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雄生

曾雄生

曾雄生,男,1962年出生,江西新乾人,現任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主要著作有《中國農學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曾雄生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江西新乾
  • 出生日期:1962年
人物經歷,論著目錄,專著,主編,著作章節,論文,譯文,科普,人物,史料及書評,獲獎榮譽,

人物經歷

曾雄生,男,1962年出生,江西新乾人,1983年江西師大歷史學專業畢業,畢業後曾在白鷺洲中學任教2年。1985年考入浙江農業大學(現浙江大學)農史研究室攻讀農史專業研究生,師從中國農史專家、稻作史專家游修齡教授,1988年獲農學碩士學位。同年進入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工作。歷任助理研究員(1989)、副研究員(1996)、研究員(2001)。現任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華農業文明研究院研究員、南京農業大學兼職教授、中國農業歷史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農史》、《農業考古》、《古今農業》、《自然科學史研究》等多家刊物編委,主要從事中國農業史和農業文化的研究,尤其在中國稻作史和宋元農業史方面很有建樹,曾出版《中國農學史》、《中國稻作文化史》、《中國科學技術史·農學卷》等書,創辦並主持中國農業歷史與文化網站,在《歷史研究》、《中國農史》、《自然科學史研究》、《中國科技史雜誌》、《南開學報》、《中國歷史地理論叢》等期刊發表論文百餘篇,在學界有較大影響。目前主要從事研究所重大突破項目“科學知識的創造與傳播”以及中科院農業史項目的研究。
我本農家子,1962年11月生於江西新乾農村。世代業農,種稻、植棉、樹橘。自幼隨父母行走畎畝之間。1979年入學江西師範大學,習史學。1983年至1985年執鞭吉安白鷺洲中學。1985年至1988年入浙江農業大學(今浙江大學),受業游修齡氏門下,專攻農史。自1988年始迄今供職京師之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主要從事中國農史、水稻栽培史、農業文化研究。寄居城市,心繫田間,偶獲閒暇,探視鄉居雙親,不忘躬耕南畝。古人有言,“太守特識字一農夫耳”。我非太守,為“識字耕夫”應是無愧。平素無所好,唯讀書、上網、寫作而已。入道以來,二十餘載,著有《中國農學史》、《中國稻作文化史》多種,並論文多篇。充數者不少,滿意者不多。復又創辦並主持“中國農業歷史與文化”網站,我會不斷地把我自己及同行最新研究成果介紹上網,敬請關注,並期待交流。
麥子在中國的本土化歷程
《百家講壇》節目上《百家講壇》節目上
麥子不是中國土生土長的農作物,而是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逐漸成為國人的主食。它經歷了一個由南向北的延伸過程,逐漸本土化的過程,適應中國風土人情的過程。
在麥子進入中國的最初階段,被認為是有毒的,吃了麥子,容易得上“風雍”之症,還要煮小米粥喝來解毒,而南方人習慣吃米,也認為吃麥子吃不飽。所以麥子最初在五穀中的排列並不靠前,但是它的環境氣候的適應性強,產量穩定,所以在長時期的農業生產發展中,最終和稻子並列,成為國人的主食之一。麥子的本土化首先遇到了一系列的障礙,但它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逐漸淘汰了中國原有的一些農作物,比如大麻,就在這個過程中最終退出了主食作物的行列,麥子成為數一數二的糧食作物。在中國的農業歷史中,麥子是本土化最成功的外來農作物。

論著目錄

專著

《中國農學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3月;修訂本,2012年1月。
Towards A Sustainable Asia: the Cultural Perspectives(Lead Author: Xiongsheng Zeng),Science Press,Springer,2011.
《中國稻作文化史》(游修齡、曾雄生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4月。
《中國科技史》(曾雄生、徐鳳先、傅海倫著) ,台灣文津出版社,1998年.

主編

《宋代國家文化中的科學》(孫小淳、曾雄生主編),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年9月。
《亞洲農業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曾雄生主編,Andrew M.Waston、魏露苓副主編),中國農業出版社,2010年11月。

著作章節

《中國科學技術史·辭典卷》(郭書春、李家明主編),農學條目,科學出版社,2011年。
《遼宋西夏金代通史·肆·教育科學文化卷》(漆俠主編),宋朝的科學技術成就,人民出版社,2011年,168-270頁.
《走進殿堂的中國古代科技史》(路甬祥主編),生民之本,上海交大學出版社,2009年,265-316頁.
《中國科學技術史·圖譜卷》(金秋鵬主編),農學與生物學,科學出版社,2008,1-52頁.
《中國科學技術史·通史卷》(杜石然主編),農學與生物學,科學出版社,2003年.
《中國科學技術史·人物卷》(金秋鵬主編),氾勝之,科學出版社,1998年,49-57頁.
《中國科學技術史·農學卷》 (董愷忱、范楚玉主編)第三編 隋唐宋元時期的農學,科學出版社,2000年,345-604頁.
《中國歷史大辭典·科技史》(合著),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年.
《中華科技五千年》(華覺明主編)農學與生物學部分,山東教育出版社,1997年.

論文

橘詩和橘史——北宋陳舜俞《山中詠橘長詠》研讀,九州學林,2011.夏季(出版日期:2012年11月),146-164。
水田:一個被誤讀的概念,中國農史,2012.4.109-117.
也釋“白田”兼“水田”——與辛德勇先生商榷,自然科學史研究,2012.2.201-208.
《告鄉里文》:傳統農學知識建構與傳播的樣本——兼與《勸農文》比較,湖南農業大學學報,2012.3,78-86.
農業生物多樣性與中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上),《鄱陽湖學刊》2011年第5期,54-66頁.
農業生物多樣性與中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下),《鄱陽湖學刊》2011年第6期,90-100頁.
漢代字書中的農學語彙,《中國科技術語》2011年第6期,52-58頁.
史學視野中的蔬菜與中國人的生活,《古今農業》2011年第3期,51-62頁;收入《留住祖先餐桌的記憶》([中]趙榮光,[泰] Suchitra Chongstitvatana主編),雲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70-93頁.
導言:農業文化視角下的亞洲可持續發展,《亞洲農業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0年,1-103頁.
雜種:農業生物多樣性與中國農業的發展,《亞洲農業的過去、現在與未來》,289-351頁.
土葬習俗的農業歷史觀,《江西師範大學學報》,2010年第5期,128-139頁。收入《亞洲農業的過去、現在與未來》,379-405頁;“應當廢除的不是土葬,而是厚葬”,《文摘報》(2011年02月24日 06 版);“古人土葬傾向緣於‘利後’”,《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04月21日(第181期) 第20版.
城市化與未來農業發展——歷史的啟示,《亞洲農業的過去、現在與未來》,472-493頁.
中國農學的基本內容和農學概念的演變,《梁家勉先生誕辰100周年紀念文集》,中國農業出版社,2010年,81-91頁.
告鄉里文:一則新發現的徐光啟遺文及其解讀,《自然科學史研究》2010年,第1期,1-12頁.
談科學史名詞的特點及其界定,《中國科技術語》2009年第11期,55-57頁.
中國古代雨量器的發明和發展,義守大學《人文與社會》第二卷第二期,43-70頁.
虎耳如鋸猜想——基於環境史的解讀,《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8年,第2期,23-32頁.
北宋熙寧七年的天人之際——社會生態史的一個案例,《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2期,35-46頁.
論中國古代城市對農業的貢獻,The Journal ofChinese Studies,Institute of Chinese Studies in Pusan National University,vol.2,pp.219-252.
賈思勰的富民思想及啟示,《中國農史》2006年增刊,25-31頁.
五十年與五千年:傳統文化對當代中國農業發展的影響,《中國科技史雜誌》2005年增刊,68-86頁.
唐宋時期的畲田與畲田民族的歷史走向,《古今農業》2005年第4期,41頁.
論小麥在古代中國的擴張,《中國飲食文化》研究學報(台灣),vol.1,No.1,2005,pp.99-133.
宋代的城市與農業,《宋史研究論叢》(第六輯),河北大學出版社,2005年,327-361頁.
宋代嶺南地區的生態環境與稻作農業,《生物史與農史新探》,台北:萬人出版社出版,379-407頁.
直播稻的歷史研究,《中國農史》2005年第2期,3-16頁.
析宋代“稻麥二熟”說,《歷史研究》,2005年,第1期,86--106頁.
下糞耬種發明於宋代,《中國科技史雜誌》,2005年,第3期,246-247頁.
中國歷史上的果子狸,《九州學林》二卷三期,2004·秋季,228-262頁.
《王禎農書》中的“曾氏農書”試探,《古今農業 》,2004年第1期,63-76頁.
“卻走馬以糞”解,《中國農史》,2003年,第1期,8-12頁.
《農器圖譜》和《農器譜》關係試探,《農業考古》2003年,第1期,152-156頁.
從江東犁到鐵搭:9世紀到19世紀江南的縮影,《中國經濟史研究》2003年,第1期,17-18頁.
農具的選擇:以稻穀脫粒農具為例。本文系光明日報為《中華農器圖譜》舉行的專家座談會上的發言提要,並經修改刊在2002年6月11日《光明日報》。
宋代的雙季稻,《自然科學史研究 》,2002年,第3期,255—268頁.
宋代的早稻和晚稻,《中國農史》,2002年第1期,54-63頁.
適應和改造:中國傳統農學中的“天人關係”略論,《中國經濟史上的天人關係》,李根蟠、原宗子(日) 、曹幸穗編,中國農業出版社,2002年,48-65頁.
中國傳統農學理論中的“人”,《自然科學史研究》,2001⑴,1-20 頁.本文論點已入選《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1年3期,143頁。
曾國藩與農業——兼論傳統社會中士人農業觀念的轉變, 《農業歷史論集》,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283-292頁.
黃穋稻與水災,《中國青年農業科學學術年報》,中國農業出版社,1999.
跛足農業的形成——從牛的放牧方式看中國農區畜牧業的萎縮 ,《中國農史》 ,1999⑷ ,35-44頁.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農業經濟》2000年第3期全文轉載,41—50頁.
中國傳統農業的缺陷,《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科學技術》(論文集作者之一) ,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 ,473-476。
天時與農時,《第7屆中國科學史國際討論會論文集》(作者之一),大象出版社,1999,421-428頁.
Hiding in Doctoring: the Story of 1364 Medical Practitioners,Current Perspectives i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in East Asia,edited by Yung Sik Kim and Francesca Bray,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Press,1999,pp.438-448.
江南稻作文化若干問題略論,《農業考古 》,1998⑶,110-118頁.
《傣族古歌謠》中稻作年代考 ,《自然科學史研究》,1998⑷,370-379頁.
中國歷史上的黃穋稻,《農業考古 》,1998⑴,292-311頁.
隱士與中國傳統農學,《自然科學史研究 》,1996⑴,17--29頁.
《數書九章》與農學,《自然科學史研究 》,1996⑶,207--218頁.
儒學與中國傳統農學,《傳統文化與現代化 》,1995⑹,55--62頁.本文還收入進《科史薪傳》,遼寧教育出版社,1997年。
黃省曾的農學成就與吳地農學傳統,《吳文化資源研究與開發》⑵,蘇州大學出版社,1995,302--314頁.
民族學材料對古代農業文獻的詮釋舉例,《中國科技史料》,1995⑶,69--76頁.
明末科技與農業 ,《傳統文化與現代化》,1994⑸, 75--85頁.又載《亞洲科技與文明》,趙令揚、馮錦榮合編,香港明報有限公司,1995年,246--277頁.
六道、首種、六種考,《自然科學史研究 》,1994⑷,359--366頁.
明清桑爭稻田、棉爭糧田與西方圈地運動之比較,《中國農史》 ,1994⑷,39--49頁;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資料中心《經濟史》1995年第1期全文轉載,75--85頁.
沒有耕具的動物踩踏農業--農業起源的新模式 ,《農業考古》,1993⑶ ,90--100頁;又《二十世紀中國民俗經典·物質民俗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307-328頁.
中西方農業結構及其發展問題之比較,《傳統文化與現代化》,1993⑶;又《科技發展的歷史借鑑與成功啟示》,科學出版社,1998年,99-121頁.
象耕鳥耘再論 ,《中國農史》,1992⑴,1--5頁.
試論占城稻對中國古代稻作之影響,《自然科學史研究》,1991⑴,61--69頁.
江西水稻品種的起源及其早期發展的歷史 ,《農業考古》,1990⑴,166--171頁.
象耕鳥耘探論,《自然科學史研究》,1990⑴ ,67--77頁;又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資料中心《經濟史》,1990年第3期,16--25頁.
宋代江西水稻品種的變化,《中國農史》,1989⑶,46--54轉45頁.
明清江西水稻品種的特色 ,《古今農業》,1989⑴,33--40頁.
《天工開物》水稻生產技術的調查研究 , 《農業考古》,1987⑴,334--341頁;又見《天工開物研究》,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88年,224—237頁.

譯文

未來世界的糧食供應——2050前後我們如何養活自己(譯文,原作Andrew Waston),《古今農業》2010,第2期,27-37頁。收入《亞洲農業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0年,494-511頁;人大複印報刊資料《農業經濟研究》2010年第12期,第76-84頁。
《齊民要術》(譯文,原作F.Bray),《法國漢學》,2002年。

科普

煕寧七年的雨,《中華遺產》,2010年,第3期,122-135頁.
番薯的故事,《科學》月刊,2009年9月號,第477期.
電視片《中華文明》第八集《燦爛星河》(撰稿),2008年3月27日,央視一套首播。
從“麥飯”到“饅頭”,小麥在中國,《生命世界》2007年第9期,8-13頁.
較晴量雨:中國古代對雨水的解讀及影響——以北宋熙寧七年和雨量器為中心的討論,2006年11月18日,中國國家圖書館古籍善本部。
《中國古代100位科學家故事》(汪前進主編),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
農業機械化的先聲--耬車,科學月刊(台),2005,36⑿,974-974頁.
中國歷史上的反季節,科學時報2001年11月25日版。
《農政全書》評介,中國典籍精華叢書·科技巨著,中國青年出版社, 2000 ,204-266。
《中華科技五千年》(光碟 ,作者之一),山東教育出版社,2000。
《圖說中國古代科技成就》(作者之一) ,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
《圖說中國科學技術史》(作者之一),大象出版社,1999。
《彩色插圖中國科學技術史》(作者之一),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祥雲(美國)出版公司,1997。
《100項中華發明》(作者之一),中國青年出版社,1995,162--203。
《中國文化百科》(作者之一) ,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384--388。

人物

胡道靜與中國科學技術史研究,《自然科學史研究》,2004⑵,99-105頁。
宋代耒陽縣令曾之謹對於中國農耕文化的貢獻,《神農創耒與農耕文明》,嶽麓書社,2004年,148-155頁。
中國的盲文發明家,載於<;科學時報>2002年1月13日,3版。
導師風采豈止在課堂:游先生與學生通信紀事,《農業考古》,2000、3,270-274
氾勝之,陸龜蒙,《中國古代科學家傳記》上集,科學出版社,1992,45--51。420--424。
黃省曾,魯明善,馬一龍,張履祥,《中國古代科學家傳記 》下集,科學出版社,1992,811--817。741--745。787--790。979--985。

史料及書評

《中國稻作文化史》序,中國農史,2010,3,137-139頁。
《中國稻作文化史》導言,中國農史,2010,3,140-144頁。
蘇詩“紅薯”名物考辨(同游修齡、李根蟠合作),《古今農業》2010年,第3期67-80頁。
《中國科技典籍通匯·農學》 (作者之一),河南教育出版社,1994。
《中華文獻精詮》(作者之一) ,廣播電視出版社,1994。
《中國文化的基本文獻·科技卷》(作者之一) ,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757--828。
《二十五史精華》“二十五史農學家傳記翻譯”(作者之一) ,海南和三環,1993。
《影響中國的一百本書》(作者之一) ,廣西人民出版社,1993。
評李約瑟主編白馥蘭執筆的《中國科學技術史》農業部分,《農業考古》1992⑴,170--174,收入王錢國忠主編《李約瑟文獻五十年:1942-1992年》下冊,貴州人民,1999年,第662-671。
讀《金薯傳習錄》札記 ,《古今農業》 ,1992⑷,39--40。
《中國古代文獻精粹大典》(作者之一),學苑出版社,1990。

獲獎榮譽

論文:試論占城稻對中國古代稻作之影響,《自然科學史研究》,1991⑴,61--69,首屆全國中青年優秀農史論文獎(1990)。
論文:中國歷史上的黃穋稻,《農業考古 》,1998⑴,292-311 ,首屆大象優秀科技史論文獎(1999)。
論著:《中國農學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2008中國新聞出版總署第二屆三個一百原創出版工程科學技術類圖書;2009年福建省優秀出版物圖書獎;2009第二十三屆華東地區優秀哲學社會科學圖書獎一等獎;第三屆(2010)中華優秀出版物圖書提名獎。
合著:《走進殿堂的中國古代科技史》(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9年),第三屆(2010)中華優秀出版物圖書獎。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