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回憶留在卓瑪家

最美的回憶留在卓瑪家

《最美的回憶留在卓瑪家》一書是有關青春和懷戀的文學作品集,全書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偶然的際遇、在藏王的家鄉和走過一個王朝的興衰。該書講述了作者趙達娃先生在做西部計畫志願者時的故事和親身經歷,包括風景見聞和從援藏幹部等等。在講述自己所見所聞的同時,抒發了自己對西藏的獨特感情,用此書來珍藏回憶,實在是再好不過了。

該書於2015年10月由中國文化出版社出版。

基本介紹

  • 書名:《最美的回憶留在卓瑪家》
  • 作者:趙達娃
作品簡介,作者簡介,基本信息,作品導讀,出版社介紹,

作品簡介

《最美的回憶留在卓瑪家》一書是有關青春和懷戀的文學作品集,全書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偶然的際遇、在藏王的家鄉和走過一個王朝的興衰。該書講述了作者趙達娃先生在做西部計畫志願者時的故事和親身經歷,包括風景見聞和從援藏幹部等等。在講述自己所見所聞的同時,抒發了自己對西藏的獨特感情,用此書來珍藏回憶,實在是再好不過了。書中作者自述道:
最美的回憶留在卓瑪家
這是我做西部計畫志願者的故事。包括風景見聞和從援藏幹部、藏族的官員、大學生到普通百姓,到上面我提到的喇嘛等一系列人物,以及我們志願者的隊友們的一些經歷。
這是有關青春的故事:那年我24歲,一把的青春,撒在了青藏高原。如果說,青春的時光一定要做一件瘋狂的事情,那似乎沒有比去西藏盡情揮灑更美妙的事情了。
這是有關懷戀的故事。從西藏回來之後,我又去過全國很多地方,卻再也無法找回當年的感覺。每每想起那段經歷,依然歷歷在目,時間仿佛駐留在了那一刻……
在西藏的日子裡,作者是以非遊客的視角對這片至今外界仍道神秘的土地進行了個性的生命體驗和實際探索,收穫頗多。感悟到:你無法改變西部,或許也無法改變自己,但你可以在有限的生命里體驗更多的可能,可以儘自己的所能幫助那些你認為需要幫助的人。西藏的日子沒有你想像的那么高尚偉大,也沒有你想像的那么艱難困苦。西藏不是聖地,聖地在你的內心。
該書於2015年10月由中國文化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趙達娃,原名趙華新。本科畢業於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後進入復旦大學讀研,期間參加了“2011年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畫”,被發掘出理工科文藝男的潛質。好讀書,廣交遊,時感於懷而好動,時沉於心而喜靜。

基本信息

作 者: 趙達娃
出 版: 中國文化出版社
總 編 審: 中國文化出版社國內編審處
地 址: 北京市豐臺區六里橋北里甲1號
責任編輯: 徐 榮
印 刷: 中國文化出版社印刷廠
開 本: 787×1092mm1/16
印 張: 16
版 次: 2015年10月第1版 第1次印刷
定 價: 32.00元

作品導讀

自序:達娃和六便士
與2011年我去西藏的隨性與倉促不同,這本書的完成則是充滿了必然,嚴肅與認真。
2011年6月,一系列機緣巧合之後,正在復旦大學讀研一的我,成為上海市西部計畫志願者的一員。7月底,我們27位隊員乘坐T164次列車跨過唐古拉山,進入西藏,開始了為期一年的服務生涯。2012年7月底,我沿著新藏公路,從喀喇崑崙山離開了西藏。在這之間的整一年裡,儘管我有著諸多難忘的經歷,卻幾乎沒有留下任何成篇的文字。在此後半年的時間裡,我幾乎無時無刻不在想著西藏。我見到的藏族、生活在西藏的漢族人,那些天上才有的風景,還有我和志願者隊友們擁有過的那些快樂的時光,都在我腦中奮力地呼喊。多日之後,我在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里找到了對這種感覺的經典的描述。那個“有著盲信者的直截了當和使徒的狂熱不羈“的思特里克蘭德說:”我必須要畫畫兒。我由不了我自己。就像一個人跌進水裡,就必須要奮力掙扎。”
我必須要寫下來。
在我陸陸續續寫了幾段故事之後,一個奇怪的現象發生了——這些故事再也不在我腦海中出現了,就像從一個超載的車上卸下了一副重擔。這也是我寫這一系列文章最初的原因。
正式有把這些故事結書出版的想法,是在2013年初。我記得有一天晚上,我在宿舍區遇到研究生班長李程,交談中他說我在人人網上發的文章寫得很好,希望我能夠把所有的經歷寫下來,不要插圖,純文字出版,因為這個年代有太多快餐類的讀物,能夠認真寫文字的人很少了。他是我非常敬重的人,這個讚譽又如此之高。在他和其他幾個朋友的鼓勵下,我開始統性地寫這些文字。
這本書里的絕大多數篇章,寫於2013年初到2015年的春天。在2014年7月份我畢業之前,已經完成了80%的內容,這些內容都是細節比較強的地方。卡勒德·胡塞尼講過,時間很貪婪——有時候他會獨自吞噬所有的細節。我總擔心那么多令我感動的瞬間,會湮沒在了時間的風沙里。畢業工作之後,時間顯得捉襟見肘,進度很緩慢,寫作卡在了我的喇嘛兄弟華欽那裡,因為我跟他的交往時間比較長,涉及內容較多,我需要參考很多的資料來準確理解我跟他交往中的種種故事,一直到了2015年3月,這部分才完成,此後一直到5月中旬完成所有的內容,中間進展尚屬順利,這其中要感謝好友陶程一直的監督和支持。
文章的內容涵蓋了我在西藏期間的大部分的經歷。其中有風景,有聽說的故事,有遇到的那些人們,從援藏幹部、藏族的官員、大學生、普通百姓,再到上面我提到的喇嘛等,還有發生在我的志願者隊友們身上的故事。看著文章的目錄,當時的片段重現眼前。嚴歌苓說,機會、勇氣、動機合而為一的時刻不多,它們的合一隻能有賴於人的不成熟。我很感激24歲的時候那個“不成熟”的自己,可以以一顆赤子之心,有那么多無畏的、感人的經歷。那一年我中斷了學業,遠離了故鄉,利用節假日的機會旅行,行程超過2萬公里,轉遍了西藏、青海、新疆和尼泊爾——所有的這一切,都像極了那個拋棄了工作和家庭,在離人類文明幾千公里的地方瘋狂地創作的思特里克蘭德。毛姆在解釋書名的時候說,月亮代表高高在上的理想,而六便士則是現實中的世界。當思特里克蘭德在南太平洋的孤島上創作他那幅驚世駭俗的壁畫的時候,我正在西藏純粹而震撼的經歷中享受著自己的月亮。
應該是在青藏公路上,在海拔4500米的可可西里,透過青藏鐵路“以橋代路”的涵洞,我遠遠地看到一群野氂牛和野驢。離開公路3,4公里後,我發現它們是在一個水泊旁邊,那裡還棲息著幾隻黑頸鶴,遠處還有幾隻站在尚未完全融化的片片積雪間的藏羚羊。它們一起靜靜地看著我這個不速之客。烏雲低沉,寒風呼號。我不自禁跪在地上,對著那一片荒蕪之境淚流滿面。那一刻我感覺自己像是這生靈中的一部分,自然,生命,孤獨這些情感都糾結在一起,那種感覺我無法用語言描述。
又或是在新藏公路上。我們乘坐的三輪車翻過一座山之後,司機將車子熄火。車子就沿著那條長長的山路緩緩地下坡。我躺在車斗里,就像童年時候躺在牛車裡一樣,看著兩旁的荒山和樹木,還沒來得及走近眼前,便已遠去——就像生命中的很多人和事。當天晚上,我們露宿在海拔4400米的一片砂礫之中。夜裡的寧靜讓人感受不到任何物體的存在;群星熠熠,星光明亮得讓人仿佛可以看得到宇宙起源,那裡有著空間的無限和時間的永恆。
有所不同的是,思特里克蘭德的那幅壁畫,在他自己驕傲而輕蔑的要求下,被付之一炬。而我那些經歷都被記錄下來,變成了今天的這本書,並且心中還有一絲機會渺茫的想法——希望它能大賣。因為即使如叔本華那樣的哲學家,依然在著作中瀰漫著沒有成名的痛苦,並感慨道:“對名聲的渴望是智者最難放棄的事。”——何況庸俗愚蠢如我。書的完成,亦是一種對自己的交代,來紀念下那段激越的歲月里的歡笑、哭泣、放縱與友誼。況且在寫作的過程中,腦中的想法沿著手臂觸達指尖,直至顯示到螢幕上的過程,本就帶給我極大的滿足感。
書中較少提及我的工作。正如很多朋友所認為的那樣,我最初填報志願的時候,也以為是去西藏支教。然而最終被分配在了工業和信息化廳。平時的工作,都是一些事務性的內容,而工作中又較少接觸到西藏的真實社會情況,況且全國放眼全國,這個級別的官場都有著極大的相似性。故此未作過多記錄。
然而我仍然要感謝我的藏族同事普瓊。2011年8月1日,周一,我正式開始在西藏的工作。當我向普瓊提出想要一個藏族名字的時候,他問我:
“你出生那天是周幾?”
我查了一下是周一。
他說:“那就叫達娃吧。意思是周一出生的人。”
我說:“好啊。”
“其實達娃還有一個意思。“
”什麼?“
”月亮。“
趙達娃
2015年6月

出版社介紹

中國文化出版社是一家歷史悠久的綜合性出版機構,主要出版文化、藝術、教育、衛生、經濟管理類圖書和書畫、攝影作品集以及各類學術專著。該社前身是1936年成立於上海的中華文化書局,1938年遷入香港,1955年更名為香港文化出版社,1982年定名為中國文化出版社。在多年的發展中,經歷了不同的歷史階段,出版了上萬種圖書,業務範圍遍及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目前,中國文化出版社已成為一家在國內外具有廣泛影響的多元化文化出版機構。業務包括圖書編輯出版、書刊代理發行、文化學術交流等。附屬機構包括作家委員會、《思賢文學》雜誌社、《作家村》雜誌社、《藝術蟲》雜誌社、《藝術+》編輯部、《中華翰墨》編輯部等。本社國內特約編審處是中國文化出版社授權設定大陸地區唯一的代理機構,全權代理出版社在內地的圖書組稿、編審及出版業務,辦公地址在北京和天津地區。本社官方網站上公布的各地特約編審處是本社在各城市的特約代理機構,業務受國內特約編審處協調統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