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貸款人論

最後貸款人論

《最後貸款人論》是2010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湯凌霄。

基本介紹

  • 書名:最後貸款人論
  • 作者:湯凌霄
  • ISBN:9787500485186
  • 頁數:221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0-01-01
  • 裝幀:平裝
  • 開本:大32開
內容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傳統最後貸款人理論,最初由桑頓在1802年《英國紙幣信用的性質和作用的研究》一書中系統闡述,經銀行學派與貨幣學派之爭,到1873年巴傑特在《倫巴第街——貨幣市場的描述》一書的集中論述,整個理論框架逐步建立起來。其基本觀點認為,為防止危機中貨幣緊縮對經濟造成實質性損害,中央銀行必須履行最後貸款人功能,用良好的抵押物、以懲罰性利率向任何個人或機構提供流動性支持。19世紀英格蘭銀行等危機處置實踐證明傳統理論的科學性。但隨著各國實踐的發展,對傳統最後貸款人關於貸款主體、對象、方式及利率等操作層面的問題提出質疑。同時,最後貸款人理論也逐步豐富起來,火災大拍賣、銀行擠提模型、同業市場失靈及危機傳染機制等為其奠定了堅實的現代理論基礎。其基本觀點是最後貸款人必須在系統性風險與道德風險之間進行權衡。在系統梳理傳統與現代理論之後,轉入國外最後貸款人實踐與經典案例剖析。傳統最後貸款人實踐,選取澳大利亞、英國、美國作為代表。現代實踐活動則主要分析美國針對整個市場和單個機構履行最後貸款人功能的三個典型案例。實踐與案例剖析主要著眼於印證和檢驗既有理論。

目錄

第一章 導論
一、國內外研究狀況
二、研究意義
三、研究內容、重點及框架
四、主要觀點與研究方法
第二章 傳統最後貸款人理論的歷史脈絡
第一節 桑頓的最後貸款人思想
一、最後貸款人概念的提出
二、亨利·桑頓的最後貸款人理論
第二節 通貨學派與銀行學派最後貸款人之爭
一、通貨學派的觀點
二、銀行學派的觀點
三、兩派觀點在實踐中的印證——銀行學派最後貸款人思想的勝利
第三節 巴傑特最後貸款人理論
一、巴傑特從桑頓處繼承的觀點
二、巴傑特發展與創新的觀點
三、傳統最後貸款人理論的簡要評論
第三章 現代最後貸款人理論研究進展
第一節 現代最後貸款人基礎理論
一、最後貸款人制度的合理性——火災大拍賣
二、銀行擠提模型
三、同業市場失靈
四、危機的傳染機制
第二節 對傳統最後貸款人理論的挑戰與發展
一、最後貸款人客體——有、無清償力
二、最後貸款人方式——貼現視窗與公開市場業務
三、最後貸款人利率——懲罰性利率抑或是優惠利率
四、最後貸款人主體——中央銀行、財政部或其他機構
第三節 當代最後貸款人模型
一、單期模型
二、動態模型
三、模型的簡要評述
第四章 國外最後貸款人實踐與經典案例
第一節 國外傳統最後貸款人實踐
一、澳大利亞最後貸款人實踐
二、英國最後貸款人實踐
三、美國最後貸款人實踐
第二節 國外現代最後貸款人實踐與案例
一、各國有關最後貸款人情況概覽
二、美國1987年股市危機
三、美國“9·11”恐怖攻擊事件
四、大陸伊利諾斯國民銀行與信託公司倒閉事件
第五章 美國次貸危機及最後貸款人制度運作
第一節 美國次貸危機的生髮機理
一、美國次貸危機的發生過程
二、美國次貸危機的生髮機理
第二節 美國應對次貸危機的最後貸款人運作及評價
一、定量寬鬆的貨幣政策——LOLR功能的履行及評價
二、財政部的救市舉措及評價
第六章 當前我國泛最後貸款人的問題分析
第一節 泛最後貸款人的提出及其分類
一、泛最後貸款人概念的提出與界定
二、泛最後貸款人的類型
三、案例剖析
第二節 泛最後貸款人的行為特徵
一、中央銀行實際上履行第一貸款人功能
二、中央銀行幾乎無決策權
三、中央銀行主要提供資本而非緊急流動性援助
四、針對單個金融機構的再貸款幾乎成為唯一形式
第三節 泛最後貸款人的形成緣由與歷史邏輯
一、政府對國有銀行不良資產的形成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二、維護轉軌期脆弱金融體系的穩健需要泛最後貸款人
三、風險補償制度的缺位使政府不得已而承擔泛最後貸款人功能
四、財政部與央行分工不當使央行被動履行泛最後貸款人職責
第四節 泛最後貸款人的成本收益分析
一、泛最後貸款人產生的效益分析
二、泛最後貸款人實施的成本分析
第七章 實現向現代最後貸款人制度轉化的戰略思考
第一節 向現代最後貸款人制度轉化的必然性
第二節 向現代最後貸款人制度轉化的三層次論
一、轉化的前提:基礎性市場條件的構建
二、轉化的配套:相關性補充制度的建立
三、轉化的目標:現代最後貸款人制度的確立
第三節 向現代最後貸款人制度轉化的三大步驟
一、清收貸款、市場對沖、解決遺留
二、區分責任、收縮戰線、集中救助
三、建立規制、迎接挑戰、規範運作
參考文獻
後記
·收起全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