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懿(清末著名女中醫、女詩人)

曾懿(清末著名女中醫、女詩人)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曾懿(1852——?),字伯淵,又名朗秋。四川成都人,清代女名醫,清鹹豐二年(公元1852)出生於四川華陽縣(今四川成都)一個官紳家庭。十歲時其父曾詠卒於江西鄙陽任所,其母左錫嘉帶著子女返回了四川老家。為了讓子女受到更好的教育,左錫嘉把家搬到了成都城附近的浣花溪一帶,這個新家和唐代大詩人杜甫的故居近在咫尺。在左錫嘉淳淳教誨下,曾懿自幼研讀經史,擅長丹青、文辭。許多患者由於醫治無效而喪生。曾懿既憐鄉民之無辜,更恨庸醫不識寒溫,泥執古方之無能,乃廢寢忘食地苦讀家藏醫藥典籍,上始漢、唐,下迄清末,凡精闢之論述,嚴謹之方劑,都一一摘錄下來,悉心鑽研。

她的著作《古歡室叢書》中。這部叢書由《女學篇》、《醫學篇》、《詩詞篇》三個首要部分組成。《醫學篇》謄寫成於光緒三十二年,相稱於公元1906年。當時曾懿已經54歲了。《醫學篇》一共有兩冊,是木刻本。上冊共4卷。第一卷有脈論、舌色論、溫病、傷風,傷寒病論等,第二卷為溫病傳入中焦治法,第三卷為溫病傳入下焦治法,第四卷為傷寒治法。下冊也有4卷。第一卷為雜病,第二卷為婦科,第三卷為小兒科,第四卷為外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曾懿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四川華陽縣
  • 出生日期:1852年
  • 父親曾詠
  • 母親左錫嘉
簡介,辨證相當仔細,重視民間經驗,

簡介

曾懿很是重視偶然間的見聞和聽聞。她在院北某地聽到一個士兵說,過去他從軍到一個處所,得了噎病,能飲不能食,一點步伐也沒有。過了數日,他到一個集市浪蕩,走得口渴,又沒有茶水可買。只見一個小販用一年夜鍋煮雞十幾隻現賣,這個士兵其實口渴至極,就與小販協商,買了點鍋中雞汁飲以解渴。不虞這雞汁又濃又鮮,食下即到了下焦,不象疇前飲水進食,每每阻於上焦而不入。於是,這個兵就連買幾年夜碗雞汁飲服。往後他常用雞湯煮粥作為首要飲食,胃膈漸開,短處也逐漸好了。言者無心,聞者故意。曾懿聽了往後,用心記取,往後凡碰著這類噎膈症,她就用濃雞汁,略加薑汁治之,都得到了很好的下場。 通達醫理 行醫救國 曾懿還猴島很是正視醫學衛生常識的遍及。如她提出要仔細歇息以保腦力;“時吸希奇氣氛以保肺氣”;“要多勾當以使血脈通順”等等。曾懿發展在封建期間,但醫學常識很是淵博,思想境界也很高。在我國古代既通達醫理,又有行醫救國思惟的女中醫不多見,而其中當以曾懿為最超卓。
曾懿作為一個自學成才的醫生,在醫學理論上並不執一家之言。她認為:漢代張仲景固為醫中之聖,其所著《傷寒論》,後世醫家奉為圭皋,不無道理。金元四家也各布勝處,當為效法。主張今之業醫者不可一概泥於古方古法,而應“潛心體察,掇其精英,摘其所偏,自能豁然貫通,變化無窮”。如此,方能收到更好的效果。由於她目睹瘟疫肆虐,荼毒鄉民之慘狀,故對葉天士吳鞠通等瘟病學家甚為推崇,認為這些醫家“皆能運化古方,以治今人之病。”她尤服膺吳氏之《瘟病條辯》,稱此書“妙在顧人津液,不專攻伐。”並說“懿身經四次溫症,得以轉危為安,皆得力於斯書這居多”。

辨證相當仔細

曾懿辨證是相當仔細的,比如治療瘟病,她不單重視瘟病傷津,而且也考慮到病後傷陽(氣)。她指出:瘟病癒後,面色萎黃,舌淡,不欲飲水,不食,陽氣虛也,小建中湯主之。“溫熱病毒之邪屬火、屬陽,傷陰的後果是顯而易見的,但病後陽虛卻往往被醫生忽視。由此可見,曾懿對瘟病治療的認識是很全面的。
曾懿運用成方,並不拘於原書所規定的主治條文,常擴大其套用範圍。如《金匱要略》之葶藶大棗瀉肺湯,本治“痰水壅肺,喘不得臥,或支飲不得息”。而曾懿卻謂“此方(對)濕、飲、腰肋疼不可忍等症有其效”。並舉例說:“外子酒濕黃疸,每必先右肋痛且肢冷,醫用辛溫服少許更甚,服此方即愈,此經驗良方也”。曾懿往往自己配製方藥,用藥十分精當,配合非常巧妙,有的還是親身經歷過。比如她32歲時,曾得了陰症喉痹,十分危險,她將上桂心、炮姜、甘草各1.5克,放入茶碗中,用開水沖入,又將有藥的茶碗隔水蒸後,將茶碗中的藥含上一口,慢慢咽下,總算脫離了危險。後來她就用這個方子治好了不少病人。

重視民間經驗

曾懿十分重視民間經驗。她在院北某地聽到一個士兵說,以前他從軍到一個地方,得了噎病,能飲不能食,一點辦法也沒有。過了數日,他到一個集市遊蕩,走得口渴,又沒有茶水可買。只見一個小販,用一大鍋煮雞十幾隻現賣、這個士兵實在口渴得厲害,就與小販協商,買了點鍋中雞汁飲以解渴。不料這雞汁又濃又鮮,食下即到了下焦,不象從前飲水進食,往往阻於上焦而不入。於是,此兵就連買幾大碗雞汁飲服。以後他常用雞湯煮粥作為主要飲食,胃膈漸開,毛病也慢慢好了。言者無心,聞者有意。曾懿聽了以後,用心記住,以後凡遇到這類噎膈症,她就用濃雞汁,略加薑汁治之,都獲得了很好的效果。
曾懿生活在晚清,時西風東漸,不少守舊者對西方醫學知識尚不認識,一味反對。然曾懿卻能廣收博採,加以利用。她常告訴病人要“節勞以保腦力”,“時吸新鮮空氣以保肺”,還要加強“運動使血烙(脈)流通”等,尤其是對婦女,她認為“昔者女人,幽囚深閨之中,不能散悶於外,非但中懷鬱結不舒,即空氣亦不流通,多病之由,職是故也”。可見,曾懿的思想是較為進步的。
曾懿二十歲與江南才士袁學昌(號幼安)結為連理。袁為江蘇武進人,才學出眾,曾懿與之結合後,曾宦遊閩、皖、浙、贛等省凡二十餘年,其間夫妻間朝夕講求,風雅唱和,使曾懿在文學和醫學方面皆有長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