後方可作肥料使用。
6、疫病防治:每年春季注射羊三聯苗一次,每年3月、9月各注射口蹄疫、羊痘病疫苗一次。
在春、夏、秋季各進行一次體內外寄生蟲驅蟲,對體內寄生蟲可選用阿苯達唑片劑口服,按每公斤體重10-15毫克餵服。體外寄生蟲用雙甲脒蟎淨配製成0.25%的水溶液進行藥浴,用藥後兩周內不能出售和屠宰食用。
有疫病發生時應馬上將患病羊與健康羊進行隔離飼養及治療。使用藥物全部是無公害肉羊允許使用的藥物。對病死羊必須在指定地點進行深埋和無害化處理。
7、衛生消毒:消毒方法:機械消毒、物理消毒、化學消毒、生物消毒。
常用的消毒藥品:3%來蘇兒,2%熱燒鹼水、30%熱草木灰溶液、10%石灰乳等。
日常消毒:在羊場和圈舍的入口處設立消毒池,紫外線消毒燈、人羊經過時進行消毒,禁止非生產人員、車輛入內。定期進行環境、人員、羊舍、用具及羊體消毒。消毒池每周更換消毒藥一次,羊舍地面每月消毒1-2次,消毒前徹底清除糞便和異物。剛建好的羊舍必須進行全面消毒一周后,才能進羊養殖。消毒藥物選擇應符合NY5148的規定。
8、環境控制:做好羊舍的保暖防寒、防暑降溫、採光以及羊舍的通風換氣,保證羊舍較好的空氣環境。
9、產後處理:會東黑山羊現存欄84.49萬隻,年出欄62.96萬隻以上。山羊在全縣53個鄉鎮、318個行政村均有飼養。主要以活羊銷售為主,縣肉聯廠生產少量燙皮羊胴體銷往廣州、深圳、昆明等地。
10、生產要求:會東黑山羊生產全過程建立檔案。要求每一位飼養大戶建立日誌,記錄黑山羊疫苗注射、驅蟲時間、藥物名稱及品名、用量、批准文號等資料。建立醫療檔案,嚴格用藥規範,執行休藥期管理。
  • 產品質量安全規定
產品質量標準及安全要求:會東黑山羊執行涼山州無公害肉羊生產技術規程DB5134/T27-2003。

標誌使用規定

會東地域範圍內的黑山羊生產經營者,在產品或包裝上使用已獲登記保護的農產品地理標誌,須向證書持有人會東縣畜牧局畜牧站提出申請,並按照相關要求規範生產和使用標誌,統一採用產品名稱和農產品地理標誌公共標識相結合的標識標註方法。
1、標誌使用人與登記證書持有人簽定協定後,可在其產品及包裝上使用。
2、可以進行宣傳、展覽、展示、展銷。
3、如實記錄標誌使用情況,使用檔案保存五年。
4、登記證書持有人定期向會東縣畜牧局和涼山州畜牧局報告標誌使用情況,地縣畜牧部門定期向省級畜牧部門報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