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媽媽雕塑

最美媽媽雕塑是以“最美媽媽”吳菊萍的事跡為題材的雕塑。該雕塑坐落於錢江新城青少年發展中心的小廣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最美媽媽雕塑
  • 地點:錢江新城青少年發展中心的小廣場
  • 原型:吳菊萍
  • 象徵:社會的和諧與美好
背景,設計,方案,選定,雕塑命名,坐落地點,

背景

2011年7月2日,吳菊萍勇敢地伸出雙手,去接十樓墜下的兩歲妞妞,整座杭城為之感動。
7月13日,杭州學軍國小的少先隊員們寫了一封信,托快報轉交給省委常委、市委書記黃坤明。他們建議在杭州城裡某個恰當的地方,做一個雕塑,雕塑主要內容是一雙“最美媽媽”的手,雕塑旁介紹最美媽媽事跡,讓“最美媽媽”之手在杭城生根。
第二天,黃書記作出批示——這是一個很有創意、富有價值的建議!友愛、互助、感恩、奉獻等核心價值深植於杭州的沃土之中,也深植於市民的心田之中。
在接下來的一個多月時間裡,數百名市民給快報來信、來電,對雕塑的材料、顏色、造型、安放地點獻計獻策,共同參與設計。

設計

方案 韓美林的兩個作品方案中,一號作品呈“人”字結構,一雙美麗纖細的女性之手上下交合,分別表現為愛與責任,而孩子則被這雙手呵護其中。二號作品呈“心”字結構,兩隻手表現出“接”的態勢,將孩子輕輕托起,緊緊地捧護在手心,一隻小鳥停留在女性的中指上。

方案

選定 雕塑最終選定1號方案,整個雕塑由主體部分和鋼構圓柱底座組成,高7米,圓柱體外用花崗岩澆鑄。雕塑以一雙美麗纖細的女性的手呈“接”的姿態將孩子輕輕托起,小孩被緊緊地捧護在手心,一隻小鳥停留在母親中指上。這個造型營造出“接”的瞬間視覺張力,是希望能喚起社會“凡事都要接住”的責任感,象徵著社會的和諧與美好。

選定

這個設計是參考研究了中國西藏及印度、尼泊爾和東南亞等地區佛像手型設計。設計者稱,他花了一個月構思,摒棄具體還原事件本身,而以獨特的創作視角,用抽象手法將故事升華為人間大愛,升華到人類“真善美”。

雕塑命名

雕塑徵集中共列出了3個名字:A.《最美媽媽·手》B.《天使之手》C.《愛結》(寓意愛的結晶),請大家來評說。投票結果,《天使之手》支持簡訊共4725條,《最美媽媽·手》支持簡訊為4560條。《愛結》1727條簡訊,大家普遍意見,這個名字不夠直白。
到底選《天使之手》還是《最美媽媽·手》?杭州市民朱先生的意見很有代表性:我覺得,《天使之手》這個名字比較西方化,而《最美媽媽·手》更親和、更有民族特色。“而且,‘最美媽媽’這個名字的影響力更廣,吳菊萍英勇一接後,全國網友就自發把她稱為‘最美媽媽’,提到這個名字,大家會想到她,想到發生在杭州的這件感人的事。”還有不少市民建議,《最美媽媽·手》這個名字有點複雜、重複,不如去掉“手”字,就用《最美媽媽》,更簡潔。
綜合考慮大家的投票和建議,並徵詢了權威部門意見後,這尊雕塑的名字,最終確定為《最美媽媽》。

坐落地點

杭州錢江新城青少年發展中心東北角的休憩廣場。安放雕塑的小廣場,也會被命名為“最美媽媽廣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