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墨躬

曾墨躬

曾墨躬(1883~1961),四川成都人,1959年入館。中醫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曾墨躬
  • 別名:大荒老人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四川成都
  • 出生日期:1883
  • 逝世日期:1961
個人生活
曾默躬又名思道,字墨公,號苦行者、默居士,晚年又號大荒老人,齋號暾齋。實際上,在蜀人眼中,曾先生於詩文、書法、篆刻、繪畫、醫術、鑑賞無一不精,而以篆刻為最。作為中醫名師,1949年以後,曾默躬為四川省政協委員、省文史館館員,又是成都中醫學院特聘醫師,並參與了“全國中醫學院教材”的審定工作,著有醫論醫案數十卷,然其名湮沒無聞矣。究其原因,一則,曾先生與當時大多數文人、學者的慎重態度基本一致,就是不輕易出版;二則,他去世後,雖然留下大量文稿、書畫和收藏,但是在“文革”浩劫中毀於一旦,僅存少量書畫、印章,以及《日省軒印稿》(墨拓本)一部,以至於外間流傳甚少,少有為人所知。
齊白石在題《門人羅祥止印譜》中有過評語:“今之刻印者,唯有曾默躬刪除古人一切習氣而自立……成都曾默躬為余神交友。”這話是從篆刻藝術的理念上來講的,曾默躬的篆刻創新意識極強,從字形的表現形態、印面空間的布白、運刃的刀法等,與齊白石有相契之感。在近現代畫家吳作人的眼裡,曾默躬可尊為“一代宗師”。對於他的繪畫,齊白石老人有《題曾默躬畫》二首,其中一首如此稱讚:“讀書然後方知畫,卻與專家迥不同。刪盡一時流俗氣,不能能事是金農。”
他將曾默躬比喻為清代揚州八怪的代表人物金農,金農的人品清正,其畫清俊古雅。曾默躬性情淡泊,生活儉樸,不圖名利,不求聞達,兢兢業業,刻苦治學。據後人回憶,曾先生一年四季,無論嚴寒酷暑和逢年過節,從無一日休息,年已80亦不稍懈。當有人問其藝術時,曾自評:“我是書法第一、繪畫第二、篆刻第三。”
謝無量曾對曾默躬的弟子張正恆講:“汝師,余之摯友也,赫赫一大學問家也,余極欽慕之。憶昔抗戰之時,許多大學遷移川中,教授們常聚會於茶館,研討學術。一次,余邀汝師同往,眾怪余豈可將一又土又俗的老頭子帶去,與彼輩西裝革履洋布長衫學者之態格格不入,大傷了彼輩的雅興。豈知待討論到一些學問時,汝師引經據典,口若懸河,使彼輩黯然失色,一時四座啞然,驚佩難已,俯首禮拜,心悅誠服。”高度讚揚了曾默躬的不慕虛名、學養深厚、見識卓著。
“馬一浮造像”是曾墨躬專為近現代大儒馬一浮先生所刻制。右半部刻的是馬一浮的側面造像,其相莊嚴祥和。尤以衣紋線的走刀呈現出一派天機,從衣紋線中可以觀賞到,作者用刀如用筆,起伏有致,整個線條如行雲流水,表現出高逸清俊、行雲流水般的暢達風骨;左半部分的款識是“湛翁清賞,成都曾墨躬造像於暾齋”,隸篆字形刻就,用刀渾厚朴茂而不失灑落。從拓片來看,這件作品當是在一方磚硯的背面創作的,似有隨意而置的趣味。整體氣象似乎胎息於魏晉六朝造像。這是一件高古渾穆、天然自出的上乘之作。從中可感受到篆刻家雄強俊逸的功力和瀟灑自在的天性,使觀者為之心動,為之慨嘆——藝術家之真心必以藝術家之妙手精微而細緻地呈現。
又看曾默躬的書法,如同《七絕詩論/話合編》這件題簽一樣,渾厚儒雅卻又透露出自在無礙的心性,與謝無量的字相比,有異曲同工之妙。
金農的詩《楊三十五過廣陵客舍》云:“秋林正涼雨,為洗客衣塵。而我禰衡病,夫君原憲貧。歲看華鬢改,話到故山真。今夜燃燈坐,鄉愁添一人。”所舉孔門七十二賢原憲之安貧樂道、不與世俗合流,正好錄下來作為本文的結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