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小雷達晶片

最小雷達晶片

最小雷達晶片由歐盟資助、位於德國法蘭克福的一個研發團隊研發出一款新型低成本、手指甲般大小的雷達晶片,這種晶片可用於汽車、機器人和智慧型手機等領域。

特點,研發過程,研發團隊,研發難題,研發成本,

特點

該款晶片被視為全球體積最小的完整雷達晶片,其感應器傳送和接收的無線電頻率超過100GHz。該項目協調人克里斯托弗-斯凱特(Christoph Scheytt)教授稱:“據我所知,該款晶片是全球體積最小的完整雷達晶片。在所支持的無線電頻率方面,其他晶片還沒有超過100GHz的。”
該款晶片只墊碑的尺寸為8毫米×8 毫米,工作頻率為120GHz。晶片的歸刪協院檢測半徑約為3米,精度達到1毫米以內。利用都卜勒(Doppler)聲納成像技術,該晶片能檢測到移動的物體和它們的速度。

研發過程

研發團隊

該研發府項才團隊由歐洲9家學術機構和行業合作夥伴組成,利用3年時間開發出了這款晶片,期間得到歐盟300萬歐元(約合390萬美元)的資助。研發團隊正在尋求該項技術的商業化,Bosch、Silicon Radar和Hightec等公司有意嘗試這種晶片。

研發難題

要生產體積如此小巧的雷達系統,嬸只盼研究人員需要克服諸多難題。包括測試多個天線來維戰櫃罪挨持一個可接受的尺寸,這同時可以避免沒必要的電磁輻射,以及天氣或其他因素調至的信號減損。此外,還要部署一套自測系統,以確保研究人員輕鬆地檢查晶片是否正常工作。

研發成本

由於體積小巧,製造程式並不耗費過高成本,該款晶片的成本將低於1歐元(約合凳船1.29美元)。因此,該項技術具有廣泛的套用空間,如自動門系統控制、汽車、機器人,甚至是智慧型手機宙您詢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